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中国设计与风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中国早期文化区域

考古发现,“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这是在一个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之上,其内有铭文“宅兹中国”(图1-2),其意为“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这是一个方位的认知,也可以说是我国人民的祖先对理想中国的初步表达。

图1-2 何尊及其铭文(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我们对中国的认知经历了“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三个阶段。共识的中国,即相当于龙山时代或传说的“五帝”时代,广大黄河、长江流域文化进行了交流,各大文化区系间逐步形成了彼此的认同;理想的中国,即夏商周三代政治文化上的重组;现实的中国,即秦汉帝国。

距今约八千年,华夏大地出现了各类考古学意义上的文化,形成了几大文化区。距今约五千五百年,这些文化区几乎同步发展着,呈现出繁花似锦的景象,其中以黄河中游地区包含中原地区、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西辽河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等最为著名。考古资料表明这些文化之间有互动与交流,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之间有玉人、玉龟、玉龙、筒形器等共有元素,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之间有花卉彩陶纹饰的共有元素。各地都接受了以“钺”为神权、王权、军权的权力象征符号;其居住形式,产生了以“大房子”为中心的部落布局,还有相似的丧葬仪式。

尽管这些文化有不少共同的构成元素与方式,但是也独自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西辽河区域红山文化的宗教性较强,有“坛、庙、冢”的礼仪形态,发展了粟、黍耕作农业。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崧山文化、良渚文化则产生了“水稻、蚕丝、玉”的生活方式与形态。各文化之间呈现出一定的互动性、继承性与代表性,目前考古出土器物较多的有红山诸文化、良渚诸文化与仰韶诸文化。

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长江等流域几乎同时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以灰、黑陶的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等为共同特征。铜器技术、快轮制陶技术、养蚕缫丝与丝织品技术、玉器技术、漆器技术、建筑技术等有了显著的发展,为进入以中原文明为核心的夏代做好了准备。

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提出了“中国相互作用圈”的概念。因为以上这些文化密切的交流,形成了区别于周围其他文化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文化圈中,大家共享许多相似性,这个圈子的范围就是中国后来秦汉帝国形成的核心地区,与中国后来的发展呈现出高度一致性,这就是最初的中国,或者说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追溯历史,有夏、商、周、秦、汉、唐等朝代名称。“华夏”“中国”的称呼也时常出现在历史典籍之中,伴随着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

满天星斗、多源一统,是自成一脉的中国文化写照。大禹治水与“九州”的政治概念,是夏代人构建的一个心怀天下,一个文明与一个政体高度契合的共同体。“中国人勤劳、朴实、自强不息的美德融为一体,孕育出无穷的创造力,成为中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喷源不竭的源泉。”

新时代下,巨大的凝聚力、无穷的创造力、无限的生命力,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