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又称空间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包括产业、城市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及优化的理论。经济活动的存在和运动,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和移动。只有这种分布和移动比较合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区位理论的产生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根据区位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时间,有古典、近代与现代之分。一般而言,古典与现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8)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是指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近代区位理论主要指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等;现代区位论则包括从运输区位论到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的大量内容。(9)根据分析区位因素的侧重点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要求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区位理论学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成本学派、市场学派、行为学派。(10)
一、区位论的成本学派
成本学派又称最小费用区位论,是最早的区位论流派,其理论核心是根据企业生产的最低成本,确定企业的最优区位。
(一)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理论侧重研究人类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空间选择和空间分布规律。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ünen,1783—1850)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区位理论的诞生,杜能被推崇为经济活动区位理论的鼻祖、农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11)(12)
1.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前提条件
第一,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城市是“孤立国”商品性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则靠该城市供给全部工业品。
第二,“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第三,“孤立国”是天然匀质的大平原,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荒地圈的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第四,农产品的运费与重量及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第五,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2. 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杜能认为农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实际就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问题。他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按照杜能理论假设的前提进一步分析,“孤立国”中的城市是全国各地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市场来决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是固定的,即V是个常数。杜能还假定,“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各地生产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E也是个常数。因此,V与E之差也是常数,故上式可改写成:
上式中K表示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
杜能还探讨了距离市场远近的地租差异,他认为土地经营者为取得某块土地的使用权而必须支付的代价(级差地租,即区位地租)是不同的,越接近市场中心地租越高。那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怎样进行农业布局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呢?
(2)结论:农业圈层布局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农业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等,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所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能源、建筑用材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不便运输,从经济角度讲必须在城市近处产出,形成林业圈。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生产谷物和畜产品,以谷物为主。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轮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农业圈。生产谷物和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
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生产的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的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此圈之外,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3. 农业圈的修正模型
杜能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因为现实存在的国家中,找不到与“孤立国”中所设想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的土地,不可能有那种既不靠河流边,也不在通航运河边的唯一的大城市,而且在具有一定国土面积的国家中,除了首都,还会有许多小城市分散在全国各地。为了使其农业圈模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杜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可通航河流和其他小城市的存在对“孤立国”农业区位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农业圈”进行了修正。他假设当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市时,若水运的费用只及马车运费的1/10,则一个距城市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制将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当孤立国内有一个大城市及其他小城市的情况下,小城市周围的农场需供应小城市农产品,同时小城市需供应周围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从而形成以小城市为中心的独立模式(如图2-2所示)。
图2-2 可通航河流和其他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13)
4.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简评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对后世经济区位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杜能所采用的“孤立化”的研究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是为了排除其他要素(如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即我们通常所利用的两种基本科学方法(演绎和归纳法)之一的演绎方法;(14)二是杜能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其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的土地利用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自然条件的非现实性;②商品性生产的单一性;③科技进步对距离因素制约的挑战;④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局限性。(15)
(二)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在《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1909)一书中,以工业(制造业)生产活动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原理,创建了系统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16)韦伯被誉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其工业区位理论也是成本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区位理论之一。
工业区位理论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1.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假设条件
为了理论演绎的需要,韦伯首先做了下列若干基本假设: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均质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在此范围内只探讨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而不涉及其他因素。
第二,工业原料、燃料产地分布在特定地点,并假设该地点为已知。
第三,工业产品的消费地点和范围为已知,且需求量不变。
第四,劳动力供给亦为已知,劳动力不能流动,且在工资率固定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充裕的。
第五,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
第六,仅就同一产品讨论其生产与销售问题,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
2. 区位三角形
假设在一个市场和两个原料产地的情况下,市场和原料产地之间的连线将形成一个三角形。如果市场C需要某种产品,生产该产品主要需要M1和M2两种原料,则在三角形内必有一点P,是生产该产品工厂的最佳厂址,如图2-3所示。这就是著名的“韦伯区位三角形”。
图2-3 区位三角形
由于一个工厂往往不只有一个原料地,韦伯假定有n个原料地,将一个市场和几个原料产地之间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多边形,韦伯将其称为“区位多边形”。在区位多边形中,选择工厂的最优区位,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式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f为运费率;Mi(i=1,2,…,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料、燃料重量;Ri为i原料、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
3. 以运输成本为基础的工业区位分析
以运输成本为基础的工业区位分析,是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分析。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例关系。
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认为,货物的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原料重量与成本重量间的比例)对运费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比前者尤为重要。为此,他对工业用原料进行了分类:一是广布性原料,指到处都有的原料,此类原料对工业区位影响不大;二是地方性原料,即指只分布在某些特定地点的原料,它对工业区位的选择有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所谓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地方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
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地方性原料的失重程度越大,原料指数也越大;广布性原料的参用程度越大,原料指数则越小。原料指数的不同将导致工业区位的趋向不同。因此,在原料指数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在原料、燃料与市场间找到最小运费点,才能找到工业的理想区位。
4. 劳动成本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
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角度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用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动力成本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劳动力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动力成本,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
韦伯认为,当劳动力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在具体选择工厂区位时,韦伯使用了单位原料或单位产品等运费点的连线即等费用线的方法加以分析。同时,他还考虑了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与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总重量的比值即劳工系数的影响。
5. 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
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可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它们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第一,生产或技术集聚,又称纯集聚。它对工业效益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由工厂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二是同一工业部门中,企业间的协作使各企业的生产在地域上集中,且分工序列化。第二,社会集聚,又称“偶然集聚”。它是由企业外部因素引起的,也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大城市的吸引、交通便利以及矿产资源丰富等原因使工业集中;二是一个企业选择了与其他企业相邻的位置,获得额外利益。
韦伯认为,生产集聚是一般集中因素,社会集聚则是特殊集中因素。前者是集聚的固定内在因素,后者则是偶然的外在因素。我们在讨论工业区位时,应主要注意一般集中因素,而不必太注意特殊集中因素。集聚因素如同劳动力成本可以克服运输成本最小区位的引力一样,由其形成的集聚经济效益也可使运费和工资指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而形成工业区位的二次变形。分散因素与集中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受此影响,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是要看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的大小。
6. 确定工业区位的步骤
工业区位因子的地区差异导致不同地点设厂的收益差异,因而确定工业区位的步骤是:
首先,根据运费因子来确定工厂的最优区位;
其次,根据劳动费因子对工厂区位进行修正;
最后,根据聚集(分散)因子对工业区位进行再修正,得出合理区位。
7.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简评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系统化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后世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第二,韦伯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继他之后的许多区位论者的理论仍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仅仅是在其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第三,韦伯理论不仅局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原理。由于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客观差距,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7)
(三)运输区位论
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于1931年与1948年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两本书,考察了运输成本问题。(18)
1. 运输成本的构成
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时间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
2. 研究结论
(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对运输因素的深入研究则可以更准确地对其进行解释。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位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二、区位论的市场学派
市场学派又称最大利润区位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区位论中晚于成本学派。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商品的价值实现成为企业经营者最重视的问题。同时,第二、第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发展和运输效率提高,单位产品运输成本迅速降低,运输对企业区位的制约作用逐步弱化,而市场问题则上升为企业能否盈利、能否生存的关键,导致区位论的市场学派产生和发展。(19)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围绕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许多市场区位论,包括注意市场区划分和占领地域扩大化的半宏观区位理论,以及市场网合理结构的宏观区位论。
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Schaffle)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F. A. Fetter)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T. Palander)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E. M. Rawstron)的盈利边界理论以及吉(J. Gee)的自由进入理论等。其中,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市场网合理结构的理论主要有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A. Losch)的市场网络理论,是近代区位论的重大贡献。(20)
(一)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也称为中心地方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关于具有城市职能聚落的分布与发展规律的经济地理学研究》(中译本《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中,系统地建立起了这一对地理学尤其是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心地理论。
1. 基本概念
中心地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由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职能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的大小。
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业服务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他们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此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上为购买这种商品来往的交通费用。显然,实际价格是随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点的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距离越短,交通花费越少,商品的实际价格越低,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否则相反。由此可以得出,商品销售范围就是指消费者为获取商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
2. 假设条件
(1)有一个匀质平原,在平原上各个地点自然条件相同。
(2)生产发展的条件、人口分布、每人的购买力水平与消费习惯都是均匀一致的。
(3)市场是统一的,在各中心地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完全相同。
(4)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节约交通费用。
3. 六边形市场区
在一个均质平原上,由一个中心地为所有人提供商品和服务显然是不可能的。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其他中心地的厂商加入进来。为了避免相互竞争引起销售额下降,第二个中心地必须与第一个中心地相隔一定距离,不能相距太近。以后,在这块平原上由于新的中心地厂商的不断自由进入,竞争结果使各厂商经营某类商品的最大销售范围逐渐缩小,直到能维持最低收入水平的门槛范围为止。这样,就使某类商品的供给在均质平原上最终达到饱和状态,而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都成为圆形,且彼此相切。但是,相切的圆形市场区,如果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必然会出现空隙,这将使居住在这些空隙里的居民得不到服务。但在相互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各中心地都试图把这片空白区吸引到自己的市场区内。竞争的结果,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以致各中心的销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这时,居住在重叠区内的居民就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区位。按照消费者最近供应地购物的假设,重叠区就被平均分给两个相邻的中心地。其中位于平分线上的居民到两个相邻的中心地的距离是相等的,故这条线被称为无差别线。由于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取代,从而推导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的理论图式(如图2-4所示)。
图2-4 中心地理论市场等级序列图(21)
4. 市场等级序列
根据前面的论述,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的。例如,在一个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居民收入都很低的中心地,其每个单位面积内的商品销售量和服务需求水平很低。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异,经过互相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就将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较少;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业与服务业,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业服务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低,销售距离短或服务半径小;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
高级商业服务中心提供高级到低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中级商业服务中心提供从中级到低级的全部商服活动,而低级商业服务中心只提供低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依次由高到低、由大变小。
(二)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1939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发表了《经济的空间秩序》一书,后经修改再次出版,改名为《经济区位论》,提出了与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廖什理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他从市场区的概念入手,并把其作为解决问题的起点。他提出,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区中进行,生产者的目标是谋求最大利润,最低成本、最小吨公里的区位不一定能保持最大利润,因此,正确地选择区位要谋求最大市场或市场区。
廖什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做了如下补充:
1.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区和中心地的分布模式是不规则的和多样的。
2. 交通线对市场区的范围和分布影响很大,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必然会集中更多的工业、商业和人口,形成富裕区,而在两条交通线之间交通不便的地方则很少有企业和人口集聚,则为贫穷区。富裕区与贫穷区间隔分布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景观的重要特点。
3. 在富裕区的中心地和市场区范围内,一般拥有更高级的经济活动和更为稠密的交通网络,而贫穷区则较少。
4. 由于交通方便,可以延长商品销售的经济距离,因此市场区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边延伸,形成矩形,而不再是标准的六边形。
由于中心地理论是以匀质区域假说为基础,艾萨德补充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基本观点是:在绝大部分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是非均匀的,中心地附近人口密度会比较高,随着中心城市向外围延伸,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人口密度的不同将对中心地模式中市场区的大小发生重大影响。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城市附近,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量大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较小的市场区面积就能够满足企业较高销售量的需求。因此,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市场区范围通常比较小,或者说,同样大面积的地区中心地比较多;相反,在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地区,市场区范围比较大,同样大小的面积范围内中心地个数比较少。(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市场学派理论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空间分析、城市体系布局、城市土地利用分析等。
三、区位论的行为学派
这是一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环境的知觉和相应的行为)从而对工厂区位进行决策的学派。它采用对个体主观因素的群体客观分析法,考虑了人的心理过程。
最早提出行为分析的学者是英国经济学家邓尼逊,他在20世纪30年代批评韦伯等人的区位论是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或地域分析,而忽视了心理社会联系的一面。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数量地理学家普赖斯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他发展了史密斯的空间成本曲线和盈利边际理论,他发现企业的布局行为与企业掌握的信息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这为区位分析的行为因素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区位问题,出现了两种行为地理研究方法。一种是空间行为法(Spatial),即从普遍性观点研究人的行为对区位规律的影响。如企业主总是想挑选一定区位使成本低、利润大、独占市场;消费者总希望价格低、距离近、挑选性强。对于这些问题,在区位论的成本学派和市场学派最终也是考虑的,但不自觉。另一种是行为空间法(Behavioral Space),从特殊性观点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对区位的规律的影响,它采用类型区调查,得出结论,然后应用到同类型地区中去。(23)
无论哪种方法,就区位研究而言,都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者行为
工业区位的决策者是经理及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他们在决定设厂时,要考虑该地区社会文化生活、已有设施、相关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科技水平和协作条件等。不同的决策人掌握的信息量和对信息的运用能力有差别,因而做出的区位决策也不同。
(二)被雇佣者行为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他们的择业目标不同,并且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化。例如,一些人注重劳动报酬,他们倾向于在收入高的地区就业;一些人注重生活质量,企业所在区域的生活环境就成为他们选择就业地区的主要条件。另外,同一个劳动者,在他初期工作与积累丰富经验之后对企业的要求也会不同。因此,企业需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心理分析,确定最优区位。
(三)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者和生活消费者。生产消费者重视产业协作条件、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竞争状态,以及集聚经济效益。生活消费者是一般居民,由于民族、收入水平、居住地区等差异,消费行为也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生产者不断调整生产、服务内容与方式,以适应消费者行为变化及消费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