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的偶然:我为什么拍纪录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脚本至上主义

先说明一下什么是“脚本至上主义”。

我之前也提到过,电视导演在遇到一个想要拍摄的题材时,首先要对那个环境进行一番周到的调查,然后写企划书。在企划书里,要把节目目标、出场人物、拍摄项目等方面写得很细致。如果运气好能拿到预算的话,还要再派专业的调查者和助手去做进一步的调查,决定出拍摄对象。同时,要事前对被拍摄的候选人进行采访,确认能够拍到怎样的场景和评论,也要确认什么是拍不到的。然后在一个叫作构成表的脚本里面,详细地写下镜头列表、预想的采访内容(!)、旁白、片子最终的“结局”。制片人反复推敲琢磨这些事项,最后才能得到电视台的拍摄许可。

当然话说回来,一部片子动辄牵扯数百万甚至数千万日元的预算,作为一种社会机制来说,计划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出资方当然想事前知道这些钱怎么用,会拍出什么样的作品,这些都完全符合情理。所以从前在我不愿意写脚本时,制片人会斥责我说:“你打算不画设计图就盖房子吗?! ”他们的心情我其实是能够理解的。

但问题是,纪录片也不是房子啊。越是费心去画设计图,越有可能扰乱导演的思考和行动,或者束缚他们,作品说不定会一团糟。这就是纪录片的宿命。

举个简单例子。

比方说,如果要开始写一个纪录片脚本,在此过程中,导演和电视台制片人的脑海中就会展开各种想象,于是制作会议上会很自然地出现以下对话。


制片人:“A和B一起做xx事情的场景,不拍吗?”

导演:“啊,如果拍到的话,可就有意思了。”

制片人:“A是个大富翁,要是能开辆黑色的豪车登场,感觉就有了。”

导演:“是啊。”


后面“黑色豪车”那段其实是我亲身经历过的对话。记得那时候我明明不知道被拍摄对象开什么样的车,却在脚本里写下了“A开着黑色豪车出场”。

再想想,既然不是剧情片,那么对于被拍摄对象开什么车,制作方是没有创作自由的,那些想象完全是没有意义的。但在很多传统纪录片的制作现场,这种滑稽的“作战会议”大多是在十分严肃认真的情况下展开着。

不,如果仅仅是想象也就算了。但问题是将“开着豪车的A”写进脚本后,导演的脑海中立刻就会出现“希望A能开着豪车出场”的“愿望”或“预想”。这样一来,一旦A违背期待开着一辆又破又旧的车出现,导演就会有轻微的恐慌,觉得“哟,A的角色不对了,节目会不会不成立了?”制片人看了拍摄的影像,虽不至于大叫“怎么这么破啊,这下怎么做节目嘛!”,但毫无疑问会感到泄气、沮丧。

按理说,“哦,明明是大富翁却开这么个破车”其实反而很有趣,将这一点用到A的角色塑造上不是也挺好的吗?但事前的预想越强烈,脚本越花心思去做,这种思路转换在心理上就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