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陈子熊.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 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董俊华,林海潮,曹楚南,等.硬软酸碱原理与缓蚀剂设计[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1995(4):42-46.
[4] Michael Prenosil.Volatile corrosion inhibitor coatings[J].,76th Annual meeting of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Coatings Technology,October 16,1998,New Orleans,LA.
[5] 陈立庄,高延敏,缪文桦.有机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的机理[J].全面腐蚀控制,2005,19(2):25-28.
[6] 赵树斌,张慧敏.缓蚀剂的设计方法[J].清洗世界,1994(3):1-8.
[7] 周公度,段连运.结构化学基础.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 高延敏,陈家坚.酸碱理论在金属腐蚀和缓蚀技术上的应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0,12(6):319-322.
[9] 倪玉德.涂料制造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 赵维,夏明珠,雷武,等.有机磷缓蚀剂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2,22(4):217-220.
[11] 张士国,杨频.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环状含氮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关系[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4,24(4):240-244.
[12] 唐子龙,宋诗哲,有机缓蚀剂的量子化学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5,15(3):229-235.
[13] 赵维,夏明珠,雷武,等.有机磷缓蚀剂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2,22(4):217-220.
[14] 王佳,曹楚南.缓蚀剂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2,4(2):79-86.
[15] 周公度,段连运.结构化学基础.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6] 刘秀玉.铁不锈钢表面自组装膜的表征及其电化学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
[17] 刘志勇,缪昌文,周伟玲,等.迁移性阻锈剂及其在混凝土耐久性保持和提升中的作用[J].硅酸盐学报,2008,36(10):149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