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马鞍
马鞍,位于仪陇县东北方向约40千米处。此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前属于巴国领域,秦灭蜀后,改属巴郡;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地先后属于羔羊县和大寅县辖;唐广德元年(763年),改属蓬池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属仪陇县,由四川省顺庆路蓬州管辖;明正德时改属四川省川北道顺庆府管辖,时称荒山场;清康熙时期,择地侯家梁山脚下开建新场,因当地有一古刹名马鞍寺,遂改名为马鞍场,属仪陇县南阳里辖;清同治年间,以场上的永安寺为名,改名为永安场;民国初,设永安乡;20世纪中期,复名马鞍场,先后设永安镇、马鞍人民公社、马鞍乡,后几经区划调整,于1985年设马鞍镇。
马鞍一地,北上可经巴州(今巴中)通达汉中;南下可经蓬州去往南充,以及渝北多地;东行可到达州、万州,及至鄂西地区;西去则可入阆州,远交川北诸地。这里古来为交通要口,唐宋时期就形成了草市,元明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相当长的时间里,马鞍场为四方物资集散地,外地的布匹、纸张、食盐、红糖,以及各类手工制品等进入本埠,本地的粮食、菜油、水果、蚕丝,以及各类山货等,销往外埠。
明末清初,遭受战乱,马鞍场及周边各地人口骤减、田地荒芜。时应政府征召,外省多地移民先后来到马鞍场,垦荒插占,开基立业。马鞍一地,气候温和、山地肥沃,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移民们的勤劳与智慧带来了山乡的迅速变化。至清中期时,马鞍场已经发展成繁荣昌盛的大场。清早期,南方移民引入了先进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开渠垒堰,水稻、小麦、油菜、玉米、棉花等渐成当地盛产的主要农作物。当地传统的蚕桑业也在移民的努力下得到振兴,清晚民国时期,蚕桑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马鞍场的兴盛,还与井盐外运有关。南部、仪陇为井盐产地,所生产的井盐主要供给川北与川东地区,而马鞍场,正是去往川东等地的必经之地。
随着农商业的繁盛和常驻人口的增多,马鞍场的建筑规模与日俱增,由早期的一条街发展成纵横数条街巷,大小民居沿街而建,各类店铺比邻而设。各地移民出资出力,先后建起家族宗祠和同乡会馆,至清晚时,马鞍场建有禹王宫、万寿宫、龙母宫,加上原有的张爷庙、关帝庙、马鞍寺、观音阁等庙寺建筑,马鞍场成为了人居户数多、街巷数量多、建筑种类多、农商贸易盛、社会功能全、影响范围广的大场。
禹王宫,即湖广会馆,为湖广籍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两湖地区,江河湖泊多,水患无常,当地人敬奉夏朝君王、治水有功的大禹为水官大帝,以祈求风调雨顺、水旱由人。禹王宫位于场西头,为两进合院殿式建筑,包括山门、戏台、正殿、厢房等单元,重檐翘角、雕龙刻凤、工造艺术、装饰精美,整体建筑辉煌大气,为马鞍场上的标志性建筑。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为江西籍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万寿宫里主祀许真君,许真君乃晋代道士许逊,传其曾在江西南昌万寿山御孽龙,为民除害,后人将其奉为道教神仙,求其保佑百姓生灵,除病消灾,延年益寿。万寿宫位于场东头,为合院殿式建筑,包括山门、戏台、正殿、厢房等单元,飞檐斗拱、精雕细刻、华丽富贵,赣南地方建筑风格凸显。龙母宫,即广东会馆,为广东籍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龙母,又称龙母娘娘、龙母水神,龙母信仰为岭南一带特有的传统民间信仰,其中较多成分来自早期岭南越族的龙崇拜。龙母于汉代时始有敕封,明代时被封为“护国通天惠济显德龙母”,清代时又有更多敕封,龙母渐渐演变成正统的神灵。龙母宫为合院式殿式建筑,包括山门、戏台、正殿、厢房等单元,整体建筑庄严典雅,气势不凡。宫内一幅对联:“千秋明德遗龙神;五岭乡思寄马鞍。”将岭南客家人之信仰、先后居地表达了出来。
马鞍场的兴盛与繁荣,客家人功不可没。由于马鞍位于深丘地带,相对偏僻,迁来此地的移民多来自路途更远的一些省份,如江西、广东等地。客家人,泛指自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唐、宋等时期从中原迁至闽赣粤等地,以及海外的移民。明末清初,很多粤东、粤北、赣南等地的客家人,在清政府惠民政策的鼓励下,离开山多地少的居地进入四川。四川境内的客家人主要来源于这次西进移民潮。仪陇地区为客家人迁至四川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人在当地总人口数量中占比达近五分之一,其中大多数来自广东。客家人先祖历经战乱和各种困苦,在艰难的迁徙经历中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和勇往直前的性格,他们牢记祖训,团结友爱,协力共进,能够在各种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能够保持耕读传家、崇文重学的传统,固守自己的语言、礼仪与风习。
丁氏家族为清代至民国时期马鞍一地最为显赫和富有的客家人户。清康熙十年(1671年),丁氏先祖从广东韶州府(今韶关)乳源迁至四川重庆府合州(今合川)二甲康沟,清雍正二年(1724年),丁家又迁转至马鞍轿顶山。勤耕苦作,务农经商,操持有道,传继客家人之优良品质,丁家渐兴渐旺,至清晚光绪年间时,丁氏家族成为当地巨富,不仅田地山林众多,还在马鞍场上开办有多家商铺、作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耗巨资开建宗祠和家院,用了近10年的时间建起了被当地人所称的丁氏庄园。该庄园为多进多重式合院建筑,占地面积达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00平方米,有房108间,回廊四通,园内有花园、天井、戏台、荷塘,还建有碉楼,外有高墙和护城河相围,整体建筑布局规整、设计巧妙,雕梁画栋,精工细作,融中西建筑元素于一体,华贵典雅,堪为山地民居建筑之杰作。
客家人后裔、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先祖也是于清康熙时期从广东韶州府乳源迁至四川的。1886年,朱德出生于马鞍场琳琅寨,6岁时,取名代珍,先后启蒙于药铺垭私塾和丁家私塾,后随其伯父迁居大湾入读席家碥私塾,青少年时期又先后进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顺庆府中学堂和四川省高等学堂就读。1909年,朱德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读书期间加入同盟会,毕业后留校担任军事教官。1914年起,朱德进入部队,参加过护国战争,先后任滇军旅长和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1923年,朱德去德国深造,并在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朱德回国参加北伐革命,后在多地参加武装斗争。1930年,朱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后任中国红军总司令。1949年,朱德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读书入仕,进德修业,为客家人世代所崇尚。朱德的成长,与其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幼年时私学启蒙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当地在琳琅山修建了生态风景区,朱德故居、朱氏祠堂、朱德父母墓地、朱德纪念馆,以及前面提及的丁氏庄园等景点分布于其中。
马鞍场有条老街,当地人称“红军街”,这是为纪念当年红军在此驻扎而设。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转入川东北地区,建立了川陕根据地,是年8月红军分四路进攻仪陇守军并攻克仪陇县城,随后在仪陇境内成立了仪陇、阆南、长胜县苏维埃政府,以及各级苏维埃政权。红九军在马鞍场建立了区苏维埃政府并将禹王宫作为政治部驻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红军在这里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等运动,红军在此还留下了众多的石刻标语。红军的驻扎,成为了马鞍场重要的人文历史和红色旅游资源。
马鞍场的移民文化色彩非常浓厚。清中期以来,特别是清晚民国时期,马鞍场盛行着各类文化活动,如舞狮、耍龙、彩灯会、川剧坐唱、扭秧歌、踩高跷、打钱棍、走旱船等。庙会,以及各种节庆中,各移民同乡会馆的戏台上都有戏剧、木偶、皮影等艺术表演。各种杂演中,“双龙火流星”因其场面壮观、惊险刺激而受到乡众特别喜爱。所谓“火流星”,即两个装有炭火的竹筐;“双龙”则是两条数米长的彩色小龙。“双龙火流星”通常在夜晚进行表演,表演者舞动“双龙”和“火流星”,飞火流花,二龙飞腾,甚是好看。马鞍还是“川北大木偶”的发源地。川北大木偶,因所用木偶身高在四尺以上,故称“大木偶”,属于杖头木偶类,为清早期移民带来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马鞍当地的婚俗,别具一格,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为川东北地区典型的移民文化留存。马鞍婚俗包括说媒提亲、合算八字、许话订婚、雇人请客、坐歌哭嫁、迎亲送亲、拜堂祝福等繁复的程序和礼仪。
来到马鞍,若能亲自品尝一台“客家水席”,那就更是不虚此行了。“客家水席”类似于川西等地的“九大碗”,为当地乡民请客,或节庆、婚丧嫁娶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宴席。所谓“水席”,即一道接一道地上菜,如同流水一般的宴席。按客家人的习俗,“水席”有“八大碗”和“八小碗”菜肴,菜肴中有多道汤菜,入席时,每人要先喝6杯酒,方桌正中为一大品碗,品碗中是用干豇豆、豆芽、木耳、黄花、瘦肉片等食材做成的多层大菜,品碗四周八个汤菜,另有龙眼肉、夹沙肉、坨子肉、腊排骨、闷蛋、肘子、烧白、炖鸡等多个菜肴。“水席”之丰盛,让人垂涎欲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