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艾灸一学就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一种神奇的艾灸疗法

当新鲜的艾叶被采摘后,经过反复晾晒、杵碎、筛选,除去杂质和粗梗之后,化身为土黄色的像棉花一样柔软的细艾绒,才能去完成其此生最重要的使命——灸疗。古人认为艾草是纯阳之草,它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对人的身体有温补益气、祛除寒湿、回阳固脱、行气活血等神奇的效果。

艾灸疗法就是通过点燃的艾草,把艾草的药力和热力通过经络穴位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达到祛除病邪的方法。《黄帝内经》认为,艾灸是从北方产生的,因为北方气候寒冷,人们游牧生活,居住在野外,吃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容易生胀满的疾病,治疗这种病,适合用艾火灸灼。

艾灸是古人用火来治病防病的一种方法。它被很多医家和养生家所钟爱,因为它既可以用来治病又可以用来强身健体。古代医家认为,艾灸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元阳,各个朝代都有一些医学大家,虽然精通方药和针法,在实际治疗中,却偏爱灸法。

东汉时期,被誉为神医的华佗,给患者治疗疾病时就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选用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个艾炷,很多病人就获得痊愈。

晋代养生家、医家葛洪的妻子鲍姑,更擅用灸法,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载入史册的女灸法家。她曾用广东罗浮山上采来的红脚艾为人灸治脸上的疣瘤,“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鲍姑一生在广东采药,为当地百姓灸治疾病,鲍姑死后,岭南的人们为了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重大贡献,在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来纪念她。葛洪也许深受她的影响,在他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共录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他们夫妻为中医做出的贡献,直到现在都在影响着那些用心精微的人。2016年,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还要感谢一位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先导者……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唐代医圣孙思邈幼时多病,到了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到了93岁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岁过百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书写了震古烁今的医学名著《千金翼方》30卷。他非常重视灸法,他说:“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意思是说,要随身带些精制的艾绒,方便随时防病和养生保健。他还说:“学者不得专恃于针及汤药等,望病毕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虽丰药饵,诸疗之要在火艾为良。”明确地肯定了灸法治疗疾病的巨大作用。

在灸法的历代传承里,像华佗、鲍姑、孙思邈这样重视灸法,喜爱灸法的医学家还有很多,唐、宋、元、明、清和近代都有。在唐宋时期,灸法非常流行,当时民间还有专门的灸师,为人施灸治病。唐代大诗人韩愈在《遣虐鬼》这首诗中写道:“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宋代画家李唐有一幅名画《宋代艾灸图》,画中描绘了一位医生为人施灸的情景,这幅画现在还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唐宋时期,在民间则流传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这样的谚语(注:“三里”指足三里穴)。

我们从2009年开始推广小儿艾灸家庭保健到现在,调理了很多虚弱儿童,一些患有严重的湿疹、疳积、鼻炎、哮喘的儿童,都在坚持艾灸半年到两年的过程中得到痊愈。每一天,我们的灸馆里都充满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深切感受着古老的艾灸疗法平凡而又神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