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6 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

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通过资本积累、农村产业结构变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国家财政支农、收入差距以及城镇化水平来实现的。

1.6.1 农民收入的含义

农民收入是指农民一年中各项劳动所得,既包括从事生产经营所得货币或产品收入,又包括从事非农业活动所得收入,还包括转移性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

1.6.2 农民收入的种类

农民收入结构是指农民收入的构成以及不同来源的收入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对农民的收入结构进行划分,可从农民的收入来源、收入来源的性质和收入的形式三个角度进行划分。

(1)按农民的收入来源划分

按照农民的收入来源不同,可将农民收入划分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该种划分体现了农民的经济活动过程以及农民自身的资源配置方式与利用效率,也显示出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程度。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第一个重要来源,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取得的收入。

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民就业人员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所获得的全部途径的工资报酬。既包括体力劳动收入,也包括脑力劳动收入;既包括主要职业所获得的收入,也包括兼职和零星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既包括工商企业类单位收入,又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收入,还包括非营利性组织收入。

转移性收入也是农民的一种收入来源,是指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以无偿的方式对家庭居民进行资金、物品以及服务的转移收入,包括农业补贴、失业救济金退休金等从政府获得的转移收入,从单位获得的辞退金、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转移收入以及从亲属、社会获得的资助和赠送等。

财产性收入是指农民利用所拥有的银行存款、不动产、金融资产等通过出租有偿使用等方式所取得的包括利息、租金、分红等财产性收入。

(2)按农民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

按照农民收入来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农民收入划分为生产性收入和非生产性收入两部分。从收入的性质进行划分,可了解到不同性质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生产性收入是指农民通过从事农业、工业等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又将生产性收入划分为农业生产性收入和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农业生产性收入是家庭第一产业收入,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性质活动所取得的收入;非农业生产性收入是指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包括第一产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非农民生产性收入是指农民无须提供劳动便能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3)按农民收入的形式划分

按照农民收入的形式不同,可将农民收入划分为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两类。现金收入是指农民从事一切活动所获得的货币形式的收入,实物收入则为农民从事一切活动所获得的实物形式的收入。

1.6.3 农民收入理论

(1)福利经济学理论

农民收入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学家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提出了福利经济学。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增产和增收,即产量目标和农民收入目标。增收是指保证农民的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增产是指保证农产品产量,满足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增产目标是要求提高经济效率,增收目标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福利经济学认为以增产为目标而牺牲农民收入的做法是歧视农民的收入,侧重经济效率,而以增收为目标而牺牲增产则是支持农民的收入,侧重社会公平。过于侧重社会效率而歧视农民的收入往往会导致“增收陷阱”,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应注重农民的收入,侧重社会公平。

福利经济学提出了两个命题:第一,国民收入越高,福利越好;第二,国民收入均等化越高,福利越好。第一个命题的实现需要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第二个命题的实现需要满足均等化要求、均衡地分配国民财富。因此,国家、政府有责任通过采取措施帮助低收入人群改善生活。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1936年凯恩斯通过对农民收入的变化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该理论认为,国民消费越多,满足感越低,消费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增加部分却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购买农产品的欲望减小,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农业生产效率得不到提升,农业产量在不断增加,但农民收入和整体收益却没有得到提高。

(3)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Lewis1954年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构建了二元经济模型,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还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经济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城乡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现代工业资本充足,存在利润;传统农业则资本稀缺,不产生利润。城市基础设施发达,居民资金需求大,风险较小,能带来较高收益,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多,居民资金需求少,风险较大,收益又偏低。进而导致了资源分配的失衡,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的二元结构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金融结构,使农民的收入增长缺乏长效机制。该理论认为,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需强化农村经济的功能、改变中国现行的二元结构现象。

(4)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各种生产要素间的分配。收入分配可分为初分配和再分配。初分配在于解决经济效率问题,而再分配侧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Kuznets在1955年通过动态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间的关系。他认为,收入差距会在经济发展初期扩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收入差距趋于稳定后会有缩小,即整体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

我国城乡居民的国民再分配存在着很大差距,收入分配向城市倾斜,这种扭曲的分配格局是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源之一。该理论指出,政府应借助国民收入分配理论,调整分配格局,加大农村金融规模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以促进农民的增收,缩小收入的差距。

(5)产权理论

1967年Demsetz提出了产权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产权结构完整才会促进经济发展。产权能帮助一个人形成和其他人交易的合理预期,产权越明晰,收集的信息成本将越低,从而提供更多的合理预期。不同的产权安排方式有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

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开的,农民享有的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虽然符合有效率的产权安排,但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不是完整的产权,不能进行市场交易,影响了土地的有效利用,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为促进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该理论认为应调整产权界定方式,使农民拥有完整的产权,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

(6)“理性小农”理论

舒尔茨提出了“理性小农”理论。该理论是指农民在面临选择时,会根据自身条件理性地选择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舒尔茨将农业分为传统农业、过度农业和现代农业三类。传统农业资本收益率低,无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理论小农”理论指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应向农业提供新技术和资源,向农民进行投资,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

(7)不完全信息理论

不完全信息是指经济主体行为和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对称与关系间的不协调等信息。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农民无法预测自然环境的变化;农民很难做出最优的选择,不敢冒险使用新技术,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非帕累托效率。

农业具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风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农产品具有价格低、易腐蚀的特点。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经济主体,不能准确地运用农业技术,无法预测农产品的预期价格,导致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导致农民盲目进行生产安排,没有预测到市场行情,致使农产品价格下跌,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

(8)剪刀差理论

1955年辛格尔和普雷维什提出了剪刀差理论。该理论指出,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在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主要输出农产品,发达国家主要输出工业品,而两者的价格比价并不合理,农产品的价格处于长期劣势状态,导致两者间的剪刀差越来越明显。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剪刀差的局面,必须以工业化为中心,以工业辅导农业,鼓励并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消除工业和农业间的剪刀差,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1.6.4 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1)生产要素的缺乏制约着农民收入

在经济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资源所占有的比重和生产要素的多少决定了生产收入的高低。农民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都有限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2)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国家严格划分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民,对农民是一种深深的打击。城乡居民所受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存在着区别,农村地区的资源被剥夺,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农民就业不充分,剩余劳动力过多

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过少,导致土地报酬递减,成本增加而生产率提高慢,使农民的增收困难。

(4)收入分配不合理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

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向城市和重工业倾斜,国民收入在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是对农民、农村、农业的歧视,是一种扭曲的分配格局,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5)农业生产力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在对提高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上的关注度不够,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放在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上,没有放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上。农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产量的增加而没有得到相应的价格回报,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有限,致使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限制。

(6)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

农村收入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不高,没有对城市工业品的强劲需求。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不仅使城乡经济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导致了消费市场的疲软、居民的消费需求不够,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低迷状态。

(7)农村金融是短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同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仍存在体制性障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薄弱,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繁重。要让农村、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道路,必须不遗余力地完善农村金融,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1.6.5 促进农民增收的举措

(1)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既要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加强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创新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又要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积极引导互联网金融、产业资本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2)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

进一步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等品种。探索发展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互助保险组织,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3)探索财政撬动金融支农新模式

既要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又要健全银政合作机制,完善涉农贴息贷款政策,降低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总之,进一步发挥好财政、银行、证券、保险以及社会资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