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使命,高职院校各级党政领导应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使各项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一、强化立德树人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作用。重点加强高职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相互渗透,强化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和监控
一是将教学评价纳入教师个人考核。立足教学是老师分内之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应加大教学评价在教师个人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个人能力评价、绩效考核中所占比例,扭转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二是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实现以督导学、以督导教、以督导管,开展教风、学风专项巡查,规范教学秩序,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与监控,鼓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激励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切实履行教师职责,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坚守教师的职业本色;立德树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甘于奉献,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改进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培育良好学风。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纪律意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以教风和学风建设促进学校校风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坚持全程性、全面性、全员性原则,制定教学质量监控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标准等,组建督导、学生信息员和企业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监控队伍,形成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二是从职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出发,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三是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四是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五是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校内外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多方参与,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教师编制等实施标准,以及专业设置标准、国家级示范校和示范专业点建设等工作都应听取有关行业的意见。吸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