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与现实的差距
每年宏观层对于经济运行的现状判断和前景预期均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并且经过“两会”代表审议通过后,就会贯穿在全年的宏观调控工作中。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各项经济指标预期目标值,必将会对市场预期产生引导,而宏观调控的各政策部门也均会围绕这些预期目标进行具体的政策安排。
例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2019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速的预期目标值为6.0%~6.5%,这是1994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第三次用增长区间来表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之前在1995年和2016年也曾采用增速区间的方式表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6%的下限值却是迄今的历史最低值。
除了提交“两会”审定通过的GDP实际增速预期目标之外,从2003年开始,财政部提交“两会”审议的预算报告还会公布当年的赤字规模和赤字率,据此我们就可以推算出GDP的名义增速,再由此得出GDP平减指数的预期目标。
例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财政赤字2.76万亿元”。按照赤字率=赤字规模/GDP推算,2019年GDP名义值的预期目标为98.57万亿元,相应GDP名义增速预期目标为9.52%。进一步参照6.0%~6.5%的GDP实际增速预期目标值,就能得出2019年GDP平减指数的预期目标为3.02%~3.52%。
那么,为何要如此重视GDP平减指数?
因为它作为宏观价格水平的观测指标,范围不仅涵盖全部商品和服务,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一般意义而言,如果说GDP平减指数增幅很高,往往意味着经济已经过热,反之增幅很低,甚至是负增长,则意味着经济很冷。只不过该指标存在时效性不佳的问题,所以平常大家更多关注的是CPI、PPI等公布频率相对较高的物价指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枢趋势性下降,至今依然处于“筑底”过程中,其间GDP平减指数的变化幅度却明显上升。例如,2014年和2015年GDP平减指数实际增幅均不及1%,而当时市场的普遍预期是通缩。再例如, 2010年和2011年,GDP平减指数实际增幅均接近9%,均超过预期目标1倍之多,当时人民银行采取了连续加息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措施,来防止通胀。因此观察GDP平减指数预期目标和实际增幅之间的差距,就能很好掌握微观预期和宏观意图的动向。
如下图,我将2003—2018年GDP平减指数的预期目标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
变化的时间点在2012年。2012—2018年,除了2016年和2017年“假筑底”之外,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推算出的GDP平减指数预期值均高于实际值,说明2012年后的经济运行热度始终低于宏观预期目标。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与经济增长实际值比较
数据来源:Wind、中国政府网
而在2012年之前,除了2008年之外,GDP平减指数预期值均低于实际值,显示在此期间宏观层更多考虑的是不让经济热度上升。最为典型的是2007年,为了防止经济热度过高带来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当时宏观层的GDP平减指数预期值是-1.6%,而且当年宏观政策确实也采取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例如每月上调一次准备金率,每两个月加息一次。
经过上述比较,大体能得出经济运行的三条经验:
经济指标的预期值实际上反映出宏观层的经济诉求。
经济指标的实际值是政策主观和经济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指标预期值和实际值之间差距的变化,则反映出宏观层对于经济运行事实及未来走势的接受度和认知度。
2012年之后,包括从新常态到新时代认知的转变、从高速度到高质量诉求的转换、从重规模到重平衡矛盾的转移等,均能用此三条经验去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