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仓山
仓山镇,旧称胖子店场,位于中江县东南约70千米处。先秦时这里为古郪国境域,后于西汉初划为郪县辖。仓山镇北3千米处至今还保留着“郪城”的地名。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飞乌县迁此,时属梓州。清光绪《中江县乡土志》载:“场北五里飞乌坝,即故飞乌县旧治,土人时于瓦砾中拾得金石类古物,惜不能识别,多为乡氓所销毁。”唐代文学家王勃曾在此写下名篇《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南宋名臣、文学家与诗人范成大曾留宿于此并作诗《晓发飞乌》。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飞乌县并入铜山县,铜山县后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入中江县。飞乌县在此存续了600多年。元末明初,受战乱影响,此地政荒民弊,人烟几断。
明初,兵荒马乱之后,多地移民入蜀定居中江,包括军屯守备将士、降兵遣散人员及其家属,以及响应征召来此的大量外省移民,其中尤以湖广籍的为多。至明中期时,中江农商经济得到全面复苏,社会稳定,人口数量也得到快速增长。此地位于三台、大英、乐至和中江四地交界处,这里既是川西地区与遂宁、南充,以至巴渝地区的通道要口,也是旧时川北诸县与川南地区通达的主要经由地。古来这里一直是行商坐贾之佳地。这一带为平原为主的浅丘地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的自给自足,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至明中期时,当地各业兴旺,百姓安居乐俗。规模宏大、工造精美,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禹王宫为当地湖广籍移民所建,由此也可证明当时乡人殷实富足的状况。中江及近邻各县,包括三台、射洪、遂宁、简州等,都为井盐产地,这里因其地利成为井盐及其他商货外输转运的陆地码头和来往人员的歇息地,人称店子。据说当时在这里开店经营的老板体胖,人称“王胖子”,呼来叫去,慢慢地,“胖子店”就成了这里的地名。旧时中江一地以店子为名还有“垭口店”“瓦店子”“高店子”“古店场”“冯店垭”等。至明晚期时,胖子店发展成为中江的著名乡场,远近闻名。
明末清初,张献忠部队先后与明清两朝对抗,中江一地也是各方厮杀争占的战场并招致重创。乱后之惨景,时人方家瑛有记:“中江近千里,四顾无人烟。蓬蒿无道路,老树长原田。财狼白昼嗥,猿穴啼树间。”清康熙二年(1662年),置胖子店铺,设铺司二名值守,胖子店场由此得以重振。在清廷开发四川的优惠政策的鼓励和征召下,外省多地移民先后进入中江,插占耕垦,各安生业。清中晚期时,胖子店人户近千,百业兴盛,镇场内外建有7座移民会馆,分别是天后宫、禹王宫、陕西馆、江西馆、黔南馆、黄州馆和南华宫。现存的禹王宫,为明时迁徙于此的湖广移民所建的同乡会馆;黄州馆(帝主庙)则是清初来此的湖广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
明代时,中江政区划分为东、南、西、北四路,下设五乡、二十五里。清康熙时,并乡为村。清康熙《中江县志》载:“并五乡为三村,曰上村,曰中村,曰下村。”下村境域大致为古飞乌县境域。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潼川州改升潼川府,时中江县上、中、下三村每村各设四乡,共十二乡;胖子店时属四川北道潼川府中江县下村十一乡,为乡所驻地。该行政区划一直延续至清末。清光绪《中江县乡土志》记载:“本境分为三村十二乡,村各四乡,乡各四场。”道路通达、人口众多、商贸繁荣,清晚时,胖子店被誉称为中江县“第一巨市镇”。
清光绪《中江县乡土志》载:“产盐之区,本县下村胖子店东禅山一带有井一百二十五眼。”清时,胖子店仍承担着繁忙的盐运及各类商杂事务,此地专设盐运司库大使和巡检兼理署,掌管地方盐务,纠察和处理各类民事。民国初,改乡设区,胖子店改名为胖镇,胖镇时为第十二区署驻地和县佐公署驻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各区合并为三区,胖镇为第三区署驻地,第三区后又改为第一区。胖镇曾在较短的时间里先后改名为飞乌镇和甘露镇,后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用新名——仓山镇。
仓山一名,大有来历。镇场东北外有一山,其轮廓若似粮仓。乡人认为这是神灵护佑,喻示此地旱涝保收,丰衣足食。清乾隆年间,当地人在禹王宫后依照山形建造了一座社仓。社仓,又称义仓,即旧时为防荒年而在乡社里设置的粮仓。中江四乡建有社仓达30余座。后来,人们就称该山为仓山。清道光时,镇上以仓山为名,建起一座书院,仓山之名遂四下传开。
说起书院,早在宋代时,此地就建有云山书院。清《四川通志》载:“云山书院,在中江县东南故飞乌县之南,久废。”宋中大夫、秘阁修撰杨子谟曾在此授徒讲学。杨子谟,宋淳熙八年(1181年)进士,先后任绵州教授和成都府教授、嘉定知府,被称为浩斋先生。在云山书院就职期间,著有《五要》《七目》《浩斋退藁》等书作。民国《中江县志》记载,当地人“俗尚朴素,士习诗书,民勤农桑”。崇学重教之风气在当地代代相传,清晚时,胖子店设立了高初两等学堂和福音聚会所等教育机构,培养和教化乡中子弟。
仓山绿树浓阴,飞乌江(小郪江)清流潺潺,这里风光独好。唐代诗人王勃在其《梓州飞乌县白鹤寺碑》中写道:“溪留夏雪,涧咽秋湍。山虚梵冷,谷静钟寒。”走在仓山,处处可见古物遗留,古桥、古房、古碑,似乎都在向来人诉说其悠久的历史和遥远的故事。仓山有“九宫十八庙”之说,除前面提及的白鹤寺和7座移民会馆外,这里还有朝龙寺、玉佛寺、大旺寺、宝塔寺、涌泉寺、临江寺、川主庙、真武庙、火神庙、雷公庙、城隍庙、龙王庙等多个古寺庙。
帝主庙,为仓山现存工造最为精美的古建筑群。高大的门坊上,各类石雕,繁复精细,让人叹为观止。帝主庙,又称黄州馆,为湖广黄州移民于清雍正时期所建。规模宏大的帝主庙,各建筑包括门坊、戏楼、正殿、带回廊的左右厢房等。民国年间,帝主庙被改作学校,时名甘露中学,20世纪60年代又被改作仓库。禹王宫,与帝主庙相邻,系湖广移民于明万历年间所建,清时先后进行过增修和培修。禹王宫现只剩下正殿和副殿,雕梁画柱,飞檐翘角,禹王宫曾经的规模与气势依然可见。
枕山望水、绿树掩映下的朝龙寺当为仓山最为显眼的标志性建筑。朝龙寺,又称“朝龙禅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晚因乱被毁,民国年间,当地乡绅与民众捐资捐物对寺庙进行了重建。重建后的朝龙寺,前为带左右厢房的玉皇楼,其后依次为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寺庙内还有地藏殿、韦陀殿、财神殿和念佛堂等建筑。阳光下,一片黄色的琉璃瓦,明光烁亮,寺庙更显得崇秘幽致,让人神往。朝龙寺,香火旺盛,逢遇佛教节日,更是香客拥门,信众如潮。
仓山的“胖布”,必须提及。清初外省多地移民来此落业,引入高产农作物并带来了多样化的农耕技术,先进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尤其是棉花的种植与织布技术的推广,显著地提升了胖子店的地位。清中期以来,直至20世纪50年代,仓山及周边一带都是棉花种植的主要区域,织布则是当地农户的主要副业。清道光《中江县新志》载:“邑境悉产木棉,下村尤盛。妇女又能纺,故织者恒多。”当时所产土布,质优幅阔,远销至滇黔地区。民国《中江县志》记载:“吾邑棉布织靡专工,多出于贫民农隙时藉织以弥补诛求耳”“若土布之最精者,则莫若胖镇、广福镇两处,宽与洋纱布同,而长过六丈则胜之”。民国时,胖镇有织户百余家,布庄20余户,因此数量多,质量好,胖镇所产织布被冠以地名称为“胖布”。其时“胖布”畅销于潼遂、成都多地。
仓山人固守着传统,此地保留下来的“仓山大乐”就是最明显的证明。“闹年锣鼓”是巴蜀多地都能见到的民间传统艺术表演形式。“闹年锣鼓”产生于清代,系南北多地文化碰撞融合后的产物。所谓“闹年锣鼓”,即使用锣、鼓、钹、镲等打击乐器的一种表演形式,具有粗犷朴素、音宏声亮、欢快喜庆的特点,深受乡人喜爱。“仓山大乐”不同于一般的“闹年锣鼓”,一是队伍庞大,乐队由数十人组成;二是乐队分成两部,一部使用盆鼓、大钹、马锣等为主奏乐,一部使用铙钹、镲子、铃铛等为辅配。早期的“仓山大乐”表演,定在每年正月初九,作为“上九会”的保留节目。至清乾隆时,乐队人数与配备大为扩充,表演者还要化妆。“仓山大乐”影响甚广,周边各乡地都派人前来观摩学习。“仓山大乐”也在不断更新求变,其乐章被加以整理和规范,表演中更加讲究音色、音质,以及队列与服饰效果。现“仓山大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成为了仓山最为珍贵的艺术品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