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
其他名称 艾杀特、艾法迪、氟氰虫酰肼。
化学名称 (E,Z)-2-{2-(4-氰基苯)-1-[(3-三氟甲基)苯]亚乙基}-N-[(4-三氟甲氧基)苯]-联氨羰草酰胺
主要剂型 22%、24%、36%悬浮剂,20%乳油。
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晶体粉末状。熔点为190℃,蒸气压为1.33×10-9Pa(25℃,不挥发),水中溶解度小于0.5mg/L。
产品特点 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缩氨基脲类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的受体上,阻断害虫神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神经冲动,致使虫体麻痹,停止取食,最终死亡。与菊酯类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无交互抗性。该药主要是通过害虫取食进入其体内发生胃毒杀死害虫,触杀作用较小,无内吸作用。
该药对于各龄期的靶标害虫、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很好的持效性,持效在7~10d。在一般的侵害情况下,氰氟虫腙一次施用就能较好地控制田间已有的害虫种群,在严重及持续的害虫侵害压力下,在第一次施药7~10d后,需要进行第二次施药以保证对害虫的彻底防治。
防治对象 氰氟虫腙对咀嚼和咬食的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常见的种类有甜菜夜蛾、棉铃虫、棉红铃虫、菜粉蝶、甘蓝夜蛾、小菜蛾、菜心野螟、小地老虎等,对卷叶蛾类的防效为中等。氰氟虫腙对鞘翅目害虫叶甲类如马铃薯叶甲防治效果较好,对跳甲类防治效果中等。氰氟虫腙对缨尾目、螨类及线虫无任何活性。
使用方法
(1)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低龄幼虫高发期喷雾施药,每亩用22%悬浮剂60~80mL兑水均匀喷雾。
(2)防治甘蓝小菜蛾,在低龄幼虫高发期喷雾施药,每亩用22%悬浮剂70~80mL兑水均匀喷雾。
(3)防治黄条跳甲、猿叶甲,在成虫始盛期,每亩用24%悬浮剂双联包(艾法迪15mL+专用助剂5mL)3~4包,每双联包兑水15L。
(4)防治黄守瓜,6~7月经常检查根部,发现有黄守瓜幼虫时,地上部萎蔫,或黄守瓜幼虫已钻入根内时,马上往根际喷淋或浇灌24%悬浮剂900倍液。
(5)防治瓜褐蝽、长肩刺缘蝽、菜蝽等蝽类害虫,可用22%悬浮剂500~700倍液喷雾。
(6)防治棉铃虫、烟青虫,抓住卵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未蛀入果内之前施药,用22%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
(7)防治茄黄斑螟,在幼虫孵化盛期,用240g/L悬浮剂550倍液喷雾。
(8)防治豇豆荚螟、豆荚斑螟、豆蚀叶野螟、大豆食心虫,在菜豆、豇豆现蕾开花后,及时喷洒240g/L悬浮剂600~800倍液,从现蕾开始,每隔10d喷蕾、花1次,可控制为害。
(9)防治菜螟,在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期,用240g/L悬浮剂500~600倍液(70~80mL/亩)喷雾。
(10)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抓住幼虫分散前的有利时机,用240g/L悬浮剂700倍液喷雾。
(11)防治甜菜螟,幼虫大量发生时,在2龄幼虫期,用240g/L悬浮剂700倍液喷雾。
(12)防治甜菜跳甲、马铃薯甲虫等,在成虫盛发时,用240g/L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
(13)防治红棕灰夜蛾,幼虫3龄前,用22%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
(14)防治蒙古灰象甲,在成虫出土为害期,用24%悬浮剂900倍液喷洒或浇灌。
(15)防治芋蝗,在成虫、若虫盛期,用24%悬浮剂900倍液喷雾。
(16)防治豌豆象,7月初至中下旬,用240g/L悬浮剂900倍液喷雾。
(17)防治蚕豆象,成虫进入产卵盛期、卵孵化以前,用24%悬浮剂900倍液喷雾。
(18)防治双斑萤叶甲、二条叶甲,发生严重的,用22%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
(19)防治甘薯叶甲、蓝翅负泥虫、白薯绮夜蛾等,用24%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
(20)防治甘薯天蛾,发生严重地区,百叶有幼虫2头时,于3龄前,用240g/L悬浮剂700倍液喷雾。
(21)防治芋单线天蛾、双线天蛾等,在田间幼虫低龄时,用24%悬浮剂9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1)温度对氰氟虫腙的活性有间接影响,由于幼虫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活动力强,取食量增多,这样更多的活性成分会进入虫体,因而杀虫速度会快一些。
(2)由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靶标害虫均以夜间危害为主,因此傍晚施用防治效果更佳。
(3)该制剂无内吸作用,喷药时应使用足够的喷液量,以确保作物叶片的正反面能被均匀喷施。
(4)具有良好的耐雨水冲刷性,在喷施后1h后就具有明显的耐雨水冲刷效果。施药后1h若遇大雨应重新喷雾防治。
(5)氰氟虫腙的持效期一般在7~10d。
(6)该药剂对鱼类等水生生物、蚕、蜂高毒,施药时避免对周围蜂群产生影响,开花植物花期、桑园、蚕室附近禁用,赤眼蜂等天敌放飞区域禁用。
(7)在氰氟虫腙用药量为16g/亩时,每个生长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为7d,在辣椒、莴苣、白菜、花椰菜、黄瓜、番茄、菜豆等蔬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0~3d;在西瓜、朝鲜蓟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7d;在甜玉米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d;在马铃薯、玉米、向日葵、甜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14d;在甘蓝上安全间隔期为7d,每季最多使用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