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从概念到意念
Introduction
本书收录了“泓叶设计”近年来的25个酒店空间设计案例。从概念思考到意念表述的主题出发,详细解析并展示了“泓叶”对于设计的探寻认识与表现过程。
对室内设计的认知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同样遵循着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规律。但不同的入门切入点将导致最终发展历程的不同。以概念认识作为室内设计的技术性切入点,而后围绕空间为核心,进而走向意念的追求,这是由本专业发展规律所导致的认知轨迹,更是本书对室内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兼技术学科认识秩序的一个逻辑性揭示。
所谓“概念”,在室内设计中应理解为对表述媒介的认识与提炼,是褪去文字语意之后的纯粹空间建构,更是本学科的“技术”课题所在。它归属于设计唯物的范畴,是“智”的产物。所谓“意念”,在室内设计中可视为对空间语境含意的追求,是思想与情感的表现,是对人文性与公共性价值的追求。它归属于设计艺术追求的范畴,是“善”的产物。设计的最高境界,仍是“智”“善”合一的过程。“泓叶设计”恰好在近二十余年的研究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从概念到意念的发展轨迹,回顾其专业认知的历程,可大致分为如下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性模仿与起步阶段。为此建立了一系列专业技术规程与标准,解决常用的专业技术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理性的专业表述方式,大量填充基础性空白,如制图规范、材料与构造、功能模式等,都是这一阶段首先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设计专业提升的关键性一步,开始着重研究设计思维与过程表述,并开启了对“概念”的思索。研究的方法仍是建立在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基础上,从中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即:“凡是做得不好的设计,是各有各的不好;凡是做得好的设计,却有着相同之处”。而面对大量前人的优秀设计,虽然已无从知晓这些设计是如何开始操作的,但通过最终的作品呈现,却使我们认识其设计物化的终极途径,即作为空间呈现的物质媒介,并且对媒介的认识有其设计归属的共同规律。于是,这样的发现成为我们对概念理解的起点。
由此,我们将概念构成归纳为三个层次:概念(1)、概念(2)、概念(3)。
第一层次概念(1),是对概念表述的初级认知,是对空间视觉表述元素的认识,即空间构成专项,也称为“空间语汇”。从中包含“空间选型”、“空间造型”、“空间材质”、“空间色彩”、“空间界面”、“空间照明”、“空间陈设”七大部分组成。每一专项都可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表现概念加以发展,也可以是多项组合概念的叠加表述,这是一种视觉语汇的表现概念,是对空间显现媒介形式的探索。这一阶段发展的顶峰,可以产生出对设计原型的开创,丰富设计表现的形式。许多开天辟地的设计杰作均出自这一阶段的成果。
第二层次概念(2),即对空间构成关系的认知,着重对室内空间逻辑的研究,又称“空间语法”。如果第一层次仍然停止在对表象空间的理解,第二个层次就是进入到了对空间抽象性本质的发现,是对关系建构的逻辑性理解,欲以彻底排除空间具象性的干扰,上升至相互关系存在的认知层面,同时真正开始进入到空间的思维状态。至此,上述第一层次的语汇概念,在此阶段进一步的关系建构中已然失去其语汇本身的属性价值:色已不是色本身;材也不是材本色;光亦不是光本色……,在此,一切互为彼此,一切皆为空间。进而可以理解为:形即色,色即形,色即材,材即色,光即形……以此类推,因为无论其形、色、光、材,都是空间存在的相貌片段,都以不同形式服从建构层次关系的需求,于是,一切即为空间。作为室内专业技术层面的研究,如上内容是对空间较为核心的理解。
第三层次概念(3),是对空间风格样式的追求,并包含第一层次的七大“空间语汇”和第二层次的“空间语法”,是概念发展中的集大成者,又称为“空间语系”。即通常我们所描述的风格样式问题,也可视为更宏大的空间原型的创建,为此,风格语系往往是时代文化积淀的集体产物。同时风格又潜在成为一种社会语意的象征,这点不难从设计历史中得到充分的佐证。
上述关于概念的三个层次认识,仍然处于室内设计学科中专业技术的理解范畴。在上述两个阶段的研习基础上,“泓叶设计”对概念的理解,又产生了一次新的发展,如果前三个层次是作为对概念认知的线性深化,那么此后阶段可视为对概念认识的平移发展,开始游离于专业层面的边界。
第三阶段,即对设计语境及语意的追寻,也是本书中意念部分的开始。引用一个常用的专业术语,叫作“场所精神”。其实,上述概念的第三层次,已经开始显露出对设计语意的表达。
如前所述,概念的初始层次是褪去语意后的纯粹专业性建构,那么到了意念阶段,则是对建构之物赋予相当人文情怀的诉求,类似传统中国画论中的“意境”、“意像”等概念,具有叙事性、文学性、象征性等特点。在室内设计中,意念或是引导着一场空间的诗意,或是某类价值观和情怀的感性显现。如此,单纯的室内空间设计已然不仅是设计唯物的世界,更是设计精神的世界。如同人文世界中所有其它创造形式一般,成为整体人类社会中情感与思想的表现部分。由此展现了室内设计从现实功能问题与技术问题出发,经由空间建构所导致的形式与审美的意念化追求,进入到人文精神的表现领域,并构成了一幅从世俗满足到专业技术、从物质世界到精神理念的全画幅宏大叙述。
如果说从概念到意念是作为设计发现与表现的两大阶段,是由物质媒介向精神表述的发展过程。那么,除此之外仍有另一层需要被强调的含意:即所有意念的追求均需以概念层次为基础,也就是说以专业技术为核心,渐次推进,最终求取其人文精神的表现,这是一个从专业技术迈向专业人文精神表达的必经之路。之所以强调这点,恰恰是因当下设计界充满这类背道而驰的情况。这一情况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产生一批有所谓“思想高度”和所谓“情怀理想”,却无专业深度与技术含量的项目;抑或产生一些只是口头表现的设计师。如此则有失专业之本,所有的意念追求亦显得无所价值。此类情况本质上只能归属于业余爱好者的行列。因此,设计立身之本的核心问题,仍在于专业性、技术性的探索水准。
对室内设计学科而言,专业技术的核心就是对空间的认识与表现。只有认清空间存在的方式,才能真正进入专业性本身。由于空间是如此抽象,需要通过物质媒介具体途径得以具象显现。因此,认识空间,又可以从认识表述空间的物化媒介入手,即上述所说的概念入手,并将语汇概念发展至语法概念的认知层面,由此可以开启对空间抽象关系的理解。而空间本质的抽象性特征意味着:无所谓持有什么具体形象,如造型、材质、光色、界面……,其抽象性在于相互的形式逻辑关系,一旦关系确立,一切表述媒介均成为关系的建构。所以,建构又是抽象关系与具象媒介的桥梁。研究概念,研究如何建构,就是在无限接近空间本意。空间本无相,有的只是一种相对关系,而关系又有其明显的主观性,所以空间本意又可视作为一种主观理念的存在形式。
由此可见,对概念的理解是打开空间认知的钥匙。因为,对概念的理解发展到了一定深度,空间便开始呈现;而对空间理解的不断升华,场所意念便开始出现,同时又可能爆发出概念的新型原型模式,这又是概念发展的里程碑表现。而这是一个相对复杂而漫长的专业感悟过程。可以看出,从概念到意念,包含了从空间认知到原型模式的创立;包含了从空间表象到场所精神的全方位学科体现。在此,空间成为衔接概念与意念的核心内容,成为室内设计学的学科基石。
注重空间,同时更有另一番作用,就是借此作为挑战室内设计专业短板与局限的有效方式。因为空间的抽象与理性特质,对室内缘起装饰的非理性因素起到相当的抑制和善化作用,并引领室内设计走向一个更为宽广而高尚的专业层面。所以,虽说装饰存在的表现方式各异,装饰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需恪守如下两个原则:一,有限度地使用装饰语言,并处于设计表现的非主题层面;二,以空间理念为引导原则,将装饰纳入服务于空间理性关系的建构中,而非单纯的界面填空。倘若背离了这两大原则,装饰就如现代主义大师卢斯的名言——“装饰即罪恶”。因为装饰的发展,其实是潜在顺应了人性中欲望、贪婪、虚情、膨胀等非理性因素,恰如人体中的“劣性细胞”,在其初期弱小的时候,似乎根本无法构成对人体的影响,一旦进一步膨胀,就如癌细胞一般,是致命的打击。为此,同样的道理不难发现,历史上任何辉煌的帝国王朝,其初创至覆灭的过程,往往也是装饰从弱到盛、由简至繁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精神力量日益衰弱的过程。装饰极度盛行之时,往往是一个时代消亡之际。因为每当社会人心开始虚空,财富与权力又高度集中,贪婪与膨胀一定会寄身在装饰的语言中,其性同构,物以类聚,成为倾泻人性之恶的迷醉剂。装饰成为填补空白的最便捷途径,而填充空白又是其存在的使命,而此处的空白,指的不单是界面空间,更在于精神空间的双重虚空。
摆脱装饰,就是摆脱室内设计专业的短板制约,就是从摆脱非理性的初始专业基因开始,告别始于又终于具象表现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始。这便是追寻空间的本意,建构空间的抽象逻辑关系。如此,室内设计将转变为始于空间抽象理念,而终于具象显现的新模式。
至此可以发现,室内设计的内涵就是以发现和解决功能问题为先导,由物质媒介出发的概念建构,并直抵空间关系的梳理,创建或再现空间模式原型。室内设计的外延则是从空间建构出发,追求设计的意念化表现,体现特有空间所特有的场所精神。据此可见,一流的设计,首先是在专业史上开创原型模式,并赋予其精神意念的作品。这些设计师赋予了新的专业发展方向,成为设计史上开天辟地的英雄,如此,他(她)们才是设计界中真正的大师,是大师中的大师。
从概念到意念,反映出室内设计从平凡的日常碎片开始,通过专业的技术路径,梳理其空间理性的存在秩序,最终走向设计唯物与设计唯心的智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