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本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思想创新理论

近二百年来,人类哲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最近几十年人类思维科学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等关系,理论家们作了深入的探讨。本节研究思维的相关理论。

一、脑功能差异理论

哲学家指出: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然而,为什么同样的客观现实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不同?为什么同样的实践,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面对这些问题哲学家们往往避而不答。其实,类似的问题很多。接受同样教育的人因个体不同,思想观点就不同;成长于同样环境的人思维能力和思想观点也不同;即使几乎同时出生的孪生兄弟,其能力和观点也大不一样,一生业绩也相差很大。究其原因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脑功能的先天差异;二是人的后天学习、训练和生活实践的差别。

(一)脑功能的先天差异

必须承认由于遗传、孕育、教养、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的脑功能是存在差异的。人的感觉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不等于摄影,即使是摄影也存在角度、比例和色彩的差别。人的思维是对外来信息的加工,脑功能不同,其加工结果就不同。面对同一景象,普通相机与数码相机的拍摄效果是不同的,而人脑的反映差异比这还要大。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不能说其有思想,但其脑功能是有的。脑功能直接关系其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储存。出生后的养育和教化,不仅影响其知识储备和思想,并且,也影响其大脑发育和脑功能开发。人脑是电脑的原形,电脑是人脑的模拟。人脑和电脑可以作以下比较。第一,刚出生婴儿的大脑近似于未安装任何软件的出厂电脑。只是电脑若不更新的话,其主板、容量、速度是装毕即定,而人脑是随人发育而发育,随人衰老而衰老的,并且,与人的健康状况直接相关。第二,电脑安装软件,使其成为电脑的储存信息,同时,也成为储存和处理信息的工具。汉字输入中,一个词用多次后,电脑会产生记忆,将其放置于同音词的前列,优先出现。信息传入人脑,既成为经验和知识储存于脑中,又成为选择、处理,储存和检索其他信息的工具,从而与人脑的先天机能一起共同决定人脑的现实功能。正是这一原因,使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判断不同。第三,电脑中的工具性信息(软件)与非工具性信息相对清楚;而人脑中的所有既有信息均对新受信息的处理发生作用,无法截然分开。第四,电脑对已存信息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操作方能调出,而人脑却凭借其联想能力做自发检索和综合。当然,因智能不同,其检索和综合的结果也不同。

(二)脑功能的后天差异

人脑由于后天发育和训练不同,掌握知识不同,采用的思维工具和方法不同,因此,表现出功能和思维效果也不同。为什么同样一堂道德教育课,有人听了深受教益,有人听了无动于衷,有人听了甚至反感呢?因为,对一种思想的接受状况与接受者头脑中的既有思想直接相关,这一点前面已述。既有思想对外来信息来说,就像电脑中的软件一样,起到工具和方法的作用。当外来信息与既有思想具备共同基点的时候,就出现呼应性接收。外来信息与既有思想缺乏共同基础点的时候,就反响不大。外来信息与既有思想相悖时,就有对抗性反应。这就是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象的深层机理。因此,传授知识也好,道德教育也好,协商沟通也好,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寻找共同基点,只有从此点切入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交流效果。这可称为人脑信息接受的“同质效应”原理。这个基点是双方的连接点,是思想沟通交流的接口。

由于人的脑功能差异和既有思想不同,决定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对象的思维结果不同。首先,由于既有思想不同,观察事物的态度和视角就不同,对信息获得和取舍的侧重点也就不同。其次,思维方法不同,决定其对情况的判断和对原因的分析也不同。再次,对解决问题的目标及路径的确定以及对办法和手段的选择也不同,也就是所产生的思维成果不同。

脑功能差异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是传道还是授业,其效果均与对象的既有思想直接相关。要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了解对象的认识基础,寻求连接点,争取其呼应性接受。

根据脑功能差异理论,人们必须不断学习和训练,以改进自己大脑的功能。为什么能改变大脑功能呢?深入研究发现:第一,学习训练了大脑的思维能力。学习的过程是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要把各种知识汲收到大脑当中,不动脑筋是不可能的。而人的大脑是潜能很大的器官,用得越多,它就越灵光,功能也得到开发和加强。第二,知识结构决定思维方式。当有新的信息输入大脑时,大脑能以现有知识为工具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就是思维。既有知识就如同电脑中的软件,决定着信息处理的原则、程序和结果。人的思维方式固然也与人的先天禀赋有关,但更为主要的是由其知识结构所决定。

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研究,就使这方面的兴趣得到强化,脑的专业功能也得到局部增强。许多科学家只热衷自己的专业,对别的事情不屑一顾。逐渐失去了世俗的精明和圆滑,变得单纯、执着和坚毅。

事实表明,学习和训练可以改变人类大脑的软结构,从而改变大脑的功能,正像更换软件可以改变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样。人脑的软结构也是动态的,随着人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本领的增多而变化。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一些人经过特殊训练能够掌握一些不可思议的技能。人脑的先天特点、知识、经验等就像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共同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二、思想交生理论

学界人士常说,学术交流、意见交锋、观点碰撞都将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学术观点、信息和知识,其本质内容均是思想。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思想与思想交融则可产生新的思想。具体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一)信息与思想交生

企业家在做投资决策前,要做广泛的市场调查,以获取必要的决策信息,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条件。政治家在做政策调整前也要做广泛的社会调查,以求全面掌握社会需求和反映。这些信息与政治家头脑中的施政思想结合,就制定出其施政方针,并做出具体的政策和决定。这些投资决策和施政决策,就是信息与思想交融而生的新的思想成果。

(二)知识与思想交生

教师、医生、公务员和企业白领都坚持在职进修,以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进修学习何以能推动工作?是因为工作实践会产生许多思想,当与新学习获得的知识交融时就产生新思想,从而,提高了思想水平。学者著书,需要大量阅读他人著作,吸收各种知识,目的是启发自己思维,激发新的思想观点。这是知识与思想交融,产生新的思想成果。

(三)思想与思想交生

思想者与思想者交流,是产生新思想的重要方式。对某一个体而言,思想与知识是有区别的。思想是自身头脑思维的成果,知识是通过学习掌握从外界进入头脑的他人思想。知识丰富的学问家未必就是思想家,而成果卓著的思想家也未必是最有知识的人。思想成果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独创性和有用性。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凡是在行业内顶尖的人物,不一定有很丰富的知识,但一定有自己的独特思想。科学家之间的争论往往推动科学发展;企业家之间交流可以改进经营和管理;政治家之间协商可以完善双方想法达成政治共识;文学艺术家之间的切磋可促进作品质量提高。萧伯纳说:“如果我们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交换思想后每一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显然他已看到思想交换与实物交换的显著区别。但根据思想交生理论萧伯纳的说法仍存在很大局限性,因为两种思想交换和结合,可能产生第三种,甚至第四种思想。

思想交生的条件:一是开放。开放是思想交生的环境条件。任何思想都要在一定的环境里孕育产生,开放是思想交汇最起码的环境要求。若把思想封闭起来,就会使其失去交生的机会。思想一开放就激活,一封闭就窒息。二是交流。交流是思想交生的机制条件,交流才能实现思想的碰撞与共振,从而使思想得到增生;开放只是消除了思想主体或外来思想内容之间的环境隔离,为思想交生提供了可能。但交流必须消除时空上的距离,实现思想与思想的接触。这就必须创造实物和技术上的条件。比如:课堂面授、会议研讨、促膝深谈等均是主体之间缩小空间距离的交流方式;电话、传真、网聊、短信和微信则是主体间跨越空间距离的交流方式;读古人之书、研究古董工艺,则属跨越时间距离的交流方式。现代物质条件的优越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思想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电信和网络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把全世界数十亿人的大脑联系起来,成为“人脑云”,使人类开始了云计算和云思考,从而极大促进了思想交生。三是自由。自由是思想交生得以实现的关键条件。就一般情况而言,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他人看不见摸不着的,似乎思想的自主和自由是不成问题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是社会中人,是制度中人,是利益中人,社会压力、制度约束、利益支配,常常使人“想都不敢想”,那还谈什么交流?中国的隋炀帝曾给予不曾参与奉承拍马的官员以“腹诽罪”,推测该官员“口虽不说,腹中却在诽谤”,并据此处以重刑。可见,在封建统治下,朝臣不仅没有言论自由,而且没有思想自由,何况百姓乎!故而,传统文化中有教诫人们“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不想不该想的事”的经典名言。没有思想自由,人们就会拒绝思想和信息的交流,就会自动地封闭和阻隔,以自己的思想窒息为代价,换取有限的生存安全。思想自由是思想得以产生的条件,剥夺了思想自由,就使思想之泉枯竭。世界上一些文明古国的中途衰落都与专制制度、极权主义所带来的思想管制和思想封杀密切相关。对思想的管制和封杀确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头号杀手。

思想创造与个性解放密切相关。思想创造与艺术创作一样,是十分个性化的创新活动。要求神经舒展放松,需要有宽松的环境,让脑细胞充分激活,完全处于自由奔放之状态,以便思想之泉喷泻而出。王羲之酩酊大醉之时把《兰亭序》一挥而就,创下中华书法史上行书一绝,醒后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李白、陶渊明醉后作诗文思泉涌。这是为什么?因为清醒的人有感于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拘束,只有酒醉之时才能彻底放松。可见,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压力,都会给思想创造带来束缚和障碍。

当然,为了社会生活的有序,为保证思想创新的健康和先进,必须建立法律和制度。而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必须给予人们充分的思想自由,并以法律和制度保证其自由,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延伸,这是促进思想创造的重要措施。

(四)复数交生

具备两项以上既有成果是思想得以交生的条件。思想交生可以用交生坐标来说明。

我们先来研究最简单的交生。如图8-1所示,A与B交融成生AB,这就是一级交生。AB再与A交融生成ABA,AB与B交融生成ABB,就是两级交生,如图8-2所示。ABA又可以与ABB交生,ABA也可以分别再与A和B交生,就是第三级。……如此不断交生下去,以至无穷。交生理论就是对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论断的科学论证。在科学研究之中,思想之间的碰撞和激荡,最容易产生新的思想。已有的思想成果越多,发生碰撞与交融的机会也就越多,产生的新思想也就越多。

图8-1 一级交生

图8-2 二级交生

我们再来研究较多项交生的结果。

就一级交生而言,若X和Y均为2项思想,至少有产生4项新思想的机会;若X和Y均为5项思想,则一级交融至少有产生25项新思想的机会,如图8-3所示。说明既有思想成果数量越多,交生机会也就越多。再看两级交生。一级交生就不是简单相加,往往有新的突破。一级交生的25项新思想之间可以两项交融,也可以多项交融,同时也可与X轴、Y轴上共10项元思想相交融。第二级交生的机会个数就是(25+10)的排列个数加上小于35的元素的各种组合个数。第三级机会又要多得多。由此可见,思想成果可以多级交生,不断产生新成果。在科技领域、文化创意领域、新产品开发领域,组合式、集成式创新是创新的主流方式,其根源在于大量思想成果均来源于交生。

图8-3 多项交生

人类思想成果产生为什么越来越快?人类知识为什么爆炸性增长?人类文明为什么以加速度发展?原因就在于上面所述的思想交生原理。开放加大、交流加强、自由保证、思想成果存量增大,使思想成果产生的速度大大加快。人类文明已经过了慢性积累期,进入飞速发展期。

(五)思想交生理论的启示

启示之一:一个自我封闭的人不可能成为思维活跃的人才。人的思想创造潜能是靠信息刺激而得到激发的。凡是有思想创造力的人,都必须是既勤于敏于采集信息,又乐于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一个自我封闭的组织不可能成为兴旺发达的组织。组织是在精神、物质、能量的代谢和补偿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组织应当建立并保持与外界始终畅通的渠道。一个闭关锁国的民族不可能强大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包容性强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凡是不甘落后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国家,凡是对自己政权稳定有基本自信的国家,都必然选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而催化本国的思想新生。

启示之二:一个勤于调研、乐于交流的学者才会有更多的新思想,其学术文章才有更多的创新内容。一个开放型的研究机构,才能让信息和人才有进有出,使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只有突破学科局限,兼融文理、学贯东西,方能创建系统宏大的理论体系。

启示之三:城市发展之所以比农村快,是因为人才集中、思想交汇。就物质资源来说,城市是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相对缺乏的地方,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从外地运入。但是城市的思想产生、思想传播和思想实现能力很强,因此,城市总是成为文明中心。普天之下,人才和智力资源是最根本最宝贵的资源。

三、思想产输理论(井水原理)

思想传输与思想产出密切相关,互为条件。思想产输类似于井水产输,可以用“井水”原理加以说明。

(一)高流低积原理

井水之源在于泉,泉水能否自动流溢灌溉田地,主要取决于水位与井圈及外围的高度比。若水高圈低则自流灌溉,若水低圈高则积水不流。思想者好比是一口井,给予应有尊重,承认其应有高度,使其没有心理压力,其思想就能顺畅地流淌和传输。开明的管理者均十分重视听和问的价值,懂得“听比说重要”,在善听善问中把他人思想呼唤出来。善听者往往低位进入,虚怀若谷,把讲述者尊重到应有高度。以大海一样的低位和博大容纳百川之水。只有在心理上让思想者处高位、聆听者取低位,形成一定落差,才有利于思想的流淌。课堂中学生虚心聆听,讲台上的教师才进入高昂状态尽情发挥;政府官员真正把民众当作主人,民众才愿吐露自己的心声。思想的单向导流,需要一定落差;思想的双向交流,需要宽松平等。

(二)取增存止原理

一口深井,抽取部分水后,很快生产补回,其水常取常新;若常年不取,也不致溢上地面,因为,积水深度产生的压力抵消了泉脉的张力,使泉眼不再产水。一位思维能力强、很有思想的人,社会将其摆放到适当位置,予以发表思想和运用思想的机会,就是对其思想创造的最好鼓励;若无视其思想,或封闭其思想,就会阻碍其思想产出。这就是取增存止原理。无论是国家还是单位,充分运用他人思想成果,既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又可以把人们更新的思想成果呼唤出来。一名专利技术的发明者,当其前项成果卖出了好价钱时,研究后项的积极性就更高;一名作家,当其首部作品备受读者欢迎时,其后的创作热情就特别高涨。可是旧思想往往沉淀下来形成一种习惯势力,怀疑或拒绝新思想。伟大的发明家、巨型计算机之父,西蒙·奎因曾经说过,他在没有成名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思想,人们经常回答说:“can not do!”(“做不成的!”)(15)这种简单的否定和拒绝,往往导致新思想的熄灭,其中,也可能熄灭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从而给人类造成损失。因此,我们在用制度保证思想创造和思想发表自由的同时,要中肯地告诫后人:年轻人,人们没有接受你的思想的时候,也要先把想法表达出来,不然会使思想之泉堵塞和枯竭。

(三)用进废退原理

水井的产水能力是由泉脉决定的。正常使用的水井,水质新鲜,水脉通畅,产水能力较强。若长期不用,则水质不鲜,淤沙存积,水脉堵塞,有的甚至会退废为枯井。人脑的运行机理也与水井一样,遵循用进废退原理。脑细胞越用越活跃,脑神经越用越灵敏。使用是一种开发,受使用者往往情绪高昂、精神焕发,在使用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若不予使用,即人脑处于闲置和废弃状态,一方面脑中思想得不到发挥,另一方面缺乏外来信息刺激。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脑中信息、知识和思想的总量得不到增加,思维的工具和方法得不到改进,相比于社会进步,个人的思维能力就相对退化。从生物学上看,动脑方能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大脑衰老。不用脑则造成脑组织的废用性退化,这是脑力的绝对退化。这种退化,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无疑都是损失。勤学多用是维护脑健康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四)深强浅弱原理

水井的产水能力与井的深度有关,浅水井是浅层水,水量少;深水井是深层水,水量多。而且,水质也与井深有关,通常是深井水源于深层,水质好;浅井易搅动泥沙而水质差。因此,为维护水井产水能力和水质水平,必须定期清理井底泥沙;为增强产水能力和提升水质,必须加大水井深度。人的思维能力与人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状况直接相关。对同一个人来说,学习勤和实践多,思维能力就强,思想成果的价值也就大;学习和实践都缺乏,其思维能力就不强,思想成果的价值也就相对小。不同的个体则较难比较。要保持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就必须坚持知识更新和参加社会实践。要提高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水平,就要不断进修深造和加强实践锻炼。许多人经两年深造,专业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有的人经三年重任担当,实际工作能力显著增强。

思想产输理论,也称水井原理,具有相当丰富而深刻的内容。研究和运用此理论,有助于大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

四、认识平台理论

某方面新思想的产生,必须具备一个首要条件,就是思维主体对该事物的基本认识。一辈子不离开大山的猎人想不出捕鱼的新方法;劳作田间的农夫提不出城市规划新方案;教授几何的教师必须自己懂得几何学;将军指挥打仗必先了解敌情和自己的兵力状况。我们把这些必须听懂、看懂、初会的认知基准,称作认识平台。认识平台理论的基本要点有:

一是登台基础。认识平台是产生新思想的认知基础。只有跨上了这一基础平台,才能听懂、看懂、读懂某事物,才能发现问题,想象目标,提出新的思路和措施。能跨上这一平台者未必都能产生新思想,但可以与同行交流和对话;跨不上这一平台者,则难以与同行对话,更不可能产生新思想。

二是知识学习。学习可以掌握某方面知识,实践体验也能增长和积累某方面知识。这初期知识积累有两大作用:一是以知识为台阶,一步步地跨上认识平台;二是为观察事物、研究问题、创造新思想准备材料和工具。登上认识平台的基本途径就是学习和实践。

三是关键因素。登上认识平台后,就有基本均等的机会获取新信息。创造力与知识有关,但是,创造力的大小并非完全由知识多少决定,更不是成正比。此时,先天敏感性、责任意识、刻苦精神、意志和毅力就成了关键因素。诚如爱迪生所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16)一些知识渊博的教师,善于培养学生,而自身却没有多少创造性成果。

四是成见排他。没有必要的知识,跨不上认识平台,思想创造无从谈起;然而,跨上认识平台后,对思想者个体来说,并不一定知识越多创造力就越强。这里还有一个怎样运用知识的问题。有的人只会照搬书本知识,而不研究客观对象,结果是理论脱离实际,使自己的工作毫无创造性。所有新学科的创始人,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都是在知识不太多的年轻时期,最富有创造力。在世界著名实验室里,经常是助手比主任更敏于发现问题,在研究所中博士生比博导创意更多。为什么进入同一平台后,知得相对少些的年轻人更具创造力呢?为什么经验和知识竟然成为创造的障碍呢?许多学者将其归咎于年长者勇气不足、思维能力减退。其实这是很次要的,很多年轻的老行家也没有创造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久处麻木”。人刚跨入一个新领域时,最有敏感性,长期从事某一职业,就麻木不仁,感觉不到问题,类似于“久入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二是“视点重复”。熟悉的视点往往能再次吸引人的目光,从而妨碍对新点的审视,就像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第一眼就看到熟人一样。因为熟,目光容易被吸引停留。三是“路径依赖”。当人的头脑中有了一些既有认识后,就容易顺着老思路去思考。“老话顺口,老路好走”就是“路径依赖”的具体表现。年轻人缺乏这些知识,或未理解这些知识,就只有自己来探索,于是,就创造出新学问来。这就好比祖孙两人分头登山:爷爷曾经来过,有经验,坚信自己比孙子熟悉,总是寻找从前走过的隐约可辨的老路走,尽管躲过了一些荆棘和藤蔓,也只是沿着弯弯曲曲的老路前行;而孙子初见高山,不知哪里有路,只懂“人走过了就成为路”,坚定地朝着峰巅方向,披荆斩棘,开拓向前,结果不仅浏览一路风光,领略一方胜景,而且,较快登上光辉顶点。孙子比爷爷花的汗水要多,但其收获也更大。由此可见,人脑中既有的观点、知识、成见,对于人的思维既是材料和工具,也有可能成为框框和枷锁。

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上一条新的生产流水线。中方经理认为老流水线的职工有经验,稍加培训就可适应新岗位。美方经理反驳说:“应该选用新员工。老员工也许很优秀,但他们的动作已经定型,可能会给新上马的生产流水线以致命的危害。”

美国著名的麦当劳公司有一项规定,优先招募没有任何从业经验的新员工。正因为新员工没有从业经验,所以最能接受麦当劳公司企业文化。一种习惯一旦在脑海中“先入为主”,就将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要对一个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理念的改造,首先要彻底消解他原先的理念和观点。因此,接受新理念,老员工比新员工要困难得多(17)

经验、知识既是学习和创新的基础,同时,也可能成为创新的障碍。所以,我们必须虚心学习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切不可以学习代替研究,用模仿代替思考。学习是掌握别人发现的规律,研究是自己探索规律。知识是以往经验的总结,思考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照搬书本知识、不研究现实问题的教条主义者是很难有创造和成功的。有时,业外人士具有“旁观者清”的敏感性,就是因为其头脑中没有“既定结论”的局限。

五是平台高度。不同事物的认识平台高度是不同的。在高平台上提出创新思想,必须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专业知识。缺乏必备知识就跨不上平台,就难以进行观察和分析,难以与同行对话和交流,更难以有所创造。一些科学前沿领域就属于高平台行业。如生物工程、航天工程、网络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内,中低文化者,或远离其专业的高学历者,难上其认识平台,所以,不可能在该领域中创造新思想。在高科技领域,能一步步学习并跨上平台者就是智商较高的优秀分子。然而,能在此平台上,以天资、勤奋和正确方法三者结合,创造辉煌者,就更难能可贵,实乃人类之精英。在低平台上提出创新思想,则对教育程度的要求相对低些。低平台创新,不是不需要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要求较低。这些知识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学习和理解的。因此,跨上平台并不难,但创新却不容易,主要依靠思维主体的敏感、悟性、责任意识、刻苦精神、意志毅力和行动能力。操作技术、基层领导、企业管理就属于这些类型。对商机的捕捉、对市场的判断,所需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很高,但准确判断却不容易,必须具有对商机的敏感性。“浙江省湖州市的潘阿祥,是一位不识字的企业家。拥有12家工业企业和两家科研机构。他的企业2001年销售额达到1.2亿美元。他每天都十分专注地看电视听广播,寻找新的商机,正是借助广播电视,潘在1999年得知政府将开始治理白色污染。潘因此决定向一家印刷厂投资300万美元兴建垃圾处理装置。……2001年7月,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之后,潘认为这将带来建筑材料市场的繁荣。于是,他与一家比利时公司合资开发出一种新的铝型材,受到市场广泛欢迎。”(18)由此看来,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成效与接受教育程度没有必然联系。《改变世界的十三位男性》一书所列的工商界巨子中,只有五人大学毕业,其中二人有本科学位,但其学位专业与其产业没有直接联系。在一些从事实际运作的职业中,依靠结合实际思考所得感悟比理论知识更有用。对一家待管企业,不同管理者思想方法不同。一名工商管理硕士,首先想到的是书本上学的知识,套用老师讲授的管理模型,即使略有修改也不会有大的创意。正如爱迪生所说:“大学训练出来的科学家只会看到老师教他们要寻求的东西,反而会忽视自然的伟大秘密。”(19)套用经典模型、不愿花心血深入思考的书生,往往在市场竞争中败北;而接受教育不多的实业家,头脑中几乎没有理论知识储备,没有任何模型可供套用,只能从企业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一套方案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前者以套用代替创造,后者是不得不创造,两者成效不同。这是因为知识怂恿了人的惰性,妨碍了创造潜能发挥。

认识平台理论,既肯定学习知识的必要性,又强调实践和思考的重要性。思想创造是知识论与怀疑论的统一——只讲怀疑论,不讲知识论,就不可能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跨不上认识平台;只讲知识论,不讲怀疑论,就只能照搬照抄前人定论,尽受前人束缚,在前人特别是巨人阴影下,见不到真理的阳光,泯灭了自身的创造力。

五、环境逼迫理论

舒适安闲的环境往往出不了新思想,只有在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脑细胞才被激活,脑神经才会振奋,因此,思想创新需要激励。

为什么需要激励?因为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一种生物属性。人是万物之灵,是高级动物。凡是动物都会疲劳,这是由细胞特性决定的。会疲劳就需要休息,只要有休息的需求,细胞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惰性。人类主宰整个世界,政治家领导各个国家。同样道理,大脑指挥全身所有其他器官,而人脑中决定精神、意志、毅力的脑中枢支配着整个大脑的运转。当环境安闲舒适时,中枢乐不思危,大脑惰、肌体怠,百无聊赖,松松散散,怎么能出新思想呢?当环境充满挑战时,人脑感到危及生存,就会激奋起来。生命细胞是“自立自强”的,它们渴望生存,渴望分裂和繁殖,渴望永久延续。为了生存和繁衍,中枢神经会动员全脑细胞激烈活动,捕捉信息、运用知识、整理加工,创造出新思想来,应对环境挑战、这就是环境挑战,逼出新思想的机理所在。

挑战不就有压力吗?是不是与前面讲的自由宽松氛围要求相矛盾?环境挑战与创新自由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两者有根本区别。

第一,作用方向不同。抑制思维的压力不可有,激励创新的动力不可无。抑制性压力与激励性动力,其作用方向和作用效果都是不同的。抑制性压力阻碍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激励性动力催生思想创新。一般来说,凭借强权控制会给人类思想繁荣带来损害,但是,有时也会适得其反,收不到控制者所期望的效果。越控制就越产生激愤思想,控制压力转化成激励动力。

第二,作用空间不同。通常挑战性压力在外围,自由宽松氛围在周边。外围挑战给予思想者以决心和动力,周边宽松氛围为思想产生和传播创造有利条件。二战期间,欧洲战场甚为惨烈,传说德国法西斯已研究出原子弹,这对美国组织的科学家团队无疑是一种激励性挑战,但研究基地必须有思想自由的氛围,不然就不能冷静地思考,就搞不出成果来。一名职工在充满挑战的单位上班,感到了巨大压力,需要家人和亲友给予宽慰,方可出色应对,如若家人与亲友同样施以压力,说不定就会使其精神崩溃。

第三,作用时效不同。一般激励性压力在中枢神经起作用后,即使压力撤去,仍然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其时效较长。而控制性压力通常是时效有限的,即使当时被控制不去思考,事后也会思考,撤去压力就放开思考,甚至,有的是压力最大的时候,最勇于思考。所以,控制思想产生,时效是有限的,有时是无效甚至是起反作用的。

环境挑战压力转换为创新动力,催生思想成果的事例俯拾皆是:

——逆境出思想。孔子流亡述《论语》;孙膑足刑著《兵法》;屈原遭贬作《离骚》。逆境是天才成长的最好环境,当然也有一些意志薄弱者在逆境中沉沦。

——矛盾出思想。一方面机器大工业生产带来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工人贫困化加剧。为寻找这一社会矛盾的深刻原因,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20世纪初,美国连续出现火车相撞等严重事件,引起管理专家思考,从而引发管理革命和科学管理理论诞生。

——困难出思想。地球人口快速增长,出现食物困难,逼迫农业科学发展,尔后,才有袁隆平高产杂交稻之类的科研成果。

——贫困逼出思想火花。人的需要是思想创造的动力。

来自四川眉山市的打工仔金徐凯,八年中,共取得58项发明成果,其中,有23项发明成果获国家专利。1998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杰出务工青年”光荣称号。2002年底,获得了第一笔知识产权收入30万元,可是,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金徐凯在谈他的创造发明体会时说: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玩具,弟弟常看着别的孩子的玩具出神。于是,自己找来木头、皮筋之类的东西,制作风车、鸟笼和武侠小说里说的“袖箭”“回弓弩”等供弟弟玩,自制玩具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创造的快乐。

六七岁时,每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要下地干活,金徐凯则被叫醒起床照看煮粥的锅。童年贪睡,常因粥溢而浇灭炉火,母亲回家见了总是一顿责备,心疼浪费的每一粒米。金徐凯经反复试验,做成了一个简易装置,当粥沸时能自动打开锅盖。从此,煮粥再不需要照看。此类小发明很多,而灵感几乎都是被贫困生活逼出来的。

1992年金徐凯在海南打工。一天有个朋友抱怨说,刚有急事打车,在路边拦了半天,都是满车。那时出租车尚无显示器。他听了,心头一震,如果能设计一种出租车载客显示器,那必定有不小的市场。于是,他到电器修理铺当下手,多看、多干、多问,学习电子电路知识。几个月下来,把电子电路摸了个透。1994年11月,他发明的出租车载客显示器终于获得国家专利。金徐凯最深切的感受是:“贫困逼我冒出思想火花!”(20)

——危机出思想。人类面临健康危机的时候就出医学思想成果;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就诞生经济学理论;人类面临战争危机之时,就呼唤和平主义和人道精神。为了应对危机的挑战,人们总得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以求消解危机,这样就逼出了思想。

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落到绝境时,只要提起精神,脑细胞处于高度激活状态,也可以使智慧之花突然绽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急中生智。

沙俄时代,一位不会游泳的人失足掉进河里,无论他怎样大喊“救命”,在岸边值勤的警察都无动于衷。落水人拼死挣扎,慌乱中高喊“打倒沙皇!”这还得了!在当时的俄国,辱骂沙皇是要坐牢的。两名警察立即跳入河中,把落水者拉上岸送到警察局,使其因此得救。(21)

爱迪生、罗斯福、霍金等伟大人物,都在与疾病斗争中创造自己的辉煌成就。政治家只有在富有挑战的复杂局面中,才能表现其非凡能力。企业家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经历挫折和失败,才磨炼出判断力,使经营管理思想日渐成熟。这些都是外部挑战,激发了人的思维潜能的例证。其实,人们早已感觉到这一规律,诸如“反败为胜”“愤怒出诗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格言,讲的都是这一道理。

六、思想树理论

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成果总是以主题、分题、概念、定义、定律、定理、原理、观点等构成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分为七篇五十二章,每章又分若干节和目,各条目中又分段叙述。这就好比一棵树一样,主干上长许多粗枝,粗枝上又生许多细枝,细枝头再长叶,枝头叶下才生鲜果。思想求索者就好比是站在树下的小矮人,看清树干容易,看到枝叶就难,摘到思想鲜果就更难。思想树理论的要点是:

其一,学术价值。应该说,凡是思想成果均有学术价值,凡是有学术价值的思想均具有或大或小的实用价值。一棵树树干粗大、枝繁叶茂,价值才较大;若只有干,无枝叶,干也粗不了,也长不得硕果。思想也一样,提出一个好的总题目不易,但深入下去做具体文章则更难,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往往是具体的概念、观点、定理、原理。比如现代化建设是个总题目,但是,不在工业、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提出一整套方针政策加以实施,现代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

其二,创立顺序。怎样创立系统化的思想呢?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沿干生枝法。即先确立总题,再列分题,层层细化。二是一叶知树法。就是从一个闪光点出发,由小到大,步步提升,最后,研究出系统理论。三是果实追踪法。人们有时会由一个偶然机会,获得惊人成功,但深层道理却并不知道,通过寻找成功的根源,往往可以发现一片真理的天地,建立起理论体系。

其三,整体关系。系统化思想是一个整体,就像同时具有树干、树枝和树叶一样。缺乏枝丫叶,就不会成为大树。没有大量的具体观点论证,主题就不可能厚实。枝繁才能叶茂,叶茂才能果丰。思想只有研究深细,才有实用价值,才能指导社会实践。但基础理论研究也不可或缺,不然,会使应用性研究成为无本之木。树木不能没有粗壮发达的根系,没有根系就会被风吹倒,就不能汲收养料和水分;同时,树的叶和皮沐浴空气和阳光,也是汲取大自然的能量。思想创造也一样,必须面向社会实践,离开实践思想就成无源之水,离开实践思想就没有价值和意义。根、干、枝、叶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人类的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社会实践也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其四,多种形态。一棵树有真实树体,有阳光下的影子,也有人们头脑中的印象。一套思想往往也有人们头脑中的意态思想,纸面或电脑中的符号态思想,还有与之对应的实物、行为或结果态思想。比如电视机的设计思想,在工程师头脑中保留着,在技术科图纸资料中表达着,在成品电视机中实现着,或者说电视机就是物化思想。再如邓小平的富民强国思想,先在其头脑中形成,再表述为邓小平理论并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发展实践之中,最后结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

思想树理论的启示:一是要将一点思想火花扩展成系统化思想;二是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同样重要;三是必须在实践中推进思想发展。


(1)喻言:《诺贝尔奖的遗憾——遗漏的五大发现》,载《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第155-156页。

(2)光宇:《发现在于观察》,载《生活之友》2004年第10期。

(3)曹应旺:《陈云的八种比较与粮食统购统销》,载《学习时报》2005年6月20日。

(4)高低:《石兽在哪》,载《羊城晚报》2004年12月19日。

(5)[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第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6)白剑峰:《“木床治病”的启示》,载《人民日报》2005年4月11日。

(7)百度文库/教育专区/初中教育/语文/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马。

(8)《一美元的创意,一个吻的智慧》,新浪博客。

(9)资料来源:《阿拉伯人找他的伙伴》/百度文库/教育专区。

(10)苇笛:《引进阳光》,载《中外文摘》2007年12期。

(11)欧阳军:《蚊子带来的诺贝尔奖》,载《海南特区法制报》2004年7月12日。

(12)胡红华:《各领风骚数十年——世界学术重心转移初探》,载《学习时报》2004年12月20日。

(13)贾永生:《名师是造出来的吗?》,载《人民日报》2005年1月22日。

(14)杜颖、王国立:《日本‹智慧财产基本法›略观》,载《学习时报》2004年12月20日。

(15)王选:《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载《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声音》第8版,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6)吉恩·N.兰德勒姆著,张军等译:《改变世界的13位男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7)《职场观察:谁更喜欢使用新员工?》/易铺网/商业地产招聘/人才快讯/2004-08-14

(18)参见:《参考消息》,埃菲社北京2002年10月5日电。

(19)[美]吉恩·N.兰德勒姆著,张军等译《改变世界的十三位男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20)《贫困逼我冒出思想火花——“全国十大杰出务工青年”金徐凯的故事》,载《报刊文摘》2003年9月5日。

(21)谢隆艳:《悬崖边上的智慧》,载《报刊文摘》2003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