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崇州·怀远
江河潆洄,膏腴沃衍,两汉时期,蜀地经济迅速发展,繁华荣盛,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其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的美誉延传至今。唐宋时期,蜀地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唐代学者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中记载:“扬州与成都号为天下繁侈,故称扬、益”。北宋名臣、诗人张咏曾有如此描写:“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奢僭极珠贝,狂佚务娱乐。虹桥吐飞泉,烟柳闭朱阁。烛影逐星沈,歌声和月落。”川西坝子里的崇州,就是古时蜀中最为富庶的地方之一。
怀远,为崇州之大镇,人文历史久远。场东外塔子坝发掘出的“青杠墩岸堤遗址”表明,战国前怀远一带就是人居之地了。场口太平山曾发掘东汉墓葬,出土有精美的随葬品,据此亦可以推断,早在汉代这里已是人居聚集地并已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怀远地处西川军事要冲,军队历代皆布防于此,因而向来有“蜀门”之称。怀远建制始于西晋,西晋永嘉六年(312年),成汉帝李雄于此置汉原郡,下辖汉原县,其郡治与县治均设在今怀远处。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改置江原县。唐时设怀州,明时设横原镇,后改称怀远镇。清康熙《崇州志·关梁》中载:“崇地接壤吐蕃,唐时出没不常,设一关以御之,则怀远镇所由名也。”“怀远”意即“怀敌附远”,出自于汉·贾谊《论积贮疏》: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设崇庆州分州治于此,故又称怀远为分州。清末怀远为崇庆州两镇之一,民国以后虽分合有变,但一直沿袭旧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废联保复建怀远镇,其时境域包括万家坪、街子场、何场、三郎场,以及安龙乡部分。20世纪50年代,怀远先后设乡、公社,1985年改设为镇。
出崇州城,西北约20千米处就是怀远。穿场过镇,北去可到青城山,西去可进鸡冠山,西南远外可至西岭,东边则是广袤的川西坝子。清中期时怀远就形成了东南西北“四门四街”的格局,至清末又增至八条街道,另有若干巷弄,加上有庙宇、宗祠、会馆、教堂、亭塔等古建筑,怀远城建可谓是功能齐全、规模宏大。文井江(又称西江河、西河)于场西北边穿绕怀远场,走在街上或进入庭院,似乎能让人感受到清末贡生程友琴题文井江联中所描绘的怀远“六街灯火连文井”之古风昔景。江水曲回,桥接两岸,旧时怀远境内有多座古桥,定江桥、崇福桥、上元桥、积德桥、江西桥、西河桥、结善桥、福寿桥、双合桥、世德桥等,各色各样,一桥一景,如诗如画,甚为好看。清嘉庆分州州同吴为楫诗咏之分州八景——“文井观涛”“铁桥横岭”“沙堤月色”“六顶晴岚”“竹笕飞泉”“茶市春声”“西山积雪”和“双楠古翠”,更让人心生向往之意。
怀远场自兴建起就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历来农贸活动繁盛,商贾、官员、文人骚客往来不绝。丈余宽的多个街道不是笔直修建,而是呈现一种多处转角、曲径通幽的布局。现存老街巷20多条,其中大北街、南街、上南街、东街、东横街、上新街、下新街、正西街、上西街、西江门街、药王庙街、大顺街、临江街、棕绳街、清明街等保存较为完好。清晚时,怀远及周边各类宫观寺庙有30余处,仅场内就有文昌宫、川主宫、城隍庙、杨泗庙、帝主宫、天后宫、南华宫、万寿宫、武庙、桓侯宫、药王庙、火神庙、老君庙、三官庙、普贤寺等,其中,川主宫、帝主宫、天后宫、南华宫、万寿宫、武庙分别为四川籍、湖广黄州籍、福建籍、广东籍、江西籍、山陕籍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现老街所存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的穿木结构、临街立柱、前庭后院、廊楼结合和四合院引巷子类居屋。各公馆或富户通常是联排街房中间的独院,典型的是递进式院落,房屋体量较大,有拱脊式或阶梯式高大的封火墙,格外引人注目。
如今的怀远镇,规模空前,老街区大多建筑依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原态。标志性的古建筑包括天后宫、张氏故居、王氏故居、洄澜塔等。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天后宫,又称林氏宗祠,为两个大四合院组成的砖木结构建筑群,系从湖南“宝庆府武冈州砖屋里”迁移来怀远的林氏先人所建。林氏宗祠左右开圆形拱门,前有叠檐照壁,四合院围,中有大花园,院内两边二楼长廊花栏,很是气派雅致。现宗祠内完整地保留着硕大的、纯楠木制成的天后圣母林默的神厨,天后圣母的事迹和清代列位皇帝对其敕封等均记录于上,刻字精美俊秀。现林氏宗祠用作老人福利院和茶园,这里也是玩鸟一族的活动场所。张氏故居坐落在下新街,主人张子良曾为晚清大夫道员,其门楣石匾隶书“隐居”二字,门两侧石门柱阴刻楷书对联:“卜重良邻风追晏子;图明太极学慕濂溪。”古风古韵,教人驻足流连。句中的“晏子”和“濂溪”分别是古代名人晏婴和周敦颐。晏婴,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周敦颐,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家。建筑规制比较特别的是位于下新街的王氏故居,砖石拱形大门,门前两边立有抱鼓石墩,进门即四厢房,建筑设计很是巧妙。怀远场东外西江河畔的洄澜塔,很远就能让人看见。该塔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竣工,六角攒尖、九级层叠,内有檐楼阁式壁龛,壁上绘有暗八仙图案。“洄澜”,意即回旋的波涛,传当时建塔的目的是借用文井之波澜,回制分州之火气。登塔眺望西北,群山起伏、云缭雾绕;回望东南,平坝绿地、纵横开阔。商业街,是怀远镇旧时的繁华街道。街口石牌坊高大,上面雕饰花纹,兼容中西风格,门里两边为对称木构青瓦联排建筑。
怀远镇一直为崇州北部经济文化中心,自清乾隆时期设州官分理以来,当地大户富商就重视建学兴文,以教育淳化民风,先后出资捐款开设学堂。清嘉庆年间,林氏家族开设“林氏家塾”。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镇场里修建起“汉源书院”,后于1903年改设为“怀远镇高等小学堂”,院址就在现在的上新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还开办了幼稚园。清晚民初时,怀远全域,即本镇及其所辖乡场,建有30个初级小学,其中包括两个女子初级小学。怀远镇鸾翔凤集,人才辈出,与两百年来形成的崇学重教之风气分不开。
怀远位于山地与平原交界处,物产丰富,怀远场也是古时繁盛的农商交易大场。20世纪中期以前,怀远设有大型的米市、小春粮食市、猪市、茶市、棕市、煤炭市、薪柴市等,平坝区的粮油、生猪、蔬菜等从这里转销至山区各地,山区里的山货特产等从这里转销至平坝诸乡。赶场天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市声(叫卖声)和叫堂(饭馆里的吆喝)响彻大街小巷。至今,怀远场保持着公历日逢单赶场的传统习俗,四方乡亲前来,场面很是热闹。一年一度的“百花会”,更是吸引各方来人,街场上、河坝里,花旗招展,人头攒动。
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怀远的竹业颇为兴盛,山中造纸作坊多达30余家。民国《崇庆县志》记载:怀远“产竹最富,造纸所需之竹,白葭尤良。”白葭竹,又称白夹竹,为造纸的上等竹料。怀远镇的藤编,远近闻名,因此怀远被誉为“藤编之乡”。怀远藤编,历史悠久,始于三国时期,晋《华阳国志》中就记载有当地马姓人氏以野藤为料编制各类用具的文字。位居平坝和山地交界处,怀远及周边有着丰富的野生藤条资源,加之与灌县(都江堰)、崇庆(崇州)、大邑三地陆路通达,非常有利于藤编技术的推广和藤编商品的交易。现怀远形成了藤编一条街的交易市场,当地政府也把怀远藤编列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藤编器具也在以前的藤椅、筐兜、提篮、藤帽等小型器具的基础上,开发出沙发、茶几、躺椅、摇床等大型器具。旧时的怀远,茶市生意兴隆。本地西山,以及邻近的青城、三郎、街子等地的山里都产茶叶。远近乡人,以及外地商贾,都会集中于怀远场进行茶叶买卖。清嘉庆分州州同吴为楫以《茶市》为名写有一诗:“麦颗相传蜀郡茶,仙云满树足生涯。园开雨后光阴速,市比春前笑语哗。翠压一肩来远贩,香浮几釜借邻家。谁知客里饶乡物,玉笋林中又茁芽。”
怀远的小吃非常丰富,其中“怀远三绝”更是名声在外。这三绝就是冻糕、豆腐帘子、叶儿粑。笔者曾作诗一首:冻糕帘子叶儿耙,怀远三绝众人夸。菜籽油香老腊肉,一碟蘸水嫩豆花。大概是当地水质优良的原因,这里的冻糕、豆腐帘子、叶儿粑,味道不同于其他地方。冻糕,就是用玉米苞叶外裹的米糕,由传统的枕头粑改进而来,据说始创于民国,米糕中加有猪油、红糖、芝麻,吃起来松泡化渣、油而不腻、香甜可口。豆腐帘子,为怀远镇独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特殊的制作工艺,包括让帘状豆腐皮卷进行自然发酵和霉变,做好的豆腐帘子可作为食材进行炸、煮、烧、凉拌等多种方式食用,鲜香味美,回味无穷。镇上现在还有几家专做豆腐制品的人家,土法制作,传承有序。叶儿粑,据说创制于清末民初,时名“野棉花菜卷子”,俗称艾馍馍,类似于川南等地的泡粑、猪儿粑。叶儿粑主料为糯米,有咸甜两味馅,用树叶或菜叶包裹蒸熟,成品外色青黄,内色似凝乳,吃起来滋润,清香爽口。
西川有怀远,观景胜成都。待等周末或闲时,带上家人,或约上几位好友,于怀远场小游,观古叙旧,再有“三绝”配小酒,定有来此不虚之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