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疫情下应激源解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疫情在不断蔓延,人们的反应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在特定刺激下产生的反应称为“应激反应”,我们把“特定刺激”称为“应激源”。新冠病毒是一个致病源,而不是直接导致各种心身反应的应激源。应激源主要包括新冠肺炎下的疫情和与此相关的各种负面信息,以及在这个情况下次生的一些应激源,即次级应激源。次级应激源,就是应激源导致的一系列反应,比如情绪和身体的反应,这些又作为新的应激源,引起进一步的反应,形成一种滚雪球式的更强烈的刺激。
防抗疫情形势严峻,官方每日更新的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死亡人数和治愈出院人数是当下最容易引发个体反应的刺激,与此同时,来自不明渠道的真假难辨的各类消息,例如“谁谁谁被隔离了,哪个小区被封锁了”“方便面抢购一空,口罩已成稀缺物资”“某某中成药能有效抑制病毒,各大药房已缺货”等,更是成为充满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应激源。为了严格防控以避免疫情进一步蔓延,各地区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级单位/社区/学校按要求严格执行“日排查、零报告”制度。因此而形成的紧张地应对疫情的环境氛围同样属于应激源。除了整体环境的变化,每个家庭都要减少出门、取消聚会,在原本热闹的春节期间进入“隔离”的状态,这同样会对个体的心身反应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当然,在居家隔离的日子里,家人对疫情的反应同样成为应激源的一种,例如父母过于频繁地进行清洁消毒,对疫情防控进展的预期过于消极,或者反复要求家人进行体温测量,等等。
除了上述由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应激源以外,个体因应激源也会产生一些心身反应,例如因过度担心自己被感染而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可能导致出现心慌、口干舌燥、身体出汗发热等身体症状。这些身体症状成为次级应激源,使得个体更加担心自己出现了被感染的征兆,并因此产生更加强烈的情绪和身体反应,进而不断发展和叠加,如滚雪球般形成强度更大的次级应激源。
总体而言,疫情带来的应激源属于客观现实,而次级应激源则由于个体对应激源的不同反应而呈现出个体差异性。对应激源的选择性关注和理性解读,影响应激反应的具体表现,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次级应激源的产生。