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与广大农村居民煤气、液化气使用率较低,而以煤、柴草为主要燃料,严重污染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了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燃料的需求,方便群众,保护环境,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民用洁净燃料。实际上自1983年起,由于市场的需求,甲醇燃料和甲醇灶具已逐步形成产品并进入市场。当时主要采用的小氮肥厂、合成氨厂的粗甲醇,其本身含水8%~15%,为提高燃料热值,各地厂家开始加入各种可与甲醇互溶的多种有机物,最复杂的配方竟含有11种可燃甚至有害的有机化学产品作为添加剂。这样五花八门的添加剂,致使燃料配方混乱,反过来又使气化、燃烧更加困难。从而使用不久即出现“排放气刺激无法忍受”和“油预热管结炭堵塞”而无法使用,用户纷纷退货,在一段时间内,甲醇灶的推广使用进入一个低潮。
为使甲醇燃料及灶具规范化,1992年在农业部及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领导下,成立了“新型液体燃料及燃具专业委员会”。1994年四川省能源标准化委员会与农业部环保能源司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定《醇基液体燃料》国家标准(GB 16663—1996)与《醇基民用燃料灶具》农业行业标准(NY 312—1997)。
对于甲醇燃料的利用,人们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检验,从甲醇有毒、有腐蚀性和使用前需要气化等有所偏颇的认识,逐步了解到甲醇内含50%的氧,不含硫等杂质,作为燃料既能燃烧完全,提高能源效率,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种可以替代煤、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的清洁能源。
特别是国家发改委在“发改工业〔2006〕1350号”文关于“十一五”期间“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中关于“以民用燃料和油品市场为导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先进煤化工技术和二步法二甲醚合成技术,建设大型甲醇和二甲醚生产基地,认真做好新型民用燃料和车用燃料使用试验和示范工作”的精神发布,说明国家已将甲醇和二甲醚等液体燃料列为产业发展政策,并明确指出它们将是石油的替代产品之一,是鼓励积极发展生产、使用的高效节能产品。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些多年从事甲醇燃料、燃具研制的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相关人员,根据过去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从材料及工艺加工上进行改进,陆续将新研制的产品推向市场。本书作者冯向法专家和他母校中国科技大学的一批师生,从科研到实践,对传统的醇基液体燃料进行了一些重大革新,与国家标准GB 16663— 1996的要求比较,具有突出的两个特点:
一是不需要像传统醇基液体燃料为增加热值而添加20%的石油产品烃类,从而可以完全摆脱对于石油产品的依赖。他们改用性能与烃类相近的多碳醇和醚类等作为新型添加剂,既提高了热值,又简化了组分并易于互溶。
二是增加了四种微量的性能改良剂,使所研发的新型醇基液体燃料的防腐性、易燃性及其气味、火焰的可辨性得到了改善。
他们配合改进的燃料,研制的专利产品新型醇燃料自动气化灶,与过去的家用甲醇灶具比较,具有预热快、火力大、高效节能、安全性高的特点。产品已于2006年由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主持,在国家能源办公室、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和河南省有关专家进行的评审鉴定会上给予高度评价。
鉴定以后,他们进一步在车用、民用和工业窑炉应用的醇基清洁燃料燃具的开发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满足近年来餐饮业的需求,相继研究了大型炉灶其热流量分别达到7kW、14kW、21kW、28kW、35kW、42kW,完全可以取代饭店和集体食堂目前燃用柴油、液化气的中餐炒菜灶。
为了进一步彰显醇基液体燃料的清洁环保功能,他们制定了醇基清洁燃料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增加了较高热值的新档次,使之可以更好地用作蒸汽锅炉和工业窑炉燃料,并且做了一些成功的示范应用。
根据我国农村的需要,他们研发成功农用醇醚柴油燃料,并参与制定了国家能源行业标准NB/T 34013—2013《农用醇醚柴油燃料》,有益于支农惠农。
冯向法等人将他们多年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编著成了这本《醇基清洁燃料》专著,可供有关人员参阅。他们针对当前能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观点,可供大家讨论。这对于醇基清洁燃料行业的发展和我国的国计民生,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读者会从中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新型醇基清洁燃料必将兴盛的一个原因,是它们不仅不含硫、磷等有害杂质,而且有可观的内含氧,使得燃烧完全,效率高,排放清洁,这对于化石燃料污染环境日益严重的当今世界而言,是最大福音。
新型醇基清洁燃料能否快速有序地发展,最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领域的从业人员,能否不断地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不断地超越自己。为达到技术顶峰,可能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