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管理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读心理论的形成

读心理论的早期形成同工业心理学的兴起是分不开的。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心理学家、生理学家早就已经开始注意如何将重点放在有效地利用人的某些心理—生理资源上了。

尽管心理学在泰勒制出现之前,就已经是一门早已成立的科学,但是这门学问直接应用于企业,研究如何适应和转变工人的心理、激发工人的动力,以发挥生产效率,是20世纪初期才开始探索的。

一、读心理论的形成探索

(一)雨果·芒斯特伯格

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1916),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行为科学的先驱,他在《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应用心理学要点》(1914)、《企业心理学》中,研究了人员甄选、职业伦理、工作绩效的心理因素。

雨果·芒斯特伯格的主要观点如下:

1. 寻求如何使人们的智能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合;

2. 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从每个人的工作中获得最大和最令人满意的产出;

3. 企业如何去影响工人,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得最好的结果。

(二)莉莲·吉尔布里思

莉莲·吉尔布里思(Lillian M. Gilbreth)在1914年发表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管理心理学》,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1. 把早期的心理学概念应用到科学管理实践中;

2. 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

3. 必须首先关注工人,并且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和需要;

4. 工人很多的不满,并不是因为工作的单调,而是因为管理人员对工人的关心不够。

(三)沃尔特·迪尔·斯科特

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作为人事管理创始人在《量化考核方法选择雇员》一文中开创了用可控的实验方法进行心理测试,应用于职业选拔和培训。

无论是雨果·芒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莉莲·吉尔布里思(Lillian M. Gilbreth),还是沃尔特·迪尔·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都只是读心理论形成的先行探索者。读心理论真正的开山鼻祖是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梅奥先后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任教。霍桑试验,才真正进一步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各项学科结合起来,对企业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综合探索、试验。

读心理论诞生的标志是著名的“霍桑试验”,霍桑试验提出的“人际关系学”成为读心核心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

二、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学说

1924—1932年,梅奥等人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具有读心理论里程碑式意义的“霍桑试验”。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充满抵触,效绩不佳。

霍桑试验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照明试验

梅奥等人的这个试验是研究照明条件的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增加或减少照明对生产产量没有什么影响。生产条件的改变并没有按人们预期的那样导致生产效率的相应改变。相反,让工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参加人员认为这是管理当局对他们的格外重视;同时由于在试验中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工人之间有融洽的关系,因而促使了试验中两组产量的提高。这充分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人群关系比照明条件更为重要,更有利于提高工效。

(二)福利试验

梅奥选出6名女工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装配继电器的工作。在试验过程中逐步增加一些福利措施,如缩短工作日,延长休息时间、免费供应茶点等。试验进行了2个月之后取消了各种福利措施。而试验的结果仍与学者们的设想相反,产量不仅没有下降,而是继续上升。经过深入地了解分析发现,这依然是融洽的人群关系在起作用。这个试验表明,人群关系在调动积极性、提高产量方面,是比福利措施更重要的一个因素。

(三)群体试验

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选择14名男工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计件工资制度。实验结果表明,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基于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得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得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工人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梅奥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四)谈话试验

梅奥等人在霍桑工厂组织了大规模的态度调查,这项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许多不满,无处或不敢表达。调查者使他们发泄出了积蓄已久的不满,因而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

以上四项试验一直进行到1932年方告结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改善劳动者的士气(态度)及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才是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

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问题》一书,全面地总结了霍桑试验的结果,系统地提出了人群关系论的许多重要的管理观念:

一是传统管理思想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试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二是传统管理思想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决定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试验认为,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是传统管理思想只注意“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而霍桑实验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四是霍桑实验还提出了新型领导能力问题。它提出领导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时,还须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试验的结果证明,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职工心理需求的满足度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新型的领导艺术在于使正式组织满足职工经济需求的功能与非正式组织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霍桑试验的结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人群关系理论,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正式地把社会学、心理学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中来,因而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管理理论,使管理者认识到他们的下属都是一些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而所谓团体,就是由这些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人群组织。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或领导者,不仅必须具有组织、协同和控制整个组织经营运作的能力,还必须具备满足职工社会与心理需求以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控制或操纵整个群体的能力。所以,人群关系论的出现,使得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开始注重人的因素的研究,使企业家认识到,人和物比较起来,人是企业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因而使企业的管理手段,由原来的只重视机器的作用,逐步改变为更加重视人的作用。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为读心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梅奥在西方心理学界和管理学界被公认为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和管理心理学的先驱。

人际关系学说为管理科学和管理实操开启了崭新的路径和方向。它突出了生产中人的因素,标志着读心理论的真正形成。

三、莫雷诺的社会测量学

社会测量学的创始人是雅各布·莫雷诺(Jacob Levy Moreno,1889—1974),他提出了社会测量学理论。作为一种测量技术,现已得到广泛的运用。这种技术主要是采用填写问卷,让被试者根据好感或反感对伙伴进行选择,并把这种选择用图表示出来,这样可以使人们对群体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莫雷诺认为,社会测量学是“一种确定和测量个人对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人作出的社会反应的方法,这是一种用来描述个人希望同其伙伴结成何种程度和何种形式的密切关系的手段”。

四、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

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把人的过去、现在形成的内在需求解读为内在的心理力场,把外界环境因素看成是外在的心理力场。人的心理活动是现实生活空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相互作用、影响。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

勒温据此提出了心理力场的理论公式:

B=f(P,E)

其中B是个体行为,P是个性特征,E是环境,f是函数。这个公式表明,人的行为是个性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或结果。

勒温最初用“场”的理论研究个体行为。后来又把“场”的理论扩大到群体行为的研究,提出“群体动力”的概念。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和对其构成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勒温认为,正像个体和他的环境形成心理场一样,群体和它的环境则形成社会场。社会行为来自现存的社会实体,也发生于现存的社会实体中。为此,群体行为决定于特定时间内现存的整个场的情景。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认为,人们结成的群体并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勒温在他的著作《群体动力学的新领域》中,进一步说明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的总和,而是超越了总和。群体对个体能发生巨大的影响,个人在群体中会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反应。因为群体活动的方向同样取决于内在的心理力场与外在的心理力场的相互作用。

群体动力理论对于读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群体动力理论的影响下,不少学者开始研究不同的领导类型对集体心理气氛和群体行为的影响,领导行为的训练,意见沟通,团体审议等课题,对于丰富发展读心理论做出了贡献。

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创立。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发表了《人的动机理论》新作,论述了作为人的动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类需要从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形成金字塔形的层次。要激发人的心理的内在诱因去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就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去满足职工的上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读心理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当前在全球尤其是西方各国的管理学、管理心理学、读心理论中几乎都把这个理论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

以上是对读心理论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几种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构成读心理论形成时期的基本内容,成为读心理论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