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KANO分析模型
KANO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该模型是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启发而提出的,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主要是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各因素属性归类,解决产品属性的定位问题,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如图2-1所示。
图2-1 KANO分析模型
(1)魅力因素:又称兴奋型需求,指不会被顾客过分期望的需求。对于魅力型需求,随着满足顾客期望程度的增加,顾客满意度会急剧上升,一旦得到满足,即使表现并不完善,顾客表现出的满意状况也是非常高的。
(2)期望因素:也称为意愿型需求,是指顾客的满意状况与需求的满足程度成比例关系的需求。此类需求得到满足或表现良好的话,客户满意度会显著提高,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水平超出顾客期望越多,顾客的满意状况越好。
(3)必备因素:也称为必备型需求、理所当然需求,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因素的基本要求,是顾客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也可能不会因而表现出满意。
(4)无差异因素: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无论提供与否,对用户体验均无影响,不会导致顾客满意或不满意。
(5)反向因素:用户根本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又称逆向型需求,是指引起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和导致低水平满意的质量特性,因为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有相似的喜好。
总之,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首先要全力以赴地满足顾客的基本型需求,保证顾客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重视顾客认为企业有义务做到的事情。然后,企业应尽力去满足顾客的期望型需求,这是质量的竞争性因素,提供顾客喜爱的额外服务或产品功能,使其优于竞争对手并有所不同,使顾客满意。最后争取实现顾客的兴奋型需求,为企业建立忠实的客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