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求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 宋及宋以后人因事迹失考而误作唐人收入者

由五代入宋作者及宋初太祖、太宗二朝作者,本文将另节考证,本节仅考真宗以后诗人误作唐人者。

4.1 朱仲晦 《全唐诗》卷三八收《答王无功问故园》,小传云其为“王绩乡人”。按此诗为南宋朱熹作,见《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题作《答王无功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熹字仲晦,诗为其拟答之作,非唐初别有朱仲晦其人。详《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四辑刊曹汛文。

4.2 胡宿 《全唐诗》卷七三一收其诗十九首,卷首注:“以下四人(指宿及杜常、滕白、王嵒),或云宋人,诸本并附唐末,今仍旧。”小传却云:“胡宿,唐末人。”按金元好问纂《唐诗鼓吹》卷八录宿诗二十三首,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三一已斥其“宋人胡宿诗亦误入”,《唐音戊签》摒而不录。《全唐诗》收十九首,均出《鼓吹》,另四首未录。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胡宿《文恭集》提要云:“今考好问诸诗,大半在《文恭集》内。且其中有和朱况一首,其人为胡氏之婿,与宿同籍常州,具见所撰《李太夫人行状》,确凿可据。好问乃不能考证,舛错至此。”同书卷一八八《唐诗鼓吹》提要又申言之。所论甚是。宿,字武平,仕宋仁宗、英宗朝,治平四年(1067)卒,年七十三,谥文恭,事详《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赠太子太傅胡公墓志铭》及《宋史》本传。《全唐诗》所收十九诗,清辑《永乐大典》本《文恭集》均收入:《古别》《赵宗道归辇下》《塞上》《感旧》《函谷关》,见卷三;《寄昭潭王中立》《雪》《冲虚观》《淮南发运赵邢州被诏归阙》《天街晓望》《淮南王》《忆荐福寺牡丹》《次韵和朱况雨中之什》《城南》《早夏》《残花》《次韵徐爽见寄》,见卷四;《津亭》《侯家》,见卷五;未收之《长卿》《洞灵观纳凉》《送林学士知明州》《芙蓉湖泛舟》,均见卷四。诸诗事实亦多可考。如赵宗道,韩琦《安阳集》卷四九有其墓志,《宋史》卷三〇一有传;王中立,《文恭集》卷三有《寄清漳护戎王中立》,卷一五有《王中立可屯田员外郎制》;徐爽,应作徐奭,大中祥符五年状元,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八、《文献通考·选举考》;林学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知州”,有“林殆庶,屯田郎中、集贤校理,景祐年”。诸诗为宋胡宿作可论定。清李调元《全五代诗》卷一七谓胡宿为“周末人”,除《唐诗鼓吹》所收以外,复从《文恭集》中录出七诗,可谓大谬。

4.3 杜常 《全唐诗》卷七三一录其《华清宫》七绝一首,小传云:“唐末人。”按此诗最早见载于北宋末蔡絛著《西清诗话》卷下:“世有才藻擅名而辞间不工者,有不以文艺称而诗或惊人者。近传《留题华清宫》一绝云(诗略),乃杜常也。又《武昌阻风》一绝云(见《全唐诗》卷七七四,略),乃方泽矣。二人不以文艺名世,而诗语惊人如此,殆不可知矣。”(据清钞本,“二人”以下十五字据《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四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四录此条入“唐人杂记”。后宋末周弼《三体唐诗》卷一、明初高棅《唐诗品汇》卷五五、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〇均收杜、方二诗,当均沿胡书而定为唐人。元释圆至注《三体唐诗》,已指出唐无杜常其人,“惟《孙公谈圃》以杜常为宋人”,又谓《西清诗话》称“世有”“近传”,“则杜常、方泽皆宋人”。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四》沿其说,今人富寿荪校《唐诗别裁集》,亦据《宋诗纪事》订其失。所说甚是。常,《宋史》卷三三〇有传,字正甫,卫州人,昭宪皇后族孙,登进士第,元符元年知青州,二年改郓州,崇宁二年自徐州移镇州,崇宁末以龙图阁学士知河阳军,卒,年七十九(参吴廷燮《北宋经抚年表》)。明隆庆进士朱孟震著《河上楮谈》据华清宫宋代刻石,录杜常诗四首,《华清宫》亦在其间,谓诗前题:“权发遣秦凤等路提刑狱公事太常寺杜常。”后跋云:“正甫大寺自河北移使秦凤,元丰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过华清宫,有诗四首。词意高远,气格清古。邑人曹端仪既亲且旧,因请附本,勒诸方石,以垂不朽。闰九月初一日,颍川杜诩记。”(转引自《宋诗纪事》卷三〇)常为宋人可无疑。方泽事迹详后考。

4.4 王周 《全唐诗》卷七六五收其诗一卷,凡六十首,小传云:“王周,登进士第,曾官巴蜀。”附注引胡震亨语,出《唐音戊签馀》六一(《统签》卷八一六)。胡氏原文为:“唐宋《艺文志》并无其人,惟《文献通考》载入唐人集目中。今考《峡船诗序》内,引陆鲁望《茶具诗》,其人盖在鲁望之后。而诗题纪年有戊寅、己卯两岁,近则梁之祯(当作贞)明,远则宋之太平兴国也。而自注地名,又有汉阳军、兴国军,为宋郡号。周殆为宋人无疑。以前人收入唐人内,不敢删去,姑列五代末,示存其旧。”态度尚属审慎。《全唐诗》改末二句为“殆五代人而入宋者”,未免武断。《全五代诗》卷七径云“梁贞明间人”,更显得鲁莽。《全唐文》卷八五五录周《蚋子赋》(收入书棚本《王周诗集》)一篇,小传谓:“周,魏州人。事后唐明宗,以战功拜刺史。晋天福中,历贝州、泾州节度使,迁武胜、保义、义武、成德四镇。杜重威降契丹,欲自引决,家人迫以出降,授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汉祖入立,徙镇武宁,加同平章事,乾祐二年卒,赠中书令。”系节录《旧五代史》卷一〇六传文。核以诗集,多有不合。其一,胡氏列举二地名,汉阳军始建于后周,兴国军则为宋太平兴国二年析鄂州三县置(见《文献通考·舆地考》),而此人卒于后汉,未入宋。戊寅、己卯,据胡氏所推,一在梁时,一已入宋,亦无关系。其二,周诗有《下瞿塘寄时同年》。同榜进士称同年,诗人王周显然为进士出身,而此人则系以武功入仕,数历大镇。其三,《全唐诗》所收周诗,均源出宋刻《王周诗集》(江标影宋书棚本《唐五十家小集》尚存此集),诸诗保持原次第。《志峡船具诗序》云:“予祗命宪局,沿泝巴,抵瞿塘。”诗中所记地名依次为姑熟口、湖口县、岳州、兴国军、汉阳军、巫山、夔州、武宁县、巴东等,为自江东至巴蜀沿江地名。可知诸诗为王周奉刑部或江东刑使命,溯江西上巴蜀沿途纪行之作。武夫王周历事三朝,皆官于中原、河北。其时江南至蜀中之地分属南唐、荆南、马楚、孟蜀诸小朝廷所有,必无奉使溯江之可能。《全唐文》误以同姓名者为《蚋子赋》作者。今按,诗人王周应为宋真宗、仁宗朝人,方志中尚有事迹可考。据《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选举”,大中祥符五年(1012)徐爽(当作奭)榜进士,有王周,知为明州人。嘉庆《浙江通志》卷一二三“选举”同,注:“奉化人。”《咸淳毗陵志》卷一〇载,王周曾二任无锡知县,第一次在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第二次在宝元二年(1039),以尚书虞部员外郎知。《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宝庆四明志》卷一“知州”,均载:“王周,司封郎中,庆历年知,土人也。”王周前任为陆轸,据《嘉泰会稽志》卷二载,轸为庆历二年自越州移知明州。以此可知王周知明州,约始于庆历四、五年间。王安石知鄞县时作《上明州王司封启》(《王文公文集》卷三三),王司封即王周,知其庆历七年(1047)尚在明州任。陆心源《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谓王周官至知明州,未详何据。胡宿《文恭集》卷一九有《虞部员外郎致仕王周男某可试将作监主簿制》,时代亦合。胡震亨以诗中戊寅、己卯二纪年为梁贞明或宋太平兴国时,均嫌过早。以前考事迹推算,当为仁宗宝元元年、二年。王周奉使巴蜀归,即改知无锡县。其奉使时之职务,尚待稽考。自南宋始,王周世次已不为人所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收《王周集》一卷,云“未详何人”,《文献通考·经籍考》引陈书,附于唐人集末,均未深考地方史乘。今存南宋陈氏书棚本《王周诗集》,似即作唐集刊行,《笺注唐贤三体诗法》卷一七收周诗,知传误甚早。明清间不少唐诗汇集、总集均录周诗,皆失考,当改正。

4.5 曹修古 《全唐诗》卷七七〇收《池上》一首,列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此诗最早见收于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又曹修古立朝最号刚方謇谔。常见池上有所似者,亦作小诗寓意曰(诗略)。”同条复录张咏、韩琦、司马光等诗,以说明文章艳丽不害其为正臣,诸人皆北宋名臣。修古,《宋史》卷二九七有传,字述之,建安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所至以直气闻。天圣中以御史知杂司事,立朝慷慨有风节。当刘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修古遇事辄言,忤太后,出知兴化军。会赦复官。明道二年(1033)卒。”《渑水燕谈录》卷四记修古因请太后还政而遭贬。另罗愿《新安志》卷九、嘉靖《延平府志》卷九亦有修古传。诸书载其事迹,与处厚所记相合,修古可信为宋真宗、仁宗时人。《宋诗纪事》卷八已收修古诗。《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三引《青箱杂记》,仅录修古诗,不注时代,置唐僖宗条前,当即因此而误为唐人。明刻本《总龟》是明及清初学者辑唐诗的渊薮之一,不少失误均与其有关。

4.6 李谨言 《全唐诗》卷七七〇收其《水殿抛球曲二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二诗均录自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卷六九。《唐音癸签》卷三一批评洪书:“宋人诗如李九龄、李慎言……之属,皆浑入。”慎言即指谨言,洪迈因其名犯宋孝宗讳而改。此二诗宋代有两种大同小异的传说。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云:“海州士人李慎言,尝梦至一处水殿中,观宫女戏球。山阳蔡绳为之传,叙其事甚详。有《抛球曲》十馀阕,词皆清丽。今独记两阕(略)。”系录自蔡传,诗二首似为慎言感梦而作。沈括至和间曾任海州沭阳县主簿,所记或为当时见闻。后彭乘《墨客挥犀》卷七、李颀《古今诗话》、《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三三、何汶《竹庄诗话》卷二二(误注出《刘贡甫诗话》)所引,均本沈书。赵令畤《侯鲭录》卷二载:“余少从李慎言希古学,自言昔梦中至一宫殿,有仪卫,中数百妓抛球,人唱一诗,觉而记得三首云(略)。”此出梦者自言,诗为诸妓所唱,存三首。后《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八、《诗人玉屑》卷二一引录。惟名作真言,误。综二说可知慎言字希古,海州人,曾为赵令畴之师。令畤,字德麟,宋宗室,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从苏轼为诗,有唱和。后因累入党籍,卒于南渡初(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一)。以此推之,慎言应为仁宗、神宗时人。诗云梦中作,恐系其托辞。

4.7 王揆 《全唐诗》卷七七〇收其《长沙六快诗》,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此诗最早见收于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六快活诗》,长沙致仕王屯田揆讥六君子而作也。六人者,即帅周公沆、漕赵公良规、宪李公硕、刘公舜臣、倅朱景阳、许立是也。其诗略曰(略)。馀几联,皆咄咄猥驳,固不足纪。愚后至长沙,访故老,皆云:‘岂有兹事!’”文莹,熙宁间人。周沆,字子真,益都人,《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其帅潭州时间,《北宋经抚年表》定在庆历八年(1048)至皇祐三年(1051)间。赵良规,字元甫,曾任荆湖南路转运使,年代待考,事迹附见《宋史》卷二八七《赵安仁传》。李硕等四人未详。王揆,《宋史》无传。隆兴《临江府志》卷五宋知军州有王揆,列庞籍后,时约在景祐、庆历间。《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七九有《虞部员外郎卢士宏太常博士王揆祠部员外郎秘阁校理张瓌丁忧服阙复旧官制》,庆历四年(1044)初作。《全唐诗》所录,系据《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三七,诗题均缺“活”字。诗与文莹所录同,亦未完。唐有王揆,大和六年(832)任宁都县令,详嘉靖《赣州府志》卷五、卷七,但非此诗作者。

4.8 唐温如 《全唐诗》卷七七二收《题龙阳县青草湖》一首。《中山大学学报》1987年第一期刊陈永正文,据元赖良《大雅集》卷八、清钱谦益《列朝诗集》甲前集一一,考知温如名珙,会稽人,元末明初在世,非唐人。

4.9 杨彝 《全唐诗》卷七七二收《过睦州青溪渡》诗一首。《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刊佟培基《〈全唐诗〉无考卷续考》,谓此诗因《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列李白、韩愈诗间而误为唐人作,并据《列朝诗集》乙八、《小腆纪传》卷五八、《明诗综》卷一二等书,考知彝字宗彝,馀姚人,明洪武中举为沔阳仓副使,累擢吏部主事。

4.10 麻温其 《全唐诗》卷七七二录《登岳阳楼》一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三云:“端拱初,太宗诏访天下高年,前青州录事参军麻希梦,年九十馀,居临淄,召至阙下,延见便殿……诏以为尚书工部郎中致仕,赐金紫。工部好学,善训子孙。……孙温其、温舒,祥符中相继登进士第,为天下第三人,衣冠以为盛事。……予祖母长安县君,工部孙也,故闻之详。”所述翔实可信。元于钦《齐乘》卷六即采此为诸麻立传。宋祁《景文集》卷三一有《尚书员外郎直集贤院麻温其可开封府判官制》,仁宗时作,可知温其仕历之一二。《登岳阳楼》,《唐音统签》卷八六七录自岳阳楼石刻。麻温其姓名皆僻,唐代恐不致另有同姓名者。

4.11 方泽 《全唐诗》卷七七四录其《武昌阻风》一首,列为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泽此诗出处及传误原因均与杜常《华清宫》同,已详前杜常条。今考《宋史》无泽传,《莆阳比事》卷三有《方泽诗集》,注:“字公悦,多与黄鲁直唱和。《山谷诗集》有呈方公悦诗。”检《山谷诗集注》卷一八,有《南楼画阁观方公悦二小诗戏次韵》《庭坚以去岁九月至鄂登南楼叹其制作之美成长句久欲寄因循至今呈公悦》,为庭坚建中靖国元年(1101)贬居江陵、鄂州时作。任渊注:“方公名泽。”前诗云:“大旆重来一日新。”后诗云:“庾公风流冷似铁,谁其继之方公悦。”可知泽时为鄂州一带的地方长官。《武昌阻风》当即其时作。另嘉靖《邵武府志》卷四,有元祐五年知州方泽。陆心源《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据《长编》谓泽熙宁八年为大理寺丞,旋除江西路提举常平事,元符元年入为吏部郎中。其卒年不详。《方泽诗集》今已不传。

4.12 姚揆 《全唐诗》卷七七四收《村行》《颍川客舍》二诗,卷八八六又录《晚步》《秋日江东晚行》二首,均不言事迹。拙辑《全唐诗续拾》卷五三复补《谢客岩》一首又二句。按《全宋诗》卷七四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二六二,考知揆为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进士,为颍州团练推官,改曹州观察推官。自南宋时即传揆为唐人,《三体唐诗》《分门纂类唐歌诗》皆录其诗,实误。《全宋诗》仅录揆一诗又一句,尚可补四诗又一句。

4.13 张怀 《全唐诗》卷七七五收《吴江别王长史》一首。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一列宋之问《渡吴江别王长史》后,无题。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六一三谓诗中有“见说新桥好风景”句,《吴郡图经续记》卷中载新桥为北宋神宗元丰中知苏州章岵建,张怀为元丰以后人。其说可从,惟怀事迹尚俟考。

4.14 赵湘 《全唐诗》卷七七五收《题天台石桥》,列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宋林师蒧《天台续集》卷下收此诗,以湘为北宋人。祝穆《方舆胜览》亦作宋人,但以为系咏南岳莲花峰方广寺石桥之作。林、祝之说是。苏轼《东坡集》卷三九《赵清献公(抃)神道碑》云:“祖讳湘,庐州庐江尉,始家于衢,遂为西安人。”赵抃为北宋仁、英、神三朝名臣。嘉庆《浙江通志》卷一二三“选举”,载湘为淳化三年(992)进士。湘有《南阳集》,为抃贵后编成,宋祁作序,欧阳修为跋,原集已不传。清时从《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六卷,宋序欧跋亦存。宋序谓湘字叔灵,淳化中贡进士,未试而春官已题其警句于都堂之壁。俄中第,调庐江尉,阅期卒于官。前引诗见收于辑本卷二,题作《方广寺石桥》。湘生卒年均无从确考,大约卒于太宗末、真宗初,生年约在五代末至宋初时。

4.15 徐介 《全唐诗》卷七七五收《耒阳杜工部祠堂》,列世次爵里无考作者。按此诗北宋时两见称引。王得臣《麈史》卷中云:“予熙宁初调官,泊报恩寺。同院阳翟徐秀才出其父屯田忘其名(三字原本应为小注)所为诗,见其清苦平淡,有古人风致,不能传抄。其《过杜工部坟》一诗云(略)。”以此推之,诗作者应为仁宗时人。稍迟的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九,谓“衡州耒阳县有杜甫祠堂……留咏莫知其数。欧阳永叔尤赏徐介之休诗曰(略)。”欧阳修熙宁五年(1072)卒。蔡襄《忠惠集》卷九有《前光化军乾德令同监西溪盐仓徐介可著作佐郎制》,仁宗后期作。综上所述,可考知介字之休,阳翟人。仁宗时历任乾德令、同监西溪盐仓,改著作佐郎,终屯田(郎中或员外郎),熙宁前卒。有诗集,已失传。《宋诗纪事》卷二五收介此诗,所载事迹甚略。此诗误为唐人作,恐系因《杜集》附录题咏诗误署而致。

4.16 令狐挺 《全唐诗》卷七七八列无世次爵里可考作者,收诗一首《题鄜州相思铺》,注:“一作令狐楚诗。”同书卷三三四又收作楚诗,失注互见。宋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卷三八“相思河”条云:“鄜州东百里,有水名相思河。岸有邮置,亦曰相思铺。令狐挺题壁以诗曰(略)。”未注出处,应是据张师正《倦游录》,详后。彭乘《墨客挥犀》卷六、《万首唐人绝句》卷五一、《宋诗纪事》卷三一所引,均属令狐挺。惟明刻《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五引《倦游录》,作令狐楚诗。唐无令狐挺其人,今人或疑挺为楚字形近而讹,实误。楚,两《唐书》有传,仕历未及鄜延一带。《倦游录》作者张师正为熙宁元丰间人。《郡斋读书志》(袁本)卷三下载其书序云:“倦游云者,仕不得志,聊书平生见闻,将以信于世也。”所记为当时事。《皇朝事实类苑》亦为专录北宋遗事之书(阑入少量唐五代事)。今检北宋末年人毕仲游《西台集》卷一二,有《令狐公墓志铭》,记挺事迹极详:挺,字宪周,山阴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历吉州军推,通判延州,知彭州,迁提点两浙刑狱公事,移江东路,官至司封员外郎知单州。嘉祐三年(1058)卒,年六十七。诗当为其倅延州时作。《总龟》《万首唐人绝句》均误。

4.17 太上隐者 《全唐诗》卷七八四收其《答人》一首,原注:“《古今诗话》云: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当据《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八转引,《唐诗纪·盛唐》卷一〇八已收入。《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四《赠梁道人》注援引此诗,十朋曰:“《池阳集》载滕宗谅《寄隐者诗序》云:‘历山有叟,无姓名,为歌篇。近有人传《山居书事》诗。’诗与上四句同。”宗谅字子京,仁宗时名臣,庆历中卒,事详《范文正公集》卷一三《天章阁待制滕君墓志铭》及《宋史》本传。所谓太上隐者,应为其同时或稍早些时候人。《池阳集》及滕序全文,均已佚。《永乐大典》卷三〇〇六引此诗归曹邺,亦未谛。

4.18 郭思 《全唐诗》卷七九五收其《白石镇古城》,仅存二句,未录作者事迹。检陆心源《宋史翼》卷三八有其传:字得之,河阳人,著名画家郭熙子。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任通议大夫、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仕至龙图阁直学士。建炎中,提举嵩山崇福宫。《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七收其诗。又纂唐宋人诗为《瑶溪集》,间附评陟语,《宋诗话辑佚》新版收入(尚有三十馀条评诗语未收)。《白石镇古城》,殆出《方舆胜览》卷七〇。白石镇,宋属秦凤路岷州,即今甘肃省西和县治。诗当即宋郭思经略秦凤时作。唐代未见有郭思其人。

4.19 史瑜 《全唐诗》卷七九五收《青泥山》诗二句,不载事迹。佟培基《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六七四谓北宋韩维《南阳集》卷一七有《都官郎中史瑜可职方郎中》制,知瑜为宋仁宗、英宗时人。

4.20 赵鸾鸾 《全唐诗》卷八〇二收七绝五首,传云为“平康名妓”。按唐宋典籍中未见其人。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二有《鸾鸾传》,载其字文鹓,为东平赵举女。元顺帝至正间,初嫁缪氏,缪卒,复嫁才子柳颖。至正十八年遇乱相失,历难得聚,遂共隐徂徕山。后柳颖遇贼被杀,其赴火而死。传中引其六诗,五首见《全唐诗》,仅缺《香钩》一首。其误作唐人,似始于《名媛诗归》卷一五。《全唐诗》同卷录史凤诗七首,卷八〇〇收晁采诗二首,前者出《情史类略》卷五,后者出同书卷三及《艳异续编》卷四,云大历中人,疑二人及诗均出元明人之手。未得确证,附识于此。

4.21 悟清 《全唐诗》卷八五〇仅云为“唐僧”,录逸句:“鸟归花影动,鱼没浪痕圆。”按《青琐高议前集》卷九《诗渊清格》(原注:本朝名公品题诗)载:“河北僧清晤《春月即事》诗云:‘鸟归花影动,鱼触浪痕圆。’又有《郊外野步》诗……僧以诗上贾侍中,褒称为佳句。”贾侍中指贾昌朝,字子明,获鹿人,庆历时入相,后出为判大名府兼河北安抚使。自嘉祐初起,兼侍中八年馀,治平二年卒,年六十九,事详《王文公文集》卷八三《贾魏公神道碑》及《宋史》卷二八五本传。悟清上诗疑在贾使河北时。《竹庄诗话》卷二三将悟清与魏野、惠崇等并举,是。《诗人玉屑》卷三误收入“唐人句法”。悟清、清晤,以孰为正,尚难确定。

4.22 任玠 《全唐诗》卷八六八收其《梦中和句》,原注:“蜀人任玠字温如,晚寓宁州府宅,一夕梦一山叟贻诗,玠和之。既觉,自笑曰:‘吾其死乎!’数日,不疾而卒。”和句(玠与山叟各一)及注当均出《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三三引《古今诗话》,《古今诗话》又系转录《渑水燕谈录》卷六原文,二者均不言玠为何时人。按宋仁宗时人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一〇云:“任先生名玠,字温如,蜀人也。学识渊博,人皆师仰之。大中祥符初,乐安公中正镇蜀日,请先生于文翁石室,大集生徒,讲授六经。……大中祥符末,有谏议大夫凌公策莅蜀,闻先生之名,表荐于上,诏入京。先生进《龙图纪圣诗》一千韵,酬以汝州团练判官。……天禧元年,就居嵩山,(与张逵中)同访愚茅亭,观旧题之处……先生留一绝于亭壁云(诗已收《宋诗纪事》卷九,略)。天圣二年(1024),先生游宁州,卒于旅舍。”休复及与玠游,所叙事迹,与《渑水燕谈录》可印证,玠为宋人无疑。乐安公为任中正,《宋史》有传。凌策详本文第六节安鸿渐条。

4.23 胥偃 《全唐诗》卷八六八收其《梦中诗》,注:“胥偃应举时,梦徐将军斩头项,作诗云云。以为不祥。明年,徐奭榜第二人及第。”按此诗及注均出钱易《南部新书》(《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三三引),“胥偃”下多“内相”二字,无“以为不祥”四字。偃,《宋史》卷二九四有传,字安道,长沙人,举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通判湖、舒二州,累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欧阳修为其婿,《欧阳文忠公文集》附载偃文,有关事迹亦甚详。“内相”,唐宋人对翰林学士的俗称。徐奭,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殿元,已见前王周条。此条今本《南部新书》不收。检今本卷首易子明逸序,知今本已非原帙。易为真宗、仁宗间人,《南部新书》以纪唐五代事为主,间及宋初,如本条及本文第七节引梁补阙条。疑编唐诗者见此条出《南部新书》,不知此书亦载宋初事,未加详察,遂径作唐人诗收入。

总计本节所考,共指出宋及宋以后人所作诗一百零四首又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