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你的天才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引子 那一片一片的花海

2013年11月下旬的一天,我参加中国创问教练中心的《进化教练》培训。课程中经常有三人小组的练习环节,老师要求每次换不同的人组合。我毫无预感,这一次的三人练习将对我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三人练习小组,其中一个人的角色是客户(被教练者),一个人扮演教练,剩下的一个人当观察者。这一次,我当客户,教练的扮演者徐老师坐在我对面。我开始跟对方说起,我将要退休,退休后想开办一个为孩子和父母提供帮助的家庭教育培训公司,只是我几十年一直在教育系统的政府机构工作,对公司运作不熟悉,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因而有些纠结。但有一点我很清楚,如果不去做这件事,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后悔。

教练:“为什么想做这件事?”

我:“几十年的教育经历,我发现每个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可惜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点,采用了忽略、抑制或者毁坏孩子天赋的行为,一方面家长自己身心疲惫,另一方面很多孩子没有能尽情活出他们的天分,我为孩子可惜,也同情家长付出了那么多的辛苦却没有收获到喜悦的果实,我想帮助这些孩子和家庭。”

教练:“想到要做这件事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

我:“是花海,一片一片的花海,每个孩子的笑脸就是其中一朵花,每个其乐融融的家庭也是其中一朵花,漫山遍野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我想让孩子们有个灿烂幸福的童年。”我越说越激动。

“这片花海开出来了,对你意味着什么?”教练追问。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因为我想证明给父母看,我也是一朵花。我想让天下的父母看到,他们的孩子是一朵能绽放的美丽的花。”说到这里,泪水如决了堤的江河一样汹涌而出,我浑身颤抖,埋下头痛哭起来。

这样的愿望从我的孩提时代就萌生了。

我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生病,父母既要工作又要照顾我,实在顾不上,在我快满周岁时把我送到五十公里外的外婆家。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姨妈身边度过的。

我6岁时要上学了,父母把我接回身边。那时,我知道有一个小我二岁的弟弟。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爸爸妈妈对他意味着什么,知道爸爸妈妈是他人生的重要人物。从小被父母“弃养”的孩子多年后再回到父母身边,内心最渴望的就是获得父母的认同和接纳,因而对父母对待她的态度很敏感。而对父母一方来说,这个孩子不是在他们身边长大,行为习惯不是他们“培养”起来的,就很容易看不惯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认为那些都是缺点。我的父母又是很传统、很严厉的家长,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采取的方式是非打即骂,于是我便遭到他们很多的批评。这对一个离开父母多年又突然被领回来的我内心造成很大的冲击,觉得父母不接受我,不爱我,因而害怕父母,遇事战战兢兢。童年的这些经历让我的内心填满了对父母的恐惧。

我是1959年出生,父亲是个知识分子,爱好看书,所以尽管我的童年处在一个特殊年代,但父亲对培养我和弟弟的学习能力还是很重视的,常常会设计一些项目训练我们,或者出些题考考我们。

有时候,父亲在一张纸上写几个字,让我和弟弟看几秒钟,然后拿掉纸,要我们写出刚才看到的字。父亲说这是训练我和弟弟的记忆力。每次这个环节,我能记住的字总是没有弟弟多,气得父亲大声呵斥我:“刚才你有没有认真看啊,啊?你比弟弟大两年,认识的字要比他多吧,怎么就记得还不如他多呢?”父亲认定我一定是不用心。我心里委屈极了,我真的是很努力地、拼命地想记住这些字啊。

有时候,父亲也会要求我和弟弟练字。他拿出两本字帖,给我和弟弟一人一本,让我们照帖练硬笔字,平时并不指导我们,规定我们每天必须自觉地抄写一页。他想起来时就要检查我们写的字,每到这时候我就格外紧张。

“你看看你写的字,再对比字帖,你自己说写得好不好?”威严的父亲看着我,我很害怕。

“写的不好”我战战兢兢地回答。

“哪里不好?”

“不知道。”

“不知道?你看看字帖,再看看你的横是怎么写的。”

“哦,我的横歪歪扭扭。”

“还有哪里不好?”

我低头看着自己的字,不敢出气,只是摇了摇头。

“你好好看看字帖呀,你看看你写的竖。”父亲愤怒了,瞪着眼朝我吼。

“我写的竖不直。”我这才说出不足。

我知道自己写得不好看,但真的辨别不清具体是哪里不好。可是父亲并没有相信我有努力写好字的愿望,更不相信对照字帖我还看不出差别。父亲认定我是不认真写、不仔细看,是态度问题,所以才有那么大的火气。当父亲大声训斥我时,我无助极了。

父母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型养育风格。童年,我没有感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等我到了青春期,就开始抗拒参与父亲安排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最后都要考核,我知道考核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弟弟聪明而我笨。对父亲这个结论,我心里很难过,又有些不服气。我有时候认为自己不比弟弟差,有时候又会怀疑自己,因为只要父母不在,我感觉自己就会变得聪明起来,但是在家里,我确实显得笨。我越是在父母面前不服气,他们越是要处处指出我的诸多不是,证明他们说的是对的。看到弟弟洋洋得意的神态,我直接用“学不会”来抗拒父亲安排的所有活动。于是父亲给我贴上一个标签:不爱学习、不爱动脑筋。

好在我在学校很自信,我的成绩在班里一直数一数二,经常有同学来请教我,我总是很耐心帮助同学。在学校,我很有成就感。可是,父亲说我这些成绩是靠勤奋获得的,没什么值得夸奖,认为我弟弟有读书的天分,我没有,是家里最不聪明的一个孩子,以至于我只要回到家就全然没有了自信。

至今,我都非常清晰地记得当年的感受。不是好记仇,正是由于童年这些记忆深刻的感受让我对儿童教育充满好奇。我对父亲给我的“家里最不聪明的人”这个标签耿耿于怀,我要找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来洗刷这个“冤屈”。带着这份决心和好奇心,在十多岁时我就有了一个决定,这一生只做一件事:儿童教育。此后几十年来从未让我有改变这个决定的念头。我不断钻研与孩子相关的一切科学知识,探索孩子学习成长的奥秘。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我不仅解开了当年“冤屈”的谜团,还创造了“三觉”(视觉、听觉、感觉)优势学习法,帮助众多的孩子摆脱学习困境,找到他们自己最佳的学习风格和策略,并且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三觉”优势学习法是什么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同一位老师授课,即使孩子们都在认真听讲,他们之间听课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孩子很容易理解老师说的意图,有些孩子却听得费劲。在完成作业方面也能观察到,有些孩子朗读了无数遍还是背不出,而看两眼就能默写正确;有些孩子抄写了无数遍还是默写不出,而听一遍就能背得出。这是源于每个孩子大脑擅长的输入信息通道和模式加工能力有所不同。有的擅长视觉系统,有的擅长听觉系统,还有的则擅长感觉系统。所谓教不会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老师传递的教学信息没有从该学生大脑最擅长的输入通道进入。比如,当学生擅长接收信息的输入主通道是视觉系统时,如果老师主要采用口头语言授课的形式,学生就会“左耳进、右耳出”,听课效率大打折扣。“三觉”优势学习法就是用自己最擅长的优势通道形成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式。

“三觉”优势学习法洗刷了我当年的“冤屈”。通过科学的“三觉”评测,我了解到自己是感觉型,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都不活跃,而我弟弟则是强视觉型。当年,父亲用纸上写字考我们记忆能力的方式,只是调动了我们的视觉神经系统学习。我的视觉神经系统不如弟弟敏感,这样的方式我很难赢过他。可惜父亲早已过世,如果给他老人家做这项评测,我猜想父亲一定是视觉型,因为当年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调动视觉系统的学习。当年的我和父亲还不懂这些原理,考核结果这个事实对我的打击很大,再加上父亲不理解的批评,极大损害了我在童年时对自己的认可。

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的家长课堂上讲述了自己童年这个故事,结束后,一个妈妈很激动地找到我:“雷老师,我怀疑我的大女儿和您的特质相同,是感觉型,而我的小儿子可能和您的弟弟相同是视觉型。”她的女儿读二年级,各科成绩都不好,尤其是默写总是不及格。妈妈很耐心地帮助女儿一遍遍地抄写和默写,可是女儿每次还是会有几个词记不住,而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的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却能全部默写出。爸爸妈妈都曾是高材生,他们怎么都想不通了,怀疑女儿是不是智商有问题,为什么幼儿园中班的儿子都学会了,而二年级的女儿就是记不住呢?

这位妈妈带着一双儿女来到我的工作室。评测结果果然如妈妈猜测的那样,姐姐是感觉型,弟弟是视觉型。我向孩子的爸爸妈妈讲解了“三觉”学习理论和特质表现,以及每一种特质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孩子的爸爸妈妈听了我的解释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女儿比儿子笨,而是两个孩子的优势学习系统有不同。当妈妈每次用写的方式让姐姐记忆的时候,视觉记忆很强的弟弟先学会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弟弟先学会这个事实却给姐姐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如同我的当年),也让父母对姐姐的学习能力产生焦虑和怀疑,形成恶性循环以后更不利于姐姐的学习改善。根据我的建议,他们采用感觉型的学习方式辅导女儿,一周后,女儿的默写成绩从原先的不及格进步到良、优、全对,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三级跳。

所以,不是孩子智商不够,也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教学方式没有和孩子的学习特质相匹配。只要掌握了这其中的奥妙和方法,孩子自然就会聪明起来。

我用这个“三觉”优势学习法帮助了无数的孩子找回了学习的自信,也改变了很多的父母认为孩子“没有学习天赋”这一限制性的信念,更是让这些家庭,从之前只要孩子一做作业就要上演鸡飞狗跳式的武打剧,转变成母慈子孝的温馨剧。孩子自信,家庭温馨,这正是我孩提时代就萌发的画面。

这片花海的画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几十年了。当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花海背后的创伤被教练唤醒时,我无法抑制住自己激动的情感。也是那一刻,让我明白了我需要进行“完结过去”的修炼。

这项修炼开启了我新的人生旅途,带给我一种加持力的进化能量,使我能真正地接纳自己,理解父母,也清楚看到了在自己脑海中几十年的那片花海是何等的美丽和壮观。

我懂得了,其实我的父母和别人家的父母一样是爱孩子的。他们在努力做到最好,只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一些过失。父亲尽管口口声声说我的成绩不值得表扬,可是他一直保留着我童年学校发的学习成绩册。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他们已经在努力做到最好。童年的磨砺,成就了我这名“资深儿童”,我能与孩子有深深的链接,我能感应到孩子内在的感受和需求;我能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看到他的潜能;我对孩子的所谓的“问题”总有解决的方法。我性格中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特质都是丰富的童年经历赋予我的。

我领悟了,我童年所经历的一切,是老天想要赋予我一项使命。难怪孩提时代的我始终只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原来我这一生的使命就是帮助普天下的孩子自信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去绽放他们的美丽。

我放下了当初想向父母证明自己也是一朵花的执着。现在的我,执着于让更多的孩子去实现上天赐予他们的才能,执着于帮助更多的父母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喜悦,执着于帮助更多的家庭温馨、和睦、其乐融融。他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花海中的一朵花。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我看来,这句名言并不是对老师的苛刻要求,而是提倡根据孩子的学习特质因材施教。“三觉”优势学习法能实现让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为每个孩子找到属于他们的通向罗马学习之道。

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让我深信不疑:天才就是基因与外部成长环境匹配的产物。孩子的成长环境与基因匹配得越多,释放的天赋就越多。

“不要错过你的天才孩子”这句话不是我用大脑思考出来的,而是从我的生命中迸发出的呐喊。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看到那些父母因为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质,不知道孩子学习困难背后的症结所在,采用的方式非但没有帮到孩子,反而对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扰或伤害,并且压抑和毁坏孩子的天赋,而父母自身也累得筋疲力尽,产生更大的焦虑和痛苦。

正是看到父母和孩子“两败俱伤”的现象越来越多,我萌生了要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可以将我四十年的研究心得,实践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数千个咨询案例中提炼出的精华,毫无保留地分享给父母们。

童年的一个梦想在我成年以后成了一种使命,这个使命在几十年的生命成长中又不断地得到升华,变成我的信仰。对孩子们深深的爱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深入我的骨髓。我感恩孩子们,是他们滋养了我,让我的生命有了意义,我要用一生去回报他们。

即便我只有萤火微光,我也要把它捧出来温暖孩子的世界。

希望看到此书的你,千万别错过了你的天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