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学期权投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7.5 Yang-Zhang估计量

Yang-Zhang估计量实际上是Close-To-Close估计量、开盘价—收盘价估计量和Rogers-Satchell估计量的一个加权平均。所以这个估计量能够同时处理价格漂移和价格跳空的问题。但如果是由跳空主导的行情,该估计量的作用就不明显了,因为只赋予了跳空一部分的权重。

其中,hi为交易时段的最高价;li为交易时段的最低价;ci为当期收盘价;oi为当期开盘价;N为样本容量。

同收盘价-收盘价估计量一样,为了将估计量年化,也需要将其乘以每年交易周期的平方根。

图7-2是在不同历史波动率估计量下,50ETF自上市以来的几种历史波动率(每个波动率的样本容量为20)。

图7-2 50ETF历史波动率对比

温馨提示

从图7-2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这几种历史波动率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

看了之前的介绍,您是不是大致了解了这几种历史波动率应该怎么计算了呢?

最后,笔者再来和大家稍微聊下关于波动率取样频率的问题。一般而言,随着取样频率的提高,会使得在同样的测量时间段内有了更多的数据点,往往能够改善估计的质量。但是,上述规律并不意味着频率越高越好,如果数据的频率非常高,我们反而可能丧失解读真实价格的能力,受到更多短期噪音信号的干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使用15分钟间隔的价格数据估计波动率,由于采用了可能含有噪音的价格数据,必然会存在一定的波动率偏差。如果15分钟的波动率偏差是0.1%,那么根据252个交易日,每个交易日6个半小时交易时间来分析,将波动率年化后,波动率偏差会变成8%(0.1%×。而且该问题会随着抽样频率的提高而越来越明显。

这就好比我们看行情时,使用的技术指标MA5、MA20,5天的价格平均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价格的平均走势,但是过于短期的均线会让投资者的交易受到干扰,价格也带有更多的噪音和毛刺。而20天均线不像5天均线那么敏感,会比较迟钝,更加能够反映大的趋势,但是对短期的价格反转等就不太敏感。总的来说,指标的取样频率还是因人而异的,看您是短线交易者还是长线交易者。当然您也可以将不同取样频率的指标叠加起来观察,给您更加多的信号和对趋势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