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文学奖研究资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对茅盾文学奖的未来期待

茅盾文学奖已经评了六届,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作为文学奖的主办者,中国作协、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及评奖办公室,不时会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与诟病。比如,有一份资料整理了这些意见,兹引述如下:应该尊重评委们的资历、声望以及文学成就等等,但也不能无视历届评委会都存在着难以规避的局限:一是年龄老化,评奖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学经验,还需要适度的身体素质,当评委们连阅读备选篇目都勉为其难时,又何来负责任的投票?二是由于其他原因,部分评委已经疏离文学工作,根本不熟悉文学的当代发展状况及与世界文学接轨程度,是不折不扣的“前文学工作者”,他们又何能公正地选拔当代“最优秀”的著作?三是评委们不是由民主推选而是中国作协指定,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占绝对优势,却排除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氛围所培养的诸多学界精英,又何能保证评奖的兼容性?四是评委们观念陈旧,他们还牢固地抱持着“十七年”时期的现实主义,看重典型化、真实性、倾向性以及史诗性等等传统因素,这种“独尊”情结潜在地抑制着当代文学的艺术创新,那又何能标示文学奖的导向意义?五是评委会对程序的“越位”。评奖条例规定,有三名评委联名提议,可增加备选篇目。质疑者认为,这一表面看来是为避免“遗珠之憾”实则极富“特权”色彩的“评委联名补充”程序,造成了数届茅盾文学奖的鱼目混珠,并增加了评奖的权力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当然,也还有论者针对兼顾题材的“全面分配,合理布局”,或者重点关注“反映现实并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之作品,“审读组”与“评委会”之间的龃龉以及“过程不透明”等等,有人把这些概括为“平衡机制”,它们共同摧毁着茅盾文学奖的“公信”形象和权威价值。据我所知,以上这些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在近几届评奖中已有改变。无论评委的年龄、组成方式、外地评委的比重,都与此前有所不同。

处在如此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权威的消解似乎是必然的,它会时时受到挑战。相应地,茅盾文学奖也只能在历史中生存,在面对历史的挑战中生存,在顺应历史的潮流中生存。时代在变,审美观念在变,评奖的标准必然也要发生变化,这样才能保证茅盾文学奖与时同行。当然,评奖在更加走向开放、走向多元的同时,要使评奖具有权威性,要使评出的作品得到社会各方面较为一致的认可,尤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个人以为有这么几条还是要坚持的:①我们要坚持长远的审美眼光,甚至可以拉开一定距离来评价作品,避免迎合现实中的某些直接的功利因素,要体现出对人类理想的真善美的不懈追求。②一定要看作品有没有深沉的思想含量和文化含量,特别要看有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根基。③要看作品在艺术上、文体上有没有大的创新,在人物刻画、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有没有独特的东西。④长篇小说是一种规模很大的体裁,所以有必要考虑它是否表现了一个民族心灵发展和嬗变的历史,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就是灵魂的历史。

我希望,茅盾文学奖的路越走越宽。

 

作者附言:茅盾文学奖至今评了七届。第一届到第三届,我虽有参与,但介入不深;四、五、六三届,我都担任了评委,且因工作关系,先后做过评奖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评奖办公室是具体工作班子,除了组织初评,就是为评委会服务。第七届我未做评委。第七届茅奖开评以来,媒体不断有人采访我关于茅奖情况,我后来接受了新浪读书之约,根据我在2007年的一次讲演稿整理成此文。

原载《北京文学》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