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霍去病屡败匈奴军 难别离霍光生梦想
霍去病跟随舅舅卫青第一次出征,就大获全胜一战成名。
胜利的消息传来,武帝高兴不已。霍去病此次是奉武帝的命令随舅舅卫青出征的。武帝见霍去病初次出征匈奴就战功赫赫,感到这不仅是皇后卫子夫一脉的荣耀,更说明自己有识人之明。喜出望外的武帝马上加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从此,“勇冠三军”就成了霍去病响亮的名号。
第一次与匈奴交战就锋芒初露,这只是霍去病战神生涯的开始。一战成名后,霍去病与舅舅卫青成为护卫大汉帝国的双雄,也成为武帝倚仗的左膀右臂。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1万骑兵从陇西出塞,再次主动向匈奴出击。这一次,霍去病又运用了他的闪电战法,在6天时间里转战于匈奴的5个王国,如同虎入羊群一般,所向披靡。霍去病所部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王子,消灭匈奴军队近九千人,还缴获了休屠王部匈奴人祭天用的金人,相当于夺去了匈奴人用于寄托精神信仰的祭天神物。经此一役,匈奴人闻听霍去病名号就害怕得不得了。
这一年的夏天,霍去病又奉命出塞。他再一次实施战术性大迂回,深入草原两千多里,绕了个大圈偷袭匈奴王庭,最后一直打到了祁连山下。在这次战役中,霍去病率领的汉军再次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歼敌三万余人,活捉了匈奴单桓王、酋涂王以下首领七十多人,受降两千五百余人。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霍去病接连在与匈奴的大战中大获全胜,他也因此声名远扬,越来越受武帝喜爱。这个时期的霍去病集万千荣耀于一身,成为匈奴人的克星,也成为大汉帝国最闪耀的将星。
而这时,霍去病的那块心病,更重了,什么心病呢?自出生起就没有见过父亲,霍去病一直想知道自己生父是谁,这次终于向他的母亲卫少儿询问到了自己的生父是平阳县的县吏霍仲孺。于是,霍去病在路过河东郡时专程来到平阳县。
霍去病这次路过河东郡,是奉了武帝的命令,去河西接受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投降。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屡次和汉朝军队交战,都被卫青和霍去病打败,损失了好几万人,浑邪王的爱子也被霍去病俘虏。匈奴单于迁怒于浑邪王和休屠王两人作战不力,打算要诛杀他们。
浑邪王的爱子被俘,本来就悲痛欲绝,又听说单于要诛杀自己,万般无奈之下就和休屠王合计,为了部族的安全,不如干脆投降汉朝,这样兴许还能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于是,浑邪王派了使者去向汉朝请降。
武帝知道匈奴浑邪王请降之后,自然是非常高兴。可是,当他得知投降的并非是几百几千人,而是好几万人时,不由得又心生疑虑:“这么大规模的受降,若是万一出现什么岔子或者是诈降,那可如何是好?”武帝决定派匈奴人最为忌惮的霍去病领兵去接受浑邪王和休屠王归降。武帝觉得,只有派霍去病去,才能起到震慑作用,防止出现无法收拾的意外情况。
霍去病说明了来龙去脉,大伙儿这才明白,霍仲孺是又羞又愧:“羞的是自己年轻时一时轻狂,始乱终弃,撇下了霍去病与卫少儿这一对孤儿寡母,不用问也知道,他们该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愧的是儿子霍去病这么大了,自己一点儿父亲的义务都没尽到啊!现在儿子长大成人,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成了皇帝陛下的爱将,今次主动来找寻父亲,自己这是前世哪门子修来的福报啊?”霍仲孺拉住了儿子霍去病的手喜极而泣,真是老泪纵横百感交集啊!
父子二人叹罢多时,这时候霍去病注意到了父亲身后的少年,只见这少年看着他们父子俩流泪,他也在不住地抹眼泪呢。霍去病就问:“爹爹,您身后是何人啊?”
霍仲孺把这孩子叫过来,让他给大哥行礼。告诉霍去病,这是你的亲兄弟,叫霍光,字子孟。霍光过来大礼参拜。霍去病拉起了兄弟,上下打量了半天,见小兄弟一表人才,称赞不已。
太守赶紧张罗着重摆酒宴,祝贺大将军一家团聚。酒席宴前,霍去病把霍仲孺让到上座,霍光挨着自己,太守也陪着。霍去病就把这次受降匈奴的事情简单地也说了一下。霍仲孺一听,可就为刚认下的儿子霍去病担起心来了。久在公门,他可知道,这次的任务可是非常凶险,弄不好就得把命搭上。所以,霍仲孺一再地嘱咐霍去病一定要多加防范,处处小心。霍去病不住地点头称是。霍去病告诉父亲,自己这次公务在身,不能久留,明日就得起程,让老父亲多保重身体,自己凯旋以后再来尽孝。霍仲孺又流了几滴眼泪。说话间已经是日落西山了。霍仲孺和霍光父子起身,跟霍去病告辞,说明天再来送大军出征。
第二天,霍去病整顿军马,城外列队。在河东太守以及众文武的陪同下,霍仲孺带着霍光也一起来为霍去病送行。其他人都是说些场面上的话,只有霍仲孺跟霍光拉着霍去病的手依依不舍。
此时,霍去病带来的人马已经列开队伍就要出发了,霍去病勒住丝缰,冲着众人一拱手:“列位请回吧,后会有期!”然后他一拨马,眼看着抖丝缰催马,这就要走了。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小霍光一个箭步就蹿了过来,“嘭”地一把拉住缰绳,仰面看着霍去病:“大哥,您带我一块儿去吧,小弟我也要跟您一样,上阵杀敌,建功沙场!”
霍去病低头看着霍光,霍光虽然满脸的稚气,但是目光里却透着果敢和坚毅,信心十足,看样子是非去不可。霍去病笑了一下,拍拍霍光的头:“贤弟啊,你有这样的志向真是太好了,是我霍去病的兄弟,但是这次是不能带你了,因为此行实在是太过凶险。贤弟就在家好好侍奉父亲,习练本领,等我胜利归来,我一定把你带往长安,并且推荐给当今陛下,皇帝陛下可好了,那才是真正的英明神武呢!你看怎么样?到那时候,我们兄弟俩携手效忠陛下,报效国家,那是何等荣耀啊!”霍仲孺也过来劝说了半天,霍光一看也只能如此了,这才跟哥哥洒泪分别。
送走了霍去病,河东郡的各级官员,各回各衙理事,霍仲孺也带着霍光回了家。霍光一心惦记着哥哥霍去病临走时说的话,期盼着要追随哥哥去长安干一番大事,所以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霍仲孺则惦记着儿子霍去病的安危,终日魂不守舍,提心吊胆。
霍光虽然生长于普通人家,但从小便与众不同。他自小不太爱劳动,常常喜欢站在高处遥看远方发呆、痴想。并且霍光自小就善解人意,心思缜密,做什么事都很有条理。他的老师多次向霍仲孺说:“霍光这孩子天分极佳,有过目成诵的本事,但就是读书不怎么用心,对老师的劝导也不理睬,长此以往,他的将来很令人担忧啊!”
霍仲孺听了霍光老师的这番话,觉得有必要跟儿子说说道理了,还真得跟儿子谈谈。怎么才能让他好好学呢,这可难坏了霍仲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