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农药科学使用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农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病原菌、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体内靶标的生理功能。这里的靶标是指酶、受体、通道、生物膜等。农药有效成分与靶标结合或相互作用,对有害生物造成伤害或使其失去竞争能力。不同化学结构类型的农药往往作用于同一靶标:如有机磷酸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均作用于害虫的乙酰胆碱酯酶;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嘧啶水杨酸类、三唑并嘧啶类和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均作用于乙酰乳酸合成酶。靶标结构的改变是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的重要途径,这称作靶标抗药性。作用于同一靶标的不同化学结构类型的农药,往往具有交互抗药性。因此,将农药按照作用靶标分类,对在使用过程中合理选择农药品种、高效复配混合和延缓或克服抗药性意义重大。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农药使用基础知识,重点讲述农药使用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农药分类、毒性、剂型、作用方式、混用原则和施用方法等,是实现农药科学使用的最基础知识。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线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类农药均按照作用机制或作用靶标进行了分类,概要介绍了农药作用于靶标后导致的生理生化功能变化、化学结构类型及该类农药的通性。农药品种均以中文通用名称作标题,除介绍英文名称、其他名称、化学结构式和主要制剂外,紧紧围绕科学使用详细归纳总结了各农药品种的作用特点、防治对象、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使用技术中大部分注明了农药有效成分在不同作物上的安全间隔期、每季最多使用次数和最高残留限量。

本书适合具有一定农药学基础和较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农药企业产品开发人员、农药经销商、新型种植者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使用,也可供植保、农学、园艺、林学等专业的师生参考。因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栽培模式、气候条件、用药习惯各异,书中所列农药品种,应首先在当地进行田间试验,之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

本书由沈阳农业大学农药学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纪明山教授,组织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共同编写。由于学识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纪明山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