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診斷
近幾年,透過不同界別向大眾推廣情緒病的教育,媒體的報道和輿論的關注,再加上一些公眾人物的鼎力宣傳,「抑鬱症」這個名詞,開始普遍地被市民認識和接受。
根據自己近年的見聞所得,越來越多人會為情緒問題主動求助,並且開門見山地講出「我好唔開心」,而非像過去要旁敲側擊一番,才會透露情緒病徵。亦有人預先上網做了測試,然後告訴醫生「我有抑鬱症」,甚至曾經試藥。
曾有一位以為自己患上抑鬱症的小姐來求診,她不久前和男朋友分手,之後整個月都感到情緒低落,很想哭,害怕獨自一人,常常渴望有人陪伴。每當有朋友約她外出玩樂時,她才可以暫時忘卻不快,但回家後又會感到鬱鬱不歡,她覺得這樣下去很難受。後來上網做了情緒測試,結果告訴她可能患上抑鬱症,她的朋友知道後,就把自己正在服食的情緒藥物分給她試用,服了好幾天卻沒有效果。當我和她仔細傾談後,發現她在前幾次的分手亦出現類似的情緒低落,直至結識了新的男朋友才好轉。
因遇上壓力事件,例如失戀、失業等,產生情緒或行為上的變化,當壓力消失後便漸漸回復正常,這情況更符合較為普遍的「適應障礙症」(Adjustment Disorder)。故此,情緒低落不一定就是抑鬱症,藥物更不可隨便試。最後這位小姐同意我轉介她接受心理輔導,學習怎樣處理情緒。
這個例子也許反映了兩個情況。一方面,過去抑鬱症被誤為等同於重性精神病,近來學界以情緒病的名稱來普及,減低了標簽效應,相比從前較易被人接受;但另一方面,造成更容易被誤診或誤用。
▾ 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醫學界所講的抑鬱,通常是指臨床上界定的「重度抑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有清晰的診斷標準。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2000年發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SM-IV-TR),重度抑鬱發病(Major Depressive Episode)的診斷標準包括持續兩星期,大部分時間出現下列五項或以上的徵狀:
1.幾乎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
2.幾乎每天都感到情緒憂鬱
3.食慾或體重驟降或驟升,但非刻意減肥或增肥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滯或激動
6.幾乎每天都感到疲累或失去動力
7.專注力、思考力或決斷力減退
8.幾乎每天都覺得自我價值低或有過分的罪疚感
9.反覆想到死亡、重複出現無特別計劃的自殺意念,甚至曾嘗試自殺或已有實行自殺的計劃
而這些徵狀對病患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困擾,或對工作、學業、社交或家庭關係等帶來重大的負面影響。並且這些徵狀並非由藥物或身體疾病直接導致,亦非由於喪親的哀傷。
除了重鬱症,還有稱為輕鬱症的「低落性情感疾患」(Dysthymic Disorder),主要徵狀是兩年內幾乎持續心情低落,不開心的時間比開心的多,並且出現下列兩項或以上的徵狀:
1.食慾減少或增加
2.睡眠減少或增加
3.無力或疲乏
4.自我形象低落
5.專注力差或決斷困難
6.無望的感覺
這些情況很多時在早年已出現,但由於不是太明顯,認識他們的人往往以為不過是性格憂鬱。但當有輕鬱症的人遭受壓力挫折時,有較高機會同時患上重度抑鬱,這種情況稱為「雙重抑鬱症」(Double Depression),而他們的絕望感可能比單患有重鬱症的人還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