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基础兽医学部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肌  肉

考纲考点:(1)肌肉的结构;(2)咬肌的位置和结构特点;(3)躯干主要肌肉(背最长肌、胸头肌、肋间肌、膈肌、腹壁肌)和腹股沟管的位置与结构特点;(4)前肢和后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一、基本概念

1.肌器官的形态结构

运动系统的肌肉由横纹肌组织构成,附着于骨骼上,又称为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器官。每一块肌肉都是一个肌器官,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肌腹:是肌器官的主要部分,位于肌器官的中间,由无数骨骼肌纤维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具有收缩能力。

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或一端,由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在四肢多呈索状;在躯干多呈薄板状,又称腱膜。腱不能收缩,但有很强的韧性和抗张力,不易疲劳。它传导肌腹的收缩力,以提高肌腹的工作效力。其纤维伸入骨膜和骨质中,使肌肉牢固附着于骨上。

2.肌器官的分类

肌肉由于位置和机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一般可分为板状肌、多裂肌、纺锤形肌和环行肌。肌肉根据肌腹内腱纤维的含量,可分为动力肌、静力肌和动静力肌三种。

3.肌肉的辅助结构

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肌的表面。有些部位的浅筋膜中有皮肌。营养良好的家畜在浅筋膜内蓄积有脂肪。深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下。在某些部位深筋膜形成包围肌群的筋膜鞘;或伸入肌间,附着于骨上,形成肌间隔;或提供肌肉的附着面。筋膜主要起保护、固定肌肉位置的作用。

黏液囊:为密闭的结缔组织囊。囊壁内衬有滑膜,腔内有滑液。多位于骨的突起与肌肉、腱和皮肤之间,起减少摩擦的作用。位于关节附近的黏液囊多与关节腔相通。

腱鞘:由黏液囊包裹于腱外而成,多位于腱通过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处。腱鞘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腱活动时的摩擦。

二、头部肌肉

头部肌分为面部肌和咀嚼肌。面部肌位于口和鼻腔周围,主要有鼻唇提肌、上唇固有提肌、鼻翼开肌、下唇降肌、口轮匝肌和颊肌。咀嚼肌包括闭口肌(咬肌、翼肌和颞肌)和开口肌(枕颌肌和二腹肌)。咬肌位于下颌支的外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上提下颌(闭口);交替收缩,使下颌左右运动,以咀嚼食物。

三、躯干肌

背腰最长肌:为全身最长的肌肉,位于胸、腰椎棘突与横突和肋骨椎骨端所形成的凹槽内。自髂骨、荐骨向前,伸延至颈部。

髂肋肌:由一束束斜向的肌束组成,位于背腰最长肌的腹外侧。它与背腰最长肌之间形成髂肋肌沟,沟内有针灸穴位。

胸头肌:位于颈下部的外侧,起自胸骨柄,止于下颌骨后缘,呈长带状。它与臂头肌之间形成颈静脉沟,沟内有颈静脉。

膈肌:膈是一圆拱形凸向胸腔的板状肌,构成胸腔和腹腔间的分界。其周围由肌纤维构成,称肉质缘;中央是强韧的腱质,称中心腱。左、右膈脚间裂为主动脉裂孔。在膈上还有食管裂孔和后腔静脉裂孔。

肋间肌:主要包括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参与呼吸。

腹壁肌:构成腹侧壁和腹底壁,由4层纤维方向不同的板状肌构成,自外到内分别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其表面覆盖有腹壁筋膜。对牛和马等草食动物,腹壁肌外包的深筋膜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呈黄色,称为腹黄膜。腹壁肌各层纤维走向不同,彼此重叠,再加上腹黄膜,形成了柔韧的腹壁,对腹内器官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四、四肢肌

1.前肢肌肉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1)肩带肌 肩带肌是连接前肢与躯干的肌肉。主要包括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臂头肌、胸肌和腹侧锯肌。牛、羊、猪、犬还有肩胛横突肌。

斜方肌:为三角形薄板状肌,位于肩颈上部浅层。有提举、摆动和固定肩胛骨的作用。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分颈、胸两部。具有提举肩胛骨的作用。

背阔肌:呈三角形,位于胸侧壁,自腰背筋膜起始,在牛还起于第9~11肋骨、肋间外肌和腹外斜肌的筋膜,肌纤维向前止于肱骨。其作用可向后上方牵引肱骨,屈肩关节,在牛还可协助吸气。

臂头肌:位于颈侧部浅层,长带状,形成颈静脉沟的上界。牛的臂头肌前宽后窄,可明显分为上部的锁枕肌和下部的锁乳突肌。其作用为牵引前肢向前、伸肩关节。

胸肌:位于臂和前臂内侧与胸骨之间。分为胸前浅肌、胸后浅肌、胸前深肌和胸后深肌。有内收前肢的作用。当前肢向前踏地时,可牵引躯干向前。

腹侧锯肌:位于颈、胸部的外侧面,为一宽大的扇形肌,下缘呈锯齿状。可分颈、胸两部,作用为举颈、提举和悬吊躯干,并能协助呼吸。

肩胛横突肌:前部位于臂头肌深面,后部位于颈斜方肌与臂头肌之间。有牵引前肢向前、侧偏头颈的作用,马无此肌。

(2)肩部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胛骨的内侧及外侧面,起自肩胛骨,止于肱骨,跨越肩关节。

冈上肌:位于肩胛骨冈上窝内。作用为伸展或固定肩关节。

冈下肌:位于肩胛骨冈下窝内,一部分被三角肌覆盖。可外展臂部和固定肩关节。

三角肌:位于肩胛骨外侧,冈下肌的外面,呈三角形。可屈肩关节。

小圆肌:较小,呈短索状或楔状,肩胛骨外侧,三角肌肩胛部的深面。

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内侧面,可内收肱骨或固定肩关节。

大圆肌:呈长菱形,位于肩胛下肌后方。具有屈肩关节和内收肱骨的作用。

喙臂肌:呈扁而小的菱形,位于肩关节和肱骨的内侧上部。具有内收和屈曲肩关节的作用。

(3)臂部肌 臂部肌分布于肱骨周围,主要作用在肘关节。可分伸、屈两组。伸肌组位于肱骨后方,屈肌组在前方。

臂三头肌:位于肩胛骨和肱骨后方的夹角内,呈三角形。肌腹大,分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主要作用为伸肘关节。

前臂筋膜张肌:位于臂三头肌的后缘及内侧面。作用为伸肘关节。

臂二头肌:位于肱骨前面,呈圆柱状(牛)或纺锤形(马)。主要作用是屈肘关节,也有伸肩关节的作用。

臂肌:位于肱骨臂肌沟内。作用为屈肘关节。

(4)前臂及前脚部肌 前臂及前脚部肌可分为背外侧肌群和掌侧肌群。

背外侧肌群:分布于前臂骨的背侧和外侧面,由前向后依次为腕桡侧伸肌、指总伸肌和指外侧伸肌,在前臂下部还有腕斜伸肌。在牛,腕桡侧伸肌和指总伸肌之间还有指内侧伸肌。它们是作用于腕、指关节的伸肌。其主要作用是伸腕、指关节。

掌侧肌群:分布于前臂骨的掌侧面,为腕和指关节的屈肌。肌群的浅层为屈腕的肌肉,包括腕外侧屈肌、腕尺侧屈肌和腕桡侧屈肌;深层为屈指的肌肉,有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

2.后肢肌肉的组成与结构特点

后肢肌肉较前肢肌肉发达,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可分为臀部肌、股部肌、小腿和后脚部肌。

(1)臀部肌

臀浅肌:牛、羊无此肌。马的臀浅肌位于臀部浅层,有外展后肢和屈髋关节的作用。

臀中肌:是臀部的主要肌肉,大而厚。主要作用是伸髋关节,外展后肢,由于其与背最长肌结合,还参与竖立、蹴踢和推动躯干前进等动作。

臀深肌:位于最深层,臀中肌的下面。有外展髋关节和内旋后肢的作用。

髂肌:起自髂骨腹侧面,止于小转子。与腰大肌的止部紧密结合在一起称为髂腰肌。作用为屈髋关节及外旋后肢。

(2)股部肌 分布于股骨周围,分为股前肌群、股后肌群和股内侧肌群。

① 股前肌群

阔筋膜张肌:位于股前外侧皮下,可紧张阔筋膜,屈髋关节和伸膝关节。

股四头肌:大而厚,位于股骨前面及两侧,被阔筋膜张肌覆盖。有4个肌头,包括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作用为伸膝关节。

② 股后肌群

臀股二头肌:位于股后外侧,有两个头,即椎骨头(长头)和坐骨头(短头)。可伸髋关节、膝关节、跗关节。提举后肢时又可屈膝关节。

半腱肌:长而大,位于臀股二头肌后方,作用同臀股二头肌。

半膜肌:大,呈三菱形,位于半腱肌后内侧。有伸髋关节并内收后肢的作用。

③股内侧肌群

股薄肌:呈四边形,薄而宽,位于缝匠肌后方。有内收后肢的作用。

耻骨肌:位于耻骨前下方。可内收后肢和屈髋关节。

内收肌:呈三菱形,位于耻骨肌后面、半膜肌前方、股薄肌深面。作用是内收后肢和伸髋关节。

缝匠肌:呈狭长带状,位于股内侧前部。有内收后肢的作用。

(3)小腿和后脚部肌 多为纺锤形肌,肌腹位于小腿部,在跗关节均变为腱,作用于跗关节和趾关节。可分为小腿背外侧肌群和小腿跖侧肌群。

① 小腿背外侧肌群

趾长伸肌:起自股骨远端,在跗关节上方延续为一长腱,有伸趾关节、屈跗关节的作用。

趾外侧伸肌:位于小腿的外侧部,作用同趾长伸肌。

腓骨第3肌:位于小腿背侧面的浅层,在趾长伸肌的表面,有屈跗关节的作用。

胫骨前肌:紧贴于胫骨前外侧,有屈跗关节的作用。

腓骨长肌:马无此肌。位于小腿背外侧部,有屈跗关节和旋内后脚的作用。

② 小腿跖侧肌群

腓肠肌:位于小腿后部,分内、外两头,作用为伸跗关节。腓肠肌腱以及附着于跟结节的趾浅屈肌腱、股二头肌腱和半腱肌腱合成一粗而坚硬的腱索,称为跟腱。

趾浅屈肌:肌腹夹于腓肠肌两头之间,几乎全为腱质。其主要作用是屈趾关节。

趾深屈肌:肌腹位于胫骨后面,有三个头,即外侧浅头、外侧深头和内侧头。作用为屈趾关节、伸跗关节。

腘肌:位于膝关节后面。作用为屈股胫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