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历次金融危机的比较与启示
2.1 经济周期理论的梳理
2.1.1 古典经济学时期的经济周期理论
拉斯·特维德在《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一书中描述了英格兰在1720—1791年期间发生的18次经济危机:“在这18次经济危机中,每一次都是经济自我复苏,而且多数时候经济在复苏后都会上升到更高水平的稳定状态。但是,每一次复苏都只有几年时间,随后又会出现新的危机,并再次摧毁经济。”可见,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自商业经济体系建立之后便出现了。
经济周期的明显出现以及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17世纪后期产生的古典经济学便是早期研究经济周期的学派。从17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前半叶的古典经济学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经济成长和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大多是涉及经济增长,研究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周期问题的学者主要以亨利·桑顿和西斯蒙第为代表。
银行家亨利·桑顿在其经典著作《大不列颠票据信用的性质和作用的探讨》(1802年)中思考并讨论了货币、利率、信用以及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货币供给的增加(比如降低利率)会引起社会贷款数量的增加,而商业活动也会愈发繁荣。只要经济还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经济就能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长,那么每一次的货币供给都会被证明是合理的。然而,信用体系是不稳定的,非计划的信用会导致经济萧条。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增加货币供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再增加货币供给会导致通货膨胀。
西斯蒙第在其181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首次系统阐述了经济危机,并将经济危机的爆发归因于消费不足。西斯蒙第从小生产者的角度强调生产应服从消费,批判了经济自由主义和李嘉图的市场供求平衡理论,认为追求利润和财富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小生产以及小生产者逐渐消失,小生产者的消费不断减少;同时,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导致广大一无所有的劳动生产者收入和消费不足,而资本家的收入大多用于积累,富人并没有随着财富增长而一味地增加消费。因此,市场需求日益萎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无法实现,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2.1.2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经济周期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以及阶级矛盾的逐渐深化,19世纪末诞生的新古典经济学更细致地研究了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现象。这一时期的经济周期理论大多以萨伊定律为基本前提——供给创造需求,经济稳定是常态,外部冲击或摩擦导致的波动是暂时的,经济将最终走向均衡。
2.1.2.1 投资过度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与资本品生产特别是固定资本设备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而经济社会中的消费品生产活动与资本品的生产活动并不一致。经济扩张过程中不同类型商品的生产不平衡会导致经济的萎缩或萧条。在经济繁荣时期,固定设备等资本品往往生产过剩,而劳动力和生活消费品不能与之相适应,最终导致资本品的投资下降,经济收缩;在经济萧条时期,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等价格水平较低,较低的利率水平会鼓励更多的新投资,加之生产方式的改进以及技术发明的更新提高了生产和投资的利润,经济将逐渐复苏并开始新的繁荣。
2.1.2.2 存货周期理论
1923年,约瑟夫·基钦提出了基钦周期理论。该理论将经济周期根据市场长度划分为大周期和小周期。根据经验数据和历史事实,基钦认为,小周期的平均时间在40个月左右,而2~3个小周期就构成了1个大周期。根据1890—1922年美国和英国经济中的物价、利率、生产以及就业等历史数据,基钦从微观企业“过量生产→存货积压→压缩生产”这样的环节中,提出了存货周期,其时间大概在2~4年,即进行短期调整的小周期。
2.1.2.3 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杰文斯对1875—1882年期间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作为当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农产品收成的变化可以解释经济波动。英国在1254—1400年的谷物收成数据明显存在周期性特征,而这个周期的长度(11.1年)与天文学中的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相吻合。根据这些经验数据,杰文斯总结出太阳黑子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太阳黑子的频繁活动可以提高阳光照射强度,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业收成,推动经济繁荣。
2.1.2.4 纯货币理论
霍特里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他在许多著作(如1919年的《通货与信用》、1928年的《商业与信用》以及1931年的《商业萧条和解脱的方法》)中都对经济周期进行了纯货币解释。霍特里强调了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是决定经济活动的繁荣或萧条的唯一因素。当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大时,社会需求增加,企业生产扩张,市场繁荣,价格上涨,企业为追求利润而扩大再生产,就业增加;而当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小时,社会需求萎缩,存货增加,企业再生产减少,生产趋于停滞,失业增加,经济逐渐衰退。因此,由银行信用的周期性扩张和收缩导致的社会货币流通量的伸缩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轮换交替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另一种写照。
2.1.2.5 负债—紧缩论
费雪认为,经济的萧条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的:负债过度与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导致债务负担加重,而过度负债导致社会中货币与信用的萎缩,进而社会需求减少,价格下跌,企业利润降低,偿债更为困难。为偿还到期债务,企业会选择降价销售,利润的进一步缩减甚至消失导致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经济逐渐衰退。在经济缓慢恢复过程中,逐渐出现创新性的要素、发明、产品以及新市场。随之出现的便是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社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增多,而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随着经济基本面的好转也不断增加供给,经济中便又出现过度负债。所以,通货紧缩与过度负债在经济活动中的循环出现便形成了经济周期。
2.1.2.6 创新理论
熊彼特认为,导致经济波动的三个因素是外部因素、增长因素和创新,而前两个因素可以导致经济波动但不能解释波动的周期性。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活动对生产函数是一个实质性的改变。经济波动之所以呈现周期性,是因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并不连续,企业家才能这一变量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并不均匀。熊彼特将繁荣定为一个周期的起点,认为那是创新的直接结果。“在新方向上取得的任何一步成功,会立即很容易被跟随……率先成功的人唤醒了其他人……繁荣由此而来。”当创新的机会减少,创新进程放缓,经济会向下寻找一个新的均衡水平,这就是衰退。
2.1.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
1929—1933年的大萧条使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严重而持久的衰退期,传统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宣告破产。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推上了主流,其成为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官方经济学。
凯恩斯对经济周期的解释是有效需求不足。他认为社会总产出应取决于有效需求,而非新古典的意愿性需求。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是经济中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人们偏爱储蓄的心理倾向导致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出现递减趋势,这势必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是指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的预期收益率从长期来看存在下降趋势,这势必会导致投资的积极性降低;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倾向于手中持有一定的流动性以满足日常开支、预防意外以及投机活动的需要。在这三种基本规律中,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和边际消费倾向相对稳定,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弱,而由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循环变动引起的投资的变动,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凯恩斯采用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去研究经济周期,之后的萨姆尔森和希克斯等人对其进行改进,利用乘数—加速数周期模型讨论了经济周期的动态性。
在经济扩张时期,投资大幅增长,资本边际效率处于上升阶段,生产扩张,就业增加,经济逐渐繁荣。同时,由于乘数效应,投资增量引起消费增加,进一步促进收入的增长。然而,生产扩张存在限制,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资本的预期收益率逐渐减少。在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资本的边际效率下降,市场信心减弱,投资减少。同样,乘数效应的存在导致消费和收入的进一步减少,最终导致生产萎缩,经济步入萧条期。正是由于资本边际递减与乘数效应的存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由政府投资来应对衰退。
2.1.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时期的经济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滞胀现象,动摇了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这一期间,自由放任的思想再次蔓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不断发展完善。在研究经济周期方面,有三大阶段的代表性成果: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均衡周期理论”;以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为代表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2.1.4.1 货币主义学派理论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公众未预期的货币供给变化所导致的总需求变动。弗里德曼假定公众预期是一种适应性预期,当货币供给发生变化导致价格水平变动时,公众会根据其预期调整自身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这就导致了总需求的变动,进而影响到产出、失业率等实体经济的变动。这时公众会意识到之前所有变动的结果只是名义上的变动,实体经济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就会对自己的经济活动进行修正,经济也会重新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因此,货币学派认为,政府对货币供给的干预只会造成经济的波动而不能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他们主张政府应该遵循单一的货币供给规则。
2.1.4.2 理性预期学派的“均衡周期理论”
卢卡斯以理性预期假说、市场出清假说和自然率假说为前提,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均衡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未预期的货币冲击引起的。
理性预期学派假定公众的预期是一种理性预期,即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概率分布等于经济体系的客观概率分布。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观主体能够准确地预见未来,由于可获得的信息的不完整,预期往往会产生错误。
卢卡斯认为经济中存在两种冲击:一种是货币供给增加的总体性冲击,这种冲击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另一种是由生产技术条件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造成的局部冲击,这种冲击会引起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当企业面对产品价格波动时,需要判断是由局部冲击造成的相对波动还是由总体冲击造成的一般波动。然而,信息的不完全往往会造成厂商的错误判断。如果政府在公众没有预期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进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而企业很有可能认为价格上涨中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身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于是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经济将逐渐繁荣。然而,当企业在某一时期掌握了更为充分的信息,就会意识到自己之前的预期错误,从而加以调整,降低投资,缩减生产,经济将会下行。
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由于政府随机的、不可预见的货币供给变化,使微观主体对价格变化产生错误的预期而导致的实际产出和就业的波动。
2.1.4.3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 Business Cycle)
真实经济周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2004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两位学者在1977年和1982年合作的论文《规则胜于相机抉择:最优选择的不一致性》和《构建时间与汇总波动》中,体现了他们对宏观经济研究的突出贡献:第一,具体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问题,为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第二,从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各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经济周期,提出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与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相区别的是,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在可能导致经济波动的根源因素中排除了货币因素。两个学者认为,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是多个经济变量不断变化,比如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科技的创新以及由此推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即技术冲击等。在社会生产中,技术这一要素决定了另两个要素资本和劳动转变为产出的效率,进而导致经济产出与社会就业的变动。
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也改变了资本和劳动等其他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具有理性预期的经济主体将据此对自身的消费和劳动供给进行重新分配,那么从总体来说就导致了就业与产出的变动。
基于以上分析,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起因,而劳动力供给的跨时期替代是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真实周期理论假定劳动者对短期内工资变动的敏感性很高,即工资短暂变化的劳动供给弹性很高。在一个两阶段的分析框架中,劳动者在两个时期进行劳动投入的分配取决于两个时期的相对工资,相对工资高的时期会伴随高劳动投入。在一个短暂的技术冲击之后,当期实际工资短暂上升,劳动者将加大劳动投入,从而导致就业量和产量上升。同时,劳动者在预期实际工资较低的未来减少工作,导致未来时期的就业量和产量下降,出现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2.1.5 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在学者们的不断探索中逐渐完善改进,但不变的是其核心框架依然是瓦尔拉斯的完全竞争一般均衡。这个框架成为其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的局限。现实中的非完全竞争市场普遍存在,商品和要素价格存在黏性,并不能根据供需灵活调整。另外,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中,没有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然而宏观政策调控在当下的世界经济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沿袭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①强调微观基础,总体宏观经济表现应该是微观个体理性选择结果的综合;②强调一般均衡,即各个市场相互作用的整体均衡,均衡中的代表性微观个体在每一个时段都形成最优决策;③代表性微观个体遵循理性预期进行跨期决策;④采用动态研究法,将经济波动视为不同经济变量对随机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
在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DSGE模型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和调整,即引入了新凯恩斯主义的两个关键假定:垄断竞争和价格黏性。前一个假定意味着市场不再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中的厂商不再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们能够决定价格,价格因此内生;后一个假定意味着价格存在黏性,不能灵活调整。这两项假定的引入能够帮助DSGE模型综合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解决了真实周期模型只能单方面分析总供给的局限。同时,在进行总需求分析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也能够在模型中体现出来,使模型具备政策分析能力。
同样,DSGE模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其将金融冲击、金融摩擦和金融中介等金融市场因素嵌入DSGE的分析框架中,重点研究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之间相互作用的内生机制。
2.1.6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上文中提到,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研究方法中都强调随机冲击,将经济波动视为不同经济变量对外生的随机冲击的反应。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并不是由外生冲击造成的,而是源于经济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两类理论从不同视角研究经济波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DSGE都是在经济系统稳定的假定下研究外生冲击,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则是从系统复杂性的角度,强调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稳定引发经济波动从而形成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