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先学会的基本按摩与抚触手法
家长若是想要在家给宝宝进行简单的抚触与按摩,那么熟练掌握最基本的抚触与按摩手法是至关重要的。若是操作不当,即便不会给宝宝造成多大伤害,也会直接影响效果。
推法
将拇指或手掌其他部位置于宝宝身上的某一穴位或某一部位上,做单方向直线或弧形移动。
【类型】
1 直推法
以拇指外侧缘或指面,也可以食(示)指与中指的指腹,也可以用掌根在穴位或某部位上做直线推动。以泻法为主,常用穴(部)位有天门、太阳、膻中、肺俞、七节、五经、三关、六腑等。
2 分推法
双手拇指指腹置于穴位的中点,分别向两旁推动。常用穴(部)位有坎宫、手部阴阳、肺俞等。
3 旋推法
拇指指面置于穴位或某部位上不断旋转。多用于虚证,常用穴(部)位有脾经、肺经、肾经等。
4 合推法
双手拇指指腹从两端向穴位处推动合拢。多用于大横纹等线状穴位。
【要领】
手臂放松,肘关节自然屈曲,频率保证每分钟100次左右即可。直推时,手指关节要自然伸直;旋推时用力要柔和、平稳,拇指螺旋面要紧贴穴位。
【功效】
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清热止痛、消积导滞、补虚泻实等。
揉法
手指指腹或大鱼际或掌根置于某个穴位或部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
【类型】
1 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端,也可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回环揉动。适用于穴位及接触面较小处。
2 掌根揉法
用掌根大、小鱼际着力在穴位上做回环旋转揉动。力度较重,适用于肩背、腰骶等肌肉较厚处。
3 鱼际揉法
用大鱼际着力在穴位上做回环揉动。适用于头面部或肌肉较薄处。
【要领】
手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使该处皮下组织随着揉动逐渐产生微热感。频率以每分钟120~200次最佳。
【功效】
消积导滞、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健脾和胃等。
按法
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也可用掌心、掌根着力于穴位处,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并稍作停留。
【类型】
1 指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适用于全身各部及穴位。
2 掌按法
用手掌按压。适用于面积较大处。
【要领】
指按时,拇指或中指要伸直,指端着力。掌按时,腕关节微微弯曲,着力于手掌。
【功效】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镇静安神等。
运法
【要领】
指腹紧贴在操作部位上,宜缓不宜急,宜轻不宜重,做摩擦运动时不要带动皮下组织。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无名指着力于穴位或某部位上,由此及彼地做环形或弧形运转。
【功效】
舒筋通络、理气活血、清热除烦、和中健脾等。
掐法
【要领】
掐时要逐渐用力,直至引起强烈反应后停止,最长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以不掐破皮肤为宜。多用于急救。
用拇指垂直用力或用指甲刺激某个部位或穴位。掐后用拇指揉法,可缓解不适,又名掐揉法。
【功效】
开窍、镇惊、息风等。
拿法
【要领】
动作要求缓和且连贯,用力由轻渐重,不可突然发力,以免给宝宝造成不适。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两指指端,也可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与穴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
【功效】
强心醒神、发汗解表、定惊止痛等。
搓法
【要领】
双掌相对用力,前后交替摩动。动作要协调、柔和,速度要快,并由上而下缓慢移动。
双手掌心相对用力,夹住一定部位,并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地搓动。
【功效】
舒经活络、行气活血、放松肌肉等。
捏法
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穴位或某一部位。
【类型】
1 多指捏法
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其余四指前按,五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
2 两指捏法
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向前捻动。
【要领】
捏拿皮肤不宜太少,也不可过多。力度要适中。捏拿时不可拧转皮肤,应先捏皮肤,再提拿、捻动及前推。
【功效】
健脾和胃、调理阴阳、舒筋活络、镇静安神、行气活血等。
摩法
在小儿抚触与按摩中,摩法较为常见。其中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
【类型】
1 指摩法
以手指指腹着力进行按摩。适用于小儿头面部。
2 掌摩法
以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做回旋抚摩。
【要领】
肘关节微微弯曲,腕部要放松,指掌自然伸直。摩动时,动作要轻缓,频率以每分钟120次左右为宜,掌摩用力稍重些,指摩时速度稍快些。
【功效】
理气活血、健脾温中、消积导滞等。
擦法
用手掌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上,做直线来回摩擦运动。
【类型】
1 掌擦法
以手掌掌面着力摩擦。
2 大鱼际擦法
以大鱼际着力摩擦。
3 小鱼际擦法
以小鱼际着力摩擦。
【要领】
用力要稳,动作均匀连续,不可歪斜,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不可用力压。
【功效】
温经通络、行气活血、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