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气、血、津液

情境导入

钱某,女,36岁,职员,全身出现水肿3天,加重3天,患者6天前患感冒,脚踝及眼睑出现浮肿,未吃药,后全身出现浮肿,小便量少,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脉弦。

请问:

1.该患者属于气、血、津液哪类病证?

2.引起病变的脏腑是什么?

3.如何护理?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上,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一、气

(一)气的分类与生成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如《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实际上也是以“气”为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所以《医门法律》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同时也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音义同‘饲’)人以五气,地食(音义同‘饲’)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所以,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综上所述,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由于气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等作用,因而中医学中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1.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并充沛于全身。但具体来说,人体的气又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主要有如下几种。

(1)元气 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①组成与分布: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明确地指出了元气根于肾。肾中精气以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如《景岳全书》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可见元气的盛衰,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亦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

元气是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②主要功能: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活力旺盛,机体强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失调,或因久病损耗,以致元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时,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2)宗气 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故《灵枢·五味》说:“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①组成与分布:宗气,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旺盛与衰少。

宗气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灵枢·五味》),下“蓄于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相当于腹股沟部位)而下行于足”(《类经·针刺类·解结推引》)。故《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灵枢·刺节真邪》又说:“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

②主要功能: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其病在中……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这就充分说明了宗气具有推动心脏搏动、调节心律等功能。所以,在临床上常常以“虚里”处(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测知宗气的盛衰。

(3)营气 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有营养,故又称“荣气”。营与血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不可离,故常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①组成与分布: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故《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②主要功能:营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所以《灵枢·邪客》说:“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4)卫气 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为“卫阳”。

①组成与分布: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它的特性是“慓疾滑利”。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力特别强,流动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脉管的结束,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②主要功能:卫气的生理功能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如《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二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腠理开合、正常的体温、“昼精而夜寐”(《灵枢·营卫生会》),以及正常防御外邪的能力;反之,若营卫不和,即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而夜不寐”,以及抗御外邪能力低下等。

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所谓“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实际上都是元气所派生的,是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它属于人体元气的一部分,是构成各脏腑、经络最基本的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2.气的生成

人体的气,来源于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 “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

先天之精气,依赖于肾藏精的生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先天之精气的生理效应;水谷之精气,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才能从饮食物中摄取而化生;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则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因此,从气的来源或气的生成来看,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状况有关外,亦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正常并保持平衡,人体的气才能充沛;反之,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任何异常或失去协调平衡,均能影响气的生成,或影响气的正常生理效应,从而形成气虚等病理变化。此外,在气的生成过程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其重要。因人在出生以后,必须依赖饮食物的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而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又完全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才能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把其中的营养物质化为水谷精气。先天之精气,必须依赖于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所以《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二)气的功能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故《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

1.推动作用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激发其运动的作用。如果气虚或气的推动、激活作用减弱,均能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或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弱,或使血和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运行迟缓,从而引起血虚、血液运行不利和水液停滞等病理变化。

2.温煦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是说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的体温,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恒定;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进行正常的循环运行,故说“血得温而行,得寒而凝”。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不仅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寒象;还可因某些原因,引起气聚而不散,气郁而化热,出现恶热喜冷、发热等热象。所以《素问·刺志论》说:“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3.防御作用

机体的防御作用是非常复杂的,虽然包括了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多方面的作用,但气在这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气必虚”,是指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得以侵入机体而致病。由此可见,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全身的抗病能力随之而下降,机体也易罹患疾病。

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防止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无故流失。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可使血液循脉而行,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和精液等,控制其分泌排泄量,以防止其无故流失。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可导致体内液态物质大量流失的危险。如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导致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气不固精,可出现遗精、滑精和早泄等。

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可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由于这两个方面作用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之正常运行、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例如: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之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饮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其残渣转化成糟粕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果气化功能失常,能影响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形成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所以说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气的五个功能,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它们密切地协调配合,相互为用。

二、血

(一)血的生成

血,是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血必须在脉中运行,才能发挥它的生理效应。如因某些原因而逸出于脉外,即为出血,又可称为“离经之血”。脉,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有“血府”之称。

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所以说脾和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所说的:“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充分说明了脾和胃(中焦)的运化功能在生成血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血液的生成过程,则又要通过营气和肺的作用,方能化生为血。如《灵枢·邪客》在论述营气化生血液的功能时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灵枢·营卫生会》中更强调了肺在化生血液中的作用,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

综上所述,营气和津液,都是生成血的主要物质基础。由于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所以饮食营养的优劣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饮食营养长期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长期失调,均可导致血液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此外,精和血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和转化的关系。精藏于肾,血藏于肝。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肝的藏血量充盛,则肾有所藏,精有所资,故有“精血同源”之说。

(二)血的循行

血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环周不休。随着血的运行,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以供其需要。

血,属于阴而主静。血的运行,主要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血在脉管中运行而不至逸出脉外,也是由于气的固摄作用;由于脉管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灵枢·决气》)的功能,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不会离于经隧逸出脉外而导致出血。

“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这段原文描述了水谷精气的运行走向,但实际上已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水谷精气是进入血液循环的。故从中得以了解血液循环的具体走向,这个走向虽与现代生理学所已知的有所不同,但已明确指出了心、肺和脉构成了血液的循环系统。

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由于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运行。《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诸经。”血液的正常循行,还与某些脏器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如肺的宣发和朝会百脉、肝的疏泄等,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的统血和肝的藏血等,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此外,脉道是否通利、血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素问·调经论》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涩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因此,血液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的生理功能,而且还与肺、肝、脾等脏器的生理功能有关。如果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作用增加,或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则血液运行加速,甚则逸出脉外,而导致出血;反之,则血液运行减慢,运行不利,可导致血瘀等病理变化。

(三)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这是对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简要概括。《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是进一步阐释了机体必须依赖于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活动。

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具体体现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和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如果血的生成不足或持久过度耗损,或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均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的病理变化,出现头昏目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临床表现。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人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均有赖于血气的充盛,血脉的调和与流利。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的:“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所以,不论何种原因所形成的血虚、血热或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则可见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多种临床表现。

三、津液

(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津液,同气和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和液,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由于津和液在其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因而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来说,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故《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但在发生“伤津”和“脱液”的病理变化时,在辨证论治中,又须加以区分。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对津液生成和输布、排泄过程的简明概括。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津液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布于全身的。

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即是《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的“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是通过经脉,一方面将津液“以灌四旁”(《素问·玉机真脏论》)和全身;另一方面,则将津液“上输于肺”。这两个方面统属于脾的“散精”功能。

肺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作用,又称作“通调水道”。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以发挥津液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津液通过代谢化为汗液而排出体外。故说肺“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津液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最后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此外,肺在呼气中也排出了大量的水分。可见,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对津液的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肾所藏的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亦是气化作用的原动力。因而胃的“游溢精气”、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清别浊”,都需要依靠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而实现。全身的津液,最后亦都要通过肾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使“清者”蒸腾上升,从而向全身布散;“浊者”下降化为尿液,注入膀胱。尿液排泄量的多少,实际上是调节着全身津液的代谢平衡。故《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综上所述,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功能;津液的输布,依靠脾的“散精”和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津液的排泄,主要是依靠汗液、尿液和随着呼吸排出的水气;津液在体内的升降出入,是在肾的气化蒸腾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可见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代谢平衡,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主要作用。所以,不论是气的病变或脏腑的病变,均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破坏津液的代谢平衡,从而形成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的病理变化,或导致水、湿、痰、饮等津液环流障碍,水液停滞积聚的病理变化。

(二)津液的功能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如: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滋润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的作用;渗入于血脉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而且也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注入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具有濡养和滋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渗于骨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等作用。故《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的性状及其功能,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但是,这三者又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三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简要概括了气和血在功能上的差别。但是,气和血之间,又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即是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之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因此,在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配合应用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这是气能生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2.气能行血

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血瘀,甚则阻滞于脉络,结成瘀血。气机逆乱,血行亦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如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吐血;血随气陷,可见脘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此是气能行血理论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3.气能摄血

摄血,是气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即“气不摄血”。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以上三个方面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气为血帅”。

4.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一是指血能载气。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于体内。如果气失去依附,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所以,血虚者,气亦易衰;血脱者,气亦逸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制亦在于此。二是指血能养气,即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气和津液的关系,与气和血的关系极其相似。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和气的气化、温煦、推动、固摄作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不仅依附于血,且亦依附于津液,故津液亦是气的载体。兹分述如下。

1.气能生津

津液的生成,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有赖于胃“游溢精气”和脾运化水谷精气之功。所以,脾胃之气健旺,则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影响津液的生成,而致津液不足。因此,在临床上亦常可见气津两伤之证。

2.气能行津

气能行津也称气能化津。津液的输布及其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由于脾气的“散精”和转输、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才能促使津液输布于全身而环周不休,使经过代谢的多余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津液的代谢才能维持生理平衡。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利时,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随之而受阻;由于某种原因,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受阻而发生停聚时,则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亦随之而不利。因此,气虚、气滞可致津液停滞,称作气不行(化)水;津液停聚而致气机不利,则称作水停气滞 (阻)。二者互为因果,从而形成内生水湿、痰、饮,甚则水泛为肿的病理变化。

3.气能摄津

津液的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津液的正常代谢,也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因此,在气虚或气的固摄作用减弱时,势必导致体内津液的无故流失,发生多汗、漏汗、多尿、遗尿等病理现象。

4.津能载气

由于津液能载气,故在多汗、多尿和吐泻等大量津液流失的情况下,亦可出现“气随津脱”的病证。《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即是此意。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都是液态样的物质,也都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与气相对而言,二者都属于阴。因此,血和津液之间亦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渗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这说明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病理情况下,血和津液之间也多相互影响。例如:在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液容量不足;与此同时,由于脉外之津液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又可形成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病理现象。反之,在津液大量损耗时,不仅渗入脉内之津液不足,甚至脉内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因此,对于失血患者,临床上不宜采用汗法,《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亦不可轻用破血、逐血之峻剂,故《灵枢·营卫生会》又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这即是“津血同源”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思考题

(1~5题共用题干)

张某,男,28岁。昨日淋雨后出现头痛、鼻塞、流涕,舌红苔白,脉浮。

1.该病例影响(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该脏的生理功能为(  )。

A.主血脉

B.主统血

C.主水

D.主运化

E.主气司呼吸

3.其开窍为(  )。

A.鼻

B.口

C.耳

D.舌

E.目

4.情志方面主要与(  )有关。

A.怒

B.喜

C.悲

D.恐

E.思

5.该脏在五行中属(  )。

A.金

B.木

C.水

D.火

E.土

(6~9题共用题干)

郭某,女性,65岁,两年前自觉时常耳鸣,近日感到听力下降,耳鸣如蝉鸣,时作时止,劳累则加重,兼见头晕,腰膝酸软,脉沉细,舌淡苔薄白。

6.此患者病变影响到的脏为(  )

A.肝

B.肾

C.脾

D.心

E.肺

7.与此脏相表里的腑为(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膀胱

E.胆

8.该脏的其华在(  )

A.面

B.头发

C.爪甲

D.唇

E.以上都不是

9.该脏与自然界季节相通的为(  )

A.春

B.夏

C.秋

D.冬

E.长夏

(杜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