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故事的开头要从两百年前说起,自古这天下大势就没有什么长盛不衰的说法,天道轮回,世间繁华,就像那路边丰长的野草,不管你是如何的茂盛,终究敌不过四季交替。从初春的新新嫩芽,到火热夏季的枝繁叶茂,再到秋季的逐渐衰败,直至寒冬的枯枝败叶。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出现,紧接着又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无一不是前赴后继的上演着,历朝历代源源不断,一步步的将历史缓慢的推向新的时代。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毅然矗立着一个大国,也就是梁国,因常年累月的安逸,这让处于巅峰时期的梁国逐渐开始走向衰败的道路。
由于梁国一统天下久无战事,当今朝中的武官再无用武之地,久而久之,那些文官的地位就渐渐超过了武官。俗话说得好,打江山不可无能将,治江山不可无文官,以至于这梁国的文武官员的地位差距越来越大,诸多武官的职位基本就成了虚职且不再有任何的实权,就如同混吃等死,毫无用武之地。曾经位高权重的将领们逐渐失去了宠信,军队也都自然落到了朝中得势的奸佞手中。
就连大将军卫广也没能逃过,和大多数武官一样,也因朝内奸臣的陷害而被贬,被皇帝远放边疆,驻守边界。他愤恨无比,因为当今朝中早已没有武官的一席之地了,稍有不慎还会招来奸臣的毒手,甚至是人头不保!于是他终日独自一人借酒浇愁,想到往日风光不再,不禁黯然神伤。
属下众将见卫广日渐消沉,于心不忍,同时众将也都和他一样饱受着奸佞迫害之苦,于是他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纷纷冒死联合向他进言起兵造反之事。
卫广见众将个个视死如归,不仅未处罚他们,反而还不禁泪流满面。
反了朝廷?卫广又何尝不想,可谋反毕竟不是小事,再加上自己又是一名武将,武将的职责本应是保家卫国,这一反,岂不成了万人唾弃的逆贼?那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岂不也一同付诸东流?再者起义一旦失败,那将是万劫不复,遗臭万年!
卫广心中拿不定主意,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抉择,无奈只得让众人先行退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卫广是茶不思饭不想,整夜整夜的失眠,人也憔悴了许多,不过在最后,他还是下定了决心。男儿当有作为,有血性才是,若是就这样一直虚度余生,和死人又有何区别?与其如此,那还不如赌上一回!
终于在三日后,卫广召集众将领,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手下众将得知此决定后,皆欣喜无比,并且纷纷表示愿赴汤蹈火。
就这样,卫广叛变了,一时间,他率领的叛乱军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呈横扫千军之势,一路杀的周边守军是丢盔弃甲,并且在他威名的影响下,所到之处皆有主动投降者。
叛乱军可谓是战无不胜,大军从边关向内扩张迅速占领了东边大片疆域,朝廷多次派大军围剿也无成效。而且梁国朝廷也不能仅仅为了一支叛军而轻易动用国力,毕竟在这片土地之上,看不到的隐晦势力还是很多的,现如今的朝廷早已不像当年那般严明,许多的地下实力也足以让人引起重视,无奈这平乱之事只得一直僵持了下去。
因卫广此事影响,当朝皇帝唯恐朝内武官再有叛乱,无奈只得亲自下旨恢复武将的实权和文武地位的平等,这从某种程度上是减少了文官的权力,各路将军也再次拥有了统领军队的权力。
可此令一推出,奸佞之臣的利益必然是受到了威胁,他们集体开始了权力上的反击。一时间,朝中混乱不堪,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也不为过,这就给秦国的建立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五年后,卫广正式称帝,建立秦国,定都高昌。
同年,梁国的乐阳太守明固早已不满朝廷的腐败混乱,他也萌发了反叛之意,又鉴于秦国成功的例子,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于是他便开始私下派遣使者和秦国暗地私通。
明固拥军数万,府上也豢养着大批死士,实力极为强大,虽说不能以一己之力与朝廷抗衡,但是如果有了秦国的帮助,那也未尝不能斗上一斗!
之后,在秦国的大力帮助之下,明固的乐阳军陆续吞并了周围大大小小几十座城池,在壮大了自己势力的第四年,他也效仿起卫广称了帝,建立晋国!定都乐阳。此后,秦晋两国就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抗梁,一步步的走向正轨!
对于秦晋的联合抗争,梁国内乱虽已平息,但也已是朝纲紊乱,元气大伤,诸多文武大臣皆死于朝廷动乱,这对梁国而言无疑是一场浩劫!所以对于收复秦晋,梁国实在是无能为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十分天下,秦晋各占两分,梁独占六分,就这样,纷纷扰扰的局势持续了两百年。
现如今,这种持续已久的平衡终究还是被打破了。
梁永兴二年,在都城建康城的太和殿内,刚当上皇帝没多久的郭辰正高高在上的坐在龙椅上,此时在他年轻的脸上,可以看到一丝傲气,毕竟他是新任帝王,满怀的雄心壮志急需实现。
他甚至心想收复秦晋此等历代皇帝都没能完成的大事,绝对要在自己任内把它完成,众所周知,梁国国力比秦晋两国加起来都要强。所以不管用什么办法,也不管秦晋多么顽强,自己都必须要将这二国收复,并且决不允许失败。到那时,世人千秋万代都将会歌颂着自己的丰功伟绩。
想到这里,郭辰不自觉的就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随后,他理了下龙袍,看向满朝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道:“秦晋两国猖獗两百年,实数大梁之耻,父皇生前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朕能代替他灭了秦晋两国,这同样也是大梁历代皇帝的遗愿。如今此等重任落到了朕的身上,朕绝不会再让秦晋两国继续这般猖狂下去,此番关于发兵攻打秦晋之大事,不知诸位爱卿都有何良策啊?”
郭辰说完就左右观察起了这些议论纷纷的前朝老臣,想到自己乃是新皇上任,气场上绝对是要拿出点威严来压一压这些狡猾的老狐狸的。
郭辰目光扫来扫去,最后落在了那些将军们的身上,不管怎么说,这领兵打仗还得靠他们,最后,他不自觉的就看向了站在最前面的方庭。
此人身形魁梧如磐石一般,两个眼睛炯炯有神之中透着一丝冷漠,两道剑眉如漆一般,额头和眼角镌刻着些许皱纹,两鬓则夹杂着银丝,虽已至中年,一身凌烈的气息却是丝毫不减!
看着方庭,郭辰心想他毕竟是父皇亲封的大将军,自己无论如何都得先看看他是什么态度。
于是郭辰便清了清嗓子,想要开口问问方庭有何想法,可还没来得及开口寻问,只见方庭直接大马金刀的垮前一步,声音略显低沉却铿锵有力的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收复秦晋,雪我大梁之耻!”
方庭这一出来,之前议论纷纷的众臣顿时没了声响,纷纷带着些许惶恐的看向方庭,显然这方庭在这些人的心里是有着一定震慑力的。
郭辰见大将军方庭直接表明了立场,主动站出来说话了,心想大将军不愧是大将军,果然还是他懂朕的心思,于是赶忙追问道:“哦?是何良策啊?爱卿快快请讲。”
“陛下,这两年我大梁未曾出战一兵一卒,秦晋两国都以为我大梁惧怕他们了,想必也是有所松懈。可我大梁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朝廷的气象是君臣一心,若此时陛下派大军攻之其一,必能有所成效。”
方庭一语中的,一句话就道破了眼下的形势,果然,这方庭不愧是大将军,老练精干,比起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那差距当真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说,这打仗还是得靠武官。
不过郭辰在听到这番话后内心还是有了一丝疑惑,心想自己并不是不喜欢硬碰硬,要论这国力兵力,大梁说第二,谁都不敢说第一,可要是这法子行得通的话,多少年前秦晋就被收复了,哪还轮得到自己。但自己作为皇帝,必须要有耐心才行,大臣的话还必须得听下去的。
无奈郭辰只得耐下性子说道:“可秦晋联合已久,二百年来都未曾收复,爱卿啊,这强攻之策怕还是有些不稳妥啊!”
方庭见郭辰神色似乎有些许的失落,于是急忙继续说了下去,“陛下,秦国净是些边关要塞且地势险峻,不易攻打,这么多年来之所以屡屡受挫,首先是决策上就出了大错!某些人自认为计划天衣无缝,可在臣的眼中,不过是纸上谈兵的过家家罢了!再说晋国,这晋国相对来说地势要开阔许多,虽说晋国的能人义士颇多,但臣认为,只要人用对了,晋国还是可先攻之!”
方庭说到这里,话里话外多多少少的又把那些整天吃着皇粮办不成大事的文官嘲讽了一顿,然后他又继续说道:“重要的,是晋国若是没了秦国的帮助,肯定是必败无疑,到时独剩秦国一个,想必收复也只在朝夕。”
“可秦国又怎么可能会这般轻松答应呢,爱卿你可真会说笑啊,朕可不再是小孩子了,能不能提些靠谱点的建议。”郭辰听到这里便忍不住说道。
郭辰此时觉得方庭似乎在糊弄自己,这番话估计连小孩子都不会就这么相信,难道这方庭也和众多大臣们一样在拿自己当小孩玩耍吗!就因为自己刚刚登基,尚且稚嫩?可父皇不是曾说过这方庭是忠肝义胆值得信任的人吗?此时的郭辰心中开始有了一丝慌张和不自信。
方庭则淡然的回道:“陛下听臣说完,这秦国自然不会这样轻易的听从陛下的旨意,可臣想说的是,这秦国必不会安于现状,据臣所知,那秦国皇帝卫离野心颇大,绝不是平庸之辈。若到时候我们攻打晋国的时候分他一杯羹,让他不发兵救晋国,这晋见秦无援兵相救,定会认为秦国违反了盟约,这样一来晋国也必会分神提防着秦,这既挑拨了秦晋两国的关系,也同时分散了晋国的兵力!若是这样秦国还不愿合作,陛下可派重兵驻扎秦国边境,时刻威胁秦国皇帝。虽说秦国这些年来与我梁国的几回交手中占了上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大梁就没有彻底抹除他的实力!若当真是铁了心要与我大梁为敌,我们也可反其道而行之,威慑晋国,全力攻打秦国,是存是亡,我想秦国皇帝心中自然就有了定论!这样一来我们伐晋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郭辰心想这历代皇帝都没有在收复秦晋的问题上退步或者和谈过,只是一味的征战,要是能早早的用些手段,也不至于二百年还没收复,显然,收复秦晋这等大事还是得靠智取。看来这方庭是真心拿朕当主子的,如今这朝野形势,自己还不得不重用他,以此来制衡朝中权臣。
就这样,郭辰摸着下巴思量了一会儿,然后他心中做定打算,随即微笑着对方庭说道:“爱卿说的确有道理,当真是为朕除了一块大心病!好好好!”
郭辰郭辰一连说了三个好,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紧接着,郭辰开始饶有兴趣的问道:“那爱卿说说,朕具体该如何部署?”
“臣可先行领五万大军,兵出青元攻打晋国防守最为薄弱的列柳郡,臣这里一旦开战,晋国随后必派兵增援,此乃声东击西之计。届时再可派征西将军乔君风领十万大军,兵出丽水攻打定海三镇,征南将军伊晴领十万大军,兵出剑门攻打安陵。三面齐攻,再加上晋国到时候还要提防着秦国在背后浑水摸鱼,算一起那就是四面受敌了。只要我伐晋大军步步为营,逐步的蚕食,久而久之,晋国定会疲于应付,到时拿下晋地就是轻而易举。”
听了方庭的话后,郭辰不禁心想自己虽然一直急于收复秦晋,但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如果用了方庭的计策,只要能让秦国不派兵救援,灭掉晋国就是板上钉钉的事,那就相当于大业成了一半啊!想不到自己这刚一上任就能做出此等了不得的大事!
想到这里,郭辰的心里顿时就自信了许多,随后他直了直腰杆子,不断的点头称赞着方庭,“此计甚好,爱卿不愧是大将军,果然胸有谋略,甚得朕意!”
“多谢陛下夸赞,只是……”
郭辰见方庭面带难色,于是急忙问道:“哦?爱卿是有何难言之处?”
方庭顿了顿后,无奈的说了出来,“臣是在考虑这派去驻扎秦国边界的大军,陛下一定要派个德才兼备的将领去驻守边界,不然到时一旦后院着了火……”
“哈哈哈,爱卿放心,朕会即刻派遣征东将军蓝少枫领大军驻守在梁秦交界处的,并且叫他日日夜夜的给朕盯着秦军的动向,要是秦军真的敢偷偷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爱卿尽管全力伐晋便是,朕这里无需爱卿分心。”郭辰则摆了摆手,轻描淡写的说道。
显然,对于应付秦国之事,他的心里早已有了主意。
“陛下圣明,那臣就放心了。”方庭闻言便答道。
见方庭说完了,郭辰又看向众臣,并且对他们说道:“那众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要是没什么说的,那朕就按大将军说的办了。”
郭辰话音刚落,一个尖细的声音传了出来,“陛下,此事臣以为不妥。”
只见一人走了出来,此人正是侍中黄渊。
郭辰见是老臣黄渊站了出来,心中厌烦之意油然升起,他不禁心想一个侍中还能对军事有所见解吗?怕不是又在想着什么坏主意,这等丑陋之人看着就烦。
而黄渊的长相也正和他的性格一般,干枯瘦弱又矮小,面庞也是猥琐无比,但却凭着伶牙俐齿处事圆滑硬是让他坐上了侍中的位置。
郭辰无奈的揉了揉额头,一脸无奈的看着黄渊问道:“黄侍中,你有什么话要说,难道是觉得朕与大将军共商的计策有何不妥吗?”
“陛下,微臣想说的不是计策之事,微臣是想说这统领三军的大权断不能只交给方大将军一人啊!这要是两百年前的祸事再发生,可谁都拦不住啊。要微臣说,不如就让方大将军留在城中养老算了,这打仗的事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吧。微臣这儿就有几个合适的人选,那个个都是熟读兵书的青年才俊,堪当大任,其实臣也是为了陛下好,为了国家好啊,所以此事还望陛下三思啊。”
黄渊一边喋喋不休的说着话,一边还不忘小心翼翼,贼眉鼠眼的来回打量着郭辰和方庭。
黄渊说完后,周围有许多和黄渊一党的大臣都纷纷附和着起来,前面的方庭见状顿时就气不打一出来,他甚至还回过头,咬牙切齿的瞪着黄渊。
可这黄渊也是嚣张跋扈久了,眼看着这方庭这吃人的眼神,可在这朝堂之上,任凭他方庭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对自己如何,这样一想,这心中就也没那么惧怕了。
他甚至还心在心中骂方庭道:“好像你的这些肢体动作能把我怎么着似的,真是个天真的傻狗。”
黄渊并未将方庭的这些警告放在心上,并且还冲着他翘嘴吹起了胡子,“哟,大将军这是怎么了,这是人上了年纪,经不住事儿了还是怎么?”
这黄渊说起来也真是不知死活,眼看方庭即将发飙,却还不知收敛,故意把“大将军”三字着重喊了出来,以示羞辱。可这方庭是什么人,纵横沙场的大将军,虽说近些年来武官的话语权又逐渐赶不上文官了,但他好歹还是武将之首,岂能容得这区区侍中在朝堂上这般羞辱?他当下就转过身来,三步并作两步,一把抓住黄渊的衣领怒骂道:“他娘的!黄渊老贼!你休要欺人太甚,你莫要以为你有了某些人为你撑腰,就可无法无天。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在本大将军面前耀武扬威!若不是看在陛下的面子上,你可信我现在就能将你生吞活剥了?”
反观这黄渊是什么人,矮弱老头一个,再又上了年纪,这哪能经得住方庭的折腾,顿时被扯的是东倒西歪,面红耳赤,无法呼吸!面对方庭这般大发雷霆,他一时之间也是被吓得不轻。
郭辰见方庭居然敢御前失礼,自然是不悦,但这毕竟是黄渊先羞辱他的,这武官不同于文官,哪能受得了这冷嘲热讽的,最重要的是,马上伐晋还得指望他呢,没他不行啊。
然后郭辰便以袒护方庭为目的,急忙解围道:“好了好了!都给朕住手,朝堂之上文官不知廉耻胡乱言说,武官也不顾及风度动起了手,都成何体统!你们眼里还有朕吗!”
方庭随即就放开了黄渊,转身回去了。
接着郭辰又缓缓说道:“朕自认不是什么天资英才,但也绝不是傻子,大将军的赤胆忠心,朕还是能看出来的,但是这两百年前的事,朕也不会忘记,朕自有分寸!对了,朕要多谢黄侍中刚才的提醒!”
而黄渊见郭辰好像是对自己十分不满,虽有点不甘心,但还是自觉的闭上了嘴,没有再继续闹。
安静下来之后,郭辰便语重心长的对方庭说道:“爱卿,刚才的事就此作罢,就当没发生过。至于伐晋的事,全依爱卿说的办,伐晋的三军也交由爱卿来统领,若是遇到什么难处,尽管向朕开口,朕会全力支持你的。”
“谢陛下,臣定不辱皇恩。”方庭听后顿时无比感激的拜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异议?”然后郭辰又抬起头问百官道。
无一人再敢言语,现在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是有意袒护方庭的,要是哪个不睁眼的还敢找不痛快,那才叫傻呢。
而郭辰见众臣再无异议,于是便说道:“既然都无异议,那就退朝。”
百官都散去了,太和殿内只剩郭辰一人,然后他便一下子瘫在龙椅上,扯了扯领口无力的叹道:“这皇帝也不好当啊!天天烦着这些个破事,当真是要将朕给折腾坏了不可!”
虽说郭辰在抱怨,但父皇生前交代的话他还是没敢忘记,登基之后要对武官多些照顾,可看看现如今黄渊这些小人如此得势,要是不保一保方庭这些武官,怕是曾经的国耻会再次发生,再加上秦晋两国一直都在虎视眈眈,这些潜在的危险都得谨慎处理。
不过好在今天这朝堂上的局势稳住了,不然指不定会发生什么,接下来暂时算是能喘口气了,至于像黄渊这样的小人,以后再处置也不迟,眼下还是伐晋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