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金庸小说武功第一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一流高手與絕頂高手內功修練的成長曲線

上一章介紹了「內力年值論」的概念,本章則從小說的實際描述,探究一名武者修練內功的進程。根據內力年值論,一名標準武者修練內功一年,可修得一年內力量,那麼是否修練百年,就有百年內力量,年紀越大,修為越高?倘真如此,比較人物內功就變成了比較人物年齡的遊戲,不單無聊兒戲,而且若說年長的武者內功一定比年輕的厲害,也與常理和事實不符。事實是,一名標準武者修練內功的效能,受限於兩大因素,一是一流高手的瓶頸,二是年齡與體能的限制。

少年楊過的內功進程是很值得討論的。楊過初練高深內功,既有古墓裡的寒玉床加大功效,又學得「玉女心經」與「九陰真經」等高深武學的竅門,原文說他「內功積蓄已厚」(《神鵰》第十五回),於是當黃藥師為他療傷時,由於桃花島內功門路與他全然不同,受到東邪深厚的內力激發就不由自主縱聲長嘯。「原來一人內功練到一定境界,往往會不知不覺的大發異聲」(同上),而楊過這長嘯足以令絕頂高手東邪驚訝莫名:

黃藥師心想:「我自負不世奇才,卻也要到三十歲後方能達到這步田地。這少年竟比我早了十年以上,不知他曾有何等異遇?」

(同上)

為何黃藥師會如此驚訝?我們先討論一下何謂一流高手的瓶頸。

凡是絕頂高手,除了天資穎異,必曾遭逢奇遇,內功修為才能突破第一流高手的極限,或是服得奇藥,或是功成破關(例如打破任督二脈之類),內力量在短期間暴漲,方能成就「這步田地」。這正是黃藥師如此驚訝的原因──身為絕頂高手,自己也得在三十歲後的壯年才能達到這境界,但像郭靖、楊過、張無忌等主角,竟早十年就達到了,這是奇遇之上別有奇遇的主角光環了。一般一流高手(標準武者),若無特殊奇遇,只怕終生不可能突破此瓶頸。

(蕭峰)問道:「慕容老爺去世時年紀並不太老吧?」阿朱道:「五十來歲,也不算老。」蕭峰道:「嗯,他內功深湛,五十來歲正是武功登峰造極之時,不知如何忽然逝世?」

(《天龍》第二十一回)

蕭遠山和他年紀相當,功力相若,慕容博既先奔了片刻,蕭遠山便難追及。蕭峰卻正當壯年,武功精力,俱是登峰造極之時,發力疾趕之下,當慕容博奔到少林寺山門口時,蕭峰於數丈外一掌拍出,掌力已及後背。

(《天龍》第四十三回)

(程瑤迦)心道:「就是我師父,也未必有此功夫。」須知歐陽克自小得叔父親傳,功夫確比中年方始學藝的孫不二精純。

(《射鵰》第二十五回)

那麼年齡和修練內功的限制有何關係?由以上幾段引文可知,少年開始學武,效率最高,太遲起步,功夫就難精純了,而三十來歲至五十來歲年紀正是武功登峰造極之時,此後功夫固可精進深造,氣力卻難持久。三十來歲至五十來歲則兼有精力上的優勢(三十歲又比五十歲更壯健,如蕭峰父子之別),此時武者學藝既速,本身練功也有成果,內力量應是一生中最強盛的時候,這有原文可供引證:

(陳近南)知她(歸二娘)年紀老邁,內力已不如己,但出手如電,拳掌功夫精絕……歸二娘年紀雖老,昔年功力仍有大半。

(《鹿鼎》第四十一回)

楊過縱聲長嘯,過了一頓飯時分,非但沒絲毫衰竭之象,反而氣功愈來愈壯。一燈聽得也不禁暗自佩服,雖覺他嘯聲過於霸道,使的不是純陽正氣,但自己當日盛年之時,卻也無這等充沛的內力,此時年老力衰,自更不如;心想這位楊賢侄內力之剛猛強韌,實非當世任何高手所能及,不知他如何練來。

(《神鵰》第三十四回)

無塵笑道:「天山雙鷹果然名不虛傳。陳正德那老兒要是年輕二十歲,老道一定不是他對手。」趙半山笑道:「那時他身手雖然矯健,功夫又沒這麼純了。」

(《書劍》第十回)

由此可見,無論是一流高手還是絕頂高手,當年紀老邁,內功雖可越練越精純、深湛,實質內力量卻是不升反跌,往往只餘壯年時的大半,這就是修練內力的「瓶頸」。當然,內力充沛與內力精純何者更具決定性,其實難以一概而論,正如趙半山的看法,同一武者總是難以兩者兼得,壯年打持久戰有莫大優勢,老年初段卻可憑經驗佔先,除非直接硬碰硬鬥內力,否則難有定數了。

回到上文「瓶頸」的討論。在此筆者先提出一個觀察:按金庸小說常見的慣例,第一流高手群的內力量,約在三四十年之間,少有達五六十年的,惟絕頂高手能突破此瓶頸限制,數值可達百年以上。如以圖表表達,大概如下,具體證據,留待【丙部】我們逐部小說檢視、比較、統計,再一一表述了:

表一:

從理論上看,假如一名標準武者十五歲開始拜師學藝,練到五十來歲年紀,過了登峰造極之時後即無法再求上進,內力量算上去就約在三四十年左右,而從實際情況看,能成為一門首領、一派宗主,大概也得到四五十歲,有二三十年闖蕩江湖的歷練,期間勤修苦練,才能有相應的名望和所需的實力。因此第一流高手天資雖高,仍不如絕頂高手,練到五十來歲年紀,過了登峰造極之時後即無法再求上進,內力量算上去就約在三四十年左右。其實,這已是上一節介紹「內力年值論」時提到的黃蓉心中「極深湛」、「極深厚」的內力表現了,絕不失禮。

話說回來,上表提及的「一流好手」和「第一流高手」到底是甚麼意思?

當世之間,算得上第一流高手的也不過寥寥二三十人,哪有這等機緣,將這許多高手聚合一起?……(真武七截陣)到得七人齊施,猶如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倚天》第十回)

以《倚天》為例,這部小說出場人物眾多,當中有不少「一流高手」,但真正稱得上「第一流高手」的,不過二三十人而已。「第一流高手」自是「一流高手」,可「一流高手」未必就是「第一流高手」了:

宋遠橋道:「這事也真奇怪,按常理推想,發射這細小暗器而令三弟閃避不及,必是一流好手,但真正第一流的高手,怎又能在暗器上喂這等毒藥?」

(《倚天》第三回)

「一流好手」、「一流高手」、「第一流高手」是金庸小說常出現的三個武論名詞,雖然彼此界線頗為模糊,但各自範圍顯有不同。上文宋遠橋講的是武林高手的身份和道德,但這種道德修養,多少也與武學修為有關。仔細查閱金庸小說的說法,金庸多以「第一流高手」形容三四十年功力左右的人物,因此《倚天》明言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這四位武當派傳人全都武功精強,「原是武林中的第一流高手」(第三十二回),而算起來排不進那二三十人之中的莊錚,縱使「天生臂力奇大,內功外功俱臻上乘」,也只得到「明教中非同小可的人物,在武林中實可算得一流高手」的評價(第十八回),說不上「第一流」。當然,像朱長齡這樣的人物,固然也算是「一流高手」,但小說竟補充說他是「文才武功俱至上乘、聰明機智算得是第一流人物的高手」(第十六回),可見這幾個名詞範圍乃有重疊。我們可如此推斷:

表二:

如果我們明白了本章兩個圖表的內容,就不會被小說原文弄得頭昏腦脹了。例如《倚天》中說不得曾說楊逍「功力通神,是本教絕頂高手」(第十九回),又形容圓真(即成崑)為「絕頂高手」(同上);張無忌神功初成,在他眼中殷天正與張松溪「都是絕頂的高手」(第二十回),同時小說又指空智、空性都屬「絕頂高手」(同上)。這幾個段落有些是旁白的客觀描述,有些是角色的主觀想法,可是這些「絕頂」顯然不能算是真正的絕頂了。我們可以很輕易就在金庸小說中找出數十個同類形容,例如何鐵手也曾獲得「這人絕頂武功」(《碧血》第十七回)的評價,但他們的武功真能算是絕頂嗎?故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考量這些形容的真實含意。上文已引述過《倚天》第二十四回中張三丰對張無忌的評價,認為他內功已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的高手中只有覺遠、郭靖等數人方有這等修為,而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就再沒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張三丰的評語將《射鵰》三部曲的高手標準線準確地劃下來了。除了覺遠、郭靖(這自然也包括第一次華山論劍的五絕,以及後來才成為武學宗師的周伯通、慈恩、金輪法王等同級高手,新修版這一段引文更加進了楊過,說得更明白些)、張三丰、張無忌以外,《射鵰》三部曲並沒有其他人能臻真正的絕頂境界。這正是本章「表一」的評級依據。至於武當七俠、少林空字輩三僧、明教四大法王等人,武功雖然精強,實力相去不遠,偶爾還能得到「絕頂」的形容,卻不能算是真正的絕頂高手了。

我們再看看少年胡斐的練武進程:

一只裝了五六百斤水的大缸竟給他抱了起來。饒是他此時功力已臻第一流好手之境,也不禁腳步蹣跚。

(《飛狐》第八回)

胡斐自這口白菜一吃,才真正踏入了第一流高手的境界,回想適才花了這許多力氣才勝得田歸農,霎時之間又是喜歡,又是慚愧。

(《飛狐》第十一回)

此刻他單以刀法而論,天下幾乎無人勝得過他,即是與苗人鳳、趙半山這等第一流的高手相比,也已不遑多讓,田歸農自然遠非其敵。

(《飛狐》第十八回)

圓性藝兼各派之所長,她人又聰明機警,以智巧補功力不足,若不是年紀太輕,內功修為尚淺,直已可躋一流高手之境。

(《飛狐》第十九回)

比較武功,先看內力(狹義的「功力」),再看「智巧」(內力強者可憑力量強壓武技比自己厲害的,但畢竟易著招式道兒),最後就要看「境界」了。少年胡斐內力頗強,功力已臻第一流好手之境,但見識未足,經苗人鳳指點,才算真正踏入第一流高手的境界,後來經驗漸豐,終於可和第一流的高手比肩。袁紫衣機智過人,可惜內力尚淺,是以武功了得,仍未算達到一流高手之境。這正如張無忌內功修為雖然已達絕頂,但起初武技尚淺,更得到張三丰稱許,認為他內力當世無第二人及得,似乎已無敵天下,但後來遇上渡字輩三僧,力量雖然遠勝,仍感到三僧「縱不如太師父張三丰之深不可測,卻也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而且「功力精純,不露棱角,非自己所能及」(《倚天》第三十六回),自知精純度有所不如,這就是「境界」上尚有不足之處。金庸縱然寫得張無忌天下無敵,卻從沒以「神而明之」之類境界形容過他的,可見「功力」和「境界」是相關卻非相等的概念。金庸小說中看似矛盾、混亂的描述背後,實有明確的分級系統在。這正如:

漁樵耕讀四人的點穴功夫都得自一燈大師的親傳,雖不及乃師一陽指的出神入化,但在武林也算得是第一流的功夫。

(《射鵰》第三十一回)

一燈大師對四名弟子一視同仁,諸般武功都是傾囊相授,但到後來卻以朱子柳領會得最多,尤其一陽指功夫練得出神入化。

(《神鵰》第十二回)

同是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朱子柳自然仍遠不如一燈大師。由此可以推論,張無忌是功力絕頂,境界未足;朱子柳是境界不低,功力卻仍差一籌。朱子柳終生只能達到一流高手的境界,未能有絕頂高手的實力,正正是本章所述的瓶頸限制之故。(按:上一章假定丘處機使「定陽針」也有出神入化的境界,可列為約A級水平,是因為朱子柳的武功大約與丘處機、王處一等同級,他的一陽指既練得出神入化,丘、王等人使全真派基礎功夫自應也達到這個境界。另,朱子柳、丘處機等人在《射鵰》時按理尚未踏入「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們大概是在《射鵰》故事完結至《神鵰》故事開始的十年間勤修苦練,武藝才有所突破吧。)

因此我們可不能單憑小說中幾個字詞,特別是泛稱的形容和修辭,就判斷誰人武功較高了。我們不妨再看看「功力」這個武俠小說常見的「術語」:

(達爾巴)又怎想得到洪七公、歐陽鋒二人的內力均不在金輪法王之下,二人合力,自是勝了他師父一倍。

(《神鵰》第十三回)

(黃藥師)隔了這許多年,力氣已因年老而衰減,內功卻是越練越深。

(《神鵰》第十五回)

金輪法王的武功與郭靖本在伯仲之間,郭靖雖然屢得奇遇,但法王比他大了二十歲年紀,也即多了二十年的功力,二人若是單打獨鬥,非到千招之外,難分勝敗。

(《神鵰》第二十一回)

先看第三段引文。郭靖、洪七公與金輪法王等人武功在伯仲之間,即使郭靖稍為年輕,內功略有不如,整體內功修為也不可能相距二十年那麼大,否則郭靖的武技必須勝過他們甚多,才能補足內力上的劣勢,但原文明言金輪法王「本力遠較郭靖為大」,「掌法武技卻頗有不及」(《神鵰》第十三回),只是「頗有」不及,可知郭靖武技雖較精妙,卻並沒有等於「二十年功力」相差那麼巨大的優勢。由是可知,金庸有時候以年份或其他數值表示「功力」,當中也許別具內涵,不是單純指「量」,例如此處就應純粹是指修練的時日上有差距,內功有比不上的項目等等。這正如郭靖在《神鵰》初已可和歐陽鋒打個平手,但對全真道士們時以內勁震劍,十四柄只能震斷十二柄,也自謙「畢竟我功力尚未精純」(第三回),這當指運勁的熟練程度未達心中指標,而非內力真的未純了。

武俠小說常有「功力大增」、「功力倍增」一類描述,到底是甚麼含意?在《神鵰》第三十七回,原文提到金輪法王苦修「龍象般若功」,這功夫極其難練,但他「實是個不世的奇才,潛修苦學,進境奇速,竟爾衝破第九層難關,此時已到第十層的境界,當真是震古爍今,雖不能說後無來者,卻確已前無古人」。這功夫練到第十層時,據說每掌擊出也有「十龍十象的大力」,他本來欲繼續深造,然而自知在有生之年再求進境,實已無望,但既自信天下再無抗手,就沒有再練上去的必要。原文此時說他自信「功力既已倍增」,於是就隨蒙古皇帝親征南來,希望順道擊敗楊過和小龍女雪當年之恥。金輪法王武功固然更為厲害了,但這兒的「功力倍增」,真的能簡單理解為內力量增加一倍嗎?

上文提到,金庸小說的武者有中年後內力量衰減的現象,黃藥師「內功越練越深」,當不是指內力量增加,而是指更精純、更醇厚,否則就會和上述幾處設定文字有矛盾。又如老年一燈自言內力不如楊過充沛,但即使是「內外兼修,漸臻入神坐照的化境」的楊過,聽過老年一燈「千里傳音」的功夫,也曾「自嘆這位高僧功力渾厚,自己頗有不及」(《神鵰》第三十四回),這份「渾厚」自是指精純度而言,因為這門功夫可以音送數里,而且聽著有如人在身旁,內功越深湛傳音越柔和,顯然講究的不是力量而是運氣的精準度。

那麼我們應怎樣理解金輪法王「功力倍增」這回事?金輪法王的內力量肯定不是真的增加了一倍,否則本來和他內力量差不多的東邪和一燈也需功力倍增,才能和他打成平手,但這和他倆內力不若壯年時充沛的事實有違。我認為這「功力倍增」,指的是突破龍象般若功關限的難度而言。金庸小說不少高手隨便一擊也有數百斤的掌力,但金輪法王練成神功,小說也只說他「一拳擊出,力近千斤」(《神鵰》第三十八回)而已,姑且當一千斤算,純從數字看,也難得出「倍增」的差距。可是高手對戰,差之毫釐也可影響甚大,而人力總有極限,假設一千斤就是血肉之驅能擊出的極限,對上九百五十斤掌力的高手,雖然連一成的差距也不到,也可能是決定性的分別了。我們可再看看「龍象般若功」的修練細節:

(龍象般若掌)第一層功夫十分淺易,縱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傳授,一二年中即能練成。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如此成倍遞增,越是往後,越難進展。待到第五層以後,欲再練深一層,往往便須三十年以上苦功。密宗一門,高僧奇士歷代輩出,但這一十三層「龍象般若功」卻從未有一人練到十層以上。這功夫循序漸進,本來絕無不能練成之理,若有人得享千歲高齡,最終必臻第十三層境界,只是人壽有限,……

(《神鵰》第三十七回)

「一二年中即能練成」是甚麼意思?是指修練的細節難度,還是需要的內力量?如是後者,則練到第四層練到第五層需要增加三十年內力量,實則其人已疊加練得六十年內力了(2+4+8+16+32),那金輪法王練到第十層,豈不是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內力量(2+4+8+16+32+64+128+256+512+1024)?這未免太過誇張,也與小說中與其他角色比較的結果不符(詳見【乙部】)。因此,所謂「三十年以上苦功」之類描述,不是指需要的內力量,而是修練的細節難度。例如假設練成第一層的門檻是達成十萬次的擊拳訓練,那若每天打三百拳,確實至少要有一年的時間。可是假如一名武者已有相當程度的武學訓練,內力既足,根基亦穩,本身已達到相應的能力要求,就不用去完成那十萬次拳擊訓練,片刻就練成第一層了,《倚天》乾坤大挪移神功的原理當與此差之不遠。因此,這段描述暗示的是突破每一層有相應的能力要求,但這要求的實質內力量,不一定與龍象般若經上列舉的時間相等(換句話說,「成倍遞增」的是練功難度「深淺」,而非內力量要求);每一層達成後有相應的效果(如每掌擊出都有一龍一象至十龍十象的大力),可以視為功力是否達成的指標。我們可以據此想像龍象般若功的修練進程:

表三:

上表的數值當然純屬想像(但「年」與「斤」的換算並非隨機亂定,詳看稍後章節),但應當說明這門功夫的修練進程。層級越高,需要的內力量越高(每一層之間相差亦越大,代表難度倍增),至於達成的效果可能在一定層級後,每層之間的差距數值上越來越小,但在戰鬥時可以有決定性的效果。當然,這兒只是以斤兩稱算龍象般若功的威力而已,這門絕頂武功自必有更微妙的運用,例如拳掌的穿透力、牽制力之類,故此金輪法王和周伯通戰鬥,周伯通感到「勁力大得異乎尋常,實是從所未遇。……兩人拳鋒尚未相觸,已發出辟辟啪啪的輕微爆裂之聲」(《神鵰》第三十八回),除了力量奇大之外,必有其他怪異、特別之處——周伯通之前曾與楊過對掌,此處竟說「從所未遇」,這證明金輪法王的掌力有可能比楊過更強,又或勁力不止極大,而且性質極怪,故此掌力相交才會發出爆裂聲了。修練難度越來越高而實質增幅越來越小,其實小說中另有明證:

楊過用功雖勤,內力劍術卻進展均微。知道自己修為本來已至頗高境界,百尺竿頭再求進步,實甚艱難,倒也並不煩躁。

(《神鵰》第二十六回)

百尺竿頭,再求進步實在甚難,這句話恰巧可為這一章做個總結。本章闡述金庸小說中修練內功的極限和進程,旁及《神鵰》、《倚天》等角色的比較,強調的是如何結合理論和小說原文去分析。空有理論,就是自說自話;太死心眼看單一兩句原文,忽略全局,也會誤讀當中細節。這就是本書提倡的閱讀與武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