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第二
【笺注】
《金刚经略疏》:般若梵语,此云智慧。其体即实相,虽流转六趣而不损;其用即观照,能照破一切而不留。
次日,韦使君请益①。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②。”复云:“善知识③,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④。只缘心迷⑤,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⑥,示导见性⑦。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⑧。只缘迷、悟不同⑨,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⑩,吾为汝说。
【笺注】
①请益者,已受教而再问未尽之蕴也。《礼》:“请益则起。”《百丈清规·大众章七》:“凡欲请益者,先禀侍者通覆住持。”
②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旧称摩诃般若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摩诃,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
③善知识者,谓能了悟一切,知识高出庸众者。《华严经》:“善知识者,是我师傅。”
④清凉澄观国师云:“般若非心外新生,智性乃本来具足。”
⑤心迷,一念不觉也。
⑥大善知识,伟大之善知识也。善知识如言善友。知识,我能知彼之义。
⑦示导有三种:一、神变示导。二、记说示导。三、教诫示导。见《般若经》四百六十九。虽自证自悟,不假师示,争得见性!
⑧《六祖金刚经注》:“凡夫不见自性,妄识分别,自生高下:诸佛自高,众生自下。菩萨了悟人、法二空,上至诸佛,下至蝼蚁,皆有佛性,无所分别。故一切法皆平等,岂有高下也。”又云:“人人具足,个个圆成,本来是佛,与佛无异。”
⑨《六祖金刚经注》:“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唐释慧海云:“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无相。迷人执物守我为己,悟人般若应用见前。愚人执空、执有生滞,智人见性了相灵通。干慧辩者口疲,大智体了心泰。菩萨触物斯照,声闻怕境昧心。悟者日用无生,迷人见前隔佛。”
⑩志心,专心一意也。谛听,倾听也。白居易:“凝视谛听殊不足。”《梵网经·心地品》:“诸佛子谛听。”注:将欲为说,诫劝时众。谛者,审也,摄耳聆音,发生闻慧。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①,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②。口但说空③,万劫不得见性④,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⑤,此言:大智慧到彼岸⑥,此须心行⑦,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⑧、如露如电⑨。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⑩。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笺注】
①《六祖金刚经注》云:“祗为世人,性无坚固,口虽诵经,光明不生。外诵内行,光明齐等。内无坚固,定慧即亡。口诵心行,定慧均等。”
②《楞严经》:“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华严经》偈:“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
③因缘所生之法,究竟无体,故云空。《大智度论》五:“有人言,观五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又四十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复有摩诃衍,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又三十五:“般若波罗蜜中皆空,如十八空义中说。”口但说空者,口说而心不行也。
④世界一成一毁曰一劫,万劫犹言万世,极言其时间之长也。
⑤天竺之言语,从梵天禀承,故名梵语。《西域记》二:“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乃至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四教集解》中:“劫初之时,梵天下生,身有光明,是故天竺言语书等,皆承于梵,故云梵语。”
⑥大智慧,广大之智慧,能通达一切之事理者。详《大智度论》十八。彼岸,经中以譬涅槃成佛之所也。《思益经》一:“世尊,谁住彼岸?”佛言:“能知诸道平等者。”
⑦心中念念不忘,即是心行。龙树云:“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
⑧《摩诃般若经》十喻:“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揵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西俗多工伎,以种种之法,现出象、马、人、物等,使人实如闻见,以故名幻。幻事虽如实见闻,实无有也,以譬喻一切诸法之无实。《智度论》六:“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以神仙之通力、天、龙之业力、或禁咒、禅定等,使种种之物变化现出,故名化。此化事化物,空而无实也。以譬一切诸法之实无性。《智度论》六:“是变化复有四种:欲界药物、宝物、幻术能变化诸物。诸神通人神力故,能变化诸物。天、龙、鬼、神辈,得生报力故,能变化诸物。色界生报修定力故,能变化诸物。如化人无生、老、病、死,无苦无乐,异于人生,以是故,空无实。一切诸法亦如是,皆无生、住、灭,以是故,说诸法如化。”
⑨《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隋嘉祥大师疏曰:“露喻:露少时住,身亦尔。电喻,才现即灭,现在法亦尔。”
⑩相应,契合之义也。《净土论注》上:“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
《顿悟入道要门论》下:“僧问:‘何者是佛?’师曰:‘离心之外,即无有佛。’”《达磨血脉论》:“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楞伽经》:“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离生死故。”
《楞伽经》三:“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六祖金刚经注》曰:“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则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起信论》:“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
刹,梵语差多罗之论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故云刹土。
《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传心法要》上:“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
虚与空皆为无之别称,虚无形质,空无罣碍。诸法本来性空,非今始不有也,故名性空。《无量寿经》下:“净慧知本空。”
《黄檗传心法要》上:“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
真空者,对于非有之有为妙有,而云非空之空为真空,是大乘至极之真空也。
《资持记》上之一:“如是者,指示之辞。”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①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②,即著无记空③。善知识,世界④虚空,能含万物色像⑤。日月星宿⑥,山河大地⑦,泉源溪涧⑧,草木丛林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⑩,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笺注】
①著,执著也。
②《六祖金刚经注》:“见性之人,自当穷究此理。若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著空相,断灭诸法。”
③无记为三性之一,《唯识论》五:“于善不善、益损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百法问答钞》三:“无记性,于善不善、益损事中,无殊胜力用可记别,故名无记也。”永嘉禅师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
④世界者,凡诸有情所依止之国土也。《楞严经》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⑤色者,体色。像者,形态。
⑥日为恒星之一。月为卫星之一。星宿,天空之列星也,亦谓之星座。
⑦大地犹言全地也。温子升文:大地亡于积水。
⑧泉源,小水之源。溪,山渎之无所通者。涧,山夹水也。
⑨丛林,大木丛生处也。
⑩五戒十善者,世间之善法也。三学、六度者,出世间之善法也。浅深虽异,皆顺于理而益己之法,名善法。不顺于理而害人之法,名恶法。
天堂,天上之宫殿也。《佛遗教经》:“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法华文句》四:“地狱,此方名。胡称泥犁者,秦言无有。无有喜乐,无气味,无欢无利,故云无有。”地狱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十六游增地狱、十六小地狱、十八地狱、一百三十六地狱之别。
据《华严经疏》卷二,大海有十相:“一、次第渐深。二、不宿死尸。三、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具无量珍宝。六、深难得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
须弥,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为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凡器世界之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即地轮。地轮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山之八山八海,有铁围山,即须弥山也。《注维摩诘经》一:“肇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
《大智度论》三十一:“性空者,诸法性常空,假来相续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热。止火停久,水则还冷。诸法性亦如是:未生时,空无所有,如水性常冷。诸法众缘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热。”又云:“性空有二种:一者,于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无我、无我所。是声闻论中说。摩诃衍法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性无,故空。复次,若无我无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多着我及我所故,佛但说无我无我所。如是应当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着,何况余法!以是故,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又三十六:“性空者,一切诸法性,本末常自空,何况现在!因缘尚空,何况果报!”又云:“空者,性自空,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则不名性空。”又四十六:“何等为性空?一切法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是性非声闻、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是性性空,非常非灭故。何以故?性自尔,是名性空。”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①。
善知识,心量广大②,遍周法界③。用即了了分明④,应用便知一切⑤。一切即一,一即一切⑥。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⑦,一真一切真⑧。心量大事⑨,不行小道⑩。口莫终日说,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笺注】
①按:此邪见非指五见中拨无因果之邪见,乃谓谬妄、不合于道之邪见耳。何也?以其著于无记空也。
按语:六祖称无记空为邪见,意指空心静坐不仅不能达到明见自性的目的,而且也非佛法所说之正定,甚至也非共世间的禅定,因其修习缺乏思择之观慧之故。这种修法对修行者的身心均有大害。若认为此即解脱、此即见性,则必然障碍真正的见性与解脱,故六祖斥为邪见。
②此心量指如来真证之心量言。离一切之所缘、能缘,住于无心者是也。《楞伽经》三之一:“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③遍周法界与周遍法界同。法之所在名法界。《往生要集》上:“周遍法界,拔苦众生。”
④了了,了然之义。谓晓解也。《后汉书》:“小而了了,大未必奇。”《南史》:“彭城王义康于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心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则过化存神,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矣。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也。”
⑤即《易·系辞》“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亦即庄子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也。
⑥三祖《信心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见《指月录》四。《起信论笔削记》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为主伴。”《传心法要》下:“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诸佛体圆,更无增减。流入六道,处处皆圆。万类之中,个个是佛。譬如一团水银,分散诸处,颗颗皆圆。若不分时,只是一块。此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种种形貌,喻如屋舍。舍驴屋入人屋,舍人身至天身,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佛屋,皆是汝取舍处,所以有别。本源之性,何得有别!”永嘉禅师云:“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与一切融,即其体为无碍也。《华严经》第九,《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云“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为佛教中最究极之说。盖以万有之法,在真如法界中,虽现种种之差别相,而其本体中则无丝毫之差别。种种之法,悉为绝对,而与一切法熔融时,知其一,即知一切。如尝海水一滴,即能知一切大海水之咸味也。此妙旨在华严、天台两家发挥最多。即约观法,而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之说。以一心三观示一境三谛之圆理。约观境而传一心一切心、一阴一切阴、一境一切境等之幽意。更于诸法上说一尘一切尘、一法一切法、一界一切界、一国土一切国土、一相一切相、一色一切色、一毛孔一切毛孔、一众生一切众生、一身一切身、一人一切人、一字一切字、一识一切识等。或约修证迷悟等,使明一断一切断、一行一切行、一位一切位、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一显一切显、一欲一切欲、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一入一切入、一成一切成、一智一切智、一理一切理、一究竟一切究竟、一门一切门、一种一切种、一受一切受等。又约破立权实而为一破一切破、一立一切立、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等之解释也。
⑦不妄名真,不变名性,是吾人本具之心体也。《楞严经》一:“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⑧真者,离虚妄之义,所谓真如。《三藏法数》四:“无二曰一,不妄曰真。”
⑨大事者,总言转迷开悟,即《法华》所谓佛知见、《涅槃》所谓佛性,《无量寿经》所谓往生极乐也。天台《仁王经疏》上:“大事因缘,为兹出世,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以佛知见为大事,《涅槃》以佛性为大事,《维摩》、《思益》以不思议为大事,《华严》以法界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为大事。名字虽别,其义一也。”
⑩小道,指空心静坐等。
恰,适当之辞。凡者轻微之称,庸也。凡人,即平常之细民也。
国王,前世持十善戒,今生得其果报,得诸天之保护者。又名天子。《金光明王经》三:“因集业故,生于人中,王领国土,故称人王。处在胎中,诸天守护。或先守护,然后入胎。虽在人中,生为人王,以天护故,复称天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①。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②愚即般若绝③,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④。般若无形相⑤,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⑥,唐言到彼岸⑦。解义离生灭⑧,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⑨。
【笺注】
①唐时威震四海,兵力及于外国,故外人多称中国为唐。唐言,即中国言也。《大乘义章》九:“言智慧者: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说以为慧。通则义齐。”
②一念者,时刻之极短促者也。林子《坛义訉释》:“或问:‘何以谓之一念?’林子曰:‘夫所谓一念者,盖谓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如此,而无复有他念也。犹言心心如此,而无复有他心也。故心心念念,自忏前愆;心心念念,自悔过后。心心念念,去假归真。心心念念,离假离真。心心念念,弃邪归正。心心念念,无邪无正。心心念念,见性以为功。心心念念,平等以为德。心心念念,内心谦下以为功。心心念念,外行于礼以为德。心心念念,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心心念念,和光接物,通达无碍。凡若此类,是皆一念之大旨。’”
③愚,蒙昧也。绝,灭也。
④《禅源诸诠》上:“龙树、提婆等菩萨,依破相教,广说空义。破其执有,令洞然解于真空。真空者,是不违有之空也。”
⑤《智度论》十八:“已知般若体相,是无相、无得法。”
⑥西国,总则指支那以西之诸国,别指则指印度。
⑦《智度论》十二:“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若能直进不退,成办佛道,名到彼岸。复次,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
⑧若波罗蜜之意义解之,则为离生灭。
⑨《六祖金刚经注·序》云:“何名波罗蜜?唐言到彼岸。到彼岸者,离生灭义。只缘世人性无坚固,于一切法上有生灭相,流浪诸趣,未到真如之地,并是此岸。要具大智慧,于一切法圆满,离生灭相,即是到彼岸也。亦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心邪则此岸,心正则彼岸。口说心行,即自法身有波罗蜜。口说心不行,即无波罗蜜也。”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①。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②,烦恼即菩提③。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④。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⑤。如此修行,定成佛道⑥,变三毒为戒、定、慧⑦。
【笺注】
①妄,不当于实也。《大乘义章》五(末):“谬执不真,名之为妄。”非,不是也,恶也。
②《血脉论》:“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
③《唯识述记》一(本):“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智度论》七:“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又四十四:“菩提,秦言无上智慧。”
④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也。诸佛,一切佛也。三世诸佛,为出现于三世之一切佛也。《法华经·方便品》:“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观无量寿经》:“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⑤五蕴,旧译作五阴。蕴,积集之义。五蕴者:一曰色蕴、二曰受蕴、三曰想蕴、四曰行蕴、五曰识蕴。《增阿含经》二十七: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尘劳者,《维摩》慧远疏曰:“烦恼坌污,名之为尘。彼能劳乱,说以为劳。”《圆觉疏钞》:“经云尘劳者,尘是六尘,劳谓劳倦。由尘成劳,故名尘劳。”
⑥佛道,无上菩提之道也。《大乘义章》十八:“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又,“菩提偏在果,故证成佛道,名得菩提。”
⑦三毒者,一贪毒,引取之贪心,以迷心而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不厌者。二瞋毒,恚忿之瞋心,以迷心而对于一心违情之境,起忿怒者。三痴毒,迷闇之痴心,心性闇钝,迷于事理之法者是也。亦名无名。防身之恶曰戒,使散乱之心静曰定,去惑证理曰慧。《名义集》四:“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惑证真曰慧。”《三藏法数》九:“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破相论》:“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心,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答:‘佛所说经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断一切恶,故常持戒,对于贪毒。誓修一切善,故常习定,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誓断一切恶(摄律仪,戒也),誓修一切善(摄善法,定也),誓度一切众生(饶益有情,慧也)。以上三聚净戒也。
善知识,我此法门①,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②。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③。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④、无忆、无著⑤。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⑥。于一切法⑦,不取不舍⑧,即是见性成佛道。
【笺注】
①《注维摩经》八:“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
②西天之法,凡显物之多,常举八万四千之数,略名八万四。如《般舟赞》:“门门不同八万四。”《法华经·药王品》:“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胜鬘经》:“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智度论》:“般若波罗蜜亦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四病——贪、嗔、痴、等分。”《止观》一:“一一尘,有八万四千尘劳。”又《法华经·见宝塔品》:“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又《妙音菩萨品》:“与妙意境时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又云:“与八万四千菩萨国围绕。”又云:“是八万四千菩萨,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又《智度论》二:“八万四千官属,亦各得道。”则不数枚举也。
③八万四千尘劳,犹言八万四千烦恼也。尘劳即烦恼之异称,可以污吾人之真性者。《止观》一:“一一尘,有八万四千尘劳。”《破相论》:“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由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即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
④无念,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事皆失。’”古德云:无念者,心体灵知,湛寂不动,如镜鉴像,如灯显物。其像之妍丑,物之纤洪,而镜与灯不知也。虽曰不知,未尝毫发少隐也。其照体本空而能显物,曾何念虑于其间哉!所谓繁兴大用、举必全真,我常于见闻觉知之顷,欲觅念相如毫许,了不可得。而曰无念,非不念也。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其仿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⑤无著,不执著于事物之念之谓也。
⑥以智慧照见事理也。法藏《心经疏》:“观照,能观妙慧。”《六祖金刚经口诀》:“但以自己性智慧,照破诸妄,则晓然自见。”
⑦《智度论》二:“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已摄一切法。”《楞伽经》:“佛告大慧:‘一切法者,谓:善、不善、无记;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受、不受。’”
⑧《楞伽经》:“譬如恒沙,一切鱼、鳖、输牧魔罗、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来、应供、等正觉自觉圣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一切外道、诸人兽等,一切恼乱,如来不念而生妄想。如来寂然,无有念想。如来本愿:以三昧乐,安众生故,无有恼乱。犹如恒沙,等无有异。又断贪恚故。”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①及般若三昧②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③,即得见性④。当知此经功德⑤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⑥。
【笺注】
①法之幽妙者,名深;深之极者名甚。《探玄记》十一:“超情曰深,深极名甚。”《光明文句》:“彻到三谛,故言甚深。”清凉《观经疏》:“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
②《大乘义章》二:“以心合法,离于邪乱,故曰三昧。”《玄应音义》三:“三昧……正云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任缘一境,离诸邪乱也。”《大智度论》四十三:“般若不异三昧,三昧不异般若。般若不异菩萨三昧,菩萨三昧不异般若。般若三昧即是菩萨,菩萨即是般若三昧。”又一百卷:“散乱心中,但有智慧,不名三昧。今从师闻已,一心思惟,名为三昧。摄心不散,智慧变成三昧。”《翻译名义集》:“三昧,此云:调直定。又云:正定。亦云:正受。”远法师云:“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
③持诵者,受持或读诵经典或真言也。《金刚般若经》为《大般若经》第二处第九会五百七十七卷,具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有三译本:一秦之罗什译,一元魏之菩提流支译,一陈真谛译。各一卷。又有三译:隋之达磨崛多、唐之义净及唐之玄奘。合为六译。
④《六祖金刚经·自序》:“金在山中,山不知是宝,宝亦不知是山。何以故?为无性故。人则有性,取其宝用。是遇金师,錾凿山破,取矿烹炼,遂成精金,随意使用,得免贫苦。四大身中,佛性亦尔。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烦恼喻矿,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进勇猛喻錾凿。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有佛性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炼,见自金刚佛性,了然明净。”
⑤《胜鬘宝窟》上(之本):“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
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前福德,指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也)又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又云:“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又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按:此即经中赞叹之明文也。具说,一一详述也。
此法门是最上乘①,为大智人说②,为上根人说③。小根小智人闻④,心生不信⑤。何以故?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⑥,城邑聚落⑦,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⑧。若大乘人⑨,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⑩,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笺注】
①最上乘,至极之教法也。诸宗各名其宗义。《法华经·授记品》:“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空法,求最上乘。”《金刚经》:“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圭峰注曰:“最上乘者,一佛乘也。”最上乘者,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六祖金刚经注》:“不见垢秽可厌,不见清净可求。无遣可遣,亦不言无遣。无住可住,亦不言无住。心量广大,廓若太虚,无有边际。即是最上乘诸佛地位也。”
②大智人,为有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事理之人也。《维摩经·佛国品》慧远疏:“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
③上根人者,眼等诸根上利之人也。《止观》一之一:“为上根性说圆满修多罗,二乘如聋如哑。”
④小根人者,其根性祗可受小乘教之人也。《唯识述记》一(本):“令小根等,渐登圣位。”闻,闻之也。
⑤不信者,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
⑥天龙者,诸天与龙神,为八部众之二众。《法华经·普门品科注》云:“龙者是鳞虫之长,有四种:一、守天宫殿。二、兴云致雨。三、地龙,开决江河者也。四、伏藏龙,守护轮王宝藏者也。”阎浮提,新称瞻部洲,为须弥山南方大洲之名,即吾人之住处也。
⑦城,城郭也。内曰城,外曰郭。邑,都邑也。大曰都,小曰邑。聚落,即村落也。为人所集居之处。《周礼》:“四县为都,四井为邑。”《左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聚落,《通鉴纲目》十云:“人所聚居,故谓:村落、屯落、院落、聚落。”《善见律》云:“有市故,名聚落界。”
⑧此喻上根人、大智人之容量。
⑨《宝积经》二十八:“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
⑩《六祖金刚经口诀》:“《大般若经》六百卷,皆如来为菩萨、果人说佛性。然而其间犹有为顿、渐者说。惟《金刚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是故其经,先说四生、四相;次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盖显一切法,至无所住,是为真谛。故如来于此经,凡说涉有,即破之以非。直取实相,以示众生。盖恐众生不解佛所说,其心反有所住故也。如‘所谓佛法,即非佛法’之类是也。”
以智慧照见事理,曰观照。《肇论新疏》:“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法藏《心经疏》:“观照,谓能观妙慧。”
《楞伽经》:“大慧,如来不说堕文字法。文字有、无,不可得故,除不堕文字。大慧。若有说言如来说堕文字法者,此则妄说。法离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诸佛及诸菩萨,不说一字,不答一字。所以者何?法离文字故。”
无情,指草木、国土而言。《大论》四十一:“梵云仆呼善那,此云众生,谓众缘所生故。”《释迦谱》一:“众共生世,故云众生。”有情指众生,无情指草木。
《法华经·药草喻品》:“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智度论》:“譬如阎浮提阿那婆达多池,四大河流——一大河有五百小川归之——俱入大海,则失其本名,合为一味,无有别异。”《涅槃无名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法界观》:“情与非情共一体。”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①。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②,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③。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④,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⑤,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笺注】
①《大智度论》十九:“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愿、诸根利钝,有大悲、无大悲。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雨无差别。大树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树小草根小,故少受。”按:今变通言之,故云悉皆自倒。盖示小根人不堪大受也。
②《大乘义章》五(本):“能碍圣道,说以为障。”
③《十地经》曰:“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④顿教,对渐教而言。顿者,顿极、顿速之义。而说迅速成佛之教法,谓之顿教。唐释慧海曰:此顿悟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顿悟者,不离此生,即得解脱。何以知之?譬如师子儿,初生之时,即真师子。修顿悟者,亦复如是。即修之时,即入佛位。如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故云:‘即凡即圣也。’修顿悟者,不离此身即超三界。经云:‘不坏世间,而超世间。不舍烦恼,而入涅槃。’不修顿悟者,犹如野干随逐师子,经百千劫,终不得成师子。”
⑤正见,为八正道之一,离诸邪倒之正观也。《胜鬘经》:“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四教仪集注》中:“正以不邪为义。”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①,通达无碍②。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③。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④,大、小二乘⑤、十二部经⑥,皆因人置⑦。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⑧,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笺注】
①因事物而执著不离之心名执心。《广百论释》:“非唯空有,亦复空空,遍遣执心。”
②通达者,通于事理而不壅滞之谓也。《金刚经》:“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往生论注》下:“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门,无碍相也。”
③《般若经》者,说般若波罗蜜深理经典之总名也。有《大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光赞经》、《道行般若经》、《佛母出世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大明度经》、《摩诃般若钞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了义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
④修多罗,或翻为契经,契理合机名契,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之于纬名经。
⑤大乘与小乘也。对小机说罗汉道,名小乘。对大机说作佛之道,名大乘。又四部《阿含经》为小乘,《法华经》、《维摩经》等为大乘也。《法华游意》下:“佛教虽复尘沙,今以二义往收,则事无不尽。一者赴小机说,名曰小乘。赴大机说,称为大乘教。”
⑥十二部经,一切经分为十二类之名也。《智度论》三十三:“一、修多罗,此名契经。二、祗夜,译为应颂,又为重颂。三、伽陀,译为讽颂,又为孤起颂。四、尼陀那,此译因缘。五、伊帝目多,此译本事。六、阇多伽,此译本生。七、阿浮达磨,新名阿毗达磨。八、阿波陀那,此译譬喻。九、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十、优陀那,此译自说。十一、毗佛略,此译方广。十二、和伽罗,此译授记。以上十二部中,惟修多罗、祗夜与伽陀三者,为经文中体裁之上者,其余九部,不过记载其经文从别事而立名耳。”
⑦随大小机,佛为施设。
⑧一切万法,见前。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①《菩萨戒经》②云:‘我本元自性清净③。’若识自心、见性④,皆成佛道⑤。《净名经》⑥云:‘即时豁然⑦,还得本心⑧。’
【笺注】
①《唯识论》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大乘止观》:“此心即是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华严·回向品》云:真如照明为性。(八十《华严》,“譬如真如,照明为体。”)
②姚秦罗什于《梵网经》中最后译出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分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于此下卷之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别录为一卷,以便持诵,台祖智者名之为《菩萨戒经》。
③我者,常住于己身之一主宰也。《唯识论》:“我为主宰。”自性清净,即自性清净心也。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染者是。
④《传心法要》上:“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按:出世人即识自心、见性之人。
⑤《普照禅师修心诀》云:“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烧身链臂,敲骨出髓,刺血写经,长坐不卧,一食卯斋,乃至转读一大藏教,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自劳。尔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贤圣,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愿诸修道之人,切莫外求。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⑥《净名经》,即《维摩诘所说经》之别名。
⑦豁然,《说文》:豁达也。
⑧《维摩经·弟子品第三》:“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①,一闻言下便悟②,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③,令学道者顿悟菩提④,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⑤,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⑥,所谓化导令得见性⑦。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⑧。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⑨。不能自悟⑩,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笺注】
①忍和尚,即五祖忍大师。
②一闻,一闻法也。《宗镜录》二:“上上根人,一闻千悟。”按:事见上文三更付法时。
③此教法,指达磨以来以心传心之法。《释签》一“弘宣教法”。流行者,如水之流行,所及者远也。《孟子》:“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④一类有大心之众生,闻大乘、行大法而直证佛果者,名为顿悟。又速疾证悟妙果者,名顿悟也。按:此云顿悟菩提者,即顿时悟得菩提之义。菩提,注见前。
⑤《心地观经》三:“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
⑥《维摩经·佛国品注》:“什曰:‘力强为因,力溺为缘。’[按语]溺,藏经原本如此,别本作弱,是。肇曰:‘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成,缘也。诸法要因、缘相假,然后成立。’”《止观》五、下:“招果为因,缘名缘由。”
⑦《演秘钞》五:“化谓教化,导谓示导。”《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世世得善知识。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⑧发起,物之初起也。《注维摩经》二:“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众会。”
⑨《华严·出现品》:“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⑩譬如人虽自具见分,不依外之光明,不辨诸色相。
唐释慧海云:“贫道闻江西和尚道:‘汝自家宝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我从此一时休去,自己财宝,随身受用,可谓快活。无一法可取,无一法可舍。不见一法生灭相,不见一法去来相。遍十方界、无一微尘许,不是自家财宝。”
《探玄记》八:“情无异念,故云一向。”《剪灯新话句解》二:“何一向薄情如是。注:一向犹言一偏也。”《名义集》七:“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
不能救其邪迷颠倒。
《海水一滴》:“自明证据,则心遍一切,智明万境,无物不照,无理不通,是谓正真观照。”
《西域记》二:“时极短者,谓刹那也。”《楞严经》二:“沈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
《普照禅师修心诀》云:“昔异见王问婆罗提尊者曰:‘何者是佛?’尊者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尊者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尊者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今不见。’尊者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尊者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尊者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尊者曰:‘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王闻,心即开悟。”《四教仪》:“十、佛地。机缘若熟,以一念相应慧,顿断残习……成佛。”又,直了上无佛果可求,下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①。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②。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③,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④出六门⑤,于六尘中无染无杂⑥,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⑦,名无念行⑧。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⑨,即名边见⑩。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笺注】
①唐释慧海云:“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所以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但无憎爱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
②《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无念者,一切处无心是。无一切境界,无余思求是。对诸境、色,永无起动,是即无念。”又云:“得无念者,六根无染故,自然得入诸佛知见。”
③爱欲之心,浸染外物,执著而不离,名染著。新译《仁王经》中:“愚夫垢识,染著虚妄,为相所缚。”
④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对于六根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能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是也。
⑤眼、耳、鼻、舌、身是外五门,内有意门,共六门。
⑥六尘见前。《法华经·序品》:“纯一无杂。”《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喻如明鉴:鉴中虽无像,而能现万像。何以?为鉴明故,能现万像。学人为心无染,故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无量知见。
⑦进退无碍,名自在。又,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名自在。《法华经·序品》:“尽诸有结,心得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问:‘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问:‘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只如上说如许种无念者,皆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体,无二无别。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⑧《海水一滴》云:“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脚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⑨《圆觉经》:“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
⑩边见,为五见之一(五见: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即或为断见,或为偏于常见一边之恶见也。
同行,为三善知识之一。同心而行道者之谓也。《止观辅行》:“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
发愿,发起誓愿也。《阿弥陀经》:“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受,领受。持,忆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为《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上(之本):“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三乘圣果之位也。《华严经》二十六:“愿一切众生,速入圣位。”
默传者,以心传心、见性成佛。宗门之传授,在言语之外,故名默。
正法,正真之道法也。不差于理,故名正。
别法,指非禅宗一派而言。
佛种,生佛果之种子也。《探玄记》十一:“菩萨所行,名为佛种。”《四教集解》下:“种即能生,性名不改。”《本业经》元晓疏:“种性者,种是种类义;性是体性义。”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①,各须诵取。在家出家②,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③曰:
说通及心通④,如日处虚空⑤。
唯传见性法,出世⑥破邪宗⑦。
法即无顿渐⑧,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⑨。
邪来烦恼至⑩,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笺注】
①绝真理之众相,名无相。《大乘义章》二:“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解释。涅槃之法,舍离十相(《涅槃经》三十:色相、声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故曰无相。”《大论》曰:“般若波罗蜜,是无相相。”按:《无相颂》者,即心地无相之颂也。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②对出家之称,即在家而有父母、妻子者。出家,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净行者。《释氏要览》上:“《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维摩经·弟子品》:“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③《法华玄赞》二:“颂者,美也,歌也。颂中文句极美丽故,歌颂之故。讹略云偈。”
④心通即宗通也。宗通者,即自证殊相之相也。说通者,说法逗机之相也。《楞伽经》三、“一切佛语心品”:“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我及诸菩萨说宗通相。若善分别宗通相者,我及诸菩萨通达是相。通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随觉想及众魔外道。’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大慧,宗通者,谓缘自得胜进相,远离言说、文字、妄想,趣无漏界自觉地自相。远离一切虚妄觉、想,降伏一切外道众魔,缘自觉趣光明晖发,是名宗通相。云何说通相?谓说九部种种教法,离异不异、有无等相,以巧方便,随顺众生,如应说法,令得度脱。是名说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萨应当修学。’”南巢法惠宏德禅师《证道歌注》:“宗通者,即悟诸佛之心宗也。乃达磨大师单传直指之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惟在当人自证、自悟到无证、无悟之地。所以从上诸老递相出兴,向千圣顶上提持者一着子,俾学者尽得单传直指之妙方,谓宗通也。然后命掌藏钥,披阅一代圣教,备知顿、渐、秘密、不定之方,藏、通、别、圆之味,方谓说通也。”
⑤《传心法要》上:“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南巢法惠《证道歌注》云:“宗、说既通,定慧均等,方为圆明。”
⑥诸佛欲济度众生,舍净土而来娑婆世界,谓之出世。即佛出现于世也。余详前注。
⑦凡不以见性为宗者,曰邪宗。
⑧顿渐,顿教与渐教也。此二者以判诸大乘教。
⑨慧日者,譬喻佛之智慧,如日能照世之暗冥也。《无量寿经》下:“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
⑩烦恼至便是邪来。
烦恼除便是正来。邪来,一念不觉。正来,正念开发。邪、正二相,共是取舍之念。
《海水一滴》:“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譬如彼燃灯时,暗忽消灭。明生时,暗何处去?暗来时,明至何处?明暗,代谢之法。二相共是空中假变,而无真实相。故云‘邪正俱不用’。”
无念清净,至达不生灭之地。无余,指无余涅槃而言。《六祖金刚经注》曰:“无余者,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涅槃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唯识论》十:“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
菩提本自性,性净本有菩提,非可修相,非可作相。
起心者,起他希求之念,实非正念。
或云: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障正道、害善心之三障也。三障者,一、烦恼障,如贪欲、愚痴等之惑。二、业障,如五逆、十恶之业。三、报障,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之苦报。此句言但正,则尽凡情是正心,别不见障惑所在。
自顾自己过愆,即与道相当。
《刊定记》四:“类即流类,即胎、卵等四也。”《华严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等。此句言一切生类各自俱有大道。
本具大道,故无妨亦无恼。
道本不离人,若向别处寻道,则终身不能见道矣。
波波,犹言奔波也。岑参诗:“风尘奈尔何,终日独波波。”一生,犹言一世也。
到头,毕竟之意。懊,懊悔也,懊恼也。
欲得见真道①,行正即是道②。
自若无道心③,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④。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⑤。
他非我不非⑥,我非自有过⑦。
但自却非心⑧,打除烦恼破⑨。
憎爱不关心⑩,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笺注】
①真道,真实之道。即无上正真道也。《瞿酰经》下:“我行真道,何用咒术事耶!”《菩萨睒子经》:“使我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②洒洒落落之境。
③无道心者,无求佛果之心也。
④世间有二,一为有情世间,一为器世间。此指有情世间而言。为一切有情栖息之世间。换言之,即人类是也。过,过失也,罪愆也。黄檗曰:“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⑤言若见他人有非,即是自己之非。却是计之左也。
⑥意言他人之非,在于他人,而我不以为非。
⑦言若以他人之非为非,即是自己之过。
⑧却,止也,退也。此句言,但自己去尽非薄他人之心也。
⑨《入道要门》下曰:“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是名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源,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⑩唐释慧海曰:“见一切色时,不起染著。不染著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
此偈自“世人若修道”下至此,是祖祖相传之血脉,大须参详。《传心法要》下:“《净名》云:‘唯置一床,寝疾而卧’,心不起也。如人卧疾,攀缘都息,妄想歇灭,即是菩提。”
《法华玄赞》三:“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曰便。……方是方术,便谓稳便。”方便之法,名方便。此二句言欲化他人,自己须有逗人机宜之方法。
此句言以方便善巧施之于人,须使人实信己语之真,而无疑惑之余地。所谓打破学人之疑团,勿令摘叶寻枝也。
疑团既打破,即是学人之自性出现。
物物全真,头头现成。
愚人误兔之耳为角,此以喻物之必无也。《楞严经》:“无则同于龟毛兔角。”《智度论》一:“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同十二:“又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胜鬘经》:“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华严经》三十:“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超出世间而修净行,谓之出世。《金刚三昧经》一:“令彼众生,获得出世之果。”《智度论》一:“一人出世,多人蒙庆。”
非正见曰邪见。《注维摩经·不二品》:“什曰:‘世间,三界也。’”
邪见、正见,一齐打扫净尽也。
《原人论解》:“宛然者,谓分明之义。”即显然可见也。
速疾顿悟而成佛果之法曰顿教。
佛以渡人过生死海、到涅槃岸,譬如船筏,故曰法船。《付法藏传》六:“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
迷闻,闻而不悟也。若了悟,则刹那成佛。《唯识述记》九:“‘此时长远,何日成佛?’答曰:‘处梦谓经年,寤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此颂至“刹那间”四句,总结上文。
《传灯录》五:“韶州刺史韦据,请于大梵寺转妙法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