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技能教养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step1.把问题转变为技能 找到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才能克服他的问题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

掌握了这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

儿童技能教养法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解决孩子现存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让孩子学会某种能够帮助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技能。这一理念是根据我们的观察得来的:孩子的问题通常是因为尚不具有某种技能,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技能,问题也就消失了。

乍听起来这也许像是无稽之谈。毕竟这是不辩自明的一件事:人们有了正确的行为方式,自然就摒弃了不好的方式。然而,把谈论的焦点从“解决问题”转变为“学习技能”并不是在故弄玄虚。事实上,一旦开始谈论“技能”而不是“问题”,你就会发现,无论对于孩子本人还是成年人,讨论立刻会变得轻松容易并富有建设性。

假定你是一个调皮男孩的母亲。孩子的老师找到你,说:“你的儿子在班里对其他孩子动粗。”你会怎么回应呢?你会感谢那个老师让你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心平气和地跟她讨论孩子的问题吗?我很怀疑,如果你能够这样做,那你一定是个非比寻常的家长。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家长,一定会感觉备受指责,你的反应也一定会像人们受到攻击的时候一样,会本能地自我保护,把过错推给别人。比如你也许会说:“他在家里从不会这样”,“肯定是班里的同学欺负他了!”甚至说:“我从来都不会这么粗鲁,他都是从他爸那儿学的。”

如果老师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提及这个问题,你又会做何反应呢?比如,她只字不提孩子的问题,而是告诉你,她觉得你的儿子需要学习一些技能。她可能会这么说:


我和我的同事谈论过汤姆的事,我们一直在想,要是汤姆想在学校过得好一些,他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们都觉得,对汤姆来说,要是能让自控的能力发展得再好一些,甚至在别人对他不太友善时仍能保持冷静,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您觉得呢?


没有抵触了,不是吗?你会做何反应呢?哦,你也许会说:“我也想过这件事。”或者“他绝对需要学会更好地自控,老实说,连我自己都需要培养这样的能力呢。”

跟孩子或者是家长谈论要学习的技能而不是要克服的问题,能够让大家用更为建设性的和更容易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技能认定”——发现问题背后的技能

当开始学着把问题看成是需要学习的技能时,我们就会很快地知道,若要克服某个特殊的问题,孩子需要学习或加强的技能是什么。假定孩子有入睡难的问题,可以问问自己,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技能呢?你也许会想上那么几秒钟,然后知道,哦,他需要学习入睡的技能。另外一个孩子缺乏耐心,想要什么就得即刻实现,你会意识到,哦,这个孩子需要培养的是“等待”的能力。如果能够预见,孩子一旦掌握了某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的话,这个技能就算是找对了。

然而,透过问题找到需要学习的技能并不总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实上,把问题转变为技能,即“技能认定”本身也是一项技能。它是我们都应该学习和培养的技能。许多学习儿童技能教养法的人发现,这一步是最难把握的。

当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技能的时候,也许问一问下面的这个问题就能帮到你。

孩子需要学习一个什么技能才能让问题消失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场景,来应用这项技能。假定你的孩子有挖鼻孔的坏习惯,那么你现在就可以问自己:“我的孩子需要学习一个什么技能,才能让这个问题消失呢?”答案也许就是:孩子需要学习用手绢(而不是手指)来清理鼻子。

在寻找可以帮助克服问题的技能时,必须牢记焦点解决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技能是你要学会做什么(正确的),而不是停止什么(错误的)。下面的例子可以帮助解释这个原则:


* 如果孩子夜里尿床,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尿床,而是夜间起床去上厕所,或者学会憋尿到早上再解手。

* 如果孩子边吃边玩,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玩食物,而是规规矩矩地吃饭。

* 如果孩子穿衣服时总是磨磨蹭蹭的,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磨磨蹭蹭”,而是迅速地穿衣服。


当孩子有很多的问题时

“我们的孩子可不止有一个问题,他的问题太多了。”有些家长想用儿童技能教养法来帮助孩子克服问题时会这么说。然而,你会发现,在帮助孩子克服问题时,如果能够把“孩子有很多的问题”想成是“孩子有一些需要学习或者加强的技能”,就会感觉轻松很多。

当你把孩子的问题成功地转化为相应的技能时,原本的问题清单就变成了学习技能的一览表了。没有哪个孩子能够一下子掌握几个技能,所以你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挑选出首先要学习的技能,而且最好跟孩子一起来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聪明的做法是从最简单的技能入手。比如从学习“饭后说谢谢”开始,而把难学的技能放在后面。这样一来,会大大增加孩子成功掌握技能的可能性。而学会了第一个简单技能又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其愿意学习下一个技能,哪怕下一个技能比第一个技能要难很多。


八岁的男孩,麦克,有很多的问题。我和他妈妈还有老师在讨论他的问题时,他不在场。他早上总是磨蹭,上学经常迟到;他没心思做作业,每次做作业都要大人在一边从头到尾地监督;他会为一点点挫败就大发脾气。没费什么事儿,我们就整理出了一个麦克需要学习的技能清单。

麦克的妈妈看着清单问:“麦克需要学习的第一个技能是什么呢?”我不能确定,于是问老师和妈妈的意见。大家想了一想,觉得麦克应该立刻学习的技能是“每天按时上学”。这对麦克来说应该不是个复杂的技能,一旦成功掌握这个技能,就能够给他铺就一条学习其他技能的便捷通道。


分解复杂的问题

把一个复杂的或者巨大的问题转变为一个要学习的技能是很困难的。像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意识差,缺乏自尊和没有同情心等都算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要对这类大问题做“技能认定”,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先把它分解成一些小问题,再把这些小问题逐个转化为要学习的技能。

在一次儿童问题的研讨会上,我遇到一位学员,是一位特教老师。她告诉我们,在她的班上有一个非常胆怯的小男孩,用她的话讲,完全没有一点儿自尊。

一天,这个老师让所有的孩子画一个能够代表他们自己的动物,这个特别的男孩子画了一只大老虎。这太让人感到意外了,因为这个男孩子更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老鼠,怎么看也不像一只大老虎啊。

大家就这个胆怯的男孩为什么会用老虎这么一个远离事实的形象来代表他自己展开了讨论。那位老师猜想,这个男孩其实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别人:他不是什么,但希望自己是什么。大家就这个猜想讨论了一阵子,得出结论:也许他想说的是,在他的心里潜藏着一只没有被释放出来的大老虎。

这个“内在老虎”的结论最初引发一阵哄笑,但过了一会儿,这个想法开始在我们的心中萌芽。这让我们把注意力从男孩子的诸多问题转向他所需要的能力方面,如果他要变成他真正想成为的自己,需要在自己身上挖掘什么能力、发展什么特质呢?这个老虎的隐喻帮助我们发现了他需要学习的技能和需要加强的能力,比如,“敢于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允许老师把他的画作贴到教室的墙上”,以及“敢于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对于这类“缺乏自尊”的大问题,通常都很难处理。一旦把它分解,变成一系列需要学习的小技能时,很快就会找到学习技能的办法,从而唤醒他们心中的大老虎。

“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个复杂问题,一旦能够把它分解,处理起来就变得非常容易。如果你好好想一想这个说法,就会发现所谓的“注意力缺乏”也许连问题都算不上。它只是诸多具体而细小问题的一个统称。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细小问题转变成相应的一系列需要学习的技能,就会形成一个这样的清单:


* 能够在一个地方待上一阵儿。

* 能够听别人讲话而不插嘴。

* 能够在队列里等待,直到轮到自己。

* 能够在课堂上发言时先举手。


“能够跟其他孩子一起游戏”也是一个复杂技能,如果不能分解成一些小技能,就很难学习。


哈利的坏脾气在幼儿园是出了名的,以至于被划归到“第二梯队”,意思是说除非有人在场上监督,否则他不能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当哈利被问到想要学习什么技能的时候,他说,想学习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哈利知道,如果想从“第二梯队”晋升到“第一梯队”,就要学着克制自己的坏脾气。

哈利的坏脾气表现在幼儿园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最吓人的要数在操场的攀登架上,他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发火,把其他小朋友从架子上推下去。哈利最需要立刻学会的技能就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攀登架上玩耍而不把别人推下去。这是个既简单又具体的技能,需要哈利马上练习。

为安全起见,哈利最开始练习这个技能是在幼儿园内部的体育馆里。他每周都有一次机会跟另外一个孩子在体育馆里的横杆上攀爬。当这两个孩子同时在横杆上时,哈利要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看到,他能很好地跟另外一个孩子玩一会儿。当哈利学会这个技能后,他被允许试着在操场上跟其他孩子一起在攀登架上玩耍。他的进步很快,不到一个月,哈利从“第二梯队”成功晋升到“第一梯队”。这个“晋级”意味着,哈利已经获得了老师的信任,换好外套后,不用等老师站到院子里,就可以先到院子里跟小朋友玩耍了。


技能不是停止去做什么

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技能不是让人不做错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对。这是一个简单的原则,但需要经过一些练习才能掌握。当你问一个人,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技能的时候,经常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他需要学习不去那样做。”

下面的四个例子解释了如何转换“不做什么”到“做什么”:

***


“麦克应该学习什么技能呢?”

“他应该学着别让小朋友讨厌他。”

“好的。那么,要让小朋友不讨厌他,他需要加强什么技能呢?”“他需要学着理解,他不能总是指挥别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好吧。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学习的技能是什么呢?”

“他需要学习跟别人商量。”

“嗯,听起来不错。我敢肯定,麦克能够明白,学习跟别人商量会给他带来很多的好处。另外,学习那个技能的过程也会让他得到很多的乐趣呢。”

***

“希娜应该学习什么技能呢?”

“她老是模仿别人。她应该学着停止模仿别人。”

“她要怎么做才能不去模仿别人呢?”

“她只要停止模仿就好了啊。”

“没错。可是,你要知道,除非有新的好习惯来代替,改掉旧的坏习惯是很困难的。所以,你觉得她应该有一个什么更好的习惯呢?”

“我不知道。可是,我觉得这个好像还不是怎么停止模仿别人的问题,应该是弄明白有时候可以模仿,但有时候模仿别人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和伤害。”

“所以,你是说她的问题并不在于要完全去掉模仿别人的习惯,而是需要学会分辨什么时候能模仿,什么时候不适合模仿。”

“的确是这样的!如果她要模仿,应该学会在模仿之前征得人家的同意。不管怎么说,如果这么做伤害了别人,她就要学着给人家道歉。”

***

“马特应该学习什么技能呢?”

“他应该学习不撒谎。”

“他也许知道自己不该撒谎,可是他该学习什么技能才能做到不编瞎话呢?”

“就是停止编故事呀。”

“是啊。但是,你不会希望他彻底停止编故事吧?毕竟,能够编一些吸引人的故事也是一种本领嘛。谁知道呢,也许他长大以后还能成为一个作家呢。”

“对。我不是说他要完全停止编故事,而是他应该学会区分故事和事实。”

“哦,我猜这才是他需要学习的技能。我们能不能这么说,马特需要学习的技能是区分事实和故事,并且能够告诉大家他在讲故事还是讲事实?”

“嗯,这确实是马特需要学习的技能,因为讲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他得明白,他有责任清楚地告诉别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

老师:“你们需要学习什么技能才能规规矩矩地进入学校的餐厅吃饭?”

学生:“我们需要学会不跑着去餐厅。”

老师:“没错。可是如果不跑着去,你们怎么去呢?”

学生:“那我们就要慢慢地,并且安静地进入餐厅。”

老师:“非常好。这个是你们要练习的技能,我把它写下来。要想顺畅地进入餐厅,你们还需要学习什么技能呢?”

学生:“我们要学着不推搡其他同学。”

老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学生:“我们需要学会好好地排队。”

老师:“很好!我也把这一条写下来。这也是你们需要练习的技能。”


***

练习

找一个你认识的、身上有坏习惯的人。

想象着有一次你喝得太多,忍不住开始当面指责他的坏习惯。不出所料,他立刻反过来抱怨你的坏习惯。

然后你突然醒了,意识到你刚刚做了一个梦。

然而,你还是决定找到这个人,跟他谈谈这件事。你希望你们的对话是富有建设性的,不是抱怨他的坏习惯,而是请他学会一种不一样的行为。你会怎么请求这个人改变他的行为呢?

***

儿童技能教养法的第一次一般都是和成年人约谈,孩子不在场。大家一起讨论孩子需要学习或者加强什么技能才能让其摆脱当下的问题。一旦达成共识,再找到孩子,向他提出学习新技能的建议。下一章,我们将介绍如何给孩子提建议,以及如何跟孩子谈论他们应该学习的技能。

把“不要”变成“要”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当你用“不要……”来要求你的孩子时,通常都没有效果。你跟他说:“别这样!”他却还在继续,把你的话当成耳旁风。


“不要喊叫!”

“不要扔东西!”

“别踢了!”

“不要玩你的饭!”

“不要欺负妹妹!”


这些“禁令”除了效果不大或者几乎无效之外,有时候甚至还会刺激孩子故意跟你作对,故意继续这样做。但是,如果你能够直接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不做什么,那么孩子会更容易服从。因为,当你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时,他就没有被指责的感觉,也就没有抵抗的需要。我把“不要做……”转变成“去做……”简称为“把‘不要’变成‘要’”。以下是几个例子:


“不要对我嚷嚷!”→“要温和地讲话”

“不要乱扔东西!”→“把他们收到你旁边”

“别踢了!”→“把脚放好。”

“不要玩你的饭!”→“要规规矩矩地吃饭。”

“不要欺负妹妹!”→“要好好对待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