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石庄村调查(汉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村庄

一、费石庄村庄概况

(一)秦皇岛市概况

秦皇岛市,因秦始皇东巡至此求仙而得名,是河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接合部。西南距石家庄483千米,西距首都北京280千米,距天津220千米。

秦皇岛市现辖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3个城市区,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4个县,以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共75个乡镇、18个街道办事处、2287个村民委员会。

全市总面积7812平方千米。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4.52万人,较2012年末增加2.3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9‰,死亡率为7.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1‰,比2012年下降0.5‰。辖区内有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壮族等43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县西河南村是河北省唯一的朝鲜族聚居村。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辖区内地势多变,但气候影响不大。

秦皇岛市位于燕山山脉东段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形成北部山区—低山丘陵区—山间盆地区—冲积平原区—沿海区。北部山区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都山、祖山等4座。低山丘陵区主要为北部的山间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00~200米,集中分布于卢龙县和抚宁县,该区是秦皇岛市甘薯、旱粮及工矿区。山间盆地区位于秦皇岛市西北和北部区域的抚宁、燕河营、柳江三处较大盆地,该区是粮食作物的主产区。冲积平原区,主要在海拔0~20米区域,分布在抚宁县和昌黎县,该区域有海洋养殖业、葡萄酒加工业、旅游业等有发展前景的综合性产业,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沿海区,主要分布在市辖三区和抚宁、昌黎两县。

2013年总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1.4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7.57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9.72亿元,增长7.9%。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情况来看,第三产业贡献率最高,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低速增长是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次产业之比为14.7:38.3:47.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38530元,增长6.3%,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6221美元。(1)

(二)北戴河区概况

北戴河区系秦皇岛市辖区。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于北纬39°47′48″~39°53′17″,东经119°24′08″~119°31′58″之间。东北与海港区毗连,北、西部与抚宁县接界,东西最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10.15千米,总面积70.14平方千米,海岸线20.13千米。区政府驻地东北距秦皇岛市中心19千米,西距首都北京约279千米。

2010年北戴河区总人口为68890人,辖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2个镇(海滨镇、戴河镇)25个行政村,2个街道办事处(东山、西山)11个社区居委会。

北戴河境内的戴河和新河两条河流分别在西部和东部入海。戴河上有三源,东源为沙河,发源于抚宁县蚂蚁沟村;西源主流为西戴河,发源于抚宁县北车厂;西源支流名为渝河,发源于抚宁县聂口北。戴河在河东寨村西南注入渤海,全长35千米,流域总面积290平方千米,流经北戴河区13千米,北戴河境内流域面积为32平方千米。新河发源于抚宁县栖云寺山东麓,流经甘各庄、蔡各庄,从赤土山北入海。全长15千米,14千米流经北戴河区,总流域面积为77.5平方千米。

北戴河地处中纬暖温带,属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我国东部沿海季风环流的影响,海洋性特征明显,多风、湿度大、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春温、夏凉、秋暖、冬寒。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700~2850小时;年平均气温8.8℃~11.3℃;盛夏日平均气温22℃~25℃;年平均降水量650~750毫米。由于濒临渤海,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湿度在65%左右;全年以偏西风为最多,春季风速最大,有风无尘,秋季次之,盛夏平均风速较小。北戴河的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全年日照充足,气压稳定,气候十分宜人。

北戴河海岸线全长21.09千米,东起黑河口,西至戴河口,沿岸分布着平均15米宽的绵软沙滩,北戴河海域宽阔,水质洁净,风浪较小,年平均水温12℃。

北戴河境内分布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植物有海生植物、入药植物、木本植物。海生植物常见的有海白菜、龙须菜、昆布、海菊花等;入药植物主要有麻黄、防风、苍耳子、薄荷等210种;木本植物有46科188个品种,主要有油松、刺槐、杨、柳、栎等,较为珍稀的桑橙、牡丹、梧桐、爬地柏、垂条柏等。动物有海生动物、野生动物。海生动物有7个种类40多种,以对虾、梭子蟹最为著名;野生动物有8个种类450多种,其中最为丰富的是鸟类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北戴河成为鸟的天堂,鸟类共有20目61科41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2种。北戴河作为中国最早的候鸟保护区,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中外观鸟爱好者,被称为“观鸟的麦加”。

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水碧、滩宽、浪缓的大海,峰峦叠秀绿树成荫的青山,为北戴河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并构成北戴河特殊的区位优势。从20世纪中叶起,中共党和国家领导人便开始来北戴河办公休息。他们在这里商讨国内外大事,接见外国党领导人、国家元首、外交使团,以及中国的知名人士和劳动者中的优秀代表,几乎所有中央领导人都曾来过北戴河。到20世纪末,北戴河已成为中国夏天的政治中心。

独特的区位优势构成北戴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013年,北戴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全区“1234”工作思路(2)和“两个率先”(3)的宏伟目标,开创了全年工作坚持两条线作战,一手抓暑期服务、一手抓经济发展,两条战线并行并重、互促互进的战略格局,确立了“百年胜地、美丽之冠”的城市定位和“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农村改造提升定位,选定了实施项目建设、城市提升、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4大攻坚年活动的发展路径,确定了唱响改革开放创新主旋律、建设美丽实力幸福北戴河的发展主题,并将其作为中国梦在北戴河的具体化。

2013年北戴河区全年引进内资34.7亿元,增长27.3%,实际利用外资2085万美元,完成市定引进外资2000万美元目标。全年接待中外游客703.8万人次,景区实现门票收入90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10.8%。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同比增长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8.88亿元,增长0.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96亿元,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6亿元,增长13.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400元、12020元,分别增长10%和12.3%;2013年12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5亿元,增长7.8%。(4)

(三)戴河镇概况

调研组所考察的费石庄村隶属于北戴河区戴河镇。戴河镇,位于北戴河区北部,距区政府11千米。东邻海港区和海滨林场,西、北与抚宁县接界,南与海滨镇接壤。交通便利,京哈铁路、205国道横过其境,海北路、北宁路纵贯其间,京哈高速公路引线穿过西境,北戴河火车站坐落于镇内西北。镇政府驻地在海北路北口西侧。

1956年8月建戴河乡,由原太平庄乡、车站乡所辖的村庄组成。1958年8月被撤销乡的建制,并入海滨人民公社。1961年7月改为拨道洼人民公社。1984年4月人民公社解散,恢复戴河乡的建制。1988年5月由戴河乡改称戴河镇。1996年1月蔡各庄乡被撤销建制,其所辖6个行政村被并入戴河镇。

戴河镇现辖西古城村、太平庄村、西坨头村、东坨头村、费石庄村、乔庄村、拨道洼村、杨各庄村、车站村、北戴河村、朱庄村、苏庄村、蔡各庄村、谢李庄村、甘各庄村、崔各庄村、小薄荷寨村、大薄荷寨村18个行政村,1个车站社区居委会,1个社区家属委员会,总面积37.142平方千米。

2013年以来,北戴河区围绕项目建设、城市提升、全民创业和城乡一体化开展四大攻坚年活动,戴河镇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以实现镇域城市化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为载体,整体推进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生活水平。

1. 推进城乡产业发展

一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围绕“一退、三种、四转化、四特色”的总体目标,逐步取消镇域内传统大田作物种植,制定“南果北菜”的发展策略,规划铁路以北蔬菜种植、太平庄花卉苗木种植以及崔各庄—费石庄果树种植3大基地,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截至目前,戴河镇已顺利取消镇域内主要迎宾线路及主干道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大部分单茬玉米等传统大田作物的种植,并代替种植速生杨、果树,暖棚等115亩,新增种植雪桃、榛子、板栗200亩,新建温室大棚45个共80亩,高效蓝莓种植基地300亩,发展家庭农场1个,农村经济合作社4个。

二是大力推进民宿业发展。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紧紧围绕镇情实际积极探索民宿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托乡村旅游协会,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家庭旅馆已达288家,实现旅游收入800多万元,先后有6家民宿被市旅游局评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一家民宿荣获“河北省四星级农家乡村酒店”称号,镇辖西古城村多次被评为省、市两级民宿示范村。民宿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有效解决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在民宿业的带动下,戴河镇成功实现劳动力转移近900余人,民宿业发展较好的西古城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村改项目进程。以火车站片区改造为契机,对车站、杨各庄、拨道洼、谢李庄、西坨头、西古城等村进行整体拆迁改造,拆除原有老旧民宅,并在原址建设基础设施齐备的新型村民住宅楼。截至目前,西坨头、西古城等村的旧村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建成5+1住宅楼70余栋,2~3层别墅100余栋,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车站、杨各庄、拨道洼等村拆迁任务已基本完成,建设完成居民安置房2200余套、商业安置房100余套,拆迁户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二是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在文明生态村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戴河镇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为契机,采取上级拨款补助与本村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推开镇所辖村的硬化、亮化工作。经过镇、村共同努力,全镇各村共硬化道路4.3万米,安装线杆742根、路灯1242盏。全镇各村民住宅小区内实现全部硬化,西古城、西坨头、费石庄、车站等村基本完成了村域内道路的硬化,村民出行的主要路段也实现了全面亮化。

三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全面推动所辖各村开展四清、四化、五改工作,发动村干部、党员以及村民代表率先行动起来,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清理,并组织人员对公共地带进行集中清理,各村累计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16万余吨,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善。注重日常保洁工作,结合各村实际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指导各村明确专人负责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充分发挥各村垃圾转运站的作用,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随产随清,保证村容整洁;同时,将小薄荷寨、杨各庄等村的垃圾转运站建设事宜列入2014年为民办实事范围内,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大镇,戴河镇高度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在镇域范围内选址新打机井6眼,扩建塘坝2座,维修蓄水闸2座,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抗旱减灾能力。同时,为提高镇域内主要排洪沟的泄洪能力,保证海水水质,戴河镇对戴河、新河部分河段及10条排水沟进行清淤、护岸、护底,拆除河道两侧旱厕6个、临建房屋230平方米,清除树木140余棵;对崔各庄、大薄荷寨、费石庄等村水系、水塘进行清漂除淤,并垒砌水坝、护坡,将原有的垃圾河、脏水坑变成了清水漫流、水清岸绿的新景观。

3. 优化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全力推进就业服务。紧紧围绕镇情实际及“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的总体目标,大力开发公益岗位,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该镇实现劳动力转移900余人,初审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申请31人,办理失业登记80人,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优的创业条件。

二是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针对不同人群,该镇采取不同形式开展了多次普法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召开会议培训的形式,加强对干部职工、先进民企和青少年学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树立了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利用民贸集市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下发《普法星火月刊》及宣传单、宣传册“六五普法宣传材料”等5000余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书写宣传标语30余幅,法律观念深入人心。

三是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在镇域内实行网格化社会管理,将全镇共划分为126个服务网格,设置网格长126名,楼(户)长434名,信息员126名。通过网格服务管理系统,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0起,协助整改治安隐患及复杂场所1处,清理收缴违禁反宣品30份,协助有关部门完成了敏感时期关键节点的重点人稳控、邪教防范、重点部位值守、铁路护路等中心工作。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在全镇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2014年戴河镇镇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突出项目建设、城市提升、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四大攻坚任务,团结带领全镇上下,负重奋进,锐意进取,为实现“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5)

(四)费石庄村概况

费石庄村,隶属于北戴河区戴河镇,距镇政府东南2.2千米。位于联峰山北侧,东邻崔各庄,北接北戴河北部新城,南靠高尔夫球场、乔庄葡萄酒堡,京哈高速公路引线和205国道在村庄南北穿过,交通比较便利。

费石庄村的地貌以构造剥蚀平原(准平原)为主,地势低缓起伏,高度在海拔10米以下,表面微向南倾斜,地坡1°~3°。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多数为沙土质。

根据2014年2月费石庄村委会的户籍人口统计情况,全村共有285户684人,其中党员49人,五保户4人,残疾人16人。费石庄村的民族成分比较单一,汉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6%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汉族村庄。村中的少数民族人口情况为:满族22人,蒙古族1人。根据村干部的介绍,村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并不是祖祖辈辈世居于此的,而是因为婚嫁或水库移民安置等原因由邻近县市陆续迁徙至费石庄村定居的。

根据戴河镇统计站的经济统计数据,2013年底费石庄村总占地面积1750亩,其中农用地面积1675亩。农用地按具体用途又分为耕地50亩、园地(即果树地)1424亩、林地60亩、其他农用地(即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和生态观光农业用地)141亩。

费石庄全村大部分农户以种植果树为主要经济来源,重点以桃树为主,杂以其他果木,其中桃树占果树种植总量的90%,达到7万多棵。费石庄村从4月末到11月初,均有鲜果上市,因此是附近小有名气的桃树种植专业村,享有“世外桃花源,秀美费石庄”的美誉。除了从事果树种植业的农户,村里还有一些农户从事粮食作物(玉米、大豆和花生)的种植。另外还有少量农户从事养殖、经商、运输、外出务工等行业。

相比于周边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设施农业或集体制、股份制企业的村庄,费石庄村的产业结构依然以附加值低的传统果树种植业为主,村民除果品收入外其他增收渠道狭窄,因此全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戴河镇排名靠后。根据戴河镇统计站的数据,在戴河镇的18个行政村中,2012年费石庄村的农村经济总收入排名倒数第3,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倒数第1。而根据费石庄村村委会提供的最新数据,2013年费石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势头喜人,同比翻了一番,达到创历史新高的8431元。但即便如此,对比整个北戴河区当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12020元,仍有不少差距。(6)

费石庄村近年来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费石庄村2009—2012年经济统计数据汇总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戴河镇统计站。

2012年1月,费石庄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完成,侯亚东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刘颖(女)当选为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不占职数),李立丰当选为党支部组织委员,范海丰当选为党支部宣传委员,范海平当选为村委会委员(治保主任)、范昌滨(女)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妇女主任)。另外还有戴河镇镇政府调研员李素芬(女)在村内挂职,任村党支部(第一)副书记。

新一届村“两委”(7)成员上任之后,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党员、村民的通力配合下,村“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克服了工作中的诸多困难,使费石庄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2012年主抓基层建设年活动。当年,作为省定基层建设年活动的重点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协调下,费石庄村以“强班子、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投入资金400余万元,重点实施了道路硬化、村民饮水、村容环境整治、农村清洁、河塘河道整治、绿化美化、“两室”扩建、“绿道”建设等工程,村庄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密切了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

2013年主抓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当年,费石庄村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逐步展现。

一是依托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农家风情等要素,制定具体详尽的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和整治办法。通过区旅游局和市规划设计院的指导设计,费石庄村投资300多万元在田间果园中铺设5千米彩色水泥路,以“费氏石匠善刻磨盘”的村名典故建设磨盘广场、休闲木屋、桃林观景台、市场木棚等配套设施,深入发掘田园风情的独特内涵,开展“绿道”旅游服务项目。于村庄入口处设立显示村落名称的村庄石一处,在村内与高速引线口均设有明确的服务指示标识。方便村民生产作业之余,提高游人进村采摘游玩的吸引力,为发展“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乡村旅游特色村”扩充文化底蕴、奠定经济根基。

二是开展“四清四化”,从细节入手实现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有变化。彻底清除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围、公共场所的各类垃圾杂物近2万立方米,有针对性地解决村庄杂、乱、脏、差的现状。把村内11个垃圾点改造提升为既环保美观又长久耐用的防风防雨垃圾箱,为全村284户农户每家配发垃圾桶。配备10名专职保洁员每天进行环境清洁,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做到专人清扫、日堆日清、常态化管理。费石庄村投资100余万元对村内13段道路3000余延长米进行水泥路面硬化,完成荷兰砖地面铺设2000平方米,彻底改变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脏、乱、差局面。在道路两旁进行绿化、美化,费石庄村栽植宿根花卉8万余株,灌木植物1万余株,树木3000多棵,绿篱3000多米,搭配环村经济带的1000多亩大片果林,形成“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印象。投资40余万元,在村内各主要街道路口安装路灯22盏,清理标语广告8处,粉刷墙面8万平方米,完成135延长米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建设。投资26万元修建的2640平方米户外露天活动广场,连同在村中超市旁铺设的400平方米彩砖小广场和村民中心院内的600平方米活动场地,多样篮球筐、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开辟充足的文娱空间供村民使用。

三是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户一格局的要求,对农户进行改居改厕。围绕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促推农户实现坡屋顶改造、厨房改造和新能源利用。费石庄村投资108万元对270座农户老式旱厕进行改造,开展干净、美观的双瓮式水冲厕所进院工作,拆除掉临街院外厕所百余所。投资25万元清理村内多年杂草丛生、脏乱不堪的泥坑,将之打造成供人垂钓观赏的雅致池塘;投资40多万元清理河塘河道中经久沉积的淤泥垃圾,修建700延长米排污沟渠,地埋式双瓮污水收集罐可以起到分散处理农户污水的作用,能同时保障村庄环境和水体质量;购置1台24小时变频供水设备,为农户铺设1000米供水管道,保障村民全天都有水用。依托妇联组织开展的“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更是倡导广大妇女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投身清洁活动,以“五美”标准达到村容村貌整齐洁净、街头巷尾干净通畅。

四是推行事务代办便利村民,扩建村民中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经过对“两室”进行扩建,费石庄村投资125万元建起400平方米的高标准村民中心,内设大小会议室、“两委”成员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配套齐全。原场地经过整合利用,6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在此落地,100平方米的幸福院也与村民中心融为一体,床铺、灶具、风扇、电视、象棋等用品设施齐备,院内活动场地达到600平方米。村民来此读书、看报、打球、跳舞的日渐增多,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型服务阵地。百姓都说他们有了好去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在区文化局的帮助下,费石庄村还设立了专门的乐器储藏室,收纳了秧歌服装、舞蹈道具和包括电子琴、二胡、锣鼓在内的许多乐器。并为文化站点负责人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方便了工作人员的资料收集和村民对网上舞蹈影像的浏览学习,强化了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2014年主抓费石庄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村“两委”精心筹划建立土地承包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既充分征求了广大村民的意见,又通过反复审慎和推敲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方案,圆满完成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全村未发生一起因第二轮土地承包而集体上访的事件,无论是上级政府还是广大村民均对村民委员会所做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表示十分满意。

(五)村庄的起源

1. 建村情况及村名由来

根据费石庄村老支书李思孝的回忆,村民们对费石庄村的建村情况和村名来源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考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中国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这次普查的对象包括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以上的行政区划和驻地名称,城市中的街巷名称以及主要的山峰、河流、湖泊、岛屿等自然地理名称。普查的内容包括地名的来源、含义、历史变迁和地理位置等。

当时遵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从1981年3月开始,秦皇岛市政府成立了地名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业务骨干,深入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用了1年多的时间,对包括费石庄村在内的全市所有村庄(当时仍叫生产大队)的名称现状和来历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束后,秦皇岛地名办公室于1983年12月将全部调查成果汇编成《秦皇岛市地名资料汇编》一书。

根据《秦皇岛市地名资料汇编》前言中的记载,当时的地名普查工作人员一方面查阅了《史记》光绪版以及民国版《临榆县志》,另一方面在基层广泛收集碑文、石刻、家谱、族谱等材料,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这种调查方法就是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即将文献分析与考古证据结合起来研究,通过“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的互相印证来还原和辨明历史原貌。

通过这样的调查研究,地名普查工作人员为费石庄村最后编撰的词条内容如下:

“费石庄位于戴河公社驻地东南偏北2.2公里处。地处半丘陵,多为砂土质。有586人,均为汉族。耕地面积673亩。为费石庄大队驻地。

据查,明朝永乐初年(1403—1405年),费氏石匠一家从山东奉诏迁此立庄,取名费石匠庄,后简称费石庄。”(8)

可以看出,上述官方说法过于简洁,并且当初的地名普查工作人员到底是依据何种史料或出土文物证据做出的这一论断,由于没有更多的文字材料遗留下来,我们也就无从得知了。因此,这种说法并不能让希望了解更多历史细节的人感到满意。

要真正对费石庄村的起源做出有根有据的判断,就必须给出考古学分析和历史文献分析两方面的证据。

就考古学方面来说,一是需要搜集全村现存的文物,二是需要相应的考古学专业人士和科学仪器来分析这些文物,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调研组的能力范围,因此这里只能存而不论。

就文献分析来说,依据官方的永乐初年建村的说法,调研组必须查阅自明代以来的地方志,看是否有对应的确切记载。

现在的北戴河区所管辖的范围和行政级别大体相当于明代的山海关和清代的临榆县。经查阅《山海关历代旧志校注》,调研组发现山海关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是嘉靖版的《山海关志》。此版志书记载了当时在山海关城西南七十里的联峰山,但对于联峰山脚下的村庄费石庄却并无记载。(9)“费石庄”三字首次在山海关旧志书中出现是在乾隆版的《临榆县志》中,书中指出费石庄村距离临榆县城七十里,仅此而已。(10)而光绪版《临榆县志》中给出的信息则稍微多了一点,不仅指出费石庄村在临榆县城以西六十五里处,还指明费石庄村由马坊地方经营。(11)民国版《临榆县志》则给出了更加详细的信息,指出临榆县共分八个区,费石庄村属于第二区(共六堡)中的马坊堡管辖,在县城西南方向六十五里处。(12)

看来,通过山海关的旧志书,我们只能将费石庄的历史前推至清乾隆年间。必须寻找其他文献来证明费石庄村起源于明永乐年间。很庆幸,明代比山海关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永平府(行政级别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秦皇岛市)也有地方志,而重要的证据就在万历版的《永平府志》中:

“靖难师兴,永民残于东兵过半。文皇登基,诏永并里社、召流民,山后逃回者几何,复迁南方民实之,抚我者宜如此。”(13)

上文中的“文皇”指朱棣,这是明世宗嘉靖帝给明成祖永乐帝追封的“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的简称,再结合“靖难”二字就更好理解了。事实就是,时为燕王的朱棣在1399年发动了起兵夺取皇位的“靖难之战”,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战争一开始就是在北平的周边地带打响的。结果激烈的战乱给永平府的百姓造成了人口减半的惨烈后果。成功夺取皇位后的朱棣迁都北平,为了恢复北平周边的经济以保障首都卫戍部队的财政供给,朱棣决定从山东、山西、南京等地通过行政手段抽调人口充实北平及周边,即采取“移民实边”政策。关于这一政策,1999年秦皇岛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秦皇岛市志:简本》中的大事记一栏也有所记载:

“明永乐二年(1404)是年,开始实行大规模移民实边政策。明朝由山西、山东等地迁至卢龙、抚宁、昌黎县落户建庄达1400个。”(14)

很明显,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费石庄村的先祖费石匠一家就奉诏从山东迁到了现在的费石庄村。

当然,何以断定费石匠一家是从山东而不是从山西或南京迁徙而来,仅从地方志中无法得出如此具体的信息。此类信息恐怕还是得从村中的碑文、石刻、家谱、族谱等文物上来获得证明。关于这一方面的证据,希望眼下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工作人员届时能够在费石庄村内深入地挖掘一下,从而最终在村庄起源问题上做出令人满意的完整解答。

2. 村内主要姓氏

虽然费石庄村起源于费石匠一家,但历经600多年的变化,虽然如今村内费姓一族依然人丁兴旺,但其在村中的人数已经比不上李姓、范姓和张姓。另外王姓、杨姓和侯姓等家族的人数亦不在少数。表1-2列出了村内人口数最多的前十大姓氏的情况。

表1-2 费石庄村十大主要姓氏

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2月费石庄村委会的户籍人口统计数据整理而成。

以上十大姓氏人口总数为487人,占全村总人口的比率为71.2%。可以看出,费石庄村并不存在占全村人口1/4以上的大姓家族。这种家族比较分散的情况对于实现村民民主自治来说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

(六)村庄的变迁

1. 行政管辖的变化情况

依据《山海关历代旧志校注》,对费石庄村自明朝永乐初年建村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行政管辖变化情况可以简单梳理如下:

明朝时期,隶属于永平府山海卫。

清乾隆二年(1737年)山海卫改为临榆县,依旧属永平府管辖。清光绪四年(1878年)临榆县在农村设地方33个,辖全县512个自然村,费石庄村当时由马房地方经营。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临榆县划分为八区,费石庄村属于第二区(共六堡)中的马坊堡管辖。

依据费石庄村老支书李思孝的口述,以及北戴河区政府编纂的两本地方志《北戴河志》(15)和《北戴河志:1988—2003年》(16),对费石庄村从解放至今的行政管辖变化情况可以作如下梳理:

1948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临榆县全境,费石庄村的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

1949年,费石庄村建立基层党组织,重点吸纳新中国成立前受地主压迫剥削较深的贫苦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费石庄村建立农民代表委员会,负责村内的土地改革及其他行政事务。

1953年2月,费石庄村由临榆县划归秦皇岛市海滨区管辖。

1954年2月,海滨区改称北戴河区,并建立7个乡,费石庄村与临近的其他5个村(太平庄、东坨头、西坨头、乔庄、古城)共同隶属于太平庄乡。

1956年8月,太平庄乡和车站乡(辖拨道洼、车站村、杨各庄、大苏庄、小朱庄、北戴河村6个村)合并为戴河乡,费石庄村改由戴河乡管辖。同年,原太平庄乡所辖6村成立海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费石庄村成为海涛高级社中的1个生产队,费石庄村农民代表委员会被撤销。

1958年8月,戴河乡被撤销,北戴河区全部农村地区组建成海滨人民公社。海滨人民公社下辖10个生产大队,原海涛高级社改为海涛生产大队,费石庄村改名为费石庄生产队,经济职能和行政职能合二为一。

1958年10月,北戴河区全区所有农村和城镇地区全部合并为一个公社,即北戴河人民公社。原海滨人民公社改称海滨人民分社,费石庄生产队隶属其中。

1959年12月,海滨人民分社被撤销。

1960年1月,费石庄等14个村庄和国营园艺场合并组建为北戴河农场,隶属于北戴河人民公社。

1960年9月,北戴河农场被撤销建制,改为海滨分社。

1961年7月,北戴河人民公社被撤销,恢复北戴河区人民委员会。全区所有农村全部重组为3个人民公社,3个人民公社分别名为蔡各庄、拨道洼和海滨。费石庄隶属于拨道洼人民公社,并由过去的生产队升格为生产大队。与费石庄同属拨道洼人民公社管辖的生产大队还有11个,分别是车站、大苏庄、小朱庄、北戴河、杨各庄、东坨头、西坨头、拨道洼、太平庄、乔庄、古城生产大队。

1968年1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进入行政体制改革阶段。依照“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文革”指导思想,北戴河区已经瘫痪的党组织和区人民委员会全部改组,按照“三三制原则”(军队代表、造反派代表和革命派干部各占1/3)组建北戴河区革命委员会,接管“文革”前区党政机构的全部职能。费石庄生产大队亦组建了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主任一人接管原生产大队大队长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双重权力,村民称之为“一元化领导”。

1971年,北戴河区恢复因“踢开党委闹革命”而瘫痪的党组织,费石庄生产大队亦恢复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革委会主任开始同时兼任村党支部书记。

1976年8月,成立秦皇岛市郊区,拨道洼人民公社由北戴河区划归秦皇岛市郊区,费石庄生产大队也在其中。

1981年3月,党政合一的“革命委员会”体制被撤销,费石庄生产大队重新分设党支部书记和生产大队大队长2个职位。

1982年4月,拨道洼人民公社改名为戴河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戴河人民公社解散,恢复戴河乡的建制。费石庄生产大队同时也复名为费石庄村。原生产大队的行政职能移交给新成立的村经济管理委员会(简称村管委会)行使。村管委会成员由村党支部直接任命。

1984年6月,撤销秦皇岛市郊区建制,戴河乡重归北戴河区,费石庄亦然。

1987年,费石庄村管委会成员由过去的村党支部直接任命改为村党支部提名候选人,然后由村民代表投票选举,任期为3年。

1988年5月,戴河乡改为戴河镇。从那时起至今,费石庄村隶属于北戴河区戴河镇的情况便稳定下来,不再有任何变化。

1990年11月,费石庄村管委会改名为费石庄村村民委员会。

1999年,费石庄村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方式在这一年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依据全国人大于1998年11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党支部不再负责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候选人提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扩大到全村所有未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年满18周岁的村民身上。村民委员会全部成员都由村民自己公推直选出来,村民把这种选举方式称为“海选”。从此以后,费石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方式不再发生变动。

综上所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由于不断受到风云变幻的政治浪潮的冲击,费石庄村行政管辖的变化情况在外人看来简直可以用“眼花缭乱”四个字来形容。表1-3将费石庄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行政隶属情况按年代顺序做了整理。

表1-3 费石庄村的行政隶属情况

续表

虽然费石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行政隶属情况变动非常频繁,但经过研究可以发现,费石庄村行政管辖状态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次数并不多,归纳起来有4次:

第一次是在1956年成立海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之时。这标志着费石庄由普通行政村体制转变为生产队体制。

第二次是在1961年7月,费石庄由生产队升格为生产大队。

第三次是在1984年4月。由于人民公社体制解体,费石庄村由生产大队体制恢复为普通行政村体制。

第四次是在1999年底。通过全村“海选”村民委员会成员,费石庄村从过去的普通行政村体制转变为村民民主自治体制。

在梳理清楚费石庄村行政管辖的变化情况后,我们进一步梳理了在那些逝去的岁月里,曾经带领费石庄村村民一起书写历史的历任村级党政干部的基本情况。表1-4是对费石庄村自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党政“一把手”的情况汇总。

表1-4 费石庄村历任党政一把手情况汇总

在梳理清楚历史之后,我们对费石庄村现行的党政组织及其相互关系、运行机制进行重点描述。图1-1是费石庄村级党政组织结构。

图1-1 费石庄村级党政组织结构

从图1-1可以看出,费石庄村级党政组织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机制如下:

村民会议是集合全体村民个体权利为公共权利的机构,是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的权力之源,也就是本村的最高权力机构。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村民组成,一般每年召开一次,由村民委员会召集并主持。若有1/10以上村民联名或1/5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村民委员会也应召集召开会议;特殊情况下也可由村党支部或上级政府负责召集。

村民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选举、补选和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2)讨论通过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3)讨论通过本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4)讨论否决和改变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的不适当决议;(5)讨论通过“两委”会议、村民委员会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提交的其他重大事宜;(6)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会议的代议制组织,在村民会议闭会期间代行村民会议的职能。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持,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费石庄村按村里的居住区划片,设置了15位村民代表,其人选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

村民代表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讨论、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提交村民会议讨论决定;(2)讨论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交村民会议通过;(3)讨论通过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的设置和人员组成;(4)讨论通过重大经济项目,兴办各种公共福利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承包方案;(5)审查通过救济款项的发放,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标准;(6)讨论通过村建道路等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和使用方案;(7)审议通过村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预决算报告;(8)讨论通过村级建设规划、宅基地发放和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方案;(9)审查其他关系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项。

村民委员会是村里常设的基层民主自治机构,其全体成员并不由上级镇政府任免,而是由村民会议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三年一届。村民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会议由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并主持,主任因故不能出席,可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会议须有2/3以上村民委员会成员到会方可举行。会前,村民委员会主任要主动向村党支部报告,经党支部同意后方可召开。

村民委员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研究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经济交往中的各类合同,并提交村“两委”会议讨论研究;(2)研究村集体和财务管理的具体实施意见,研究村务、财务公开的落实情况,并提交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3)研究宅基地、计划生育指标分配方案,以及违规处理情况,并提交村“两委”会议讨论研究;(4)研究决定对村民的教育管理、民间纠纷的排查处理;(5)制定、修改本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讨论决定;(6)研究征兵、拥军优属、救灾、兴修水利、移民搬迁等问题,并提交村“两委”会议讨论;(7)研究讨论其他村级组织的人员安排、调整、任免意见,并提交村“两委”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8)讨论决定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请示报告的问题;(9)讨论办理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决定事项。

村党员大会是本村全体党员基层党组织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村党员大会由村党支部负责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召集和主持,全体党员参加,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研究决定事宜,必须先提交村党员大会讨论。提倡实行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联席制。

村党员大会的主要议题有:(1)讨论决定党支部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2)讨论审查村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3)讨论决定党员发展三年规划,通过民主测评确定年度发展对象,对预备党员的吸收和转正进行表决;(4)讨论通过对党员的评议、鉴定、表彰、奖励及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置;(5)选举村党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代表;(6)讨论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有关制度、决议;(7)讨论审议村“两委”会议研究提出的需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过的初步方案;(8)讨论决定支部委员会提交的有关议题。

村党支部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其全体成员是在上级党委的监督和指导下由村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任期三年一届。村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书记因故不能出席可委托副书记或一名委员主持。会议须有2/3以上党支部成员到会方能举行。

村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研究决定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决议的具体实施意见;(2)研究向上级党组织报送的重要请示、报告和有关重要事项;(3)研究发展党员相关工作以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修改本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4)研究提出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计划,解决运行中的重大问题;(5)研究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社会公益事业等规划;(6)研究提出村级组织干部培养、调整、配备、民主选举、经济待遇以及对村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7)研究村级重大财务收支情况;(8)研究讨论提交村“两委”会议的所有议题;(9)研究讨论村民委员会请示报告的重大事宜。

村“两委”会议是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召开。会议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参加,参加会议人数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2/3方可举行。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或由书记委托副书记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召集并主持。

村“两委”会议的主要议题有:(1)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有关决议、指示的实施办法;(2)讨论全年经济发展和各方面工作的长远性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措施;(3)研究和讨论重大建设项目和经济项目;(4)讨论重大财务支出、集体资产的使用和处置以及各类承包、租赁、拍卖等经营方式和实施方案;(5)讨论和研究村级组织有关工作人员的选拔、任用、调整和奖惩;(6)研究制定村级组织各项工作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分工;(7)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8)讨论和研究计划生育、宅基地指标分配和村务、财务公开等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9)其他重大事宜。

2. 经济发展总体变化

由于费石庄村级经济史方面的史料极度缺乏,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前费石庄的经济情况,我们只能采纳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地方志对当时的临榆县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普遍描述:

“大抵有田者少,佃人之田,岁纳租粮,丰年则于纳租外仅可自给,一遇荒歉,种田者既鲜盖藏,为佣者亦无由食力,哀鸿遍野,良可矜怜。然性多愿谨,虽至冻馁而不为非,则尤可悯焉。”(17)

“以全县地供全县民,半载尚不敷用”(18)

从旧志书的描述来看,新中国成立前临榆县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粮食产量连自给自足都无法保证。一遇到灾荒,佃农甚至无法交地租,只能以乞讨为生或外出逃荒。

而比天灾更能摧毁经济发展的是人祸。依据《北戴河志》的记载,民国初期的两次直奉战争、民国中期日本侵略军的野蛮统治以及民国晚期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农村地主、恶霸的大力支持,都对临榆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性影响。到1949年,整个临榆县农村地区粮食亩产仅50千克,人口死亡率高达13.1%,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新中国成立前临榆县农民的生活一点也不过分。

至于新中国成立后费石庄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我们依据费石庄村老支书李思孝的口述,以及北戴河区政府编纂的两本地方志《北戴河志》和《北戴河志:1988—2003年》,按照年代顺序记录如下:

1950年费石庄村在李集荣党代表和农民代表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将过去属于村里少量地主、富农的土地平分给了每一个村民。在费石庄村占主导地位数百年的地主剥削制度被废除,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1953年村里开始发展互助组。

1954年村里成立了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叫“南社”,一个叫“北社”。南社由何成祥领导,一共18户参加,专门种地。北社由李集荣、范芳春领导,参与的农户更多,社里有马车队,除了种地还从事运输业。此外还有一些村民没有入社,坚持单干。

1955年村里的粮食开始统购统销,由国家统一规定施行定产、定购、定销(以下简称“三定”),到队以后到户。当时各村按用粮标准分三个等级:余粮户口粮标准每人每年365斤,自足户口粮标准每人每年328.5斤,缺粮户口粮标准每人每年288斤。

1956年整个太平庄乡所辖6村联合起来成立海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费石庄村成为海涛高级社中的1个生产队,全村所有村民全部入社。高级社里的干部发现费石庄村的土质适于种植果树,便请来昌黎县果树研究所的专家为社员们专门做指导,开始在村中种植苹果树、梨树、少量桃树及杂果。虽然当时费石庄村的农业依然以种植玉米、花生、大豆、高粱、红薯为主,但这一经济决策对费石庄村日后的产业结构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对费石庄村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被抽调到秦皇岛市的炼钢厂、焦化厂去“大炼钢铁”,村里只留下一些年老体弱的农民,劳力不足,致使1958年秋收粮食丢、烂严重。二是办公共食堂,不再向各家农户分配口粮,而是全村人都集中到公共食堂免费就餐,美其名曰“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这些极“左”政策都对村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其后的数年村里又是天灾不断。1959年七八月村里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农作物受损严重。1960年和1961年连续两年春夏雨水稀少,旱情严重。1962年8月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大风雹灾,个别地带雹子厚度达15厘米,最大雹粒直径7~8厘米,村里农作物受到毁灭性打击,粮食大面积减产。村民的生活水平剧烈下降,很多人都吃不饱肚子。

面对国民经济严重的困难局面,中央于1960年开始纠“左”,到1961年更是全力制止各地的“一平二调共产风”。北戴河区遵照中央指示,于1961年解散了各村公共食堂,调整社队规模,并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费石庄转而隶属于拨道洼人民公社,并由过去的生产队升格为生产大队。从生产队体制转变为生产大队体制,大大扩展了费石庄村级行政组织的自主权限。这一阶段费石庄村级行政组织在生产计划、多种经营、水利建设、农用机械的管理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大大扩大,为其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1961年费石庄升格为生产大队后,大队内又建立了两个生产队,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两个生产队各自充实农业生产,扩大小麦旱稻种植面积,又适度种植了一些桃树、苹果树,走以副养农的道路。据费石庄村老支书李思孝回忆,当时村里两个生产队的分红率在整个北戴河区都排在靠前位置,又在全区农村中率先安装了电线电灯,很受外村人羡慕。

1963年村里开始进行以“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物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亦称“粗线四清”。1964年开始以“清组织、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为内容的“细线四清”。当时经过“四清”工作组的严格审查,费石庄村的村干部被证明在经济上是清白的,除了少量多吃多占的情况,没有一个贪污腐败分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50—1966年费石庄村的扫除文盲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费石庄村的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文化上也产生了要打破旧社会地主阶级的文化垄断、摆脱文盲之苦的迫切要求。顺应广大村民的迫切需求,村里从1950年就办起了扫盲识字班,一直到“文革”才停办。扫盲识字班的工作方针是: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到1966年扫盲识字班停办时,全村14~40岁的青壮年绝大多数摘掉了文盲帽子,村干部全部摘掉了文盲帽子,一般能识1000~1200字,能写简单书信和便条。同时在扫盲运动的基础上创建了费石庄初级小学,由老学究费鸣岐任校长,面向全村所有适龄儿童,打破了旧社会地主阶级的子女独占教育资源的局面。村级教育文化事业的腾飞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文化精神素质,并对村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968年,费石庄生产大队组建了革命委员会,革委会主任一人接管原生产大队大队长和村党支部书记的双重权力。同时村里旧有的两个生产队被取消,全村以大队为基础进行统一核算,村民称之为“一元化领导”。

从1968年1月到1981年3月,由于村干部领导有方,干群关系密切,革委会体制下的费石庄村集体经济走上了迅猛发展道路。据费石庄村老支书李思孝回忆,当时费石庄大队下设农业队、果树队、渔业副业队、工程队、车组等多个基层集体经济组织,村域经济可谓是全面发展、全面开花。全村所有坡地都建成梯田(大寨田),成为区里“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并开始种植水稻。费石庄村成为秦皇岛市第一个有汽车、拖拉机、打麦机的大队;第一个建有百头猪场的大队;使用除草剂和农用机械耕地,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不仅不吃国家返销粮,还向国家年交“红心粮”3000斤,全村的口粮标准达到北戴河区的最高线,每人每年供给414斤;村民的年终分红率跃居全市第1名。掀起兴修水利的群众运动,村民的劳动白天算工分,晚上和节假日算义务劳动。以战天斗地的革命热情挖水库、打机井,劈开欢喜岭、斩断小土山,铺设地下管道、引水上山灌粮田,从根本上改变了费石庄村旱不能灌,涝无法排的历史旧貌。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是费石庄村村域经济的鼎盛时期。

1982年遵照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指示,费石庄不再进行大队统一核算,而是分为3个生产队进行单独核算,包产到生产队,原生产大队的果树队、车组等经济组织全部一分为三下放。各生产队都开始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增加果树的种植。

1983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的精神,费石庄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把村里的土地(含果树)由集体统一经营改为分户经营,按人口分到各户,农户自己耕种,自己收获。村里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包括农用机械、交通工具、池塘、采石场、大牲畜以及各种渔副业摊子等都作价卖给农民。村民的劳动成果,除去交纳国家的农业税、征购粮以及集体的提留、统筹外,剩余全是自己的。村民把这一制度俗称为“包干到户”“大队分家”。当时村里和各农户签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是5年。

1986年,国家提出了以“科技兴农”为宗旨的“星火计划”。河北省林业厅、科委下达了果树优质增产,保鲜加工、低产园改造、山区综合技术开发等“星火计划”项目。当时的村委会抓住时机承接“星火计划”项目,大力支持农户发展果树生产。村委会一方面请外地专家进村办农业科技讲座,另一方面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技术,同时还为农户提供良种树苗,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各家农户也主动算经济账,逐步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开始改种市场效益好的果树(以苹果树为主)。

1987年,考虑到果树的生产周期和群众利益,村委会将土地承包合同直接延长了25年。

到20世纪80年代末,村委会又利用村集体的收入完善村里的水利设施建设,使村里的果树全部能够浇上适时水。此时费石庄村的果树种植面积在村内已经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费石庄村成为一个果树种植专业村。当时一方面村民的果品销售收入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国家开始重视征收农林特产税和教育附加费,两方面因素相结合使费石庄村成为当时戴河镇里的纳税大户。

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苹果树种植业进入了瓶颈期,原因有二:一是苹果树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求都比较高,自1983年果树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后,一些懂技术的村民家中的苹果树得到良好发展,但另一部分不懂技术的村民家中的苹果树则病死较多,产量下降;二是忽略了苹果品种的超前选择,主要栽培的都是一些传统品种,如红星、金冠、国光、胜利等。而临近县市的红富士、王森、乔那金等优良苹果品种陆续结果上市,使本村产的苹果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为了克服瓶颈期,村委会适时提出以种植桃树为主的更新改造计划,全村开始逐步改种桃树。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费石庄村已经由过去的苹果树种植专业村转型为桃树种植专业村。

21世纪的前十年,随着整个北戴河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周边很多村庄通过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或集体制、股份制企业而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而费石庄村的经济发展则进入了一个缓慢增长的低谷期。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缺少集体经济来源,村庄发展进展慢,立竿见影改变难;二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除果品以外增收渠道窄,而且受制于区里的土地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受到诸多限制;三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关系不够融洽,尤其是2000年村委会成员由村民“海选”产生之后,二者的关系更是难以理顺。有的村委会主任强调,自己是全村选民选举产生的,村里的事理应由自己说了算;而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则认为,村里的事如果不是党支部书记说了算,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作用就丧失了。历届村“两委”班子为此时不时发生内讧,各定各的调,各唱各的戏,针锋相对。(19)1991—2011年的20年间,费石庄村“两委”班子能够完整干满三年(一届)而不更换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只有2009—2011年这一届村“两委”班子。

2012年1月,费石庄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完成,侯亚东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通过支书、主任“一肩挑”,长期困扰费石庄村的村“两委”班子内讧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村“两委”班子成员如今同心协力,各负其责,政通人和。而随着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以及包村工作组的进村帮扶,北戴河区委、区政府等上级机关也对费石庄村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费石庄村的经济从2012年起已经走出低谷开始迅速爬升,与周边村庄的经济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通过近年来上级各有关部门及领导的决策部署和关心帮助,村“两委”班子结合区位优势,确立打造“生态环境友好型,乡村旅游特色村”的村庄整体发展规划。通过因地制宜对村内大片桃树进行利用开发,费石庄村投资300万元打造“绿道”项目,于田间铺设彩色路面5000余延长米(宽3.5米),实现与拨道洼“绿道”的道路连接,形成封闭式环形景观带。并建设磨盘广场、休闲木屋、桃林观景台、小市场、停车场等旅游附属设施,在旅游局的具体帮助下,设立“绿道”指示标识,吸引游人前来采摘参观。

下一步,费石庄村“两委”还计划加大投入,结合“绿道”项目在全村打造林果采摘体验区、休闲农业观光区、生态休闲垂钓区、民俗民居观光区、旅游度假服务区五大板块体系,以优质的旅游资源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费石庄赏桃花、品桃果,从而大大拓宽村民们的增收渠道,最终实现农民致富、农业振兴、农村发展的良好前景。

立足费石庄村域经济的当下,展望费石庄村域经济的未来,目前的情况可以称得上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调研组深信,费石庄村域经济的振兴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