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新读:茶圣陆羽的鉴茶泡茶品茶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章

有句古谚,叫养儿方知父母恩。

养育孩子和撰写书稿一般,不亲自尝试并不能体会其中辛苦。

我在写《茶经新解》时,最令我困扰的不是正文,而是目录的设置。

到底是分为四章,六章,还是八章?是采用两级目录,还是三级目录?目录分得太粗,会不会不够清晰?目录分得太细,会不会又显得啰唆?我也曾与书稿的编辑老师反复讨论此问题。

拟好,推翻,再拟好……几易其稿,都不满意。

原来最难写的是目录!

也正是在这时,我才顿悟《茶经》分章方法的巧妙之处。

每次去各地讲解《茶经》,我都会从目录入手。毕竟,一两个小时的讲座,拆解全文并不现实。从《一之源》到《十之图》,每一章都代表着茶学的一个领域。那么,让听讲者了解十章目录的大致内容,也算是对《茶经》有了最初的认知。

想了解《茶经》中的奥妙,我们需要换个角度琢磨十章。

如下图所示,我们将《茶经》自《一之源》到《十之图》,自左至右排成直线。再以这条直线的中点为圆心,画上五个同心圆。从而,有了观察《茶经》十章的全新视角。

图中五个同心圆,可视为习茶的五层境界。自圆心发散,习茶人需一层一层地勤学苦练。

由不懂到懂,由懂到会,由会到通,由通到化,从而最终才能继承茶学之精髓。

若是打乱了顺序,抑或是本末倒置,就不免要在习茶道路上走一些弯路了。

下面,我们来逐一拆解《茶经》十章中隐含的“习茶路径法门”。

《茶经》十章所示习茶路径

第一层:茶汤

如上图所示,自圆心展开的第一个同心圆,包含《五之煮》与《六之饮》两个章节。其中《五之煮》可以延伸理解为冲泡方法,而《六之饮》则讲述的是品饮方法。

冲泡与品饮,可概括为“茶汤”。

习茶的第一层修为,要围绕“茶汤”展开。

现如今,讲茶的课程或书籍不在少数。花样繁多琳琅满目,让人不知如何挑选。但我想,课程也好书籍也罢,若是脱离了“茶汤”二字,都值得另行商榷。

禅茶、茶修、茶艺术、茶美学,叫什么名字都可以,但就是不可以脱离“茶汤”。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儒释道都讲遍了,听的人津津有味,却不能泡上一盏好茶,喝懂一盏茶汤,那还叫习茶吗?

脱离了“茶汤”而聊茶,就如同脱离了信仰谈宗教。

讲的人说不出精髓,听的人会觉得隔靴搔痒,并不解渴。

把一杯茶概念化、抽象化甚至神秘化,都偏离了茶学的本质。

茶,可以和音乐、美术甚至哲学结合。但是,却一定要分出主从关系。“茶汤”是核心,是每一个习茶人必须首先掌握的内容。

请先别忙着布置雅致的茶席,也别忙着入手高价茶器。更不必非要打坐茶修,试图理解“茶禅一味”。

给别人的“茶汤”,要冲泡得当。

别人给的“茶汤”,要品饮明白。

这便是一个习茶人,首先要做的第一层修行。

第二层:文化

“茶汤”,是习茶的起点,也是习茶的核心。

但若想再有造诣,却又不可止步于此。

自圆心展开的第二个同心圆,包含《四之器》与《七之事》两个内容。《四之器》即包括冲泡品饮等领域的茶器。《七之事》则是与茶相关的掌故。

茶器与掌故,为茶增添了浓厚的文化价值。

习茶的第二层修为,要围绕“文化”展开。

古人品茶,最早并不具备专门的茶器。唐代以前,大多茶酒器不分家。先莫笑古人粗糙,回看我们自己的饮茶经历,最早泡茶、品茶的器具也不见得精致到哪儿去。

粗陶茶壶、搪瓷缸子,甚至罐头瓶子,都是几十年前居家必备的茶器。可就是在这样“粗鄙”的茶器陪伴下,我们不也喝掉了数量可观的茶叶吗?

想喝一杯茶,茶器大可将就。

想喝好一杯茶,茶器就要有些讲究了。

习茶之人都懂得,茶器的材质、器型、容积,都与最终冲泡出的茶汤密切相关。而优雅的造型,精美的釉色,加上美好的寓意,又能给我们的饮茶生活增添另一番情趣。

说罢了茶器,再来说茶叶。

泡出一盏口味上佳的茶汤,是第一要务。可若是再能说出这款茶的历史由来,趣味掌故,名人轶事,那这杯茶喝起来就又是一番风味了。

天下绿茶不胜枚举,可为何碧螺春、龙井就是醉人心田?除了口味,康熙皇帝与碧螺春的缘分,乾隆皇帝对龙井的执着,无疑为这两款绿茶附加了价值。

喝茶,使人身心愉悦。

身的愉悦,由茶汤负责。

心的愉悦,由文化负责。

把茶汤学透彻,则掌握了茶的本质。但若止步于茶汤,那便是把茶当成了寻常饮品。只有再打通第二层,掌握茶器的品性,了解背后的历史,才能真正让茶“滋润身心”。

第三层:生产

能熟练冲泡,又能鉴别好坏;亦可以通过文化,来升华茶之内涵,丰富饮茶的享受。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便是打通了最初的两层境界,已属不易。

若想再行进步,那便要继续溯源了。

自圆心展开的第三个同心圆,包含《三之造》与《八之出》两个内容。三之造,讲的是茶叶制作的流程。八之出,则讲的是茗茶出产之地。

制作与产地,可概括为茶叶的生产环节。

习茶第三层修为,要围绕“生产”展开。

在第一层“茶汤”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可以熟练地分辨出一款茶的优劣。

正所谓,不苦不涩不是茶,只苦只涩不是好茶。

进一步,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会苦,又为什么会涩。

面对美食,我们可以简单说好吃或是不好吃。但若真是精于此道,则要说出是刀工不好导致了食材受热不均,还是火候不到导致了老嫩不一,抑或是五味调和不当导致了口味差强人意。

在第一层“茶汤”修习中,我们可以判断出“好”与“坏”。但只有深入到生产环节,我们才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与此同时,了解制茶工艺又可以帮助我们泡好一杯茶。例如论重萎凋不揉捻的白茶时,我们不妨把浸水时间拖长,以使得茶汤滋味饱满。而对于足焙火又揉成球状的乌龙茶,则要采用先长后短的冲泡手法,以保证茶汤口感适中。

当然,了解制茶工艺的捷径,便是深入茶区。但是要注意,“生产”为习茶第三层级的训练,切不可本末倒置。现在很多地方机构组织茶文化游学,其实无外乎是打着习茶旗号的旅游罢了。

对于已经完成“茶汤”“文化”两个层级学习的人来讲,去茶区观摩会有很大收获。可是对于更多初级爱好者来讲,到茶区的收获可能只限于观光旅游。感受美景美食,自然也是好事,但是在山场、茶厂走马观花地拍拍照,对于自己的茶学修为并没有很大提高。

这正是所谓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第四层:加减

自圆心展开的第四个同心圆,包含《二之具》与《九之略》两个内容。《二之具》介绍的是制茶的工具。《九之略》说的是品饮的智慧。前文多次提及,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其实习茶到了第四层,已是行家。再想提高,则可在生产制作与冲泡品饮两头再下功夫。

茶圣陆羽,是不是制茶高手?

我不知道。

但我敢说,茶圣陆羽一定曾经亲手制茶。若非亲身经历制茶环节,又如何能对制茶工具如数家珍?光靠道听途说,可写不出《二之具》。

这功夫怎么下呢?从课堂上了解制茶流程,甚至有机会到茶区观摩学习。再想提高,不妨就亲手制作一批茶。

从品饮角度,能提高的地方不是再去购置更昂贵的茶器,也不是学习更复杂的泡法。习茶至此,茶器已经够多了,泡茶也够讲究了。

此时,是该翻看《九之略》的时候了。《茶经》第九章,告诉世人在特殊条件下如何减少泡茶的器具及流程。

茶圣陆羽告诉习茶人,讲究到了一定程度,切莫不会将就了。

《二之具》是给生产做加法。

《九之略》是给冲泡做减法。

第四层修为,是望习茶人能够加减自如。

第五层:求精

自圆心展开的第五个同心圆,包含《一之源》与《十之图》两个内容。其中《一之源》,讲的是茶树的性状及分辨方式。《十之图》则是希望大家对于《茶经》“目击而存”,从而熟练掌握。

从一杯茶汤体会其制茶工艺,已是高手。若是还能喝出其所用树种,这便是更高一层的境界了。

例如,金萱、翠玉、四季春,都可以归为清香型乌龙茶,在工艺相同的条件下,三者口感有何不同?这便要看大家在《一之源》的修为如何了。

中国茶学深奥广博,难免挂一漏万。时常回顾所学知识,翻看习茶笔记,便是《十之图》想要告诉后人的学习态度了。

习茶第五层,便在于精益求精,学无止境。

尾声

行文至此,大家是否理解拙作《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中为何仍采用了“三卷十章”的目录设置呢?

《茶经》,编排确实太过精妙。

《茶经》,值得习茶人反复研读。

我们所知的《茶经》内容,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茶经》,还需不断新解。

《茶经》,还可不停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