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粗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等,按照适当比例配合、拌制,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在混凝土中,砂子和石子起骨架作用,它们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未硬化前,水泥浆起到润滑作用,赋予混凝土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使混凝土结构成型,水泥浆硬化后,将骨料胶结成为一个坚实的整体。
一、混凝土的分类
混凝土的分类方法很多,在工程中主要可按表观密度大小、混凝土的用途不同、所用胶凝材料不同、生产与施工方法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配筋情况和混凝土拌合物稠度不同等进行分类。
1.按表观密度大小分类
水泥混凝土按表观密度不同,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大孔混凝土和多孔混凝土。
(1)重混凝土 重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大于2800kg/m3的混凝土,这类混凝土是采用密度很大的重晶石、铁矿石、铁屑等重骨料,钡水泥、锶水泥等重水泥配制而成。重混凝土具有防射线(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能,所以又称为防辐射混凝土和屏蔽混凝土,主要用做核能工程的屏蔽结构材料。
(2)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在2000~2800kg/m3之间的混凝土,这类混凝土一般是采用天然的砂、石为骨料配制而成。普通混凝土在各种工程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主要用于各种建筑的承重结构。
(3)轻混凝土 轻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的混凝土。轻混凝土用陶粒、多孔烧结块、膨胀矿渣等天然或人造轻骨料为骨料配制而成。轻混凝土主要用于减轻结构自重,改善热工性能。
(4)大孔混凝土 大孔混凝土是用轻粗骨料或普通粗骨料,不掺加细骨料配制而成的,其干表观密度为800~1900kg/m3,适于制作墙板或墙体。
(5)多孔混凝土 多孔混凝土是以专门的方法使胶结料、磨细硅质材料和水的混合物发泡膨胀而制成,其干表观密度为600kg/m3以下,适于制作绝热结构。
2.按混凝土的用途分类
随着各类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对混凝土的用途也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混凝土相继出现。如结构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碱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耐热混凝土、道路混凝土、装饰混凝土、膨胀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等。
3.按胶凝材料不同分类
不同的胶凝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可以配制成不同性能和不同用途的混凝土。按所用胶凝材料不同分类,常见的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在各类工程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是水泥混凝土。
4.按生产与施工方法分类
按生产与施工方法不同,混凝土可分为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离心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真空吸水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等。
5.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类
根据国内外有关规定,按强度等级不同混凝土可分为低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小于30MPa)、中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30~60MPa)、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60MPa、小于100MPa)和超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100MPa)。
6.按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分类
按混凝土拌合物稠度不同,可以分为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动性混凝土、大流动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小于10mm且以维勃稠度表示;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90mm;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100~150mm;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或等于150mm。
7.按混凝土配筋情况分类
按混凝土配筋情况不同,可以分为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丝网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等。
除了以上用量最大的水泥混凝土外,还有其他的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石灰—硅质胶结料混凝土、石膏混凝土、镁质水泥混凝土、硫磺混凝土)、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树脂混凝土)、无机有机复合胶凝材料混凝土(如聚合为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可根据工程所用混凝土种类,按囯家或行业现行标准进行检测。
二、混凝土的特点
不同材料组成的混凝土,具有不同的特点,工程上最常用的普通(水泥)混凝土,全世界年用量已接近9.0×108t,这种混凝土用量如此之大,是因为其具有以下特点。
1.普通混凝土的优点
(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中砂、石等地方性材料占80%以上,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就地取材,容易制得,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
(2)普通混凝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改变组成材料的品种和比例,可以配制成不同性质的混凝土,以满足不同工程的要求。
(3)普通混凝土在凝结硬化前,其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根据工程结构设计要求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或结构物。
(4)普通混凝土与钢筋有良好的握裹力,与钢材有基本相同的线膨胀系数,可以制作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或整体结构。
(5)普通混凝土随着龄期的增长,具有优异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能,其强度会不断地提高,具有抗压强度高和耐久性良好等特性。
2.普通混凝土的缺点
普通混凝土的缺点是抗拉强度低,脆性及自重比较大,影响质量的因素多,传热比较快,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等。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中的规定,用于建筑工程的普通混凝土配制的原材料质量,应当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质量控制标准
(1)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XG1—2009)和《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 200—2003)的有关规定。
(2)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中、低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水化热。
(3)在水泥质量控制方面应符合以下规定:①宜采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②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料品种和掺加量;③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2.粗骨料质量控制标准
(1)粗骨料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中的规定。
(2)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压碎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指标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
(3)在粗骨料应用方面应符合以下规定:①配制混凝土的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②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mm;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小于31.5mm;③对于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0%和0.5%;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④对于高强混凝土,粗骨料的岩石抗压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且不应大于8%,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5%和0.2%;⑤对于粗骨料或用于制作粗骨料的岩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包括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粗骨料。
3.细骨料质量控制标准
(1)细骨料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中的规定;混凝土所采用的海砂,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6—2010)中的有关规定。
(2)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包括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海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还应包括贝壳含量;人工砂子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还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指标,主要控制项目可不包括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
(3)在细骨料应用方面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且300μm筛孔的颗粒通过量不宜少于15%;②对于有抗渗、抗冻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③对于高强混凝土,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0范围之内,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④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06%和0.02%;⑤混凝土所采用的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⑥混凝土所采用的海砂,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3%,贝壳含量应符合表3-1中的规定。“海砂”不得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⑦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3-2中的规定;⑧不宜单独采用特细砂作为细骨料配制混凝土;⑨河砂和海砂均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人工砂子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细骨料。
表3-1 混凝土用海砂贝壳含量
表3-2 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
4.矿物掺合料质量控制标准
(1)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钢渣粉、磷渣粉,可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的有关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的有关规定;钢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2006)的有关规定;其他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中的有关规定。
(2)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和三氧化硫含量,C类粉煤灰的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游离氧化钙含量和安定性;粒化高炉矿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钢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游离氧化钙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氧化镁和安定性;磷渣粉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五氧化二磷和安定性;“硅灰”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和二氧化硅含量;矿物掺合料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放射性。
(3)矿物掺合料的应用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掺用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②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③在配制混凝土时,矿物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应同时使用;④对于高强混凝土或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采用低于Ⅱ级的粉煤灰;⑤对于高强混凝土和耐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当需要采用“硅灰”时,宜采用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90%的“硅灰”。
5.外加剂质量控制标准
(1)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混凝土防冻剂》(JC 475—2004)和《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2009)中的有关规定。
(2)外加剂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 掺加外加剂混凝土性能和外加剂匀质性2方面。混凝土性能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和抗压强度比,外加剂匀质性方面的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pH值、氯离子含量、碱含量。引气剂和引气减水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防冻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含气量和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膨胀剂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凝结时间、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
(3)外加剂应用方面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1)中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时,外加剂与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②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混凝土冬季施工可釆用防冻剂;③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碱含量应满足混凝土的设计要求;④配制混凝土的外加剂,宜采用液态外加剂。
6.混凝土用水质量控制标准
(1)混凝土用水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中的有关规定。
(2)混凝土用水主要控制项目包括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和水泥“胶砂”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
(3)混凝土用水的应用应符合以下规定:①未经处理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②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采用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洗刷水。
四、混凝土检测技术标准
混凝土检测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