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奸第九

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1]一曰在同床。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2]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3]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床”。[4]二曰在旁。何谓在旁?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5]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6]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7]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在旁”。[8]三曰父兄。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9]收大臣廷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谓“父兄”。[10]四曰养殃。何谓养殃?曰: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室台池,重赋敛以饰子女狗马,以娱其主而乱其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养殃”。五曰民萌。何谓民萌?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誉己,以塞其主[11]而成其所欲,此之谓“民萌”。六曰流行。何谓流行?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12]为人臣者求诸侯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13]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14]此之谓“流行”。七曰威强。何谓威强?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谓“威强”。八曰四方。何谓四方?曰:君人者,[15]国小则事大国,兵弱则畏强兵。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16]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17]此之谓“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18]不可不察焉。

[1]旧注:道,引也。言奸臣或诱引君之左右,或诱引君之百姓以成其奸邪,其术有八也。〇先慎曰:“道”,由也。注误,说详上。

[2]旧注:便僻,得嬖美好之色。

[3]旧注:乘,因也。夫人孺子等由因君醉饱之时,进以燕娱之具,以求其所欲,事无不听。〇卢文弨曰:注“由”字衍。

[4]旧注:以金玉之宝内事贵夫人、爱孺子等,使之惑主,主惑则奸谋可成也。

[5]旧注:“优笑”者,谓俳优能啁笑者。侏儒,短人也。

[6]旧注:谓君所欲进,则左右近习俱共进之;所欲退,则俱共退之。命之则皆应,问之则皆对。〇先慎曰:乾道本注无“应”字,今从赵本。

[7]先慎曰:乾道本“之”作“比”。顾广圻云“今本‘比’作‘之’”,今据改。

[8]旧注:奸臣既以金玉内事近习之臣,外又为行非法渐化其主,主既习非,则其位可得而夺也。〇先慎曰:乾道本注“奸”上有“主”字,今从赵本。

[9]先慎曰:乾道本“事”下有“毕”字。顾广圻云“《藏》本、今本无‘毕’字”,今据删。

[10]旧注:收,谓收摄其心也。谓臣欲收大臣之心,辞言为作声誉,又更处置,邀共言事于君。其事既成,大臣必益爵禄,用此以劝其心,使之犯忤其主。主犯则君臣有隙,奸臣可以施谋也。〇先慎曰:乾道本注“必”作“心”,依赵本改。“处约言事”,谓平居约之言事也。注谓“又更处置”,非也。

[11]旧注:臣行其惠则主泽不下流,故曰“塞其主”。

[12]旧注:君门隔于九重,贤俊希得与振,故言谈论议希也。〇先慎曰:平日未闻言谈论议,偶有所说,自然易动。注“振”字误,赵作“摄”,亦非。

[13]旧注:谓其言巧便,听者似若流通而可行。

[14]旧注:设施缀属浮虚之辞。

[15]先慎曰:乾道本“人”作“臣”。顾广圻云“《藏》本、今本‘臣’作‘人’”,今据改。

[16]顾广圻曰:“敛”字未详。先慎曰:《诗·桑扈》孔《疏》:“敛者,收摄之名。”为臣者,当强兵压境则在内制摄其君,以便己私。下文“使之恐惧”正承上震摄而言。

[17]先慎曰:《六微》篇公叔因内齐军于郑以劫其君,以固其位,即此义。

[18]俞樾曰:“道”字衍文也。“所以成奸”、“所以壅劫”两文相对,读者见篇首云“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误以“道成奸”三字连读,故妄增入之。不知“所道成奸”即所由成奸也,义与“所以”同。此既云“所以”,即不得复有“道”字矣。

明君之于内也,娱其色而不行其谒,不使私请。[1]其于左右也,使其身必责其言,不使益辞。[2]其于父兄大臣也,听其言也必使以罚任于后,[3]不令妄举。[4]其于观乐玩好也,必令之有所出,[5]不使擅进,不使擅退,群臣虞其意。[6]其于德施也,纵禁财,发坟仓,[7]利于民者必出于君,不使人臣私其德。[8]其于说议也,称誉者所善,毁疵者所恶,必实其能,察其过,[9]不使群臣相为语。[10]其于勇力之士也,[11]军旅之功无逾赏,邑斗之勇无赦罪,[12]不使群臣行私财。[13]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14]所谓亡君者,[15]非莫有其国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16]令臣以外为制于内,则是君人者亡也。[17]听大国为救亡也,而亡亟于不听,[18]故不听。[19]群臣知不听,[20]则不外诸侯;[21]诸侯之不听,则不受臣之诬其君矣。[22]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23]所以进贤材劝有功也。故曰: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是以贤者不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今则不然,不课贤不肖,论有功劳,[24]用诸侯之重,[25]听左右之谒。[26]父兄大臣上请爵禄于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以树私党。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功劳之臣不论,[27]官职之迁失谬。是以吏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28]

[1]旧注:所以防初奸之“同床”也。

[2]旧注:所以防二奸之“在旁”也。

[3]旧注:当则任之,不当则罚之。〇卢文弨曰:“任”,谓保任,旧注非。先慎曰:卢说亦非,“使”字衍文。《广雅·释诂》:“任,使也。”听父兄大臣之言,恐其妄举,故以罚使于后也。此多一“使”字。

[4]旧注:防三奸之“父兄”。

[5]旧注:谓知其所从来。〇先慎曰:“之”,当作“知”,注不误。

[6]旧注:防四奸之“养殃”也。虞,度也。必不令度君意擅有所进退也。〇王渭曰:“擅退”二字当衍。七字为一句,旧注误。先慎曰:案当作“不使擅进擅退群臣虞其意”,今重“不使”二字,注所据本不重“不使”二字,故云“不令度君意擅有所进退”,明以“不使”贯下三项也。张榜本无“擅进不使擅退”六字,是求其说而不得,从而删之,不可从。

[7]旧注:积粟于仓若坟然。

[8]旧注:防五奸之“民萌”也。

[9]旧注:考实其能,察详其过。

[10]旧注:防六奸之“流行”。

[11]先慎曰:乾道本无“于”字。顾广圻云:《藏》本、今本有“于”字。先慎案:有“于”字是也。此与上下文法一律,皆有“于”字。明此脱,今据补。

[12]旧注:邑斗勇者,谓恃力与邑人私斗。

[13]旧注:防七奸之“威强”也,不使行私财于勇士。〇先慎曰:“财”字衍文。“不使群臣行私”即上文“人臣彰威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也。注依误文释之,亦非。

[14]旧注:防八奸之“四方”。

[15]先慎曰:乾道本提行。顾广圻云:当连前,误提行。自此至卷末同。先慎案:张榜本不提行,今从之。

[16]旧注:亡君虽有国,非己有之,令臣执制而有之。

[17]旧注:臣自外制内,而君不擅举手,如此者君必亡也。〇卢文弨曰:“为”,张本作“而”。

[18]旧注:听大国则诛求无厌,每事皆听,其倾国犹不足,有所不从,则有辞而见伐。故听从之,亡急于不听也。〇卢文弨曰:注“倾国犹不足”上,张本有“其”字。案“其”当作“则”。

[19]顾广圻曰:句绝。

[20]顾广圻曰:《藏》本、今本重“群臣”,误。凡此言“不听”,皆是不听大国,与上文云“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相对,旧注全误。

[21]旧注:臣之外交,以君之听己,欲有所构结;今君既不听,则交之外心息矣。〇先慎曰:《拾补》“外”下有“市”字。卢文弨云:脱,一本有。先慎案:“外”下脱“交”字,注云“臣(不)〔之〕外交”,是注所据本有“交”字。

[22]旧注:诸侯知我不听用其臣,不受彼臣之浮言以罔诬其君也。〇王渭曰:“之不听”当作“知不听”。先慎曰:王说是,注未讹。“臣之”,乾道本作“之臣”。顾广圻云“今本‘之臣’作‘臣之’”,今据乙。

[23]先慎曰:旧提行,今连上。

[24]先慎曰:“论”上当有“不”字。

[25]旧注:诸侯以势位之重也,有所委属而君用之。〇先慎曰:诸侯所重,君遂用之,旧注非。

[26]顾广圻曰:乾道本误提行。先慎曰:赵本不提行,是也,今从之。

[27]先慎曰:谓不考其功劳也。

[28]旧注:隳,毁也。或本为“堕”也。〇先慎曰:注末“也”字,赵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