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写一本书,直到几年前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如果你的时间和精力只够用来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会是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仔细回顾了我在马士基(Maersk)、惠普(HP)、TNT、南美轮船(CSAV)和安博地产(Prologis)的工作经历,复盘了自己创立的上海家家无忧贸易有限公司和乐参网(上海隆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过程,访谈了若干企业的高管,研究了很多企业成败的案例,最终,我的答案是:
“管理企业的决策。”
管理者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决策。决策不仅仅是在几个方案中做出选择,而是从接收各种信息、解读各种信息一直到实施决策方案并收集反馈意见的整个过程。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决定了管理者对现实世界认知的质量,也决定了管理者的行动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管理者还要管理企业内部各层级人员的决策。企业内部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一个决策,哪怕是一个底层员工的决策,都可能引发一系列决策。企业的现实,实际上就是企业各层级人员(包括管理者自己)的所有决策的结果。企业各层级人员能够做出好的决策,管理者面对的就是一个运营状况较好的企业;企业各层级人员做出坏的决策,管理者面对的就是一个不良的企业。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需要系统地管理企业内的决策,为各层级人员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辅助他们做出使企业收益最大化的决策。这些环境和条件包括有关决策管理的知识、信息渠道、决策工具、奖惩机制和组织设计等。很多管理者奉行两个理念:一是只要奖励足够大、惩罚足够重,人们就能做出好的决策;二是在别的公司已经成功的“牛人”,在我的公司也会做出好的决策,获得成功。常见的结果是奖惩机制改变了员工决策的出发点,人们拿到了重奖,躲开了重罚,但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整体效益没有增加;在别的公司很成功的“牛人”在本公司却表现平平。
更多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需要管理自己的决策过程。管理者不思考自己收集外界信息的渠道、时间是否足够和合理。他们从不质疑自己决策的依据是否客观、全面,也不反省自己解读和分析信息所根据的理念(理论)是否需要更新。管理者很少意识到企业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由自己的决策引发的,而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决策还在引发更多的问题。
我试图找一本有关如何管理企业各个层级人员决策行为的书,但是结果让我很失望。有的书阐明了人类大脑认知的机理,却不能够给出非常明确的、指导人们如何克服感性的干扰并做出理性决策的建议;有的书的确给出了建议,但是基本上是要人们自问类似“我现在的观点是客观的吗”“我知道了我应该知道的事情吗”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要求人们回答这些问题和要求他们扯着自己的头发使自己的双脚离开地球差不多);有的书列举了决策者在决策中易犯的错误,如过度自信,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说明如何让这个过度自信的人意识到自己是过度自信的;有的书笼统地探讨决策,并不区分有关个人问题的决策和企业问题的决策,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其实是巨大的。绝大多数有关企业决策的书籍都是探讨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何决策的,没有涉及企业其他层级人员的决策,更没有系统地讨论如何规范、管理整个企业范畴内的决策行为。
我们已经进入了传统的行业界限日益模糊,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都在日益增强的商务时代。这是个多变的、动荡的时代。一个初创企业可以在三年内获得数以亿计的客户,达到几百亿美元的估值;一个辉煌了几十年的知名企业可能在几年内分崩离析,树倒猢狲散;企业刚刚制定的战略可能在三个月后就需要大幅度调整,甚至彻底改弦更张。在这样的环境中,恐怕只有理性决策和管理决策的能力,才是一个企业最终的、最核心的、可持续的竞争力。这时,一本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出发,专注于如何管理企业各层级人员决策行为,提升企业整体决策能力的书是很有必要的。
我想,是不是我找书的渠道和方法有问题?或者是那本书已经在我的书架上,而我还没有读到它?不管怎么样,在失望之余,我决定尝试着写这样一本书。我希望写作的过程能够帮助我反省自己过去的管理经验,提升自己在决策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功力,同时也可将此书作为引玉之砖,得到企业管理领域的能人、智者的反馈和指导。
欢迎读者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决策管理”,或者加我的个人微信“veliwang”,指出此书的不足,分享决策管理方面的高见。
王海龙
2018年11月28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