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与有机联结。为此,应当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概括地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有三类,即理论认识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师意识问题,分别关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保障问题。根据这三类问题,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共设十章。
第一部分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理论认识问题,分别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集中阐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及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使命与当代价值,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及发展趋势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部分包括第一至五章,各章题目依次是:人学与科学:中国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与融合。和谐价值观: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弘扬与发展。《资本论》的理论特色与著述风格——兼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的基本坐标。
第二部分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问题,具体阐释教学体系、教学特性、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这一部分包括第六至九章,各章题目依次是: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思考,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性及其关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的五个转变。六问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问题导向的探索。
第三部分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问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履行主体责任,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这一部分包括第十章,题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培养探析》。
各章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人学与科学:中国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碰撞与融合》。主要内容包括:在学说分野上中国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分属人学与科学,儒家文化讲求道德自律,具有内敛特质,提倡修身养性,通过改造、完善自身以顺应天地,适应社会;马克思主义探究社会发展,具备外张特质,注重改造世界、变革社会以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差异性衍生为两种相互矛盾的特质,即对抗性决定了两者遇合后剧烈碰撞的必然性,而互补性则决定了两者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开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文化发生历史性碰撞与融合,推动中国革命与社会变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和谐价值观: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弘扬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当代中国和谐价值观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谐;弘扬与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追求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只是一种理想目标追求,追求的只是一种片面和谐、局部和谐、静态和谐,那么,当代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则走向了现实价值追求,追求全面和谐、整体和谐、动态和谐。
第三章,《资本论》的理论特色与著述风格——兼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主要内容包括:与一般经济学著作相比,《资本论》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著述风格,是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具有公开的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劳动大众立场及全人类立场,研究目的是探索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侧重于规范研究、本质研究及原因研究,研究重点是社会变革、公平分配、制度环境等问题。
第四章。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表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资本主义经济学向社会主义经济学转变,由发达政治经济学向不发达政治经济学转变,由未来社会经济制度构想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转变,由重点关注社会变革向重点关注经济发展转变。
第五章,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的基本坐标。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具有多维坐标:成熟形态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典型制度特征,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理论性坐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限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基础,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现实性坐标;资本主义社会在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与社会主义形成对比,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对照性坐标;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相似性与差异性,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参照性坐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阶段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反思性坐标。
第六章,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需要高校开展更为系统、全面、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知识教育是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基础;方法教育是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学术教育是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关键环节;信仰教育是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历史教育是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法;实践教育是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的最终检验。这六个方面构成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效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实现。
第七章,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性及其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正确认识与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这是保障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前提。为此,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有用性、教学目标的引入性与引至性关系上强化差异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有限性与有效性关系上强化统一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说理性与说教性、教学手段的讲授性与训练性、教学研究的规律性与经验性等关系上强化互补性。
第八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的五个转变。主要内容包括: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及持续改进,用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实效。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应当实现五个方面的重要转变:教学目标由理论讲授向能力及思维培养转变,教学内容由套餐制教学向配餐制教学转变,教学重点由“以知育人”向“以理服人”转变,教学方式由知识性教学向问题性教学转变,教学成效由标准化考核向多层次评价转变,有效解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不系统、理解不准确以及难以灵活运用等突出问题。
第九章,六问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问题导向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完善课堂教学设计是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可推行“六问法”,即问题何在?问题何重?问题何由?题解何法?题解何效?题解何为?依据问题发生及发展逻辑,归纳问题类型,弄清问题程度,摸准问题症结,在此基础上探索解题方法,落实解题步骤,检测解题实效。在系统性学习及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确立科学问题意识,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水平。
第十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培养探析。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当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地位,明晰主体意识培养目标,落实主体意识培养措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向主体作用的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意识培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须做到五个方面的结合与统一,即对教师主体意识的重点培养与全面培养的统一与结合;对骨干教师主体意识培养与对教师群体主体意识培养的统一与结合;对教师主体意识培养的外部约束与内在激励的统一与结合;对教师主体意识培养与主体能力培养的统一与结合;对教师主体意识培养与主体行动引导的统一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