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每天三顿饭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饮食有节,胃以喜者为补

古人说,“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意思是说,觉得饿了你才吃,觉得还不够饱时就应停止进食。然而,我们现代人平时不太注意,常常吃到肚圆肠满,感觉饱了才罢休。然而当你感觉到吃饱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吃多了。因此,有研究发现,现代人很多疾病都源于吃多了。所以,健康的三餐应“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不仅仅是节制食物的量,而且还要按照节令、大自然的规律来有节制地饮食。中医对人的饮食结构是按照五行、五色、五味来调配的,在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时间进食不同的蔬菜和肉食。

但是,大自然的节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有的年份,该冷的时候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这时候,饮食应该随之变化了。这就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灵活变化。生活中常见的饮食不节包括饥饱失常、偏食、饮食五味偏好等几种情况。

1.饥饱失常

饥饱失常是饮食不节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生活没有规律或者工作过于繁忙的人,常表现为饥一顿、饱一顿。这种饥饱失常的饮食方式,不仅影响胃肠消化,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极为不利。中医说,饮食进入身体后化为气血,有助于阳气上升,而过饥则使得气血生化之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则气血衰少而为病。相反,过饱亦对身体不利。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消化、吸收和运化能力,可导致饮食阻滞、脾胃损伤的病症,如腹胀、呕吐、腹泻等。

2.偏食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儿童或者青少年身上,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喜好或讨厌,遇到喜欢吃的则常吃、多吃,不喜欢吃的就一点也不吃,这种情况对身体也是极为不利的。

健康的身体需要均衡的营养,而对饮食的偏好,则打破了身体营养的平衡,容易造成某种营养成分不足,或某种营养成分过剩,最终导致疾病的产生。如儿童经常出现喜欢吃肉而不喜欢吃青菜,或者喜欢吃青菜一点肉都不吃的情况,这种习惯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

3.饮食五味偏好

人们对酸、甘、苦、辛、咸五味的偏好是饮食不节中最常见的表现。人体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所生,而且与五脏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你喜欢吃某种味道的食物,长期进食,就会导致与该味相应的五脏机能偏盛,长期积累就会损伤内脏,发生多种病变。反之,五味平衡则可与身体相宜,能起到辅助治疗、促进疾病好转的作用。

因此,饮食五味应当适宜,不应有所偏好,而且在生病时更应注意饮食宜忌。总而言之,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的一种过程,而且每种食物都会提供某种营养成分,切不可饮食失宜,以免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或聚湿、生痰、化热变生出其他病症。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吃怎么喝才能做到饮食有节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判别方法: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看见窝头,觉得特别香,想吃,那么你这一天就吃窝头去;另一天你觉得南瓜好吃,那么,你就吃点南瓜。中医讲“胃以喜者为补”,就是说你体内缺少这种东西,看见它自然就会想吃。如果吃点辣的、吃点海鲜就过敏,那你就别吃了,因为这说明你的体质天生就与这些东西不相容。当然,不管什么美味,不要吃得太多,适可而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