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第一节 基础知识
一、水
水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古希腊语中称为ARCHE,原意是“万物之母”。水是地球上最普通的氢氧化合物,英文名字为water,化学名称是H2O。根据水的同位素组成不同,有轻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和原重水(HDO)之分。天然水中轻水占99.9%以上。
水,不仅种类繁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而且还以多种形式表现,即云、雾、雨、雪、雹、露、霜、冰、汽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如河水、湖库水、海水、地下水绝大多数时间均以液体水存在,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8%。
二、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水总量约 136000万立方公里。其中,海洋 132000万立方公里,占97.02%;冰冠与冰川 2920万立方公里,占2.15%;地下水 8.34万立方公里,占0.62%;河流0.125万立方公里,占0.0001%;淡水河泊 12.5万立方公里,占0.009%;咸水湖与内海 10.4万立方公里,占0.008%;土壤水 6.7万立方公里,占0.005%;大气水 1.3万立方公里,占0.001%。
三、水的自然循环
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这三种存在方式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蒸气),云被风输送到大陆上空,又以雨或雪的形式降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入河川形成地下、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大海。
四、水的社会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连续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从自然水体中取水,使用过后又排回自然水体中的人工水循环。
五、水资源
目前,关于“水资源”最普遍的说法是“可供人们经常取用、逐年可以恢复的水量”。我们现在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的淡水资源的总称。地球上所有的气态、液态、固态的天然水也成为广义上的水资源。但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指某一地区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资源。
“水资源”一词最早出现于正式的机构名称,是1894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内设立水资源处,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水资源被引起重视却是近二十年。关于水资源含义的解释有很多,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以及法律层面的概念。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自然界一切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这主要是指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常以淡水体的年补给量作为水资源的定量指标,如用河川年径流量表示地表水资源量,用含水层补给量表示地下水资源量。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规定:本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具有补给的循环性、变化的复杂性、利用的广泛性和利害的双重性等特点。水资源在自身的循环过程中可不断的恢复和更新,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在生产生活中水的利用无处不在,同时水的利害双重性十分明显。
六、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水量保护与水质保护两个方面。也就是通过行政的、法律的、技术的、经济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水资源保护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的保护。
七、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可利用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水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不包括过境水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评价区内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当地天然河川径流量,2013年我国地表水资源量为26839.5亿立方米。我国地下水资源量是指评价区内降水和地表水对饱水岩土层的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河道、湖库、渠系、渠灌田间等地表水体的入渗补给量。2013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081.1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18.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加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而得,2013年的最新统计,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957.9亿立方米。
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量中可以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
八、取水量、供水量、用水量、耗水量、排水量
取水量是指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通过工程或人工措施获得的水量,通常包括蓄水、饮水、提水、调水等。供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之和。用水量是指用水户所使用的水量,通常是由供水单位提供,也可以是由用水户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塘)或地下取水获得。耗水量是指用水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净用水量。排水量指用水户向江河、湖泊或其他水体排放的水量。这种水量一般以废水或污水形式排放在水体中。一般来说,取水量大于等于供水量,用水量大于等于取水量,用水量大于等于排水量,耗水量与排水量之和等于用水量。
有些生产过程中,其排放的水经过简单的处理还可以被重复利用,或被要求用水水质低的工艺过程利用,因此,这时候用水量就等于取水量与重复利用水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