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本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人类劳动起源

人为什么能自主劳动呢?

一、人脑进化是劳动的智能前提

中国科学家陈均远、侯先光和舒德干等人二十年磨一剑,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距今5.3亿年前的浅海里,生命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大规模演化,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迅速起源和出现,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几乎都已同时存在。证实几乎所有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2)

漫长演化和基因变异使各门类动物之间拉开了距离。尤其是灵长类动物中的猿,通过生物进化变成了人,成为万物之灵而主宰地球。

从四脚爬行到直立行走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起码具有三方面的重大意义。第一,直举头颅,便于思维。爬行时代的人类以细长的脖子横挑着沉重的头颅,颈椎承受着很大的负荷和力矩,神经和肌腱都处于拉伸和压迫状态,严重妨碍着大脑的正常思维。一旦直立行走,实现了颈椎对头颅的竖直支撑,横挑造成的力矩消除了,身体以最小的力量和能耗克服了地球对头颅的引力。大脑能在平衡,放松状态下思考。第二,直立行走,人体高度比爬行时增加近两倍,眼睛和耳朵伴随头颅被高高举起,大大扩展了人的视听方野,显著增加了来自外界的信息,不仅为大脑思维提供了更多材料,而且增强了人对环境的反应与适应能力,同时,还刺激和促进了人类大脑进化。第三,直立行走,实现了前后肢的明确分工,把支撑身体的任务落到下肢上。将上肢从身体的重压下解放出来,使之进化为劳动的主要器官——手。于是,两腿变得粗壮,两臂变得灵活,尤其是手指灵巧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

语言运用是人类祖先从猿进化为人的根本标志。语言产生是猿人大脑进化的结果。语言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语言产生促进了人类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有了语言,人类更加便于将外界感觉转换成印象和概念;有了语言,人类可以进行更有条理的思维;有了思维,人类才超越一般动物的本能及条件反射,语言运用就好比在原始人脑中装上了软件,使大脑能够按一定程序运行;有了语言,人就有了真正意义的思维,人就与其他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其二,有了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才能把同类的生命个体有效地联系起来。交流与传播极大地促进了人脑思维的发展。交流和传播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想材料,并且,促进了人类思想方法改进和思维能力提升。自然界中许多动物聚居并能群体行动,但难以相互准确理解;人类却能通过语言交流,让有关的同类个体准确理解其目的和要求,并联合起来共同与困难和危险做斗争。其三,语言使人类的经验、知识得以传授、传播和传承。动物仅凭其本能养育后代,不会进行教育和传授,虽然一代一代地新生,但其进化却微乎其微。而人类社会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超前人”。人类素质的逐代提高,除了基因遗传外,与经验、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是分不开的,甚至是起关键性作用的。

有了语言和思维,猿人就进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语言与思维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动物皆有生存本能。饿时寻找食物充饥,雨天躲于树冠之下,冬天藏身山洞之中。远古时期的人类则不同,他们有思维,能按自己的意志行动:能够采集、生产和储存粮食,并有计划地安排用粮;能构筑房子遮风避雨;能用兽皮、棉、麻等材料制造衣帽御寒。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生活和发展,在大脑支配下有目的地作用于对象物的行动,就是劳动。人类劳动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活动凭本能,人的劳动以思维为指导,并且,思维本身就是劳动。

二、人类劳动起源及发展

人类劳动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这是人所共知的。那么,人类劳动的动因是什么呢?人为什么要进行劳动呢?发展成哪些类型呢?

第一,出于生存需要进行撷取性劳动。原始人的本能与一般动物有相同之处:为充饥摘取野果、捕鱼狩猎;为御寒用树叶、兽皮裹身;为砍树枝以石斧、石刀作为工具。这类劳动的特点是直取性,所得到的都是野生、原生和天然的物品。

第二,由于自然界中野生物品不够食用而进行生产性劳动。随着人口增多,野生食物不够人的食用就开始搞农业生产;狩猎的野味不够人们享用就开始搞畜牧业。人类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为动植物生长创造条件。诸如:把种子播入土中,给农作物施肥;给禽畜以围栏圈养,为其提供草料等。其生产遵循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第三,因野生原生物品的效用不能满足人的需要而开展加工性劳动。谷物壳糙不便食用,就开始舂米、碾米;动物毛皮过硬穿着不舒适,就作柔软性加工;棉花含籽不便编织,故而作去籽加工。就棉织品而言,去籽、纺纱、织布、成衣等,均属以棉花为基础的逐级加工。加工业是制造业的基础。铜铁冶炼制造出金属工具,有力促进了手工业和加工业发展。

第四,因所需要的东西自然界中没有,人们就开动脑筋动手去制造。比较简单的制造,是由同种材料加工组合而成的。譬如,将木头加工组合成木质家具,如木桌、木凳、木床等;将毛竹加工成篾质家具,如竹篮、箩筐、竹椅、竹床等。复杂一点的制造,是由多种原生材料加工后组合而成。譬如古人造房子,用石头砌墙基,用砖块砌墙体,用木头做梁柱,用茅草或瓦片盖房顶,用木板做房门。这个阶段当属手工业和加工业时代,是初级制造。人类的工业大生产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人们制造机器,再运用机器制造产品。

第五,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创造现代产品。由于劳动分工细化和科技文化发展,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大量精英从事创造性劳动。现代产品的构成已不是原生材料的初级加工件,而是经过人们多道工序加工的成品配件。诸如:用钢筋、水泥、砖块、玻璃、铝合金等造房;用钢铁件和合金零件组装机器;用电子元件、金属件、塑料件制造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等。现代制造业通常由原材料生产、零配件生产、整机装配和调试等多级厂家协作完成。

与上述五种方式的生产劳动相对应,我们可将实物商品分为五大类,即:野生原生物品,农副产品,加工产品、工业品和科技产品等。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取用自然界的野生原生品;在农业社会主要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品和初级工业产品;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后,才大量生产创造性的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