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用九环带
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环带,百官士庶皆同。
古人无论是穿袍,还是上衣下裳,腰间都需要扎带,最早用各种材料的绳子、皮革系结,合拢之处,用带钩连接。西汉时出现用扣针、针眼来固定的带扣,可以调节,更为方便。晋代带上又出现附环,可以垂挂物件。附环垂挂随身物件,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很有必要,当然更美观,因此附环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唐代带上的玉质附属物件分为三种:一种附环,一种有孔,一种为单纯的带板。
何家村10副玉带中,有一副被叫作“九环蹀躞带”。九环容易理解,就是带板上的附环。“蹀躞”一词,本来是小步行走的意思,唐代权德舆《从叔将军宅蔷薇花开太府韦卿有题壁长句因以和作》有:
九环蹀躞玉带
环列从容蹀躞归,光风骀荡发红薇。
后来“蹀躞”指腰带上的饰物,系在有孔的带板上,用来佩带各种物件。蹀躞带在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若干云墓、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姬威墓和隋炀帝墓都曾出土。
唐代带上的带板,质地有玉、犀、金、银、銙石、铜、铁等多种,实用、装饰之外,代表官员不同的等级,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用玉带,玉带代表最高等级。有唐一代,无论进行怎样的服饰改变,即便皇帝下诏禁止奢侈,带板“三品以上饰以玉,四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的制度,都不曾改变。
带板既然是等级的象征,自然可以成为赐物。《新唐书·李靖传》:
靖破萧铣时,所赐于阗玉带十三胯,七方六刓,胯各附环,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又有火鉴、大觽、算囊等物,常佩于带者。
南北朝至隋代,天子革带附十三个环,《周书·李贤传》:
高祖……降玺书劳贤,赐衣一袭及被褥,并御所服十三环金带一要。
同书《于翼传附李穆传》:
乃遣使谒隋文帝,并上十三环金带,盖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
史载:“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环带,百官士庶皆同。”[1]李靖是唐初之人,所赐玉带十三銙各附环,似乎还未实行改革,而这个赐物代表了最高等级。
何家村的白玉蹀躞带十分完整,由附环方銙9件、方銙2件、尖拱形銙3件、圆孔环銙8件,以及圆首长方形銙、带扣、铊尾各1件,共25件组成。也许它们并非一副玉带。但9个附环方銙引人注意,毫无疑问。这副玉带曾经使用过,是被一块块从皮带上剪下来的,有的还保留着原来的皮革,用金钉钉在一起。这副九环蹀躞玉带是因用带制度改革而被弃而不用?或许就是某个皇帝使用过的。
[1] 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