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老观
老观场,又名老鹳场。鹳,为一种体型较大的涉禽,有黑鹳和白鹳之分,现已少见。“老鹳”之名的来历,一说是旧时常有鹳鸟栖息于场头山林中,另一说是乡场的地形状若鹳鸟。可以确定的是,取“老鹳”为名,定与鹳有关,或是古人视鹳为祥鸟之因。“觀(观的繁写)”与“鹳”音近形似,老观场后来就与老鹳场混用了。
老观场的历史久远,早于南朝梁天监八年(509年)时,就为义阳县治所,后于南朝梁普通六年(525)改设为白马县。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置奉国县。隋唐时,奉国县先后属蓬州和隆州(后改称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销奉国县,改设奉国乡并划入阆中县辖。至此,老观设县的历史长达700余年。清初,置老观场,俗称老鹳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老鹳乡。20世纪中期以后,老鹳乡先后改设为老鹳公社、赤卫公社、老观公社、老观乡,并为老观区公所所在地,1985年,老观设镇,镇制延续至今。
老观,自然也是文化积淀厚重的地方。此地曾有一古庙,名曰谯玄庙,庙内祀奉当地人氏谯玄。谯玄,字君黄,曾仕于州郡,西汉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入京,先后任议郎、中散大夫。其父谯隆,字白司,先后任上林苑令、太常令、侍中。谯玄之子谯瑛,西汉末学者,曾为北宫卫士令。谯氏祖孙三代才华过人,望重乡邦。老观也因此有了“三谯故里”之称。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也是老观人氏。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落下闳在同乡谯隆与太史令司马迁的推荐下入朝主持天文历法工作。被授待诏太史的落下闳在任职期间,与当时的官家天文学家唐都、邓平一道研制历法,创立了著名的“太初历”。“太初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落下闳在天文学、数学、农学等多方面的显著贡献,被世人称道,更是家乡人的荣耀。
700多年的奉国历史,也是老观早期兴盛繁荣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老观就是汉中与成都两地来往的官道即米仓道支路上的重要道口,也是后来阆州与川北诸地通达的商道,加之这里地势险要,据关扼守可以远防外地入侵蜀中内地,故这里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来往之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老观一地盛产稻米。这里所产稻米,粒大、粘糯、“干圆精坚,洵为白粲也”,早在汉代时就名声远扬,蜀汉时期被命名为“尚蜀白米”,为官家指定享用。奉国设治时期,老观所产稻米更是以“奉国大米”之尊称享誉四方。至今镇上还留存有清道光年间修建的粮仓,仓容体积大,通风透气,粮食出入方便,该粮仓实为古代精巧的实用建筑。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老观为适宜人居之地。至唐代时,当地所产之“绫、绢、绸、穀等”,以及其他各类农副产品和山货等,源源不断地运往阆州和成都等地。人来人往,街市聚落渐成规模,时有奉国寺等寺庙建筑。唐代诗人陆海游奉国寺,曾留诗一首:“新秋夜何爽,露下风转凄。一声竹林外,千灯花塔西。”诗中的“千灯花塔”大概能够表明当时的繁华热闹景象。
说到奉国寺,还有关于被称为画圣的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与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黄庭坚的旧闻轶事。民国初年修建学堂时,于奉国寺观音楼墙角下挖掘出土一破碎的观音像石刻,民国《阆中县志》中记有:“奉国寺有一石刻,阔八寸许,高一尺有奇,刻大士像,题‘行道观音之像’六字。”该石刻上还有“吴道子笔”和“庭坚来观”的刻字。“像与字俱非俗笔”,此石刻的出土,或可说明当年宫廷画师吴道子受命入蜀于嘉陵江写生时,曾通过米仓道来到这里并留下了墨宝,以及黄庭坚宦游阆中时,也曾在这里观赏过这块观音像石刻并慨然题字。清光绪元年(1875年),奉国寺内开办私塾,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改设为“奉国寺国立初级小学堂”;1918年,又被改设为“奉国寺国立高级小学堂”。经年历时,古迹渐渐消失,奉国寺原址现为老观中心小学所在地。
宋元明历朝历代,老观一地都是战火波及之地,乡场也几经兴衰更替。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先后有外省多地移民迁徙而来。迁至老观的外省籍移民以陕西和湖广的为多。清咸丰《阆中县志》记载:“明末之乱,全川几靡有孑遗,阆之所为土著者,大半客籍。以其毗连陕西,故陕西人为多。”至清中晚期时,乡场再度繁华并扩展为老场和新场两个场。依山顺势,宽阔的石板长街石梯上下相接,以两层木石建筑为主的大小民居宅院临街而建,街两旁的约两米宽的廊道,遮风挡雨,特别适合商业活动和行人往来。当时场内外有多达30余个宫观寺庙,各街口设有栅门、牌坊,场上还有财神楼、魁星楼等标志性公共建筑,以及多个戏台。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老观特有的民风民俗。每到朝会,或逢年过节时,当地都会举行大型的农商交易活动,与此同时,场上的各个戏台上还有各类文艺表演和杂耍活动,灯戏、傩戏、木偶戏、舞龙、舞狮、踩高跷,场面十分热闹。
老观及周边乡镇的灯戏,被称为“川北灯戏”,这一带也被称为“灯戏窝子”。灯戏,与各地的花灯、堂灯、傩戏、端公戏等近同,都是采用灯调演唱的,属于地方小戏种。川北灯戏为南北多地民间花灯曲调融合后的产物,为典型的移民文化遗存。灯戏在川北地区出现的历史久远,见诸于文字最早的为明嘉靖《阆中县志》上的记载:“五月十五日瘟祖会,较诸会为甚,旧在城隍庙,会移太清观,醮天之夕,锣钹笛鼓,响遏云衢,演灯戏十日,每夜梵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谓灯山者亦如上元时。”清乾隆《苍溪县志》中也有记载:“上元,放花灯,演灯戏。”川北灯戏与传统的傩戏、端公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主要伴奏乐器有胖筒胡琴、笛子、锣鼓等,表演中融进了舞蹈、说唱、木偶、皮影、杂技等形式。灯戏在清道光至民国初这段期间最为兴盛并被作为一种声腔吸收进川剧,演化成川剧中的灯调。川北灯戏表演内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或古典传说,有着粗犷简洁、诙谐幽默的特点,山乡泥土气息浓厚。传统的灯戏剧目有《回门》《借亲配》《竹篮记》《拔钉》《芦花记》《亲家母上轿》《赶隍会》,等等。旧时的灯戏班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半巫半艺的,即端公庆坛班子;一类为半农半艺的,即自娱自乐业余型的班子。这些戏班子,常年走乡串村,或在院坝,或在田间地头,为乡民表演;节庆或朝会期间,则在镇场上的戏台上,或街头坝子中,进行连场表演。胡琴与锣鼓声中,说唱与舞蹈并举,灯戏表演逗得观众眉开眼笑,场面十分热闹。
“说春”是流行在老观一带,以及川北和陕南多地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说春”的表演者被称为“春倌”。“春倌”由“春官”转化而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官制中就设有主管天地,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官职,其中“春官宗伯”即为掌管宗室典礼之事的官员。唐宋及至明清时,春官还负责主管天文历法。农耕社会,重视天时,春官则须将记有历法的春帖送达至千家万户,以指导民众适时耕种。“春倌说春”应时出现,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说春”成为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一种民间艺术。
“说春”,一般为单人表演。每年农历十月开始,持续到次年春分。“春倌”走家串户,登门表演。表演前,“春倌”通常要进行装扮,主要道具包括木雕“春牛”、印有历法的“春帖”和一根特制的“孝春棒”。“说春”的唱腔固定,以川北秦巴一带语音为基调,节奏感强。唱词多为七言句,和仄押韵,属于“顺口溜”类,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历史典故、民间习俗、农事生活等。“说春”表演中,有说有唱,词语风趣诙谐,即时即景,即人即事,即兴编词造句。很多经典唱段为世代传承。老观当地的“春倌”赵承忠,就是“说春”世家出身。“说春”唱词中,最多的是送春报喜、拜年祝福一类,即吉祥话语。《进屋说》《拜新年》《送财春》等即为典型的保留曲目。一些“春倌”还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变化,不断更新更换唱词。“春倌”还要带上很多麻绳,每唱完一户,就会将一根麻绳捆缚在“春牛”身上,以表示将灾害疾病带走,或小孩不生麻痘等。待“春倌”表演完毕,户主通常会封上礼包相赠,或送上粮食等,以表谢意。
老观也是红军驻扎过的地方。1933年7月,红三十军进驻老观,在老观场建立起中共长赤县第十一区委,后改为中共苍溪县第六区委。同年9月,红四方面军取得仪南战役的胜利,占领了阆中、南部部分地区,于老观场建立了中共阆苍南边区委员会。老观场现有很多红军进驻期间留下了的遗址遗迹,如红三十军军部旧址、红四方面军八十九师医院旧址、中共苍溪县委旧址、阆苍南边区委员会旧址、红军造船厂、李先念旧居等。
老观场地处川北,与秦巴地区联系紧密,当地乡人之习俗与饮食也多与广元、巴中、陕南等地相同。老观的小吃,可谓是典型的川北风味。当地的米豆腐,工序多道,做法讲究,口味特别,极富特色。此外,油勺、酸菜稀饭、薄脆子、片肉饼、面疙瘩、韭菜醋汤等小吃,也为川北一带农家常见食作,源远流长,很是地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