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书讲的是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同党一起在德国建立的第三帝国的故事,始于1933年夏天纳粹党夺权成功,一直到1939年9月初德国把欧洲拖入二战。本书也是我的前一部作品即《第三帝国的到来》(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的续作。《第三帝国的到来》讲了纳粹主义的起源,分析了纳粹思想的流变,重述了它在命运多舛的魏玛共和国逐渐得势的过程。未来适当的时候我还会完成第三本书《战时的第三帝国》(The Third Reich at War),其覆盖时间是1939年9月到1945年5月,同时还会探讨二战结束后至今纳粹主义在欧洲以及全世界的遗毒。三部作品的基本写作思路我已经在《第三帝国的到来》序言中说明了,这里没有必要再次详述。已经读过《到来》一书的读者朋友可以直接跳过本书序言,前往第一章开始阅读;但是也许有的读者朋友需要我再次重申前一本书的中心论点,没有读过前一本书的读者可以阅读本书序幕,序幕简述了1933年6月底之前发生的主要事件,而1933年6月也是本书论述的起点。
本书写作依然而且必须围绕着主题展开,但是就跟前一本书一样,我在每一章中都尽量将叙事、描写以及分析结合在一起,力图把快速发展和剧烈变化的局势呈现出来。第三帝国不是一个静态或单一的独裁体系;它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并且从一开始就饱含非理性的仇恨和野心。对战争的渴望压倒一切。希特勒和纳粹分子们把战争视为德国重建中东欧种族秩序、恢复德国在欧洲大陆乃至世界霸权地位的主要手段。本书的各章将依序涉及如下主题:治安和镇压,文化和宣传,宗教和教育,经济,社会和日常生活,种族政策和反犹主义,外交政策。而贯穿各章的核心主题则是纳粹分子要让德国以及德国人民为一场全面战争做好准备。但是,纳粹分子的这一要求本身就不理性,同时也没能得到清晰的贯彻执行。纳粹政权的内部矛盾以及各种非理性因素在一个又一个领域中冒了出来;纳粹分子未经细致准备即开启战端,埋下了第三帝国最终毁灭的种子。这一切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发生的,构成了本书探讨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也是贯穿全书并把各个部分串联起来的一条线索。其他主要问题还包括:第三帝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德国人民的支持;第三帝国的运作模式;在第三帝国的整体架构下,希特勒(而非一些体系性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了政策前进;在一个宣称获得了全体公民支持的独裁政权下,人们在面对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灌输时表示反对、抵制、异议和不服从的可能性;第三帝国和现代性关系的本质;在各个不同领域,第三帝国采取的政策和20世纪30年代欧洲其他地方采取政策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相关问题还有很多。叙述的主线按照章节安排展开,内容逐渐推进,直至战争降临。
不过,尽管把第三帝国的各个方面独立出来构成不同主题有助于清晰连贯地呈现它们,但这样做难免有所失,实际上这些方面往往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外交政策对种族政策有影响,种族政策对教育政策有影响,宣传和镇压往往同时进行,类似例子还有很多。这样一来,单一章节肯定无法对相关的主题面面俱到,所以不能将这些章节看成是针对相关主题的全面论述。例如,在经济领域清洗犹太人这一事件放在了经济这一章,没有放在和种族政策相关的部分;希特勒对战争目标的阐述——所谓的1937年霍斯巴赫备忘录(Hossbach memorandum)——放在了重整军备一节,而不是外交政策那一章;德国占领奥地利对第三帝国反犹主义的影响放在了最后一章,而不是1938年的反犹主义那一节。我希望读者朋友明白我这样安排本书结构的原因,但背后的逻辑只会在从头到尾依序读完全书后才能明了。如果有读者只是想将本书当成参考书,我建议他/她翻到索引部分,我把本书主题、人物和事件的相关页码都在索引中列了出来。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受益于剑桥大学图书馆、威纳图书馆和伦敦德国历史研究所大量无与伦比的优秀资料。汉堡档案馆和汉堡当代史研究中心非常友好,允许我参考路易丝·索尔米茨(Luise Solmitz)未发表的日记。伯恩哈德·富尔达(Bernhard Fulda)非常慷慨,为我提供了德国报纸关键期数的复印版。我的代理安德鲁·怀利(Andrew Wylie)及其员工——特别是克里斯托弗·奥拉姆(Christopher Oram)和迈克尔·沙维特(Michal Shavit)——在很多方面为写作计划付出了时间。斯蒂芬妮·尚(Stephanie Chan)、克里斯托弗·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伯恩哈德·富尔达,克里斯蒂安·格舍尔(Christian Goeschel)、维多利亚·哈里斯(Victoria Harris)、罗宾·霍洛韦(Robin Holloway)、马克斯·霍斯特(Max Horster)、瓦勒斯卡·休伯(Valeska Huber)、伊恩·克肖爵士(Sir Ian Kershaw)、斯科特·莫耶斯(Scott Moyers)、乔纳森·彼得罗普洛斯(Jonathan Petropoulos)、戴维·雷诺兹(David Reynolds)、克里斯廷·塞门斯(Kristin Semmens)、亚当·图兹(Adam Tooze)、尼古劳斯·瓦克斯曼(Nikolaus Wachsmann)和西蒙·温德尔(Simon Winder)读了一些早期手稿,为我纠正了很多错误,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建议,我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克里斯蒂安·格舍尔非常热心地检查了笔记和参考文献部分的校样。西蒙·温德尔和斯科特·莫耶斯在编辑工作方面堪称模范,他们的建议和热情对成书十分关键。来自诺伯特·弗赖(Norbert Frei)、加文·斯坦普(Gavin Stamp)、里卡达·托马宁(Riccarda Tomani)、戴维·韦尔奇(David Welch)和其他很多人的建议或者当面交流都使我受用无穷。戴维·沃森(David Watson)是审稿编辑中的典范,艾利森·亨尼西(AlisonHennessy)在搜集图片方面费心颇多,安德拉斯·拜赖兹瑙伊(AndrásBereznáy)在地图方面给了我很多启发。克里斯蒂娜·哥尔顿(Christine L. Corton)读了整部手稿,除了给出专业建议之外,她在这几年还为我提供了大量现实帮助,没有这些帮助整个计划肯定不可行。和上一本书一样,我把本书献给我们的孩子马修(Matthew)和尼古拉斯(Nicholas)。本书的主题严肃沉重,是他们为我带来了安慰。在此,我对他们所有人表示感谢。
理查德·J. 埃文斯
剑桥大学,200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