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5];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6];致知在格物[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8],壹是[9]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10]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1],未之有也[12]。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互联网+注释】
1.掌握下列字词:
[1]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 亲民:有两种说法。一是《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相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来。二是程颐、朱熹解“亲”作“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 知止:知道目标之所在。
[5] 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6] 致其知:使他具有真正的知识。
[7] 格物:研究事物的原理。
[8] 庶人:平民百姓。
[9] 壹是:都是。
[10] 末:相对于“本”而言,枝节。
[11] 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2]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2.理解下列语句的意思: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互联网+知人论世】
1.作品简介:《大学》原为《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辑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他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这样的编排就成为后世常见的《大学》版本。
2.列举古代仁人志士如何从儒家经典书目《大学》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的案例。
【文本解读+鉴赏力】
之所以说儒家是入世的,从《大学》论述的“三纲领八条目”就完全能领会到。人生在世要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就需要一套做人的标准作为指引。“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人生修养进取的最高目标!这就是“三纲领”。还要明确“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常清晰地指明了人生学习进步、逐渐完善自我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实干,就能为人生赢得不朽,为天下谋取福祉。
确实如此。出身卑微、身无分文的穷酸书生,通过《大学》依然看到了明天的太阳艳丽无比、温暖无比,相信灿烂的阳光一定会照到每个人、每个角落,映着人们的笑脸、暖着人们的心灵。他们发自内心地自信,发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并用全部的心血、一生的行动致力于建设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世界!
“三纲八目”成为华人世界通行的语言,正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三千年后的我们找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找到了与祖国乡音共鸣的话语,我们在中外交流中重新找到了文化自信。直到今天这还是值得深入挖掘的新课题,顺着“三纲八目”投射的光彩,我们就找到了儒学的入室大门,紧紧围绕“修身”这个关键环节,致力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内修,锤炼能力,就可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外治立下不世之功。
【阅读思考+创造力】
1.说说本篇倡导的“三纲领八条目”与古代社会以科举选取国家栋梁的关系。
2.为何说我国文人书生“十人九儒”?
【互联网+拓展链接】
1.阅读《大学》内容,汇总其名言警句。
2.结合儒家经典著作的学习,写一篇文章概括理想中的君子人格,不少于500字。
第一章 以正治国
论语(六则)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1]之。”(《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也,正也。子帅[2]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3]诸枉[4],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互联网+注释】
1.掌握下列字词:
[1] 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2] 帅:同“率”,率先。
[3] 错:通“措”,安放,安置。
[4] 枉:邪曲。
2.理解下列语句的意思:
[1] 政也,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互联网+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本书作者据传为孔子的学生。本书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其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其少时家庭贫困,但好学,30岁后开办私学,50岁后有致仕的短暂经历,54岁后游学列国,68岁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
公元前551年,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丘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怀胎十月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个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缓缓降下。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人们就发现他与众不同。其头顶如反盂(中间低四周高),面部有“七露”(双眼露白,双鼻露孔,双耳露轮,嘴露齿),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到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用翅膀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喂给他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文本解读+鉴赏力】
本篇选取《论语》相关篇目中的六个小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治理国家的主张和方法。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统治者是社会治理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孔子主张统治者应以身作则,端正自身,才能使人民信服,强调正身的效果。这也是“德政”的体现。孔子一贯主张亲君子远小人,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举直错诸枉”,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珍贵的价值。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史伯、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修养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
【阅读思考+创造力】
1.儒家“德治”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阅读有关文献,谈谈晏子与孔子“和同观”的异同。
【互联网+拓展链接】
1.利用课余朗诵《论语》全文。
2.根据史料准确描绘孔子游学列国的路线图。
3.观看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并写一篇影评,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