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自闭症儿童情况调研课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调研结果

1.家庭基本情况

在80位顺德区户籍受访者中,22位受访者为自闭症儿童的父亲,49位为自闭症儿童的母亲,4人为其他亲属,5人未填写。

80个家庭中,65个为已婚家庭,9个为离异家庭,未填写者6个。家庭中父母的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家庭父母情况简表

根据上表可知,父亲和母亲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5.8岁和33.8岁;受教育水平以高中或中专为主,整体而言父亲教育水平稍高;就工作情况而言,大部分为全职工作者(父亲70.0%,母亲53.8%)。但值得注意的是,6个家庭中父亲处于未就业状态,占全部家庭的7.5%;而母亲未就业人数更高达26人,占全部家庭的32.5%。

表2 儿童基本状况

表2显示,本次调研中自闭症儿童的平均年龄为6.4岁,最小的1岁,最大的12岁零11个月。其中男孩58人(72.5%),女孩14人(17.5%),8人性别未报告(10.0%);男女儿童比例约为4:1。被发现疑似或确诊为自闭症的年龄平均为2.7岁。其中63名(78.8%)儿童为医院诊断,6名为康复中心报告(7.5%),3名为医院诊断和康复中心报告结合(3.8%),8人选择其他或未填答(10.0%)。

2.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情况

(1)接受药物治疗情况

仅有10.0%的儿童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大部分儿童现阶段没有接受药物治疗(43.8%),或曾接受药物治疗但已中止(26.3%)。此外,15.0%的家长对于药物治疗仍采取观望态度(图1)。

图1 接受药物治疗状况

(2)家长对于药物治疗效果的态度

对于药物治疗的效果,55.0%的家长表示不清楚或存疑,26.3%的家长对药物的疗效持较负向态度,仅有12.6%的家长认为药物治疗对自闭症儿童有明显效果(图2)。

图2 家长对药物治疗效果的态度

3.康复治疗状况

由于问卷填答过程都是在儿童接受康复训练的中心进行的,因此几乎所有的受访家庭都为孩子进行了康复训练。所有受访者中,86.3%的家庭选择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另有12.5%的家庭在康复训练方面“时断时续”。详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康复治疗状况

关于康复训练的项目,绝大部分儿童都在接受认知训练(93.8%),针灸疗法(92.5%)和感觉综合训练(91.2%),部分儿童还在接受社交训练(48.8%)或艺术训练(32.5%)和理疗(17.5%),接受语言训练的儿童较少(7.5%)(图3)。

图3 康复训练项目图

对于康复治疗的效果,家长普遍态度比较积极。认为“效果十分明显”或有一定效果的家长之和占全部受访者的88.8%,仅有7.5%的家长认为康复治疗效果很小或基本没有效果(图4)。

图4 康复训疗效果满意度图

4.教育情况

接受全日制小学或幼儿园教育的儿童仅占总数的30.0%,其余绝大部分儿童只能在自闭症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图5)。当被问及是否尝试过为孩子报名参加普通幼儿园或小学时,受访家长中有28.8%回答未曾尝试,22.5%顺利入学,35.0%曾被拒绝过1—2次,6.3%被拒绝过3—4次,另有5.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报名普通幼儿园或小学时曾遭受5次以上的拒绝(图6)。

图5 自闭症儿童受教育情况图

图6 自闭症儿童报名普通学校情况

由图7可知,有30.0%的自闭症儿童没有就读普通幼儿园或小学的经验,15.0%的儿童正就读于普通幼儿园或小学,22.5%曾被劝退过1—2次,6.3%被劝退过3—4次,另有17.5%自愿退学在家。

图7 自闭症儿童就读普通学校情况

对于在普通幼儿园或小学学习的自闭症儿童的适应情况,从学校、教师、同学和其他家长等几个维度考察家长的满意度。表4显示,对于学校、教师和同学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态度,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58%—61%),多数家长满意学校在减少孩子受到歧视方面的努力(70%)以及认同老师和同学对孩子的帮助(57%);然而在教师对自闭症知识的了解和教师因材施教的情况方面,表示不满意的家长分别占35%与42%。另外,将近一半的家长对于其他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态度感到失望。

表4 自闭症儿童就读普通学校家长满意度

5.心理需求

在家长的心理需求方面,本调查从家长自我感知的压力、压力来源、心理状态和压力对与子女的互动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对于自身感知的压力,将近74%的家长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大到难以承受的程度(图8)。至于这一压力来源,可从“自闭症孩子对生活的影响”一题的回答中得到了解。图9显示,家庭中的自闭症孩子会导致:“增加了经济负担”(86.3%),“影响了正常工作”(78.8%),“家庭生活质量下降”(70.0%),“精神压力过大,身心健康出现问题”(66.3%),“对生活悲观失望,甚至有放弃孩子和自己生命的念头”(30.0%),“婚姻生活不和谐”(26.3%),“生育第二个孩子”(21.3%),“离开了原居住地”(8.8%)和“已经或正打算离异”(8.8%)。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系统,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将导致整个系统运行紊乱。从家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个自闭症孩子会对整个家庭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家长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有将近60%的家长都对未来感到“十分悲观”或“比较悲观”(图10)。

图8 自闭症儿童家长压力情况

图9 自闭症对家长生活的影响

图10 自闭症儿童家长心态

图11 责骂孩子情况

在问及“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您是否曾责骂孩子”时,超过3/4的家长表示时常责骂孩子,仅17.5%的家长表示“极少”责骂孩子,3.8%的家长表示自己“从不”责骂孩子(图11)。

在问及是否曾体罚孩子时,将近一半的家长表示时常体罚孩子,36.3%的家长表示“极少”体罚孩子,10.0%的家长表示自己“从不”体罚孩子(图12)。

图12 体罚情况

调查显示,自身感知到的压力大小与对未来的态度、体罚孩子的频率有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感知到的生活压力越大,对未来的态度就越悲观(r=-0.55),体罚孩子的频率越高(r=0.32)。对未来的态度越悲观的家长责骂孩子的频率越高(r=-0.34)(表5)。

表5 家长心理压力、对未来态度与责骂、体罚孩子的关系

6.外部需求

对于“面对媒体宣传、政府及社会组织的自闭症调查等,您是否愿意公开孩子的自闭症身份”,26.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65.0%的受访者则表示“不愿意”。至于不愿意公开的原因,42.5%人选择“害怕孩子受到社会歧视”,30.0%的家长“害怕对孩子未来有影响”,21.3%的家长“自己害怕受到社会歧视”,还有12.5%选择“害怕孩子不能接受自己”(图13)。

图13 不愿公开子女自闭症身份的原因

在问及是否曾因孩子的异常行为而在公共场所遭受歧视时,有将近九成的家长表示曾有此经验,从未遭受歧视的家长仅占8.8%(图14)。

图14 在公共场所遭受歧视的情况

对于所需要的外部支持,选择最多的两项是“提供更多康复和医疗补助”(91.2%)和“设置更多自闭症儿童治疗和康复机构”(82.5%),“获得康复专家的应用型系统培训”(68.8%)、“咨询机构提供更多信息”(56.3%)、“完善早期发现及诊断体系”(55.0%)和“设立自闭症家长协会”(52.5%)也都得到超过半数家长的支持。在“其他”(8.8%)选项中,有家长提及希望孩子可以进入普通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也有家长提到“加强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图15)。

图15 家长的外部需求

当问及希望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帮助时,家长选择最多的是“经济支援”(92.5%),87.5%的家长认为“政府建立专业训练机构”很重要,“支持普通教育中的融合教育”(86.3%)位居第三,接下来依次是“甄选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避免家长陷入误区(67.5%)”、“舆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57.5%)”(图16)。

图16 家长需要的外部支持

7.经济需求

在所有80个受访家庭中,年收入以1—3万元的家庭最多,占全部受访家庭的47.5%;3—5万元的家庭次之,占22.5%;5万元以上的家庭占12.5%,另有17.5%的受访者未回答此题(图17)。

图17 自闭症家庭年收入分布

对于自闭症儿童一年康复训练所需费用,半数家长回答从2万元到5万元不等,13.8%的家长回答花费超过5万(图18)。

图18 自闭症家庭年康复花费

对于承担孩子康复训练所需的经济支出自我感知到的经济负担,超过半数(51.1%)的家长认为“负担很重,难以维持康复训练”,30.0%的家庭表示“负担较重,但能想办法克服”,15.6%的家庭认为“有些负担,问题不大”(图19)。

图19 自闭症家庭自我感知的经济负担

对于政府、残联、康复中心、基金会等提供的经济资助或补贴,64人表示接受过经济补贴,13人表示没有,3人未填答。就曾接受过政府或基金会补贴的家庭而言,每年平均接受补贴金额为17,234元。在访谈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部分家长并不清楚自己接受政府补贴的状况,因此此题的回答情况可能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