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基本概念
大气中有多种污染物存在,在环境科学中颗粒物特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1.1.1 颗粒粒径
目前对大气中颗粒物粒径的表示方法有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体积等效直径或几何直径、光学等效直径等[3-6]。
(1)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 这是最常用的粒径表示方法。在大气中,若所研究的不规则形状粒子与单位密度直径为Dp的球形粒子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定义Dp为所研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它反映粒子大小与沉降速率的关系,直接表达了粒子的性质和行为,如粒子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各种粒子在呼吸道中可能沉积的部位等。
(2)体积等效直径或几何直径 若所研究的不规则形状粒子与单位密度直径为Dp的球形粒子体积相同,则定义Dp为所研究粒子的体积等效直径[7,8]。
(3)光学等效直径 若所研究的不规则形状粒子与一个直径为Dp的球形粒子具有相同的光散射能力,则定义Dp为所研究粒子的光学等效直径。
1.1.2 颗粒物的特征
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分布,分为细颗粒物和粗颗粒物。粒径小于2μm的统称为细颗粒物,粒径大于2μm的统称为粗颗粒物。大气颗粒物中大部分硫酸、硫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等都属于细颗粒物范畴。美国环境保护署(简称美国环保署,USEPA)提出的PM2.5主要是区分粗、细粒子的界限,而不是根据颗粒物进入呼吸系统某些部位的能力来区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易引起儿童和成人发生肺部疾病的“高危性”颗粒物的粒径小于2.4μm,与PM2.5接近。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的比表面积大得多,更易成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和反应体,许多有毒、有害化学成分在细颗粒物中的富集度更高[9-11]。
1.1.3 大气颗粒的粒径分类
环境空气质量研究中常用的几种颗粒物粒径分类: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超细颗粒物(UFP);纳米颗粒物。
(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PM100)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并停留一定时间、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0μm以下的全部颗粒物,一般为沙尘暴天气的扬尘和烟尘。
(2)可吸入物(PM10)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可以穿透人体呼吸系统屏障到达支气管和肺泡。
(3)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比表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可被吸入并聚集在人体肺部,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更小的微粒(直径≤100nm)甚至会通过肺部传递而影响其他器官。
(4)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UFP) 是指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0.1μm的粒子。
(5)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 是指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粒子[12]。
1.1.4 PM2.5、PM10和TSP的比较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审定为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是当量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的英文简称,浓度单位为μg/m3。细颗粒物在空气中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等[9-11]。PM2.5、PM10和 TSP三者的化学组分、来源、形成原因和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的比较见表1-1。
表1-1 PM2.5、PM10和TSP的比较[9]
1.1.5 颗粒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颗粒物浓度是描述颗粒物特性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表示方法有粒子数浓度、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质量浓度[12]。
粒子数浓度的定义为单位体积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数目。测量方法是把一定体积的气体抽进观测仪器的计数腔,然后进行计数。粒子数浓度的常用单位是个/cm3。
质量浓度的定义为单位体积空气中粒子的质量,常用单位为mg/m3或μg/m3。也有用粒子的质量与空气的质量之比来度量粒子的质量浓度,单位是mg/kg,或者使用无量纲数(即粒子质量和空气质量使用同一单位)。干净大气中粒子的质量浓度在1μg/m3以下,而在类似重霾空气中的粒子质量浓度可达几千微克/m3。
1.1.6 PM2.5在PM10中所占比重的分析
研究表明,PM2.5在PM10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根据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污染程度较轻的城市PM2.5/PM10大部分在0.3~0.4,污染较重的则在0.5~0.7。而魏复盛等的研究表明,1995~1996年间,广州城区的这一比值为64.7%~66.1%,兰州为51.6%~51.9%,武汉为52.6%~60.5%,重庆为61.8%~65.1%,这些城市都位于污染较重的城市之列。徐敬等通过对北京市2003~2004年PM2.5的研究分析得出,PM2.5和PM10比值的平均值为0.55,其中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比值分别为0.62和0.52。研究还指出,这一比值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季节、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等。春季常出现的扬尘天气以及上下班高峰的交通运输,都会引起大气中粗颗粒物的增加,使得PM2.5和PM10的比值有所降低;冬季采暖期煤的燃烧则加剧了PM2.5的排放,使得两者比值显著增加;夏季的光化学反应条件充分,二次反应加剧也会引起这一比值的升高。杨复沫等通过对北京市城区和居住区采集颗粒物进行浓度分析,对于该比值的变化得出了和徐敬等相同的结论,反映出采暖季煤炭燃烧对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春季的沙尘天气则对粗颗粒物的贡献较大[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