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3 国际化城市的评价

国际化城市的评价是衡量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检测手段。通常在设置国际化城市的指标中会运用两种方法。

一种是综合指标法。彼得·霍尔(Peter Hall,1966)运用综合指标法列出了7项要素来评价国际化城市,并在《世界之城》一书中提出了相应的阐述Peter H. The World Cities [M]. New York:McGraw-Hill,1966.,但当时他提出的指标体系与目前我们熟知的国际化城市比较而言还有实质性的差别,因为在7项指标中仅仅包含了城市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要素,不足以体现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化城市的独特之处。

1986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Friedmann)同样采用综合指标的方式建立了7个指标来评价国际化城市,7项指标认为国际化城市应该是该地区的主导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城市、国际性机构的聚集地等Friedmann.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 [J]. 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17(1):69-83.。这几个评价指标的提出说明理论界对于国际化城市的认识有了明显的加深。

另一种是单一指标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与加深,单一指标法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多数学者主张集中用某一个切入点展开对国际化城市进行评价。学者萨森(Sassen,1991)从第三产业的角度出发,注重服务的优质保障,认为国际化城市应该具备世界领先的生产性服务公司,这样的服务公司有能力把跨国企业所需的运营管理服务做到极致,在企业进行区位选择时可以成为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胡以志.全球化与全球城市——对话萨斯基娅·萨森教授[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112-114.

卡斯特(Castells,1994)则集中关注国际化城市的各方面流量的变动情况,信息、货币交易、人口变动情况、物资交易情况等各个方面的流量变动均被列入衡量国际化城市的评价体系,他同时指出,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应该用流量来评价而不是贮备力量的集合刘辉.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戈弗雷(Godfrey)和周(Zhou,1999)认为在确定全球中心和地区中心时,不仅应该考虑跨国公司总部的数量,还应该考虑分公司的数量刘永红.国际化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建构[J].中国名城,2013(1):28-32.

彼弗斯道克(Beaverstoek)和泰勒(Taylor,1999)提出了用现代服务中的四大产业来划分城市的地位,包括财务业、广告业、金融业和法律业于鑫.温州市旅游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6.

目前,国外的理论界仅集中在概念、功能和指标体系这几个极少的领域研究国际化城市,尚未形成系统化、专题化的研究工作。

不过,在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中可以发现一部分内容运用于国际化城市的研究,起到吸收、融合的作用。美国学者斯坦菲尔德(Stansfield,1964)发表的《美国城市与乡村地区旅游失衡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重视城市发展中旅游业具有的重要作用克里斯·库帕,等.旅游学——原理与实践[M].张俐俐,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这一观念阐明了旅游发展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和影响,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结合研究步入了新的局面。著名学者卡斯特(Castells)提出了信息城市这一概念,其目的主要是为应对信息时代可能会出现的城市形态,国际化城市正是充当着海量信息核心枢纽的城市Castells M.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M]. Oxford:Blackwell,1996.。米切尔(Michael,1997)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柔性城市概念赵黎明.城市经营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