六、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中波双边贸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总体来看,中波双边贸易增长迅速,2007—2016年双边货物贸易平均增速高达9.7%。但同期中波贸易存在严重的失衡问题,即波兰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增长,这已在波兰学界引起广泛关注,所幸逆差增长幅度已缩小,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逆差增长率已降至两位数以下,2015年波兰对中国贸易逆差较上年仅提高2.5%。对中波贸易增长进行的二元边际分析显示,中国贸易增长主要是深度增长的贡献,而波兰对中国出口广度和深度均呈现稳步增长的特征,与2007年相比,2016年广度边际和深度边际分别增长40.4%和40.97%,相信随着“16+1”合作的不断深入,中波贸易失衡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2)商品结构方面,中国与波兰的双边货物贸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资源禀赋特征,中国对波兰出口的商品以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商品为主,分别占出口总额的51.6%和46.3%,而波兰对中国的出口中资源密集型商品占比达到13.7%,远超中国资源型产品的出口,这与波兰有相对丰富的煤、硫磺、铜、锌、铅、银、铝等矿产资源相一致。考虑到出口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用途,则波兰出口以低技术含量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两类产品出口额分别占各自类别总出口额的56.2%和70.7%,但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增长较快,2007—2016年年均增长5.4%,这与波兰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上比较优势的提升密不可分。
(3)产业内贸易方面,中波在化学品、染色原料、医药品、香精油及香料、塑料等制成品及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上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在饮料及烟草和蔬菜、水果及谷物制品等食品农产品方面产业内贸易处于中等水平,特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明显,2007—2016年年均涨幅达7.6%,说明中波双方已逐渐融入该类产品的产业链中,相互依赖性增强。相对而言,非食用原料、动植物油、脂和蜡等资源密集型产品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这与两国在以上产品中需求结构的较大差异有关。
基于此,中波两国可通过战略对接,进一步挖掘贸易潜力,改善贸易失衡状况,推进贸易关系全面升级。具体而言,波兰已实施“走向中国”计划,旨在促进中波两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矿产品、环境保护、化工产品、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合作,制定“负责任的发展战略”,注重再工业化、创新、投资、波兰公司的对外输出以及地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寻找以上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点,加强两国在基础设施、物流货运、农业、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此外,以中波两国产业的互补性为基础,推进两国在优质农产品、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医药化工类产品领域的贸易与投资,不断提升双边贸易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实现中国与波兰的双边贸易平衡,推动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